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娟
錫劇表演藝術,就是演員在劇作家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學形象的基礎上,再創(chuàng)造出活生生的舞臺人物形象的藝術。對于藝術品來說,演員所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除了應該真實可信之外,還應該具有思想內涵。生活的真實、思想與哲理,必須要通過優(yōu)美的藝術形式表達出來。因此,演員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物形象也應該是生活的真實、思想的內涵完美和諧的統(tǒng)一。只有這樣,才更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七場大型清裝錫劇《楊乃武出獄》,創(chuàng)作于2002年,歷經(jīng)7個年頭,7次修改,該劇由著名編劇金曾豪創(chuàng)作,俞克平導演。劇本《楊乃武出獄》是編劇個人智慧的體現(xiàn),可以說具有先進的思想性。劇本要在舞臺上呈現(xiàn)出來,則是集體智慧的融合。最終《楊乃武出獄》得以在舞臺上呈現(xiàn),奪得很多獎項,該劇先后在江蘇省錫劇節(jié)、江蘇省戲劇節(jié)中獲“優(yōu)秀演出獎”和多個單項獎,2007年參加第十屆中國戲劇節(jié),獲“劇目獎”及“優(yōu)秀編劇獎”等。
我在劇中飾演楊乃武的女兒——楊云芳一角,人物形象單純、簡單,一方面因特殊的人物身份推動劇情的發(fā)展,一方面又與其它人物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使舞臺上的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更加具有典型性,使該劇的人物形象塑造比較成功。楊乃武從一味妥協(xié)到為正義而戰(zhàn),小白菜由始至終的消極避世,《申報》記者秋山紅的正義智慧,孫定邦的老謀深算,二鉆子的猥瑣油滑,康三娘的善良正直,以及形形色色的看客、說客,這一大批典型的人物形象,通過他們個性化的語言,加上演員的生動演繹,經(jīng)過人物形體動作表達,將編劇的意圖恰如其分地在舞臺上呈現(xiàn)出來,人物性格發(fā)展符合劇情的發(fā)展。
在飾演楊云芳這一角色時,我充分把握了兩個原則:
一.追求真實。通過飾演“楊云芳”這一人物形象,我在角色創(chuàng)造過程中深深體會到,人物形象要反映生活的真實,并經(jīng)得起生活的檢驗。只有真實了,觀眾才能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實際上就是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楊云芳”的人物形象的真實性要能夠讓觀眾獲得一種生活的真實感,使觀眾對于“楊云芳“的表演創(chuàng)作產生一種信任感,觀眾和演員之間的聯(lián)系從這一點開始建立并向前發(fā)展,這就是創(chuàng)造人物形象的基礎。
二.思想內涵。我感悟到,人物形象重要的是要具有思想內涵,這不是通過演員單純的說教或是臉譜化的表演所能夠揭示出來的,它應該寓于真實的人物形象中。楊云芳的單純、直露,不僅能在感情上打動觀眾,楊云芳被人作為對付楊乃武的一種武器,不僅使觀眾覺得真實可信,而且能夠在思想上給予觀眾啟迪,使觀眾通過這一人物形象引發(fā)出更深入的思索,反思孫定邦、何書辦等為代表的封建勢力的殘酷,進而認知、剖析楊乃武這類底層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tài)。因此,演員對自己扮演的角色要表現(xiàn)對所扮演人物的評價,使人物形象立體、生動,具有生命力。
在每一次角色創(chuàng)造的鍛煉中,我體會到演員綜合素質對于表演的重要性,演員本人的生活素養(yǎng)、思想水平和專業(yè)技巧,對角色的詮釋產生著無處不在的影響。是生活給予藝術作品真正的生命,所以,在今后的表演過程中,我要更加深入地觀察、體驗、分析、研究生活,演員的創(chuàng)作一定要扎根在生活之中,我們要熱愛生活,隨時隨地留心觀察生活,讓豐富多彩的生活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