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謝影,陳昌劍
(淮南師范學院 生命科學系,安徽 淮南 232001)
萘乙酸浸種對雜交水稻“開優(yōu)8號”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
劉玲,謝影,陳昌劍
(淮南師范學院 生命科學系,安徽 淮南 232001)
分別利用 0、0.0001、0.001、0.01 、0.1、1.0、10、100 mg/L 濃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對兩系雜交水稻“開優(yōu)8號”的種子進行消毒后浸種處理。通過在智能光照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觀察,研究了不同濃度的NAA浸種對“開優(yōu)8號”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0.0001~0.01mg/L NAA溶液浸種能促進水稻幼苗的生長,提高水稻幼苗中的葉綠素、POD和CAT含量,提高水稻幼苗的抗逆性,其中最佳濃度為0.001mg/L,而0.1~100mg/L NAA溶液卻抑制幼苗生長,降低葉綠素、POD和CAT含量。
萘乙酸;水稻幼苗;生理特性
萘乙酸是生長素類似物,具有促進植物插枝生根 ,促進細胞分裂與擴大,防止落花落果、誘導開花 、防止器官脫落等生理功能[1],由于萘乙酸容易生產,價格低廉,因此在農業(y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前人已研究了萘乙酸浸種對水稻種子的萌發(fā)狀況的影響[2,3],但NAA浸種對水稻幼苗生理特性影響的研究較少見。為此,我們設計了系列濃度對比實驗,以兩系雜交水稻“開優(yōu)8號”為實驗材料,探究了NAA對水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以期為獲得健壯的大田水稻幼苗提供理論參考。
兩系雜交水稻“開優(yōu)8號”種子由淮南種子公司提供。
選用大小一致的種子800粒,分成8組,每組100粒。
將上述8個組分別編號為Ⅰ、Ⅱ、Ⅲ、Ⅳ、V、VI、VII、VIII。 8 個組的種子用蒸餾水浸泡 1d 后,Ⅰ組為對照組,繼續(xù)用蒸餾水浸泡種子2d;而Ⅱ、Ⅲ、Ⅳ 、V、VI、VII、VIII 組 中 的 種 子 則 分 別 浸 泡 于0.0001、0.001、0.01、0.1、1.0、10、100mol/L的 NAA溶液中,浸泡2d后棄浸泡液,在相同的條件下將各組分的種子播種于裝有干凈石英砂的不同培養(yǎng)杯中,編號對應為Ⅰ、Ⅱ、Ⅲ、Ⅳ、V、VI、VII、VIII。 在智能光照培養(yǎng)箱中以25℃的條件下培養(yǎng)種子,每天用清水澆灑種子一次,待種子萌發(fā)并長出2葉后測定株高,長出4葉后分別測定葉綠素、POD、CAT含量。
1.3.1 水稻幼苗株高的測定。對每組培養(yǎng)杯中的水稻幼苗的株高進行測量,計算出平均值。
1.3.2 葉綠素、過氧化物酶活性(POD)、過氧化氫酶含量的測定:參照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4,5]。
由表1可知,0.0001~0.01mg/L NAA溶液浸種處理過的種子長出的幼苗的平均株高明顯要比對照組5.77 cm高,而經較高濃度處理的實驗組的幼苗平均株高則要比對照組的要矮,相同的水稻種子經不同濃度NAA溶液浸種處理后所萌發(fā)出的幼苗的株高區(qū)別比較明顯,尤其是較高濃度和較低濃度處理之間的區(qū)別。實驗結果表明:0.0001~0.01mg/L NAA溶液浸種處理有利于水稻幼苗的生長發(fā)育,當NAA溶液的濃度達到0.1mg/L時,水稻幼苗的株高明顯降低,表明該濃度對“開優(yōu)8號”水稻幼苗的生長發(fā)育產生了有害影響。同時,隨著NAA溶液濃度的不斷增大,水稻幼苗的高度呈現(xiàn)明顯下降趨勢,100mg/L NAA溶液浸種已出現(xiàn)致使種子不能萌發(fā)或二葉水稻幼苗早死的現(xiàn)象。
表1 不同濃度NAA溶液浸種處理下水稻二葉期幼苗的株高
表2 不同濃度NAA溶液浸種處理下水稻幼苗葉綠素的含量
