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于靖園
港校內(nèi)地生: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流淚
文|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于靖園
香港科技大學有另外一個稱呼,就是將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mp; Technology其中的“Science amp; Technology”換成“Stress and Tears”,壓力和眼淚。從開學時受到的打擊,到在導師處感受到的羞辱,馬郅楊一度選擇了自暴自棄。在長達半年的心理輔導后,他才重拾了信心?,F(xiàn)在,在面對同樣經(jīng)歷的學弟學妹時,他會說,你就做吧,做著做著,看到成果以后你就會慢慢地對自己有信心
這是馬郅楊在香港科技大學的第五年。
十年前,2001年,馬郅楊還在浙江大學上本科,那時候,這個成都男生以優(yōu)異的成績來到這所國內(nèi)一流名校,選擇了一個當時少有卻非常有前景的專業(yè),管理信息系統(tǒng)。那時候,留學香港的內(nèi)地生幾乎是鳳毛麟角,而馬郅楊,也壓根兒沒有想到自己會跟香港這座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時尚國際化都市沾上什么邊。
在被保送為本校的研究生后,馬郅楊發(fā)現(xiàn),研究生學的課程,很多內(nèi)容只是本科的陳飯,再炒了一遍而已。他同時發(fā)現(xiàn),在內(nèi)地高校,因為老師們的薪水不足以讓他們過上不錯的生活,所以他們會在外面做一些橫向項目、幫企業(yè)咨詢、幫政府規(guī)劃等等。而學生,則成為了一種廉價的攢文檔的生產(chǎn)力。
“感覺真的很荒廢?!瘪R郅楊很快就形成了一種意識,如果真的想做研究,博士是絕對不能在內(nèi)地讀的。
研一下學期,馬郅楊堅定了“出去”求學的想法。研二上學期,他把所有申請資料都準備齊全,遞交給美國和香港的各所學校,盡管他最向往的是美國,但是由于當時申請時間過晚,很多優(yōu)秀的學校都已經(jīng)過了deadline,最后,在他收到的幾所學校的offer的時候,他發(fā)覺,香港科大是最不錯的。而他的老師,也都紛紛表示這個港科大在全球排名十幾的專業(yè),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以學院優(yōu)秀論文、不錯的托福成績和電話面試通過等條件,2006年,馬郅楊來到了香港。
那時候,來香港就學,已經(jīng)是一個常態(tài)。2003年,教育部允許香港高校在內(nèi)地自主招生;2006年時,招生范圍增加到20個省市。
這座坐落于香港美麗的清水灣海灣邊的學校,給他的是一年15萬港幣的獎學金和美好的前景。
確實,當馬郅楊拉著行李到宿舍的時候,他擁有的不只是大額的獎學金,還有與西方接軌的教學體系、全英文教學環(huán)境、強大的軟硬件及師資、充足的海外交換機會、豐富的假期實習計劃、繁華的國際都市和理想的就業(yè)升學前景。
一切看起來都很好。
可是,當馬郅楊信心滿滿地準備開始自己的新生活時,他才發(fā)現(xiàn),真正踩進了這個領域,現(xiàn)實還是與他美好的憧憬有著可畏的差距。
剛開始新的學期,在與老師們的面談中,馬郅楊就被來了一個下馬威。與老師的面談都是用英語,馬郅楊的英文水平向來不錯,但是,當老師問了一個問題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那個術語,他連中文都沒有聽過。
“他問我知不知道拉格朗日常數(shù)?!瘪R郅楊回憶,而他只能誠實地回答不知道。那一刻,對面幾個老師的臉瞬間就黑了,一臉驚詫?!熬秃孟襁@么基礎的知識我都不知道一樣。”馬郅楊心里咯噔一聲,剛剛燃起的對新生活憧憬的火苗,瞬間就被一盆冷水撲滅,他甚至感覺,自己好像辜負了學校挑選自己來讀博士的那份信任。
那一天,有一種叫做壓力的種子,重重地埋在了他心里。而在正式開學進入研究后,這顆種子,開始飛速地生長。
香港科技大學的教學體制是一種修改過的美式教學體制,在對學生的培養(yǎng)上跟美國一樣,很嚴格,但是又不像美國那樣,學生第一年進學??梢韵葘W一些基本的課程,然后跟不同的老師接觸后再雙向選擇決定導師和以后的研究方向?!霸谙愀鄣膶W校,這種被修改過的體制成了誰招你,你就要跟誰做研究。”
讓馬郅楊比較郁悶的是,當時招他的導師,對他的背景并不是很了解,而馬郅楊,對其導師的研究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導師告訴他自己做的是這個方向的研究時,馬郅楊有點傻眼了。
這個研究方向需要做很多經(jīng)濟學的東西,一入學,就要上高級微觀,和做一些數(shù)學建模?!耙牢抑暗慕?jīng)濟學只局限于初級微觀經(jīng)濟學,數(shù)學則是六年都沒有碰過了?!?/p>
