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外語聽力教學的發(fā)展趨勢,也是近年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熱點之一。本文從雙重代碼理論(DCT)的視角綜合評述了近年來多媒體輔助外語聽力教學的研究成果以及尚待解決的問題,希望有助于推動其進一步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 雙重代碼理論 多媒體輔助外語聽力教學 研究綜述
根據(jù)第二語言習得輸入理論,聽力能使語言學習者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上而不是語言形式上,從而為語言學習者提供能夠理解的語言輸入,是形成語言輸出的前提條件。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shù)在外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如何實現(xiàn)多媒體對外語聽力的輔助作用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guān)注。本文將從一種對于外語聽力教學研究領域相對較新的認知理論——雙重代碼理論(Dual Coding Theory,簡稱DCT)的視角出發(fā),綜合評述近年來多媒體輔助外語聽力教學的研究及成果。
一、雙重代碼理論
由Paivio等人提出的雙重代碼理論認為,人們在認知過程中有兩套編碼系統(tǒng)來表現(xiàn)及處理信息,其中語言系統(tǒng)處理語言代碼,而非語言系統(tǒng)主要負責處理意象代碼。意象是人腦可以直接感知的直觀的信息,往往是以整體嵌入的,一旦被激活,意象信息也將會整體呈現(xiàn)(成曉光,2003)。比如當有人提到蘋果的時候,在腦海里你會看到一整個蘋果的意象,包括顏色、形狀、大小等。而且意象除了視覺信息以外,還包括其他感官的信息,比如在上述例子中,你還可能想起蘋果酸酸甜甜的味道,甚至可能想到一口咬下去清脆的聲音。
語言系統(tǒng)和非語言系統(tǒng)既可以分別工作,也可以相互作用。輸入到一個系統(tǒng)里的信息可以被另一個系統(tǒng)所存儲并表現(xiàn),而激活其中一個系統(tǒng)的信息也可以同時激活另一個系統(tǒng)的對應信息(成曉光,2003)。如當英語學習者在閱讀中遇到“apple”這個單詞,在激活該詞讀音、詞性、固定搭配等語言信息的同時可以激活蘋果的意象。反之亦然,看到現(xiàn)實中的蘋果也能夠激活英語學習者對apple這個詞匯的回想。且這種系統(tǒng)間的聯(lián)系并非只是一一對應的,同一個意象可以激活不同的語言信息。比如當想到蘋果時,有人會說“forbidden fruit”,也有人會說“healthy fruit”。 同時它還可以與系統(tǒng)內(nèi)部信息的聯(lián)系相結(jié)合,產(chǎn)生一連串的聯(lián)想效應。如從蘋果的具體意象聯(lián)想到圣經(jīng)故事的插圖,就可以回想起更多與之相關(guān)的詞匯,如亞當和夏娃。
二、基于雙重代碼理論的多媒體輔助外語聽力教學假設
目前,雙重代碼理論較多應用于閱讀理解及詞匯習得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表明語言系統(tǒng)與非語言系統(tǒng)兩者的交叉相互作用會對文章輸入內(nèi)容的理解,詞匯的學習及回想有正面的幫助(如Sadoski,1983;Sadoski & Paivio,2001;成曉光,2003),這也給予外語聽力教學研究一些啟示。與閱讀理解相似,聽力理解作為一個從聲音提取信息繼而理解意義的過程,同樣涉及對輸入信息的處理。過去的研究較多地關(guān)注學生的語音知識、語法知識及詞匯量等語言因素在此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但根據(jù)雙重代碼理論,若在聽的過程中,語言學習者能夠產(chǎn)生意象或者有意識地運用形成意象的方法,可以使他們對正在處理的語言輸入更加專注,更加感興趣,從而更好地理解所聽的內(nèi)容。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出現(xiàn)恰恰為實現(xiàn)在外語聽力理解過程中刺激學習者產(chǎn)生直觀意象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而雙重代碼理論則為多媒體輔助外語聽力教學提供了理論支持。在此基礎上,我們大膽提出假設,在外語聽力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刺激學習者的非語言系統(tǒng),使其與語言系統(tǒng)共同作用,將會比傳統(tǒng)音頻材料更好地促進外語學習者的聽力理解水平的發(fā)展,提高聽力理解的準確率。
三、相關(guān)實驗研究
為了檢驗上述假設,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多媒體輔助外語聽力教學研究開始走向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jié)合的實驗性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成果支持多媒體材料對促進外語學習者聽力理解水平的積極作用。
