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聰
作為一個地道的觀海衛(wèi)人,五磊山,衛(wèi)山,杜湖,白洋湖這些山水是耳熟能詳且都是伴著生命成長的印記。生長在衛(wèi)山腳下,近在咫尺的銀山(北門山)自然成了少年時最常去的世外桃源。幾里外的杜湖,也因了革命烈士陵園的相鄰,而成了年少時清明出游必經(jīng)的湖畔。似乎就是一個恍惚的瞬間,當我再次走在杜湖邊,看楊柳垂依湖畔,點點燈火迷離,覺得自己是如此的慵懶,這一番近在咫尺的好景硬是讓我白白辜負了這么多年……
或許真的是蝸居了太長的時間,當我于傍晚時分在望湖酒樓臨窗而立,便一下子想把幾米外的整個杜湖落進視野,裝在心里。天已漸黑,太陽最后的一絲光輝早已被西邊的群山吞沒,湖心最后的一抹光亮也漸漸被湖水融化,周圍的山峰一點一點的從岱青變成了黝黑。杜湖水也似乎披上了一件淡淡的輕紗,朦朦朧朧,在暮色里靜默,憩息。此去經(jīng)年,當我重新踏入,杜湖水以她特有的清寧撫慰了我日趨煩躁的心。夜色中,我屏息靜望,生怕驚擾了這一水清夢。
飯后走出酒樓,有陣陣桂花清香襲來,無月的秋夜頓時暗香縈繞。有人提議去湖邊走走,正暗合了我內(nèi)心的期盼。記憶中的杜湖邊,沒有今日的護欄,也沒有叢叢弱柳拂水面,粗糙的像一塊璞玉。有風的日子,站在湖岸邊突兀的石塊上遠眺,煙波浩渺,驚濤拍岸,雖然長堤隔開了里湖和外湖,卻依舊不失壯觀的氣勢。
與才情橫溢的兄弟姐妹們一起散步在湖邊,自然都是興致勃發(fā),詩意盎然。雖然少了明月相伴,卻絲毫不影響這一番詩情畫意。隨口而出的章句和著笑聲散落在杜湖畔。每個時辰,我想杜湖都有她的美入欣賞者的目光吧。一瞬間的際遇,便是一段塵世 的緣分。今夜無風,杜湖水如一個小家碧 玉,波瀾不興,笑紋若線。今宵無月,只有 零星的燈光若隱若現(xiàn),給杜湖水罩上了一絲 神秘的光環(huán)。秋夜的杜湖水,似是經(jīng)歷了夏 日的激越和騷動,輕斂一縷幽波,俏披一身 星光,嫻靜地如江南軟語呢儂,眉目含情的 女子,和雋秀的群山相依,與古樸的小鎮(zhèn)相 偎,沉淀的文化被漸漸喚醒。
沿著湖堤走著,不經(jīng)意間就來到了相隔兩 湖的長堤。一排依湖堤逶迤而去的柳樹,雖不 再如春日般青翠婀娜,卻也多了一份持重和雅 致,臨水而照,與湖水交融暗語。這隔開杜湖 里湖和外湖的五公里長堤像一條緞帶,為杜湖 增色了不少,心被漸漸豐滿,原來最美的風景 從來就在我們的身邊的呵。就如這秋夜的杜湖 水,今宵是如何喚醒了我沉睡的目光,或許當 年的匆匆一瞥,是為今日的再次際遇埋下的伏 筆吧。
開始羨慕鳴鶴人家,可以清晨水拍喚人 醒,晚間枕河入夢鄉(xiāng)。這一頃碧波賦予了古鎮(zhèn) 人們豐富的水資源,孕育了千年古鎮(zhèn)深厚的文 化底蘊。衛(wèi)星城市的建設(shè),鳴鶴古鎮(zhèn)的開發(fā), 《杜湖》雜志的創(chuàng)刊,讓杜湖的人文景觀又有 了一個新的起點。站在杜湖岸邊,沐浴著杜湖 水帶來的清雅微濕的空氣,仰視天宇,耳聽柳 風,有點迷失身在何處。
都說山水為麗人,為名曲,可以讓人傾心 暗慕。范仲淹有他的岳陽樓,蘇東坡有他的大 江赤壁,朱自清有他的月下荷塘,這夜之杜 湖,自然成了我心靈的棲息地,雖沒有高山流 水的知遇,卻也自有一番傾心入骨。
靜靜的杜湖水終將淋濕我的夢,直到年華 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