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淑忠
對體育教學設計的方法、內容等研究較多,已經趨于完善,體育教學質量也因此大大提高。但是當今的研究仍然是把體育教學設計停留在了上課之前的活動,上完課之后,往往就會把辛辛苦苦設計的教學計劃放在一邊,沒有對其進行反思,沒有對教學設計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教學設計的呈現(xiàn)結果到底如何也無從知曉,讓體育教學設計成了一張廢紙,所以,體育教學設計的結果呈現(xiàn)研究非常重要。
課堂設計是課前的預設,通過師生共同努力,把教學設計付諸于教學活動,完成教與學的任務,達成教學目標,之后,課堂活動對教學設計有一個“交待”,那就是課堂教學的結果在體育教學設計的干預下結果如何呢?要回答這一問題就要搞清楚體育教學的結果應該呈現(xiàn)些什么,根據(jù)這些情況,在體育教學設計時如何呈現(xiàn)這些結果?是值得回答的問題。
教學設計的結果呈現(xiàn)方式對于研究教學設計是否對課堂教學起到有效作用非常重要,通過對體育教學設計結果的研究,得出客觀的評價,這樣有助于對此設計的優(yōu)點以及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優(yōu)點有利于課堂教學的設計繼續(xù)延用,而對于不足則可以聯(lián)系課堂教學實際進行及時調整與完善。經過對體育教學設計結果的呈現(xiàn)進行研究,無疑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大有裨益。
誠然,體育教學設計的結果最終目的是看學生學到了什么,看教學效果是什么,然而,教學設計所呈現(xiàn)出來的結果不僅僅局限于此,它所呈現(xiàn)給大家的有很多很多,但是,所呈現(xiàn)出來的結果,都是為教學服務的,其最終目的是為學生的發(fā)展而設計。因此,研究教學設計的結果呈現(xiàn)了些什么是第一步。
體育教學設計結果的呈現(xiàn)中,教學效果的呈現(xiàn)應該放在第一位,因為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是一堂課所追求的目標。體育教學設計最主要的功能是要提高教學效果,那么,需要呈現(xiàn)什么樣的效果?怎樣的教學效果才是算是好?這要看我們體育課的切入點了。效果好的體育課表現(xiàn)在多方面:課堂的教學結構合理,教學方法得當、組織有序、評價及時是好課;技術掌握較為扎實,技能提高較快是好課;學生參與積極,在活動中與同伴相互幫助,體驗到了運動中的快樂,從而產生了學習興趣算為好課;能體現(xiàn)出體育教師的扎實的業(yè)務素質是好課,甚至在一節(jié)課中靈活機動地處理了一件意外事件的發(fā)生而提高了課堂的品味……在體育教學設計的結果呈現(xiàn)中,如果能把這些因素鮮明的顯現(xiàn)出來,課堂設計的效果也就顯而易見了,也達到了教學設計的目的。
(1)學生的呈現(xiàn)。學生始終是體育課堂的主體,所有的教學都是圍繞學生的學習而展開。體育教學設計的對象也應該面向學生,因此,有關設計的結果在學生方面的呈現(xiàn)也尤其重要。有關學生的呈現(xiàn)一般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能根據(jù)設計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能樂于反復練習。第二,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好,能通過學習,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第三,學生能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這一點是體育課堂的靈魂,表現(xiàn)了學生已經進入體育學習的角色,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學習,學會了學習的方法。第四,善于與同伴交流,學習別人之長,這是合作學習與集體學習的優(yōu)勢所在。第五,體驗到了體育學習的樂趣,這節(jié)課的學習給他們留下了無窮的回味,從而還想下次體育課的再次到來。
(2)教師的呈現(xiàn)。好的體育課是教師導出來的,教師在其中占有很大的關系。體育教學設計的結果呈現(xiàn)中,教師的整體素質也應該得到呈現(xiàn)。體育教師的教學風格各異,他善于鼓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激情還是冷若冰霜?他是否運用了情趣化的教學引導學生學習還是在教師的示范與領做下讓學生授受式學習?他是否關注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與原有技術水平?他又是否與學生互動交流民主平等,等等。