由表 2可知,0.0001~0.1mg/L NAA溶液浸種長出的水稻幼苗的葉綠素含量明顯比對照組的葉綠素含量高,其中,0.0001~0.001mg/L NAA溶液浸種對提升水稻幼苗中的葉綠素含量效果比較明顯,尤其是0.001mg/L NAA溶液浸種處理極大地提高了水稻幼苗中的葉綠素含量,葉綠素含量提高了約2.7倍。植物體中葉綠素的含量大小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該植物的生長活力大小,從本實驗可以看出,0.001mg/L是NAA溶液浸種對“開優(yōu)8號”的生長發(fā)育具有最佳促進作用的濃度;0.01~0.1mg/L濃度范圍內NAA溶液浸種基本能提高水稻幼苗中的葉綠素含量,但和對照組的區(qū)別不是很大,說明效果不是很明顯;1mg/L NAA溶液浸種處理的實驗組中的水稻幼苗中的葉綠素含量明顯比對照組的低,在本實驗中10~100mg/L濃度范圍內的實驗組的數(shù)據(jù)為空白,原因是該濃度對水稻幼苗的生長發(fā)育已產生毒害作用,導致4葉幼苗死亡,故實驗數(shù)據(jù)為空??梢灶A測,10~100mg/L濃度范圍內的NAA溶液實驗組中的水稻幼苗中的葉綠素含量大小隨處理濃度的增大呈減小的趨勢,從而說明當NAA溶液濃度﹥0.1 mg/L時,浸種處理會對水稻幼苗產生毒害作用,導致葉綠素含量降低。
表3表明,NAA溶液浸種處理對水稻幼苗中的POD含量影響顯著,0.0001~0.001mg/L NAA溶液浸種能提高水稻幼苗中的POD含量,尤以0.0001mg/L NAA溶液浸種處理組的POD含量最高,該實驗組的水稻幼苗中的 POD 值達到了31.2/(min·g), 而對照組的數(shù)值僅為 23.2/(min·g);0.01~1mg/L NAA 溶液浸種降低水稻幼苗中的POD活性,并隨處理濃度的增大,POD活性呈不斷減小的趨勢。
表3 不同濃度NAA溶液浸種處理下水稻幼苗POD的含量
表4 不同濃度NAA溶液浸種處理下水稻幼苗CAT的含量
由表4可知,0.0001~0.01mg/LNAA溶液浸種處理能提高水稻幼苗中的CAT含量,而以0.001mg/L NAA溶液浸種處理組的效果最為明顯,該組水稻幼苗的CAT值比對照組的提高了將近0.25/Ew,在0.1~1mg/L濃度范圍的NAA溶液處理組中,CAT的含量隨著施加的NAA溶液濃度的增大而減小,10~100mg/L濃度范圍的NAA溶液處理因水稻幼苗死亡而缺少實驗數(shù)據(jù)。
NAA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本實驗表明,不同濃度的萘乙酸對“開優(yōu)8號”幼苗生理生長的調節(jié)作用是不同的,0.0001~0.01mg/L NAA溶液浸種,能促進水稻幼苗的生長,提高水稻幼苗中的葉綠素、POD和CAT含量,提高水稻幼苗的抗逆性,有利于它的發(fā)育,而0.1~100mg/LNAA溶液卻逆轉了這種效應,若欲利用NAA處理“開優(yōu)8號”種子獲得大田壯苗,最適濃度為0.001mg/L。
[1]王涌清,劉秀奇.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在果樹生產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0
[2]劉擁海,俞樂.萘乙酸對水稻根、芽生長的影響[J].廣西農業(yè)科學,2004,(3):179
[3]姜孝成,陳益芳.萘乙酸浸種對“湘早秈11號”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20(4):70-73,90
[4]張志良,翟偉菁.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李仕飛,劉世同等.分光光度法測定植物過氧化氫酶活性的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7,(2)
Q81
A
1009-9530(2011)05-0005-02
2011-06-26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KJ2009B261Z)
劉玲(1967-),女,安徽壽縣人,淮南師范學院生命科學系講師,主要從事植物學和植物生理學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