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很多穆斯林少女在他們虔誠的父母的嚴格道德要求之下備受煎熬,每天徘徊于傳統(tǒng)道德和現(xiàn)代西方文化之間。其結果是,經常性的家庭暴力、頻繁的墮胎以及不斷攀升的自殺率。
在移民到德國的伊斯蘭教徒中,沒有哪一個話題比“性”受到更多的限制,更讓人感到不安。在他們家族中通常都彌漫著陳舊的道德觀,在任何一個生活領域男女都是不平等的。與此同時,他們又面臨著不受宗教傳統(tǒng)和道德傳統(tǒng)約束的自由生活的誘惑。這些年輕人每天徘徊于兩種不同的價值體系之間。他們當中很多人都遭受到這種痛苦,有些甚至傷透腦筋。醫(yī)生和社會工作者經常需要回答一些絕望的人提出的問題,比如,哪里可以修復處女膜,哪里可以墮胎等等。由于自殺率不斷上升,柏林夏里特醫(yī)院甚至專門為土耳其籍婦女提出預防自殺倡議。人們想要通過調查研究弄清楚,為什么她們的自殺率是德國本土同齡人的兩倍。
為此,《明鏡周刊》曾找到一個穆斯林女孩。古麗,22歲,生活在柏林新克爾恩區(qū)。她與那些傳統(tǒng)的 “頭巾女孩”(指那些戴著頭巾的穆斯林女孩)大相徑庭:身穿緊身女仔褲、深V領襯衫,披散著長發(fā),眼神坦率又自信。明年她將參加乘務人員的職業(yè)培訓。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民族融合在她身上起作用了。
但是她卻不愿向媒體透露真實身份,也不愿與記者在她所居住的地區(qū)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常去的酒吧碰面。她在談論他們家嚴格的道德約束和她生活環(huán)境中強烈的榮譽觀念時,不允許任何人偷聽。她所生活的環(huán)境,不允許女孩子婚前有性行為,甚至也不允許女孩子談戀愛?!芭⒆尤绻呀洸皇翘幣?,就可以去賣淫了?!惫披惖哪赣H經常這樣說。
古麗回憶起她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她一邊煩躁地攪動手里的茶,一邊說:“男孩子們可以隨意和女孩子發(fā)生關系,但女孩子一旦這樣就會立刻被處死。這簡直就是有病?!彼f她的第一次發(fā)生在5年前,它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從那以后,她就一直擔心,自己會被家族看作是不知羞恥的女孩,或者被懲罰,甚至被驅逐。
“這些土耳其婦女的問題源自家庭中的傳統(tǒng)家長制,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卑亓忠泼駥T岡特這樣說。多年來,柏林的青年福利院、行政機關以及學校都高度重視這個問題。當然,不只是伊斯蘭教徒聚居區(qū)有這樣的問題,在其他的社會群體中青年女性也同樣遭受不同程度的道德約束和家庭暴力。
柏林有一家青年俱樂部,虔誠的宗教家庭的女孩只可以去那里,因為它是嚴禁男性進入的。對于古麗和她的朋友們來說,這家俱樂部無疑是最好的聚會地點,因為她們是不允許隨便出門的,她們只可以去學校、商店、俱樂部,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自由。如果誰在晚上8點之前還沒有回家,就要想一個好的借口,因為那時店鋪也都關門了。
俱樂部的廚房聚集著一群年輕人,她們談論的話題是性。其中一個女孩子說道:“父母想的都是一樣的,他們總覺得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做壞事?!边@些女孩子幾乎都有男朋友。但是,對于很多女孩子來說,去看婦產科醫(yī)生簡直是不堪設想的事情,她們非常害怕被親戚看到。根據(jù)大家平時最簡單的想法,去看婦科醫(yī)生就意味著吃避孕藥,吃避孕藥就意味著是輕浮的少女。古麗說:“很多女孩子寧可在疼痛之前死去?!?br/> 就算是學校里的性常識課,對很多人來說也是禁忌的。當時古麗是她的班級里15個穆斯林女孩中惟一一個參加了這個課程的人。古麗回憶道:“很快就有那些來自虔誠的宗教家庭的女同學來問我怎樣使用安全套,在哪里可以買到避孕藥。關于這些,那些女孩子通常什么都不知道。不管怎樣,這些所謂的‘頭巾女孩’還是很重視保護自己的名譽的。”
