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福州永泰縣的青云山,歷來被視作閩東地區(qū)的“龍脈之地”。至今,人們在此仍可以看到數(shù)萬年前火山運動留下的天池、瀑布群等獨特地貌,在天池四周,還有不少火山噴出物,比如來源于地底5000米以下、對人類研究和認識地球深處有著珍貴價值的火山彈。
永泰縣的母親河是大樟溪,這里見證了南少林寺的真實故事,見證了天地會反清復明、血流成河的歷史絕唱。在傳說中,大樟溪曾經(jīng)有360灘,能在大樟溪上稱雄放筏的船夫,需要記住數(shù)百處標記,數(shù)千種舵法,才會“一路順流過大樟”。
在永泰的茫茫深山中,還隱藏著一座不為人知的千年古村落。它最奇特的地方,在于這個千人的小山村人人皆會習武,年年舉辦武林大會,那神秘的點穴功夫,也在這里普遍流傳,只需電光火石般的一瞬間,人與動物皆不能動彈。
閩東龍脈青云山萬年火山地貌中的仙境
史料記載,明朝正德年間,明武宗朱厚照曾在福建的一條山脈中流連忘返。他被山中的美景所陶醉,不禁嘆道:“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倍斶@位著名的瀟灑皇帝玩遍山頭時,覺得此景實在難得,又轉頭重游,數(shù)遍之后,隨游的大臣、太監(jiān)們實在受不了勞累,紛紛磕頭如搗蒜,朱厚照這才罷休。
這條山脈名叫青云山,位于福州的永泰縣。至今,這段故事依舊廣為流傳,青云山也因此被視作閩東地區(qū)的“龍脈之地”。
數(shù)萬年前,青云山一帶火山運動特別活躍,形成了現(xiàn)在奇特的地貌:例如青云山脈的分支藤山頂部,有一口古火山爆發(fā)形成的巨大天池,它周長約400米,水深達1.5米,即使大雪滿山,池內(nèi)也終年碧波蕩漾。而在天池四周,還有不少火山噴出物,如火山彈——火山彈是火山剛噴發(fā)時,由火山噴到空中的巖漿物質快速冷凝而成的產(chǎn)物,其形成物質一般都是來源于地底5000米以下,對人類研究和認識地球深處是珍貴的資料。
火山造就了永泰縣復雜多變、富于靈氣的地形,也造就了青云山獨一無二的自然風光。如總面積為16平方公里的白馬大峽谷,峽內(nèi)奇石密布,烏龍峽、無名峽、雙溪峽、王子峽等八大峽谷,與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樹——刺桫欏連點成片,構成了“峽中峽”的奇觀;同時,山中還有許多瀑布群,其中最著名的如白馬瀑布——水流從130米的崖上俯沖而下,水大霧濃,有如蛟龍入淵一般扎入下方的白馬湖,在國內(nèi)都屬罕見……
大樟溪上的千神舵法南少林最后的絕唱
大樟溪是永泰的母親河,它自西向東橫穿永泰縣境內(nèi)。
史料記載,大樟溪古時有360灘,這雖是夸大說法,但這里灘多水急卻是現(xiàn)實,當?shù)乩先苏f,能在大樟溪上稱雄放筏的船夫,需要記住數(shù)百處標記,數(shù)千種舵法,才會“一路順流過大樟”。而由于大樟溪是千年來永泰對外水路運輸?shù)某休d者,這條河上沉積了許多水上文化,其中包括了龍舟大賽等。
南宋是大樟溪在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時期。因為在這一階段,河的兩岸,云集了南少林寺所有的武林高手。相傳,當時永泰縣盤谷鄉(xiāng)的張慈觀首創(chuàng)了模仿動物的南拳,包括牛法、猴法等套路,后來他云游閩、贛、浙各地,除暴安良、治病救人,名聲與拳法便在閩、浙廣為流傳,永泰也因此名聲大振。而受南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影響,這一時期的永泰也人才輩出,大樟溪之水孕育出了3名武狀元,22名武進士,35名武舉人……