在港科大的第一年,馬郅楊過得很痛苦,他要把以前很多沒有學過的數(shù)學內(nèi)容補起來,然后再去承受類似高級微觀這樣難度較高的學習。
“如果在最初,我能勇敢地、明確地指出來這個問題,向學校要求換一個老師,或者向老師要求換一個方向的話,或許就沒有之后那長時間的痛苦了?!瘪R郅楊說道。
但是,作為一個自尊心較強的內(nèi)地生,馬郅楊早已習慣聽老師的話,不懂得反駁了。就這樣,他默認了這個研究方向。
可是這個結果,馬郅楊承受得太吃力了。那種壓力,快要超出他能承受的負荷。
在努力學習的過程當中,馬郅楊發(fā)現(xiàn),即便他還能勉強承受大強度的課業(yè),但是也越來越不能忍受他的從美式教育體系出來的導師?!吧踔吝B他過的時間,都是美式的?!瘪R郅楊經(jīng)常在夜晚11點或12點接到導師的電話,而在上午,他根本不能找到導師的人。“他的每個電話,都是在問我,研究課題有沒有進展。”
“我的老板在不斷地Push我?!瘪R郅楊這樣說。他已經(jīng)習慣稱自己的導師為老板,他覺得,他的導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就像領導對待下級一般。
他的老板,甚至把這種Push強行添加到馬郅楊自由控制的假期時間里。很多次,在放暑假的時候,馬郅楊準備回老家成都的前一晚,導師都會打電話給他,給他布置回家這一周的任務,并且說:“我們來開個會,今晚不談完這個內(nèi)容,我不準備睡覺,你睡嗎?我希望你也不睡?!?/p>
那已經(jīng)是無數(shù)個通宵中的其中一個了,盡管那一次,時間是在暑假,盡管第二天早上,馬郅楊還要趕回成都。
這種天天電話督促、強迫式的教學方式,讓來自內(nèi)地的馬郅楊覺得不被尊重了。“我感覺他懷疑我的能力,懷疑我的自主性。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羞辱?!瘪R郅楊用了“羞辱”這一詞,他覺得自己形容得并不過分。
現(xiàn)實就是這樣殘酷,你不夠努力,就會被淘汰。馬郅楊曾經(jīng)美好的預想幻滅了。他在想,跟著這樣的一個老師,并且在自己很沒有信心的情況下,到底能不能畢業(yè),畢業(yè)后能不能在學術圈里站得住腳。
港科大是所年輕的學校,很多東西都在實驗,那種北美式教學的變形,在香港存在一個匹配的問題。匹配得好,就會比北美的模式更有效率,當然,代價是,有些匹配得不好的,就會被犧牲掉。
馬郅楊認為自己是這個實驗的犧牲品。
盡管在20年間升至亞洲排名第一,但是在馬郅楊看來,港科大有些急功近利。作為底部的承受者——學生,馬郅楊有最深刻的體會。他知道,港科大的導師,壓力也是很大的。
在港科大,衡量導師水平的國際標準在很多西方國家的一流高校看來都十分苛刻。助理教授在工作五六年后,系里將根據(jù)他們是否在國際排名15名以內(nèi)的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足夠的論文,決定是否給他們副教授的職位和長期的工作合同。
“為什么這個難呢,因為每一篇的審稿過程,平均來說,要有一年半,就是你投出去以后,發(fā)表出來,要有一年半的時間,然后你還不一定每篇都被接受,接受率只有不到5%?!倍@樣,導師的強大科研壓力就轉嫁到每個學生身上。
這種不斷的來自于學業(yè)和導師的Push,終于把馬郅楊逼到了懸崖邊上。
在他來到港科大的第三年,馬郅楊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抑郁,有時候在圖書館,望著窗外美麗的景色,他發(fā)呆,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怎么走下去,該干什么。他清楚自己已站在懸崖邊上,或許向前走一步,就會解脫。
那段時間,馬郅楊聽說有來自內(nèi)地的學生因為學業(yè)壓力等原因跳樓自殺。在此之前,香港已經(jīng)有了不少內(nèi)地生自殺的例子。就港科大來說,2007年,江蘇籍博士生葛煒煒,在其宿舍內(nèi)自縊身亡,而在此之前,2004年,一名內(nèi)地博士生從學術大樓墜下,傷重不治。
年輕的內(nèi)地生生命的消逝,像陰影一樣籠罩在學校的內(nèi)地生圈子里,久久不散。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jīng)武也向媒體表示,內(nèi)地生壓力很大,他們是香港科大最孤立的群體。
而學生們早就熟悉了港科大的另一個“稱呼”,就是將HongKongUniversityofScienceamp;Technology其中的“Scienceamp;Technology”變成“StressandTears”,壓力和眼淚。
那段時間,盡管沒有選擇極端的方式,但是馬郅楊開始自暴自棄。
