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在人們的眼中是個可怕的名詞。由于人們?nèi)狈械恼J識,不知如何愛護腎臟,或者得了腎病不知如何治療,偏聽偏信,結(jié)果小病釀成大病,不得不透析甚至換腎,經(jīng)濟上不堪重負,生活質(zhì)量低下……因此,在與腎病的戰(zhàn)斗中,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用知識武裝自己,做個聰明的“腎斗士”。
腎臟病尤其是慢性腎臟病是一種患病率很高的常見病、多發(fā)病,這是醫(yī)學專家最近十幾年才認識到的客觀事實。據(jù)統(tǒng)計,我國慢性腎病人數(shù)大致為9000多萬;流行病學調(diào)查的初步結(jié)果顯示,北京地區(qū)40歲以上人群慢性腎病的患病率已經(jīng)超過18%,這一結(jié)果令人震驚!很多人都知道,尿毒癥患者的透析、腎移植等費用動輒要花幾十萬元,令普通人家無法承受……
但是,與上述背景相對應的現(xiàn)實卻是,人們對腎臟疾病的重視程度仍然遠遠不夠,大多數(shù)人并不知道如何很好地保護自己的腎臟。
讀懂腎臟的“心聲”
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常常會遇到新診患者,一檢查就被診斷為腎衰竭或尿毒癥,有的必須馬上透析。為什么會這樣呢?為什么沒有早一點發(fā)現(xiàn)呢?
原來,人體腎臟的儲備能力非常強大,稍有一點損傷并不會引起不適癥狀。這時,沒受損傷的腎單位仍會默默無聞地加倍努力工作,好比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尚能應付自如。但是,腎臟的“任勞任怨”不是無限的,如果腎單位破壞超過70%以上,將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各種癥狀。
事實上,慢性腎病大都可以在早期發(fā)現(xiàn)一些“蛛絲馬跡”,如尿液泡沫增多、浮腫、夜尿多、食欲降低、感覺乏力、腰痛、高血壓、貧血等。但是,多數(shù)人卻沒有讀懂腎臟的語言,長期腰痛的人自以為是“坐久了”,眼皮浮腫是“沒有睡好覺”“覺睡多了”“水喝多了”,對腎臟發(fā)出的這些警報不以為意,沒有及時就醫(yī),以致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以下征象就可能是腎臟受損的早期信號:
尿液泡沫多不易消失,尿色異常:尿呈濃茶色、洗肉水樣、醬油色或渾濁如淘米水。
有一過性的水腫(晨起出現(xiàn)眼皮或面部水腫,午后多消退,勞累后加重,休息后減輕),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或患有高血壓,這可能是腎炎的表現(xiàn)。
夜間排尿次數(shù)增多(正常人在60歲以內(nèi),一般不應該有夜尿,如果年輕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腎臟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現(xiàn)),尿量過多或過少(正常人尿量平均為每天1500毫升,若超過2500毫升或小于400毫升即為多尿或少尿。在沒有發(fā)熱、大量出汗、大量飲水等時,小便量出現(xiàn)驟減或突然增多時,要到醫(yī)院檢查,看是否存在腎臟病變);常感覺疲乏無力,食欲減退,甚至厭食、惡心、嘔吐,并伴有貧血,則已到腎功能不全或腎衰竭階段了。
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腎臟損害呢?
