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彥霞,李建華,李 勇,張勝衿
(1.河北體育學院,石家莊 050041;2.石家莊市橋西區(qū)教育局,石家莊 050000)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普修課程教學內容現(xiàn)狀及改革研究
季彥霞1,李建華1,李 勇2,張勝衿1
(1.河北體育學院,石家莊 050041;2.石家莊市橋西區(qū)教育局,石家莊 050000)
運用文獻法、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目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普修課程教學內容,以及中小學體育課體操教學現(xiàn)狀進行調查分析。結果顯示,當前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普修課程教學內容存在知識陳舊、脫離社會發(fā)展與中小學體操教學實際的現(xiàn)象。為此,分別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與能力培養(yǎng)三個方面,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課教學內容進行了全面優(yōu)化設計,為高校體操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jù)。
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教學內容;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能力培養(yǎng)
多年來,體操是培養(yǎng)學校體育師資、社會體育專門人才的基礎課,也是體育院校的主干課程之一。建國以來,體操普修課教學內容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大多延續(xù)著建國初期的競技體操教學內容體系,以競技體操項目教學為主。本文以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課程教學內容為依據(jù),結合目前中小學體育課體操教學的內容需求,對體操普修課程內容進行優(yōu)化設計,使之更加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更加符合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實際。
根據(jù)研究需要,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首先運用問卷調查法了解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普修課教學內容、中小學體育課體操教學內容,以及在校大學生對于體操普修課程教學內容的興趣與期望。在此基礎上,就有關體操普修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若干問題設計專家問卷,征求專家意見。問卷的回收率與有效率均為100%。最后,對問卷信息進行統(tǒng)計處理和邏輯分析。
根據(jù)研究需要以及隨機抽樣的原則,選擇我國12所已經(jīng)設置體育教育專業(yè)的高等院校做為調查對象,對其體操普修教學大綱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普修課教學內容由體操理論與實踐兩部分內容組成,并以實踐教學內容為主。
2.1.1 理論教學內容現(xiàn)狀與分析
表1數(shù)據(jù)顯示,被調查的學校全部開設體操概述、體操術語、保護與幫助、基本體操等內容,有2所學校理論課缺少體操教學組織與方法和體操競賽的組織與裁判兩部分內容,6所學校理論課內容包括了體操與健身理論。這說明,各學校體操理論課內容相近,體操與健身理論內容的出現(xiàn)是體操教學改革成果的體現(xiàn),充分說明了廣大體操專家、學者已經(jīng)注意到學校體操教學內容正朝著健身性、娛樂性、實用性方向發(fā)展的趨勢。但從具體內容看,這兩章的內容略顯單薄,不夠充實。
表1 體操普修課理論教學內容調查表
2.1.2 實踐教學內容現(xiàn)狀與分析
表2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隊列隊形、徒手體操是體操普修課普遍教授的內容,這些內容同時也是中小學體育教師必須掌握的技能。輕器械體操是趣味性較強的體操內容,83.3%的學校開展了此項內容的教學,專門器械體操開課的相對較少,只有三分之一。另外,各校在單杠、雙杠、技巧、跳躍、平衡木的開設方面存在差別,其中開展技巧的學校較多。
表2 體操普修課實踐教學內容調查表
2.1.3 學生對體操普修課程教學內容的興趣與需求
興趣是學習動力,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筆者對河北體育學院完成體操普修課學習的07級體育教育專業(yè)的12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了解他們對目前的體操教學內容的興趣程度及需求 (表3、表4)。
表3 學生對目前體操普修課教學內容的興趣度調查表
表4 學生對體操普修課各教學內容的需求調查表
以上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對體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的人數(shù)較多。通過訪談得知,學生們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是器械體操難度較大、不易學,徒手體操大部分內容過于簡單、陳舊。體操游戲、輕器械體操以其高度的趣味性最受學生歡迎。大部分女生表示她們希望普修課增加形體訓練、藝術體操等項目。另外,從實用性角度來講,基本體操、團體操、隊列隊形及相關體操基本理論知識也是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所需要的內容。
本研究面向河北省11個地市,按照隨機抽樣的原則,每市選取2所中、小學校的1—2名體育教師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的形式了解我省中小學體操教學現(xiàn)狀。共發(fā)放調查問卷28份,回收率和有效均為100%。
2.2.1 中小學體育教師對體操教學的態(tài)度
表5 中小學體育教師對開設體操課的必要性認識
體操在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中歷來被作為必修內容,有78.5%的體育教師認為中小學有必要開展體操教學,說明他們對體操的健身鍛煉價值持明確的肯定態(tài)度。
2.2.2 體育教師對體操教學內容選授情況
表6 中小學體操教學內容一覽表
