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考生要根據高考題型,重點進行分點訓練,輔之綜合訓練和創(chuàng)新題型的訓練,穩(wěn)固自己的知識能力反應系統(tǒng)。如何使訓練有針對性,使考前復習效果最大化?筆者在分析總結以往高考語文試題特別是2010年18套高考語文試題的基礎上,提出如下高考考前沖刺方略,以供考生復習時借鑒與參考。
一、字音字形。2010年高考語文有12套試卷對字音進行了考查,有8套試卷對字形進行了考查,有1套試卷對字音、字形混合考查。其中,對字音、字形全都進行考查的有7套試卷;對字形考查以句子的形式出現(xiàn)的有3套試卷。需要說明的是,新課標全國卷、遼寧卷、上海卷、福建卷由于體例的原因不進行考查外,其他試卷都對字音或字形進行了考查?;诖耍P者建議:除了使用新課標全國卷的省份及遼寧、上海、福建外,其他地方的考生都應該加強對字音、字形的復習。綜合近三年的情況來看,就某一個地方而言,有時是字音、字形二選一,有時是全考。比如重慶卷,2009年是全考,2010年則只考字音。因此考生在復習時,對字音、字形不能只側重一方面,而要同等對待。
二、詞語。2010年高考語文有11套試卷對成語進行了考查,有兩套試卷對二字詞語進行了考查,有5套試卷對二字詞語和成語進行混合考查。其中,全國卷Ⅱ、遼寧卷單獨考查了關聯(lián)詞語,天津卷考查的二字詞語中有關聯(lián)詞語。基于此,筆者建議:在復習時,考生應該把成語的復習作為重點。另外,對關聯(lián)詞語的復習也應該有所涉及。
三、病句。2010年高考語文有15套試卷對病句進行了考查,其中安徽卷、重慶卷、福建卷是主觀題,山東卷是既有選擇題,又有主觀題。需要說明的是,上海卷由于體例的原因,不對病句進行考查;江蘇卷于2009年對其進行了考查,2010年則換成了成語,也就是說對二者的考查是二選一?;诖?,筆者建議:除了上海外,其他地方的考生應該把病句的復習作為重中之重,而且在復習時,要適當做一些主觀題,培養(yǎng)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標點。2010年高考語文有3套試卷對標點進行了考查,即山東卷、湖北卷、重慶卷。需要指出的是,2009年和2008年對標點進行考查的也是只有3套試卷,即山東卷、湖北卷、天津卷。從近三年的試題考查情況來看,對標點考查的地方比較少,且比較集中?;诖?,筆者建議:除了山東、湖北、天津、重慶外,其他地方的考生對標點的復習不宜占用過多時間,作一般復習即可。
五、擴展與壓縮。2010年高考語文只有湖北卷對擴展語句題進行了考查,是要求根據王維的詩句“竹喧歸浣女”寫一個不超過50字的場景。2009年也只有全國卷Ⅱ和江西卷對其進行了考查。2010年高考語文有6套試卷對語段壓縮進行了考查,其中天津卷是要求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寫一句話新聞,江蘇卷是要求根據所給材料找出“碳鏈式反應”過程的三個關鍵性詞語,浙江卷、福建卷、江西卷都是要求概括所給材料的主要內容,重慶卷是要求將所給三個分句分別壓縮到10字以內且壓縮后的句子句式要一致?;诖?,筆者建議:語句擴展不宜作為復習重點;復習語段壓縮時,宜多用些時間,且訓練題目類型要多樣化。
六、選用、仿用、變換句式。2010年高考語文有兩套試卷對選用、變換句式進行了考查,即山東卷、四川卷;2009年高考有4套試卷對其進行了考查。2010年高考有6套試卷考查了仿用,2009年高考則有8套試卷考查仿用?;诖耍P者建議:選用、變換句式不宜作為復習重點,在復習時要多用些時間進行仿用句式的訓練。
七、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及修辭手法。2010年高考語文有11套試卷考查了連貫,2009年高考語文則有7套試卷對其進行了考查。就考查形式而言,一般是用選擇題的形式。除了連貫外,有時還會對得體單獨進行考查。至于簡明、準確、鮮明、生動及修辭手法,一般不單獨進行考查,往往是在創(chuàng)新題型中進行綜合考查?;诖?,筆者建議:連貫當是復習的重點,一定要找到前后連貫的方法,訓練一定要到位;簡明、得體、準確、鮮明、生動及修辭手法,除了得體需要單獨復習外,其他的當在備戰(zhàn)創(chuàng)新題型時加以注意。