“尿液是健康的一面鏡子”,到醫(yī)院做小便常規(guī)檢查,就可以初步篩查出是否患有腎臟病。如果檢查出尿中有蛋白、紅細胞、管型則是腎臟有病的重要指征;若再伴有血肌酐升高、貧血等,就更應該引起重視,一定要找??漆t(yī)生看,爭取及早診斷及治療。
一般健康人:1年1次尿常規(guī)
健康人應每年做1次尿常規(guī)、腎功能、B超等檢查。
高危人群:3~6個月體檢1次
可能出現(xiàn)腎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血脂異常、痛風、高尿酸血癥、高血凝狀態(tài)、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有尿路結(jié)石、尿路梗阻、慢性泌尿道感染者,以及肥胖、長期高蛋白飲食、吸煙、過度飲酒、65歲以上、長期用腎毒性藥物者,應3~6個月檢查1次尿微量白蛋白及尿常規(guī)、腎功能。
感冒之后,注意尿液變化
在患感冒、咽炎、扁桃體炎或感染性疾病之后的1~2周內(nèi),要注意觀察尿液的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做尿常規(guī)及相關(guān)檢查。咽喉部和扁桃腺等部位感染應立即根治。因為這些部位反復發(fā)生的鏈球菌感染,容易導致腎炎或加重腎病。此外,孕前須查腎功能、尿蛋白,排除腎病,確定可否妊娠。
生活中的護腎攻略
毛主席曾經(jīng)說過,“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對于我們的腎臟而言,認清它的“敵人”和“朋友”,是保護腎臟、遠離腎臟疾病的關(guān)鍵因素。
慢性腎病發(fā)病增多,主要與人們不良生活方式使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慢性腎病危險因素明顯增加有關(guān)。而腎病又會加重這些危險因素的進程,它們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終導致尿毒癥或心血管疾病發(fā)生。
腎的“敵人”: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會傷腎
不愛喝水、少排尿。飲水不足可致有毒代謝產(chǎn)物排出減少,還易引起尿路結(jié)石、尿路感染等,成為腎病的誘發(fā)因素。
嗜飲啤酒。啤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會使尿酸產(chǎn)生增多,1瓶啤酒即可使尿酸升高1倍。尿酸增高可引起腎結(jié)石、尿酸性腎病,甚至導致急性腎衰竭。
食鹽太多,喜食酸辣剌激性、煙薰烤食物。高鹽飲食會增加腎臟負擔,且增加高血壓發(fā)病率,而高血壓本身也是腎病的促發(fā)因素。
進食蛋白質(zhì)太多。經(jīng)常應酬、暴飲暴食,高蛋白飲食后的氮質(zhì)分解產(chǎn)物增加,經(jīng)腎排出,加重腎臟負擔,長期如此將促進腎小球硬化。
服用腎毒性藥物。濫服止痛藥、利尿劑、抗生素和含關(guān)木通、馬兜鈴、夏枯草、防己、龍膽草等成分較多的中藥等(一次用木通達60克以上者可出現(xiàn)腎功能衰竭),可損害腎組織。
經(jīng)常憋尿。憋尿易引起尿路感染,長期慢性感染會傷腎。
“化敵為友”:糾正不良生活習慣,保護腎臟
多飲水。要保護好自己的腎臟,首先要注意多飲水。提倡每日飲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喝白開水;勿過度喝飲料,因飲料多堿性高,需腎臟長期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酸堿度,增加腎臟損傷的幾率;勿于飲酒后再喝濃茶,因茶堿有利尿作用,會使體內(nèi)還沒來得及分解的大量乙醛從腎排出,刺激腎臟而損傷腎功能。
注意經(jīng)期、孕期、產(chǎn)褥期衛(wèi)生,勤排尿、不憋尿,預防尿路感染,提倡健康性生活,預防性?。怀霈F(xiàn)尿頻、尿急、尿痛或血尿、浮腫及腰痛,應及時就診早期治療。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減少鹽的攝入,飲食清淡一些,多吃蔬菜水果;戒煙、戒酒,少吃酸辣剌激性及煙薰燒烤食物;勿暴飲暴食,避免過多進食高蛋白(如吃過多的肉類)及高鈉(煮菜放鹽多、常吃咸菜等)飲食,以減輕腎臟負擔。
