謝 濱
(南寧市中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01)
糖尿病腎?。―N)是糖尿?。―M)最常見的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早期以蛋白尿為主,中后期出現(xiàn)水腫,甚至腎功能進行性損害。當DN的蛋白尿持續(xù)性出現(xiàn)后,DN的腎單位損害將是不可逆的,因而導致的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人數(shù)呈快速上升趨勢[1],是DM患者主要的死因之一。筆者以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32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南寧市中醫(yī)院2007年7月-2010年9月門診及住院病人63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齡(55.0±10.0)歲;病程(11.0±5.0)年;血壓(141.0±6.0/84.0±3.0)mmHg。對照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齡(56.0±11.0)歲;病程(12.0±5.0)年;血壓(140.0±6.0/86.0±4.0)mmHg。2組年齡、性別、病程等指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2],全部病例為Ⅱ型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上;尿蛋白定量30~299mg/24h。排除標準:其他疾病導致的腎臟病變;年齡在18歲、妊娠或哺乳期患者;有嚴重的心腦肝并發(fā)癥或合并其他嚴重疾病和精神病患者;血鉀>5.6mmol/L。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等級資料采用Ridit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2.1 對照組 采用飲食控制、西藥降糖、伊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適當選用口服降糖藥,若口服降糖藥效果不佳時,選用胰島素治療。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雅安三九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20mL,黃芪注射液20mL和丹參注射液10mL(均由正大青春寶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加入注射用生理鹽水80~100mL,每日1次,靜脈滴注。療程均為4周,治療前、后均測定空腹血糖和24h尿蛋白定量。
3.1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擬定。顯效:尿蛋白定量降至正?;蛳陆?/2以上;有效:尿蛋白定量有所下降,但達不到下降1/2以上;無效:實驗室指標無變化或加重。
3.2 治療結果 見表1,表2。
表1 2組療效結果比較 例
表2 2組空腹血糖及24h蛋白尿比較(±s)
表2 2組空腹血糖及24h蛋白尿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組 別例數(shù) 空腹血糖/(mmol/L)治療前 治療后24h尿蛋白/(mg/L)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32 14.23±1.01 5.31±1.51## 230.82±19.0323.78±1.54##△△對照組 31 13.81±1.56 5.87±1.42## 231.04±18.71 90.04±7.08#
糖尿病屬于中醫(yī)“消渴”范疇。早期糖尿病腎病(DN)患者,臨床上以氣陰兩虛夾瘀為基本病機,故以益氣養(yǎng)陰兼活血化瘀立法,氣虛則推動血液無力,血運緩慢;而病久則傷津損陰,血液濃稠,二者均可導致血液瘀結于腎臟脈絡。故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應予以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為治療原則?,F(xiàn)代研究[4]認為,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一種微血管病變,而發(fā)病率呈現(xiàn)快速上升狀態(tài),以血管內皮損傷,血小板黏附聚集,血小板功能異常,凝血機制失調為主要表現(xiàn),導致微循環(huán)障礙;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血流動力學改變,組織缺血缺氧。采用了中成藥針劑合用,起到了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早期腎病的目的。藥理研究表明:人參[5]具有降脂、降糖的作用,同時能增高胰島神經(jīng)叢,特別是內臟神經(jīng)叢膽堿酯酶活性。黃芪[6]能促進機體代謝,消除實驗性腎炎尿蛋白,有降血糖、血脂,抗衰老,抗缺氧作用。丹參[7]能改善血流動力學,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和造血功能,激活纖溶,對抗血栓形成;有調節(jié)血脂,抑制動脈粥化硬化斑塊的形成。近年來運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伴有微量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可取得一定臨床療效,該藥能降低腎小球出球微動脈阻力,抑制細胞外基質形成,防止系膜細胞增生和腎小球肥大,從而能減輕蛋白尿和延緩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生。綜上所述,運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顯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24h尿蛋白,使腎功能得以明顯的改善,從而延緩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發(fā)展速度。且無不良反應。
[1]楊霓芝,黃春林.泌尿科專病中醫(yī)臨床診治[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22.
[2]葉任高.內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809.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236.
[4]陳志涵,黃國良.糖尿病腎病相關基因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10):949-950.
[5]劉燕妮,陳毅平.通心絡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21):83-84.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153,215.
[7]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