帶男孩子回家與自殺沒什么分別。在青年俱樂部里,只要有這種想法就會刺激這些穆斯林女孩,引發(fā)她們神經質的大笑。她們熟練地找到私會的地方:門廊、公園椅子或是城市里的廁所。最好的情況是,這位男朋友自己有車,或者有多余的20歐元可以用來在旅館開房。
柏林有一個名叫“帕帕提亞”的組織經常為這些人提供匿名的幫助,在它的主頁上不會給出地址和電話號碼。20多年來,當年輕女性移民遭遇家庭暴力而逃跑的時候,帕帕提亞會給她們提供各種協(xié)助和住所。但是不相關的人是不會知道這些事情是怎么發(fā)生的,因為當家庭榮譽受損時,幫助這個女孩子的人也同樣會有危險。每個想聯(lián)系帕帕提亞的人須撥打求救熱線,留下一個電話號碼,片刻以后會有一個社會學家或者心理學家回電話。
其中一個自稱萊拉的人已經在這個救助機構工作了8年。她從求救者那里聽到的一般都是同樣的抱怨:先是不允許出門,不允許去學校,然后就是因為損害了家族名譽而遭受家庭暴力。咨詢談話一般都會涉及女孩子們的處女膜,以及她們對此的彷徨不安,所有的快樂和不幸都取決于那幾毫米的膜。有時候,會有女孩子坐在她面前往家里打電話,電話那頭的父親會說:“你現(xiàn)在就是一個妓女。”
帕帕提亞的工作人員有時也會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女孩子們的負罪感根深蒂固?!八齻円簧紩钤谥e言當中?!比R拉說。恐懼和羞愧會讓這些年輕的女孩子避免懷孕,當沒能避免的時候,她們就偷偷地跑去做墮胎手術,這其實是不必要的。但是在德國,未成年的穆斯林少女總是會這樣做,她們墮胎不能征求家長的同意,因為她們的生命安全會因為懷孕而受到威脅。
診所的一位女醫(yī)生說,她給病人提供幫助其實是很怕受到懲罰的,因為這種幫助是非法的。來墮胎的女孩子通常不是一個人,她們或者由母親陪同,或者由男朋友陪著,全都希望越快越好,而且絕不要讓家里其他人知道。不久前,她就遇到這樣一個患者。一個16歲的土耳其少女在她的男朋友和男朋友母親的陪同下來做手術。那個女孩子已懷孕6個月了。她穿著寬大的衣服,只說自己胖了,她的家人因為太相信她,才沒有懷疑她已懷孕了。醫(yī)生和他們三個人談了一小時,然后給了他們一家尼德蘭診所的地址,“我覺得她應該是去了那里,做了墮胎手術?!边@種情況涉及的已是生與死的問題了,不僅僅是未出世的孩子的生死問題,還有孕婦的生命安全。
“結束你的沉默,但是不要結束你的生活?!卑亓窒睦锾蒯t(yī)院的一條標語這樣寫道。土耳其和阿拉伯區(qū)的大宣傳海報上都寫著這句話,下面還有一個求救熱線。很多穆斯林女孩都需要這樣的幫助,需要在心理醫(yī)生的幫助下走出陰影,因為她們長期受到父親和兄長嚴格的約束和限制。有一個女孩被父母嫁到了農村,當村里人發(fā)現(xiàn)她不再是處女就將她送回了家,此后多年她的父親和兄長一直虐待她。醫(yī)生說,只有在心理醫(yī)生的幫助下,這些女孩才能走出陰影。
古麗5年前和她的男朋友發(fā)生了關系,此后5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男人結婚,因為那些男人都嫌她“臟”。后來她和她的第一個男友結婚,但是很無奈,她的男友并不信任不再是處女的她,于是6周后他們離婚了,她回去和她虔誠的母親一起生活。
她說,現(xiàn)在她只想與一個不在意那片處女膜的人結婚。古麗說:“還是應該遇到合適的人再結婚。”
[譯自德國《明鏡》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