慎用藥。絕大多數(shù)的藥物代謝后通過腎臟排出體外,因此,不管是腎虛或腎臟病患者,都要謹慎用藥,自認為腎虛者也要找??漆t(yī)生,通過中醫(yī)師望聞問切,處方調(diào)理。常見的抗生素,如氨基甙類抗生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大觀霉素、阿司米星等)、解熱鎮(zhèn)痛藥(吲哚美辛、氯滅酸、雙氯芬酸鈉、伊索昔康等)、含碘造影劑等不能任意使用。如遇感冒,不要立即就服抗生素,因為感冒絕大多數(shù)都由病毒引起,應多喝水、適當休息,或服用板藍根、小柴胡沖劑。當然,中成藥也須辨證,不可隨意使用,一些中成藥或中藥也可傷腎。
氣溫降低要特別留心。高血壓既是腎病的表現(xiàn),同時又會加重腎臟負擔和惡化腎功能。冬天氣溫低,血管收縮,血壓較平時顯著升高。腎病患者,尤其是腎衰病人冬天要特別關(guān)注血壓、血肌酐的變化,積極控制高血壓。冬天降壓藥物的種類與劑量均要作出調(diào)整。
>>小貼士
4款護腎“菜”
(1)黃芪粥:生黃芪30~60克,粳米60克,陳皮末10克。先將黃芪煎湯去渣,然后入粳米煮成粥,粥成時加入陳皮末即可。本方能改善腎臟功能,消除尿蛋白,增強體質(zhì)。
?。?)黃芪燉母雞:炙黃芪120克,嫩母雞1只(約1000克)。將雞去毛及內(nèi)臟,納黃芪于雞腹中,文火燉爛,放食鹽少許,分數(shù)次食肉喝湯。用于利水消腫,治療腎病綜合征。
(3)鯽魚冬瓜湯:鯽魚120克,冬瓜皮60~120克。先將鯽魚去鱗,剖去內(nèi)臟,與冬瓜皮同煎,燉湯不放鹽,喝湯吃鯽魚。用于腎病各型水腫及蛋白尿。
?。?)薏仁綠豆粥:生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綠豆60克。共煮粥食用,每日1次。用于脾虛兼濕熱水腫的腎病綜合征。
跳出腎病7大誤區(qū)
由于腎病的復雜性,在治療過程中,有相當多的患者對慢性腎病的治療和調(diào)養(yǎng)存在著認識誤區(qū),以致延誤或者加重了病情。以下談談慢性腎病患者最常見的7個誤區(qū)。
誤區(qū)1:腎虛就是腎炎或腎衰竭。
腎虛是中醫(yī)術(shù)語,和西醫(yī)所說的腎炎或腎衰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中醫(yī)講腎虛的表現(xiàn)多種多樣,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即腎陰虛和腎陽虛。腎陰虛證:五心煩熱,失眠盜汗,口干咽燥, 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夢遺,陽痿,午后顴紅,舌紅少苔或有裂紋,脈細數(shù)。腎陽虛證:腰膝酸冷,小便清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瀉,形寒怕冷,陽痿,帶下清稀,宮寒不孕,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遲。
腎炎、腎衰是西醫(yī)概念,是指特定的腎科疾病。腎病常見癥狀有:蛋白尿、血尿,尿色改變,尿液混濁,浮腫,多尿和少尿,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尿閉,腰痛等。腎炎腎病腎衰可以表現(xiàn)為腎虛,但也有不虛的,而腎虛不一定都是腎炎腎病或腎衰,其他科的病也可以出現(xiàn)腎虛癥狀,如哮喘、老慢支、慢性結(jié)腸炎,等等。
誤區(qū)2:西藥毒副作用大,中藥安全,可任意服用。
多數(shù)人認為“西藥副作用大,中藥副作用少”。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覺:西藥中的每一種藥都會在說明書中寫明其副作用,而中藥很少說明副作用,但不說不代表沒有毒副作用。