首先,Rubin(1990)及Secules et al.(1992)通過在外語聽力課堂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方法,比較研究了使用視頻聽力材料和傳統(tǒng)音頻材料的效果。結(jié)果顯示,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以后,使用視頻的實驗組的聽力考試成績明顯高于使用音頻的對照組。從而證明使用視頻有助于刺激外語學習者更大程度地調(diào)動雙重代碼系統(tǒng)去解碼聽力材料,其效果優(yōu)于僅刺激單套語言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音頻材料。而Baltova(1994)則進一步指出,外語學習者比母語學習者更依賴于非語言因素,如身體語言及表情等,來幫助其理解語言輸入。因此多媒體聽力材料對外語學習者的幫助比母語學習者更為顯著。其不僅能提高聽力理解的準確率,還能調(diào)動學習者積極的情感反應,克服畏難情緒,使學習者對自己的聽力表現(xiàn)更加自信,從而更好地理解所聽的內(nèi)容。除此之外,Mayer(2001)的實驗指出,使用帶有圖片的多媒體聽力材料,在提高聽力理解水平的同時還能使外語學習者對聽力內(nèi)容的印象更為深刻,對信息的回想也有正面的幫助。
在此研究基礎上,研究者們進一步完善了研究問題,將研究重點不僅僅局限于是否應該使用多媒體聽力材料,而開始更多地關(guān)注選擇什么類型的多媒體聽力材料能夠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其積極作用。其中,Chung(1994)把學生分為四組,在外語聽力課堂上分別接受音頻、音頻加單幅圖畫、音頻加多幅圖畫及動態(tài)視頻四種不同的聽力訓練。通過聽力理解測試,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們聽力理解表現(xiàn)的好壞與圖片信息量的多少成正比,接受包含最多圖片信息的動態(tài)視頻輸入的小組聽力理解準確率最高。接著,Guillory(1998)觀察了視頻中的文本信息量對外語聽力理解的影響。實驗表明雖然視頻組的表現(xiàn)整體優(yōu)于音頻組,但是觀看配有關(guān)鍵詞標注視頻的學生和觀看配有全文字幕視頻的學生在理解測試當中的表現(xiàn)卻沒有明顯的差異。由此得出結(jié)論,外語視頻聽力當中的文本信息需控制在適當?shù)牧坎拍馨l(fā)揮作用,其過量之后會導致雙重代碼系統(tǒng)信息超載,使外語學習者錯過有價值的非語言信息,反而不能促使其形成對聽力理解有幫助的意象。與之相呼應,Lee et al.(2004)訪問了61名學習中文的外國小學生對多媒體聽力教學的看法,結(jié)果顯示大多數(shù)的初級學習者能夠感知多媒體材料對他們聽力理解水平的促進作用,并且學生們普遍認為視頻中的圖片類信息比文本類信息對他們的聽力理解幫助更大。而Weyers(1999)則強調(diào)使用真實視頻對提高外語學習者聽力理解水平的重要性。他在一周兩次的西班牙語聽力課堂上播放反映西班牙當?shù)卣鎸嵣畹囊曨l(如西班牙肥皂劇),經(jīng)過一段時間教學以后,學生聽力測試的成績明顯比僅按照教材設置的話題教學的對照組要高。這個結(jié)果佐證了Bachman et al.(1996)的觀點。他認為,多媒體聽力能夠比音頻聽力更好地模擬人們?nèi)粘=涣鞯恼鎸嵡闆r,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
以上研究成果為多媒體輔助外語聽力教學的積極作用提供了證據(jù)支持。但值得關(guān)注的是,關(guān)于如何有效使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其實仍存在著一些爭議。例如,Alderson et al.(1995)對外語聽力考試中使用視頻的作用提出質(zhì)疑,認為多媒體聽力材料(如視頻)的積極作用必須以通過非語言系統(tǒng)傳遞的信息能夠被外語學習者注意并吸收為前提。而在考試這種特殊環(huán)境中,學習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卷面上的語言信息,根本無暇顧及視頻中的非語言信息。所以視頻在聽力考試環(huán)境中的作用跟音頻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Ginther(2001)的實驗則證明了并不是所有使用多媒體輔助的外語聽力課堂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他的學生在一次視頻對話聽力練習中的表現(xiàn)比音頻組的學生要差,這是與我們之前提到的多媒體輔助外語聽力教學假設相反的結(jié)果。Ginther分析此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可能原因是視頻中的圖片信息大多為與對話內(nèi)容不直接相關(guān)的環(huán)境信息(context visual),由此引導學生產(chǎn)生的非語言意象與語言信息的內(nèi)容聯(lián)系不夠緊密,不能促進其對內(nèi)容的理解。而不相關(guān)的意象反而分散了學習者對輸入內(nèi)容的注意力,降低了他們聽力理解的準確率。這表明了要發(fā)揮多媒體輔助外語聽力教學的積極作用,多媒體材料的選擇很關(guān)鍵。
四、努力方向
通過對上述研究的回顧,可以看到雙重代碼理論指導下的多媒體輔助外語聽力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今后進一步的研究。
1.之前的研究基本解決了“是否應該使用多媒體聽力材料”這個問題,但“怎么用”目前仍存在一些爭議。如果無明確指導性地使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其積極作用將得不到充分保證,甚至還可能產(chǎn)生反作用。因此,將來仍需要更多的實驗性研究來驗證在日益豐富的多媒體輔助手段中,外語教師應該如何選擇或設計多媒體聽力材料才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其積極作用。
