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鵬
摘要:根據多年從事學校體育工作實踐經驗與有關學習心得體會,就學校體育目的任務和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過程中的管理工作全面展開了討論,對統(tǒng)一思想認識,提高學校體育工作質量提供了有益參考,無疑是一次很有價值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
關鍵詞:體育教學;體育意識;學生
職業(yè)學校體育作為職業(yè)教育的一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習慣起著基礎、指導作用。但是,近年來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隨著年級的增高,不喜歡或討厭體育課的人數有逐漸上升的趨勢,許多喜歡體育活動的學生也不喜歡體育課。中等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應以終身體育為主線,向學生傳授體育的價值觀念、知識與技術,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為此筆者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
一、教學設計
1.教材的選用應準確,適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體育理論課教學,要正確地選用教材,教材的安排要使學生明確體育鍛煉對生命的價值,向學生傳授鍛煉原則、方法、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及各類比賽的規(guī)則。教材應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別特點,特別是對高年級女生出現的心理、生理變化特點,更應從體育運動美、形體美、矯健美等美學角度出發(fā),鼓勵其自覺參與鍛煉。高年級教學可嘗試男女分班教學,男生多安排對抗性強的教學內容,女生可依據其生理、心理特點多安排柔韌性、協(xié)調性的教學內容。趣味性、娛樂性越強的教材越具有魅力,越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
2.利用競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校要經常組織體育競賽,特別是高年級的足、籃、排球對抗賽,都能在學生中掀起一陣鍛煉熱潮。組織體育活動競賽的同時,還必須組織包括體育知識競賽在內的以促進學生體育意識為目的的一系列比賽。這種競賽不僅具有參與人數多、受益面廣,而且時間、地點可以任意選擇,其受客觀條件限制小,舉辦容易等優(yōu)點;同時還起著輿論導向作用和寓教于樂的作用,是學校對終身體育發(fā)揮主導作用的體現。
二、教學實施
實施“開放型”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保障,以教會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提高主體接受、改進、加工、轉換信息的能力為根本任務?!伴_放型”教學在思想上要求教師放心;在實踐中要求教師放手、放開、放活;在師生關系上要求教師是民主型的,能聽取學生意見,和學生交朋友;在成績評定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課程改革提倡發(fā)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實施“開放型”教學就是讓學生參與教與學的過程,讓學生參與到目標的制訂中。在組織形式上,以往的體育教學過分強調整齊,步調一致,限制了學生個性、特長的發(fā)揮;而“開放型”教學的著重點則是取消和放寬某些限制,能放則放。例如跳遠的起跳點是否正確、跳高橫竿放置的高低等均不要過分限制,應根據能力高低讓學生有自由選擇的余地。在教學中可從興趣入手,從局部或輔助練習導入。
三、教學評價
在成績評定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個體內差異評價。所謂個體內差異評價是指把評價對象個體的過去與現在的成績進行比較,或把個人有關側面進行相互比較判斷的評價。此評價法可以綜合或動態(tài)地考查學生的發(fā)展變化,能夠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潛能生的提高尤其有效。所以中等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中應將學生在體育課(活動)中的努力程度和進步幅度作為重要依據,考核中宜采用“模糊量化法”,設優(yōu)、良、合格等級。這樣才能符合當前課改提倡的以人為本、促進人的發(fā)展的基本要求。
四、教學環(huán)境
環(huán)境可以直接影響人的視覺、心情和行為,因而環(huán)境的不同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
1.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
經驗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沒有健康的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不僅是學生完成當前學習任務的需要,也是他們今后爭取事業(yè)成功的需要。學校體育工作應遵循當前的實際情況,加大健身意識宣傳,營造積極向上的體育氛圍來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目的。學校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積極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如設立體育節(jié)、體育選修課、健康教育課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和課外體育活動;利用電視、廣播、黑板報等進行體育活動宣傳及組織教工體育比賽,激起學生的體育興趣;也可開展體育知識講座、體育知識競賽等活動,使學生受到良好的體育熏陶。
2.做好器材設施的配備工作
學校要加大體育投入,做好器材設施的配備工作,加強體育場地建設。沒有條件的學校要因地制宜,自制簡易器材,為開展學校體育工作和滿足學生的體育需要提供有利條件。增設更多運動設施,教會更多鍛煉技能,提倡家長參與,努力營造豐富多彩的鍛煉環(huán)境。如設置小羽毛球場、縱跳摸高器械,在空曠場地規(guī)劃各種學生所熟悉的游戲圖案、標志線吸引更多同學參與鍛煉。建議學校體育器材室更多地出借體育器材,活躍課外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意識與體育鍛煉樂趣。
3.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構成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本要素,教師的教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干預著學生的學,進而影響學習效果?!坝H其師,信其道?!斌w育教學中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興趣。教師應關注每一名學生,尤其是學困生,教學中應熱情并多方面鼓勵,避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中等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師要堅持用終身體育理論指導體育教學,一切從學生出發(f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實踐和探索,就一定能夠改變當前體育教學的現狀,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高丹娜.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S1):168-169.
[2]于勇.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體育科技,2005(3):343-345.
(作者單位 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新邵職業(yè)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