表6顯示:所有被調查體育教師均表示教授過徒手操、隊列隊形等內容;一般性跳躍、技巧的簡易練習也較多,達到89.3%,排名第三的是輕器械體操,有46.4%的老師教授過此項內容。這表明,多年來,基本體操內容一直是體育課相對固定的教學內容,符合中小學體育課教學的實際需要。第四為跳馬,屬支撐跳躍項目,其項目特征受到一些學生的喜愛,也成為重要的教學內容。第五是器械體操簡易練習,中小學主要涉及項目為單杠和雙杠,教授率僅為14.3%,多與專門器械體操一起作為力量訓練的手段。所有學校都沒有開展具有娛樂、塑形功能的藝術體操、團體操、舞臺體操等教學內容,教師們表示對于這部分內容不太熟悉,這反映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普修課程內容的缺失。
2.2.3 影響中小學體操教學內容合理開展的因素分析
表7顯示,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影響中小學體操教學內容合理開展的首要因素是體操器材設施以及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其次是領導的重視程度以及體育教師的責任心和敬業(yè)精神。通過訪談發(fā)現(xiàn),目前大多數(shù)中小學體操教學器材設施情況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而體育教師的知識、技能水平也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對于教師業(yè)務能力的需求。
表7 中小學體操教學內容合理開展的影響因素
對體操普修課程內容現(xiàn)狀的調查發(fā)現(xiàn),高校體操普修課幾十年不變的偏重競技性的內容傳授,忽略了基本體操的重要性,學生體操基礎理論知識也不夠扎實。經(jīng)與中小學體操教學現(xiàn)狀的比較,更凸顯了當前高校體操普修課程教學內容陳舊、脫離中小學體操教學實際需要,亟待改革[1]。
筆者結合當前體育教育改革新理念、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對體操教學內容的興趣與期待,以及社會對體育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以專家調查結果為依據(jù),對體操普修課程教學改革方案的內容與權重進行了設計與計算。其內容以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基礎,以專業(yè)素質為補充。
在《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yè)各類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教體藝廳 [2004]9號)中明確了必修主干課程應設置的理論內容,即體操概述、體操的保護與幫助、體操術語、體操教學理論與方法、體操健身原理與方法、競技體操比賽的欣賞等[2]。同時本著與實踐課程內容相對應的原則,筆者對于體操教學理論內容進行了設置 (表8)。
表8 體操理論課教學內容及權重一覽表
體操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基本體操、體操概述、體操教學理論、保護與幫助、體操健身知識、體操術語等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大部分專家認為體操競賽的組織、裁判與欣賞重要程度一般,而動作技術分析則不重要。這說明人們仍然比較注重傳統(tǒng)基礎理論知識的選擇,也進一步反映了體操基本理論知識具有系統(tǒng)性、相對穩(wěn)定性和適合學生學習掌握的特點。另外,人們也比較關注新時期體操教學理論的變化發(fā)展,即如何利用體操進行健身鍛煉等,不僅與基礎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相契合,而且充分聯(lián)系了體操在社會大眾健身方面的發(fā)展情況,體現(xiàn)了課程內容與學生就業(yè)相結合、與體育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相統(tǒng)一的精神。
體操教學實踐部分內容的質量決定了課程教學目標能否順利實現(xiàn)?!度珖胀ǜ叩葘W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方案》(教體藝 [2003]7號)中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較強的自學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體育教育人才[3],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無法脫離實踐環(huán)節(jié),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容也必須要依據(jù)社會需求特別是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的需要而設置[4]。
實踐技術部分的改革,是體操課程內容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根據(jù)新一輪體操類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精神,緊密結合當前中小學體操教學改革趨勢,筆者將實踐部分內容分成基本體操、體操類游戲、技巧及器械項目、專項素質四類進行教學 (表 9)。
表9 體操實踐教學內容及權重一覽表
基本體操是體操實踐教學內容中最重要且最基本的要素。在實踐教學中,融合了隊列隊形、徒手體操、輕器械體操等內容,其特點是動作簡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便于學生掌握且是未來學生實踐應用的主要內容,是體操運動的基礎[5]。基本體操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操學習意識,使學生建立良好的體操學習觀,并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健身觀;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能夠結合學生實際,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掌握徒手操、隊列隊形、輕器械體操常用的教學方法和健身指導方法,做到口令規(guī)范,示范講解準確,熟悉編操的方法和技巧,為學生的體質健康及就業(yè)打下良好的基礎。
體操類游戲是大學生與中小學生都非常喜愛的內容,體操普修課教學內容應適當增加其內容及形式,使體操課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對于技巧及器械項目,可以安排基礎較好的同學通過競技體操國家三級運動員標準,提高學生學的積極性。