2.和國外相比,國內(nèi)基于雙重代碼理論的多媒體聽力教學研究還比較少,發(fā)展還比較慢。根據(jù)楊小燕(2009)的總結(jié),從2003年3月到2009年3月期間,從中國期刊網(wǎng)上搜索的相關(guān)學術(shù)期刊中,涉及到雙重代碼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的文章共12篇,其中涉及到聽力教學的僅有一篇。這表明,應用雙重代碼理論有針對性地研究國內(nèi)多媒體輔助英語聽力教學還存在相當大的發(fā)展空間,這是我們應該繼續(xù)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Alderson,J.,Clapham,C.,& Wall,D.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Bachman,L.,& Palmer,A.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Baltova,I.The impact of video on the comprehension skills of core French students[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94,(50):507-531.
[4]Chung,U.K.The effect of audio,a single picture,multiple pictures,or video on second-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D].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1994.
[5]Ginther,A.Effects of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visuals on performance on TOEFL CBT listening-comprehensive stimuli[A].TOEFL Research Report no.66.Princeton,NJ: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2001.
?。?]Guillory,H.G.The effects of keyword captions to authentic French video on learner comprehension[J].CALICO Journal,1998,(15):89-108.
[7]Lee,W.,& Peiyan,M.B.Effect of using photos from authentic video as advance organizers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an FLES Chinese clas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4,(37):534.
?。?]Mayer,R.E.Multimedia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Rubin,J.Improving foreign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A].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Ed. J.E.Alatis.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0:309-316.
?。?0]Sadoski,M.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ported imagery and the comprehension and recall of a story[J].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1983,(19):110-123.
?。?1]Sadoski,M.,& Paivio,A.Imagery and Text:A Dual Coding Theory of Reading and Writing [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1.
?。?2]Secules,T.,Herron,C.& Tomasello,M.The effect of video context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2,(76):480-490.
?。?3]Weyers,J.R.The effect of authentic video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9,(83):339-349.
[14]成曉光.雙重代碼理論與英文閱讀[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3):15-18.
?。?5]楊小燕.基于雙重代碼理論的國內(nèi)英語教學研究綜述[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9,(6):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