中草藥的腎毒性目前已得到證實,目前所知有腎毒性的中藥、中成藥就有100多種!引起腎損害的中藥最常見的是木通、防己及一些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成藥制劑。馬兜鈴酸對腎臟的損害主要表現(xiàn)為急性腎衰、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小管-間質(zhì)損傷,稱為“馬兜鈴酸腎病”。服用中藥導致腎功能損害的病例臨床中常有發(fā)生,如防己、木通、澤瀉、鉤藤、丁香、草魚膽等可致急性腎小管壞死,馬兜鈴、苦參、補骨脂、土牛膝、苦楝根可誘發(fā)氮質(zhì)血癥。所以認為中藥可任意服用是非常錯誤的。
誤區(qū)3:慢性腎病患者對進補、高蛋白飲食的錯誤認識。
有的腎病患者認為,尿中丟失的蛋白質(zhì)過多,必須進食大量的蛋白質(zhì)以補充身體內(nèi)的損失;另有患者則認為進食大量蛋白會增加腎臟負荷,因而懼怕進食蛋白質(zhì),每餐只吃一些蔬菜,以為這樣可以減少尿蛋白的漏出量。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片面的。
首先,蛋白質(zhì)是人體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必需營養(yǎng)素,不能不食;另一方面,蛋白質(zhì)分解代謝產(chǎn)物要由腎臟排泄,進食多了肯定會增加腎臟負荷,當腎功能障礙時,這些產(chǎn)物排泄受阻,會給人體帶來很多不良影響;同時蛋白質(zhì)中的某些氨基酸,可以使腎臟內(nèi)血流及壓力發(fā)生改變,促進腎功能惡化。
所以對蛋白質(zhì),應該針對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食譜,每日進食蛋白質(zhì)的多少,應由醫(yī)生根據(jù)病情決定。如腎病綜合征患者,尿中丟失了大量蛋白質(zhì),如此時腎功能正常,主張進食高蛋白質(zhì)飲食。每日蛋白質(zhì)的攝入量應根據(jù)尿中蛋白質(zhì)丟失的多少來確定,每日1~2克/千克體重為適度,其每日供給總量應限制在50克左右。
相反對于腎功能不全患者,則應限制蛋白質(zhì)的攝入,全日蛋白質(zhì)(包括主食內(nèi)的植物蛋白)0.6~0.8克/千克體重為宜。這樣才能減輕腎臟的負擔,利于腎臟的康復。
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患者只要腎功能正常,就不能以素食為主,應攝入一些人體利用度較高而對腎臟排泄要求較低的蛋白質(zhì),如牛奶、雞蛋、魚、肉類等。
誤區(qū)4:慢性腎病患者應當臥床休養(yǎng),避免運動。
一般情況下,慢性腎病患者要盡量避免劇烈的運動,但也不需要臥床休養(yǎng)。只要血壓正常、心臟功能良好,則鼓勵其正常工作、生活。在國外,即使是透析的患者也可以正常上班。只有當存在腎病性高血壓、心臟功能不好時才需適當休息;有嚴重水腫、血壓很高、存在心衰者才需要臥床。
腎病患者的蛋白尿、鏡下血尿,以及下肢浮腫都有可能因運動鍛煉而暫時加重,因此腎病患者一定不能做重體力勞動,應根據(jù)病情選擇適當?shù)倪\動方式,如走路、打太極拳。堅持走路鍛煉能夠激發(fā)身體的機能和活力,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和新陳代謝都能得到增強,進而改善體質(zhì),提高免疫力,促進病體康復。
對于慢性腎病患者來說,實行走路鍛煉,也要注意適度。體質(zhì)差的可緩行,時間短些;身體強的可快走,時間長些。應當根據(jù)自身的具體情況堅持適度的運動鍛煉。
誤區(qū)5:腎炎患者飲食都要低鹽、忌鹽,禁水。
民間傳說腎病患者要忌鹽百日、“吃鹽越少越好”、“禁用食鹽”等,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鹽是機體組織代謝必不可少的元素,長期禁鹽不僅起不到緩解病情的作用,反而會使很多臟器功能降低,輕者使病情惡化,重者危及生命。
如何掌握患者食鹽的量?對于有尿少、水腫表現(xiàn)的慢性腎炎患者,應該“水鹽雙限”,即嚴格限制水和食鹽的攝入,每日食鹽攝入量為3克。而如果腎炎患者沒有出現(xiàn)水腫,尿量也正常,腎臟排鈉功能正常,患者是完全可以正常飲食的,沒有必要限鹽。當然也不宜隨意進鹽,仍主張以飲食清淡為主,每日食鹽攝入量為5克,不宜進食咸菜、腌制品等。