專項素質是針對目前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下降所設的內容,同時,體操屬技能主導類難美項群,對體能要求較高,尤其對專項力量素質要求更高。因此,在教學中加強身體專項素質的訓練必不可少。針對目前學生下肢素質均較好的實際情況,在訓練中需強調身體素質較弱的部位 (腰腹和上肢)進行重點練習,可安排兩頭起、俯臥撐、引體向上、懸垂舉腿、手倒立、柔韌等素質訓練內容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另據(jù)調查,各學校對于體操內容的分化存在著差異。近年來,幾乎所有學校將健美操與體操內容分離開來,所以在體操普修課中可以不考慮健美操內容;對于形體訓練、藝術體操、團體操等內容,各學校開設情況有所不同,對于那些沒有單獨開課的學校來講,體操普修課內容應根據(jù)學校自身課程實際情況,靈活安排以上內容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表10 體操教學能力培養(yǎng)內容及權重一覽表
能力培養(yǎng)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任務之一。從專業(yè)的培養(yǎng)角度出發(fā),體操課程主要擔負著學生各種體操活動的組織和教學能力多方面素質培養(yǎng)的要求,教學文件的制定、教法選擇、講解示范、語言表達以及課的組織實施等都要通過體操課程的教學來培養(yǎng)。
體育教育專業(yè)對學生的培養(yǎng),很大一部分是對學生自主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隊列隊形、徒手體操、輕器械體操的實習,教案的編寫,操的創(chuàng)編等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既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又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其教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可以通過觀看比賽錄像及編寫競賽規(guī)程的方式或給予他們擔任組織教學比賽、裁判等工作的機會,提高學生體操比賽的評判與欣賞能力。對于課堂教學,通過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自評和互評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能力,另外,要重視開發(fā)學生的指揮潛能,使學生學會整隊、口令、調動隊伍、示范、編操及設計游戲等,并組織他們輪流帶課的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將所學的體操知識、技術、技能內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使學生的個性和能力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得到發(fā)展,最終提高教學效果。
[1] 曲魯平,王健,王嶸.中小學體操教學內容與課程目標的優(yōu)化分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8(4):37-39.
[2]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yè)各類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教體藝[2004]9號)[Z],2004.
[3] 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方案(教體藝[2003]7號)[Z],2003.
[4] 吳忠義,張維壽.新課標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課程改革的特點及發(fā)展路向[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0(6):36-39.
[5] 黃燊.體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The Status Quo and Reform Study on the Required Gymnastics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of Sports Education Major in Un iversitiesand Colleges
JI Yan-xia1,L IJian-hua1,L I Yong2,ZHANG Sheng-jin1
(1.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050041,China;2.Qiaoxi District Education Bureau of Shijiazhuang,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With the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is paper mad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required gymnastics course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sports education majo r,and the status quo of gymnastics teaching in p 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P.E.class.The result show s the p roblemsof the gymnastics teaching content in spo rtseducationmajor,such asoutdated know ledge and the separation betwee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gymnastics teaching p ractice in p rimary and middle school.Therefore,this papermakesoverallop timization design on the gymnastics teaching content for universities’sports educaiton major and p 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gymnastics teaching refo rm,from the aspect of theory teaching,p ractice teaching and ability training.
spo rts education major;gymnastics;teaching content;theo ry teaching;p ractice teaching;ability training
G807.4
A
1008-3596(2011)05-0052-04
2011-12-25
季彥霞 (1978-),女,河北滄縣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