但是,大樟溪與永泰一起演繹的歷史最強音,卻是一出悲?。呵灞腙P,福建也不可避免地燃起戰(zhàn)火。永泰等地的鄉(xiāng)民開始了反抗?jié)M族統(tǒng)治的斗爭。其中歷史上頗有盛名的南少林寺扮演了重要角色,永泰成為反清復明的根據(jù)地后,天地會的臨時指揮部就設置在大樟溪邊。
最終,由于兵力不足,起義軍全軍覆沒,大樟溪被血染成了紅色,南少林寺也在清兵的圍剿下化為灰燼。但是,反清復明的火種卻未真正熄滅,所謂大隱隱于市,少林寺中那些落難和尚潛入到民間,如鐵珠和尚、安海和尚等,他們繼續(xù)傳播著武術,鐵珠研創(chuàng)的“龍尊”和安海研創(chuàng)的“安海法”廣泛流傳于福州、建甌等地。在他們影響下,福建的莆田、永泰等地繼續(xù)著尚武傳統(tǒng)。
大樟溪見證了南少林寺的歷史絕唱?,F(xiàn)在,盡管在這河床之上,已經(jīng)難以想象當年發(fā)生過怎樣的血戰(zhàn),但從那些身強力壯的“練家子”船夫身上,依舊可以看出,許多年前,他的祖先或許也是用這樣專注的方式經(jīng)營著自己的生活……
云嶺村的武林大會“一粒黃豆碾死人”的點穴功夫
在青云山與大樟溪之間,幾十里的地區(qū)都是山嶺、溝壑交錯起伏,而一個叫做云嶺村的村莊,就位于這深山之中。
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五到二月上旬,這40多天的時間是云嶺村最熱鬧的時候——因為在這期間,村里會舉辦一場“武林大會”,男女老少一起切磋武藝是村里的頭等大事,練武場上,上至七八十歲的耄耋老人,下至八九歲的黃口小兒,人人上去都能打上一套完整的功夫套路??炻嚅g、攻防兼?zhèn)?,先堵后展、落地生根……最后,還會評選出狀元、榜眼和探花三個大獎。
云嶺村全村僅有大約1280人,但每個人都練過武術,根據(jù)有關專家的調(diào)查,這個距離永泰縣城關22公里,海拔420米的偏僻小山村,甚至還是福建著名武術——埔?guī)X雞法拳的發(fā)源地,據(jù)傳這種剛柔相濟的拳法,在清代雍正年間開始從云嶺村傳出,距今已經(jīng)有數(shù)百年歷史。
村里87歲的老師傅謝文達是村里最老的武術教練,雖然是87歲高齡,但他現(xiàn)在依舊在福建長樂市開館,收了三四百名弟子,在福建省武術界很有名氣。也有資料顯示,其實最早從1976年開始,云嶺村很多村民就已經(jīng)在全國各地開館授徒,時至今日,每年都有很多外地的學生慕名來云嶺村拜師學藝。
在云嶺村流傳的所有武術中,最神奇的無疑是他們不外傳的秘技——點穴。云嶺村村民,永泰著名武師謝金師傅就精通這門絕技,筆者在云嶺村采訪期間,他曾專門表演了這門功夫——因為點穴功夫殺傷力巨大,他選擇了一只近兩公斤重的母雞作為點穴目標,只見電光火石之間,他用右手指在雞身上點了一下,還在掙扎的雞立即耷拉下了腦袋,一動不動,呆若木雞,而隨著他的“解穴”,母雞又立刻跳了起來,活蹦亂跳……
點穴在云嶺傳承超過200年,點穴講究時間。在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時辰,所點的穴位是有差別的。云嶺村一直有“一粒黃豆砸死人”的說法。點在人身上,輕則血脈不暢落下病根,重則立馬死亡。因為這項技藝,即使在解放以前土匪橫行的時代,他們也輕易不敢招惹云嶺村。
第四屆世界傳統(tǒng)武術錦標賽金牌得主、永泰小伙饒張榕的武學就傳承自云嶺村,但即使是這位世界冠軍,也沒學到師傅的點穴功夫——因為云嶺村人覺得這門技藝危害極大,所以在傳承的時候要極其講究,傳男不傳女,傳內(nèi)不傳外,滿足要求后還要進行復雜煩瑣的考察,大概需要十來年時間,老實本份的孩子才有機會學到這門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