有些腎病患者誤以為飲水會加重腎臟負荷,因而不愿多飲水。實際上,人體內(nèi)每天的代謝產(chǎn)物都依附尿液帶出體外,若飲水少則尿量不足,反而會造成體內(nèi)的廢物蓄積,加重腎臟的損害。因此,對于無水腫、腎功能正常者,應鼓勵多飲水,促進體內(nèi)毒素及廢物的排出;尿毒癥無尿者則需嚴格限鹽及限水。
誤區(qū)6:腎炎是不治之癥。
事實上,腎炎不僅能治,而且絕大多數(shù)是可以治愈或完全控制的。
一些患者對腎病病程長期性(急性腎炎的病程長者可達到1年,腎病綜合征和慢性腎炎更長)、易復發(fā)性(因為感染、勞累及情緒誘因可以使已經(jīng)穩(wěn)定的病情出現(xiàn)反復)、疾病治療的長期性(療程多在1年以上,長者可達幾年或十幾年)認識不足,許多患者經(jīng)治療后癥狀緩解,誤認為“腎病治好了”就停藥,未能繼續(xù)治療(此時病情仍在繼續(xù)進展)及堅持定期復查,當感覺不適再去就診時,疾病的性質(zhì)已發(fā)生本質(zhì)的變化,同樣失去了最好的治療時機。
因此,腎臟病療效的好壞主要取決于診療是否及時、合理,每一位腎病患者不管病情如何,都應定期到正規(guī)的??漆t(yī)院復查,在??漆t(yī)生的指導下堅持定期復查、治療。對腎臟病的治療要有“打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
誤區(qū)7:忽視高血壓的治療。
高血壓是腎臟的大敵,但大多數(shù)高血壓引起腎臟損傷的進程緩慢,通常在10~15年后才會逐漸引起腎臟的損傷。很多高血壓患者認為自己在吃降壓藥,不會引起腎功能的損傷。事實上,高血壓患者至少要把血壓降到目標值(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0mmHg)才能起到保護靶器官(腎、心、腦)的作用。在我國,高血壓患者中把血壓控制到目標值者不到1/3,由于沒有控制好血壓,多年后很多患者因高血壓引起的心臟病、腎病都發(fā)生了。
還有些患者認為血壓控制后即可以停服降壓藥,這種想法更危險。慢性腎功能不全多合并腎性高血壓,高血壓反過來加速腎功能進行性進展。控制血壓可延緩其進展,且血壓“正常”也是在服藥的情況下,一旦停藥血壓又會升高。所以降壓治療原則上應長期服用,血壓正常后仍應堅持服藥。
>>鏈接
吃腎補腎不靠譜
有人認為吃動物腎臟可以滋補腎臟,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動物腎臟雖然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但不宜食用。這是因為:首先,動物腎臟膽固醇含量高,嘌呤成分含量也很高,可引起血尿酸增高,易引起尿酸性腎病、結(jié)石和痛風,它們不但不起營養(yǎng)作用,反而加重腎臟的負擔;其次,動物腎臟往往含有大量重金屬(如鎘、鋁等),進食后對人體會產(chǎn)生毒性作用。亂吃動物腎臟,當心腎臟會越“補”越糟糕。
編后:綜上所述,已患腎病者要糾正對腎病的錯誤認識,與腎病??漆t(yī)生密切配合盡早做腎臟病理檢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盡早治療腎病,并充分認識到腎病的長期性、易復發(fā)性,一定要堅持定期復查、堅持服藥到足夠的療程,堅持長期治療。
高血壓、糖尿病等腎病的高?;颊咭欢ㄒ委熢l(fā)病、控制好血壓和血糖,應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及血管緊張素拮抗劑(ARB,如纈沙坦)保護腎臟;所有腎病患者要避免和糾正影響腎功能的危險因素(避免大量水分丟失;避免應用腎毒性藥物;避免過度疲勞;如有血脂異常、高黏血癥、高尿酸血癥、高鈣血癥、尿路梗阻、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紊亂應及時糾正;出現(xiàn)呼吸道、泌尿道或消化系統(tǒng)等感染應及時有效的治療);在生活方面根據(jù)病情適當?shù)倪M食蛋白、水、鹽,禁煙、忌酒、避免暴飲暴食,適當運動如走路、打太極拳等增強體質(zhì),避免重體力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