體育教學設計了一節(jié)課40分鐘內要進行什么活動,也設計了如何一步一步的去做,這就涉及到了課堂的層次問題,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課的結構。好的體育課層次分明,每個層次之間銜接過渡非常自然,層次與層次的這種連接就構成了教學程序,也就是教學過程,教學層次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層次。再往細了說,每一個大的層次之間也有更細的層次。會做課堂設計的體育教師非常關注課的層次,如果是公開課,這樣的設計會讓聽課者感覺層次分明,組織有序,教學活動有條不紊。總之,以上是體育教學設計結果中層次的呈現(xiàn),也是判定在設計下的整堂課的結果呈現(xiàn),縱觀整堂課層次的設計是一種藝術,也是引導學生有序學習的保障,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看到“背景”與“主題”四個字,我們立刻想到了一張圖片,圖片主題是照片所要展示的核心部分,而主題還要有背景的襯托才能顯示照片的意義,讓照片栩栩如生。同樣,在課堂教學中,所說的主題是指課堂的核心,是課堂的骨架,是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而所說的背景,就是為這一系列“主題”所做的鋪墊,這個背景可以是教學方法,可以是體育器材,可以是為完成主題內容而設計的輔助內容,背景的主要目的是為實現(xiàn)教學任務而服務的。例如,在一節(jié)以原地前滾翻為新授內容的體育課,很明顯,前滾翻技術的教學為本節(jié)課的“主題”。同時,為了讓學生掌握前滾翻動作技術,而設計了一些輔助性的教學內容:為了讓學生學會低頭而特意設計了“低頭從胯下看天”的練習;為了讓學生能團身緊而設計了小刺猬逃避狼的攻擊而團身成球保護自己的小游戲;為了對整個動作形成概念,還編了口訣“一蹲、二撐、三蹬、四低頭、五團身”……當這些背景教完之后,一個主題便出來了,開始進行完整的前滾翻練習。當然,開始部分的準備活動、新授游戲之后的前滾翻接力游戲、小墊子的擺放及變化等都算是背景。
教學效果的呈現(xiàn)最終還是要看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外在表現(xiàn)形式,教學效果是本質,教學目標是教學效果的表述,教學效果則是教學目標的結果。教學目標是預設的,是師生為了共同達到這一目標而共同努力,如果能達成目標,則預示著教學效果甚佳。體育教學設計中有幾個總體目標,然后對這幾條目標進行細化,要求學生在體育學習時,達到什么樣的學習效果,教學目標要與學生的學習效果結合起來。如在前滾翻教學設計中有這樣一個目標:能在教師或者同伴的幫助下滾翻后能夠起立。如果教學之后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這一目標,教學效果顯然很好,但是有大部分學生不能完成這一技術,教學效果可能不能如意。所以在教學設計中也要在小的教學目標相對應的位置對教學效果做簡單表述。
體育教學設計結果中教師與學生永遠是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公開課上聽評課注重最多的是教師與學生的表現(xiàn),這也是教學設計中應該特別注意的。教師固然是課的主導者,但教師面對的學生才是課堂上真正的主角。所以在教學的結果中,學生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應該是重點。所以,教師與學生的主角與配角的拿捏準不準很重要,稍有不慎可能會相去甚遠,導致喧賓奪主或者本末倒置的現(xiàn)象隨時發(fā)生。如果過分突出學生,則教師顯得無力,會走向放羊,或者學生無引導下的學習多走彎路。如果過分突出教師,就感覺整節(jié)課都是教師忙來忙去的說教,學生的參與表現(xiàn)、課堂的氣氛都受到了壓抑,讓課堂毫無生機,到頭來感覺是學生給教師上了一堂課,教師出了一身汗,學生則袖手旁觀。
體育教學的呈現(xiàn)要呈現(xiàn)整體與局部的關系。體育教學設計一般都設計了體育課堂的整體框架或者說是課的結構,一般的體育課堂結構分為三部分:第一為激趣部分,在此部分中主要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第二為學練部分,此部分中主要對學生進行新授技術教學,是課堂的主要部分;第三部分為調整學生的身心。以上三個部分構成了一個整體,但是每一部分的結構中還要再細化,于是構成了整體中的局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學習部分中,學習投擲壘球,第一個細節(jié)先讓學生試做一次,第二個細節(jié)讓學生觀察教師的兩個動作,第三個細節(jié),教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動作與教師的動作進行對比,找出為什么自己投不遠,第四個細節(jié)反復練習,逐步提高……,這一個設計的結果非常明顯,看課者一看就明白整體與局部的層次非常明顯。如果設計出的體育課能呈現(xiàn)出這一點,這節(jié)課的設計也就非常到位了。
從字意上就可以看出背景與主題的區(qū)別,所以主題就是主題,而不能把主題當成了背景。在體育教學的結果呈現(xiàn)中,主題與背景適當?shù)亟Y合,不可以混淆不清。有時候為了教學的需要,背景可能暫時出現(xiàn)主題的特征,原因是,為了突出主題,必須要背景的襯托才能出現(xiàn),比如,為了讓學生學會箱上前滾翻,可學生的重心提高是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教師設計了逐漸增加墊子的厚度以逐步提高重心,這一設計本是作為輔助教學的背景出現(xiàn),但在這時,這一舉措可能成為主題,成為課的亮點,此時,教師為了見好就收,應該讓學生體驗出提高重心這一點時馬上轉移到箱上進行練習,則此時的主題從提高重心變成箱上提高重心了。所以,背景與主題的結合應注意一個度,應該始終突出主題,把重點放在以解決難點為主題。
總之,體育教學設計結果的呈現(xiàn)是多方面的,但是要抓住教學的重點來呈現(xiàn),只要把握好教學的基本要素,在設計中有原則性的呈現(xiàn),其結果就會更加明確。而不是在教學設計中漫無目的呈現(xiàn)不必要的結果,那將是徒勞而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