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他不收郵件,不接電話。除了導師的,甚至連父母的電話都不接。最為夸張的是,在考量學生是否有能力進入下一階段學習的資格考試中,馬郅楊選擇了故意不過。他的心里已經(jīng)萌生了退學的意愿。
他不想再去想一些關于自己前途的事情。
“實在不行,大不了重新申請學校,去美國。”馬郅楊回憶起當初的想法,“三年的時間,浪費就浪費了吧?!?/p>
馬郅楊開始在網(wǎng)上看視頻、小說。為了逃避,他甚至開始追星。有那么幾個月的時間,他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坐到電腦前,瀏覽明星的百度貼吧,在里面發(fā)言,參加全國各地的明星活動。
在網(wǎng)友的眼里,他的身份已經(jīng)是一個正宗的狂熱追星族。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他在港科大,那所非常了不起的學校上學。
在馬郅楊身邊,因無法適應香港而中途退學、休學者并不罕有;亦有不少人選擇自我封閉,沉迷于游戲和網(wǎng)絡。在香港讀書四年,畢業(yè)之后卻無法用流利的廣東話交流,甚至連聽都聽不懂的亦大有人在。這種環(huán)境,對馬郅楊來說,比生活在講英文的西方國家,還要痛苦。
馬郅楊反常的舉動引起了學校和父母的注意,失去聯(lián)系的父母焦急地來到香港找他。那一天,父母跟他做了長時間的交流溝通,他忽然間明白,原來,父母從來沒有像他想象那樣,在學業(yè)上給他要求,他們只需要他做自己,只需要他快樂。
“轉變,很多時候是一瞬間的事情。”馬郅楊說。
馬郅楊的事情在學校引起不小的轟動。在學校的安排下,馬郅楊每周去做一次心理輔導。在心理咨詢師的建議下,馬郅楊和他的導師,做了一次正式認真的交流。馬郅楊依舊記得,那時,在談到激動處時,從來不掉淚的自己潸然淚下并大聲表達,導師對他造成的壓力,他請求導師可以更加尊重他。
半年的心理輔導,父母的支持還有導師自身的改變,讓馬郅楊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軌道。爾后,他逐漸在這個研究方向上尋找到了自信心,一些論文的發(fā)表,一些獲獎,一些老師和學術界的認可,逐步讓他在磨難后重新堅定了自己的路。
“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不走下去首先對不起的就是自己。”馬郅楊認識到,最重要的還是建立起自信。像他這個年紀的朋友、同學,已經(jīng)有車有房,甚至有孩子了。而他,依舊還是個“學生”。既然已經(jīng)讀了這么多年的書,付出了這么多努力,他覺得自己起碼不能比其他同學、朋友差。
雖然過程很難,但是馬郅楊相信,只要堅持,總能挺下來的。
現(xiàn)在也有一些內(nèi)地生學弟,類似當年的馬郅楊一樣,經(jīng)歷這種用馬郅楊的話來說,“非常struggling”的過程,馬郅楊就會跟他們說,“你就做吧,做著做著,真的花了時間在上面,最后就會有成果。而看到成果以后你就會慢慢地對自己有信心?!?/p>
馬郅楊重拾了自己的信心,真正經(jīng)歷過磨難挺過來,他的信心建立得更扎實,也更客觀地看待香港科大這種仿美式教學。由于他們的導師基本上都是國際頂級期刊的審稿人,馬郅楊和其他學生經(jīng)常會有機會參與審稿,接觸國際上最新的研究,甚至用另外的角度去批評他們的研究,這非??简炈乃伎寄芰Α?/p>
“要知道,以前在內(nèi)地受教育,看什么文章都覺得是對的?!瘪R郅楊說道,可是現(xiàn)在,他會考慮這篇文章的短處在哪里,它的假設好不好,如果自己來做,會怎樣去構建這個模型。后來,由于自己的審稿經(jīng)驗和導師與國際刊物編委的良好關系,馬郅楊自己也成為了一個國際刊物的審稿人。而這些在內(nèi)地都是無法實現(xiàn)的。
現(xiàn)在,馬郅楊馬上就要面臨找工作的問題,他最理想的就職地點是美國、澳洲和香港。
“當然,回到內(nèi)地也不錯?!弊鳛閺南愀鄹咝3鰜淼牟┦可?,即便回到內(nèi)地高校任教,走的也是另外一條薪酬軌道,“海外軌”,在類似上海財大、上海交大、復旦、北大、清華等高校任職?!澳菢拥脑?,一年的薪水可以拿到三四十萬左右?!?/p>
再有兩年,他就能有資格成為香港永久居民,擁有那張幾乎全世界各地自由通行的護照?!肮ぷ骺沼嗟臅r間,我想到處旅游。”
望著窗外,這個沉穩(wěn)的成都男生忍不住開始憧憬屬于他的兩年后。
窗內(nèi)書桌上,放著《亞洲周刊》和《南華早報》,這是馬郅楊在香港最常閱讀的報刊。再旁邊是一張JamesBlunt的演唱會門票和一份西多士。經(jīng)常能在這座城市看到國際明星的演出令他興奮,而港式傳統(tǒng)的下午茶也早已成為他的習慣。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馬郅楊”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