八、名句名篇與文學常識。近年來18套試卷都對名句名篇進行了考查,2010年也不例外。需要指出的是,以往考查的都是古代的名句名篇,但2010年四川卷考查了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名句。201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江蘇卷對文學常識都是單獨考查,江西卷、湖北卷、重慶卷則是與名句名篇混合考查。而2009年高考語文對文學常識的考查也是這種情況。基于此,筆者建議:對名句名篇的復習必須高度重視,同時要把毛澤東的詩詞圈進去作為復習內容;對文學常識的復習,除北京、江蘇、江西、湖北、重慶等地方外,其他地方的考生可不用重點復習。
九、文言文。就選材而言,2010年高考語文試卷選用的文言文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是選自史書,比如《漢書》《宋史》《明史》等;二是選自文人著作,比如《臨川文集》《陳亮集》等。就體裁而言,大都是人物傳記,也有說理文章,比如湖北卷選用了歐陽修的《原弊》。就所選文章的年代而言,從漢朝到清朝都有,四川卷選用的文章出自《漢書·酷吏傳》,福建卷選用的文章作者是清朝的張惠言。就文言文句子翻譯的分值而言,一般為10分。北京卷、浙江卷、湖南卷、廣東卷、重慶卷都考查了斷句,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廣東、重慶在2009年高考中就考查了斷句?;诖?,筆者建議:文言文復習時主要選擇人物類文章,但也應該適當涉及一些說理文章;不僅從史書中選,也要從文人文集中選;不能局限于一個朝代的史書或文集;文言文句子翻譯分值大,宜做專項訓練,如果僅僅是和文言文選擇題部分一起進行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北京等五個地方的考生,還應該注意對斷句的訓練。
十、古代詩歌鑒賞。2010年高考語文試卷中的古代詩歌鑒賞,就選材而言,有3套試卷選用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詩歌,有4套試卷選用了唐朝詩歌,有9套試卷選用了宋朝詩詞,有1套試卷選用了元曲,1套試卷選用了清朝詩歌。2009年高考語文試卷中的古代詩歌鑒賞,有6套試卷選用了唐詩,有9套試卷選用了宋朝詩詞,有3套試卷選用了元朝詩歌,有1套試卷選用了清朝詩歌,其中湖南卷選用了1首宋詩和1首元曲。就考查數量而言,2010年和2009年的高考語文試卷中,除了一套試卷是針對兩首詩歌設題外,其余的都是針對一首詩歌設題。就詩歌作者的知名度而言,有著名詩人,比如李白、杜甫、歐陽修、王安石、陸游、范成大、黃庭堅等,也有我們不甚熟悉的,比如江總、郭祥正、郭麟等?;诖?,筆者建議:備考古代詩歌鑒賞題時,選材要以唐宋詩詞為主,其他朝代有所兼顧;就作者而言,不僅要注意著名詩人的,還要注意非著名詩人的;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單首詩歌鑒賞上,兩首詩歌的比較閱讀可適當進行訓練。
十一、現(xiàn)代文閱讀。2010年高考語文試卷中對社科類文章的考查,有14套試卷涉及;文學類文本18套試卷全都有所涉及;實用類文本有9套試卷涉及。就社科類文章而言,哲學家任繼愈、張世英、錢谷融,美學家朱光潛,比較文學家樂黛云,科學家李政道等,都有文章入選;特別是張世英、李政道,每人有兩篇文章入選。張世英,是山東卷、安徽卷;李政道,是北京卷、湖北卷。文學類文本共有散文13篇,小說5篇;就作者而言,當代作家為多,比如季羨林、老舍、張承志、王安憶、遲子建、阿城、林斤瀾、熊召政等,其中熊召政有兩篇文章入選,即湖北卷、江西卷;也有外國作家,如莫泊桑、愛默生、沃爾夫岡·博歇爾特等。實用類文本包括傳記2篇,新聞2篇,自然科學類文章5篇。其中,傳記,一是寫袁隆平的,一是寫黃遵憲的,都是名人;新聞,一是梁衡的,一是美國保羅·舍恩斯坦的,都是名篇?;诖?,筆者建議:社科類文章,考生有必要給予重視;文學類文本,散文是重點,其次是小說,在做閱讀訓練時,外國的作品也要有所涉及;實用類文本對新聞名篇要加以注意,比如2010年山東卷選用的是美國保羅·舍恩斯坦的《“她只能活七小時”》,這篇新聞曾獲普利策新聞獎。
十二、作文。2010年高考語文試卷中,命題作文7道,材料作文10道,話題作文1道。基于此,筆者建議:考生作文訓練的重點是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忌匾曌魑牡膶忣}立意訓練,因為近幾年來,高考作文的審題難度并沒有降低。另外,每個考生都應該有自己擅長的文體。近年來,高考作文文體不限,考生只有用自己擅長的文體,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水平,寫出優(yōu)秀文章,從而獲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