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二胡是我國民族樂器家族中的佼佼者,它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獨具魅力的音色和豐富的表現(xiàn)力使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二胡演奏技巧中,不僅包括姿勢、持琴、指法、拉弓、推弓、跳弓等等、快弓技法的掌握常作為一桿標尺,經常用來衡量一名演奏者演奏技術的高低。二胡演奏其實就是一種弓子藝術。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快弓的概念,快弓是指以每分鐘120拍以上的速度,用分弓演奏十六分音符的一種弓法.快弓技術是一項綜合技巧?,它需要演奏者兩手高度的密切配合,而且在快速的樂段中,常常包含有快速換弦、快速換把跳把等高難技巧,這就更增加了快弓的難度。
下面我們來談一下二胡快弓演奏中的要點.
演奏快弓時,應該把弓子放在中間或偏左一點的位置,不僅手腕要很松弛,整個手臂都要放松,然后帶著弓子協(xié)調的運動,在拉弓時,手指帶動弓向右運動,而肘部要向左擺動,推弓時手指帶動弓向左運動,肘部卻要向右擺動。在運弓時手腕要完全放松,充分利用自然重力,二胡演奏中弓子貼弦的力量,就主要來自于手臂下沉的重力,再經過中指和無名指的動作來改變力的方向,從而形成弓毛對琴弦的一種斜向壓力。在以中強以下力度演奏時,手臂自身的重量已足夠提供弓毛貼弦的需要,在用很強的力度演奏時,可以采取身體微微前傾,將部分身體的重量加上,這樣也就完全能滿足弓子所需的貼弦度,如果還需要更大的力量,就只能依靠肌肉緊張的力量來推壓弓子了。
弓子要保持“平、直”運行,在演奏快弓時,弓頭盡量不要呈斜線或圈狀運動,這會使快弓增加了許多“嚓喀、嚓喀”的雜音。正確的快弓演奏要看到弓頭是呈一平直的橫線運動,這樣才能保證發(fā)音的清晰和干凈??旃馁|感是以顆粒性為本質特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練習快弓的時候要掌握科學的演奏方法,使二胡拉出來的每個音具有顆粒性,更好的表現(xiàn)樂曲。
換弦,主要指在演奏快弓的同時內弦與外弦的交替變換.慢速的換弦是很簡單的,但是快速換弦在二胡演奏上是一個較為困難的技術問題.這是由于在一些樂曲中常包含大段的快弓,在這些快弓段落中又包含快速換弦。二胡兩根弦的擦弦用力方向分別為向內和向外,兩者截然相反,遠不如小提琴換弦那么方便自然.加之二胡的弓桿偏在外弦一側,與兩根弦所需的重力方向亦不一致.當這些不一致的地方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方面要隨著快速換弦的需要而作迅速地調整改變時,當然就相當麻煩了。例如《豫鄉(xiāng)行》的最后一段頻繁地換弦,給本來不太復雜的樂曲增添了難度。反復練習,總難以盡如人意,使不少學琴者為之頭痛??焖贀Q弦的關鍵在于手腕與手指有機協(xié)調的聯(lián)合動作。其要領首先是運弓要平直,使弓毛平行移動于兩弦。如果是比較慢的換弦,一般只要腕、指配合即能順利做好換弦動作,并不需要大臂和前臂作明顯地內外活動。然而快速換弦則困難的多。由于內外弦擦弦力方向完全相反,在快速演奏中是很不好控制的,因此在方法上與較慢的換弦是有區(qū)別的。當然,快速換弦亦可分別有兩種情況:—種是大部分的音都在一根弦上,只有個別音在另一根弦出現(xiàn)。如《賽馬》:其中前兩小節(jié)除“2”用內弦二指外,其余音均在外弦演奏。這時整個手的感覺是始終讓弓運行在外弦上,奏內弦?“2”時只需中指和無名指將弓毛迅速而及時地向內輕點一下即可。點一下立即放松,又可繼續(xù)奏外弦音,這基本上不需要大臂和前臂動作,既省力又方便.再如《戰(zhàn)馬奔騰》:上例中大部分音都在內弦上演奏,只有“5”,“6”兩音需要在外弦碰一下。此時精力主要集中在內弦,用中指和無名指抵住弓毛,肘部稍后收,使內弦擦弦發(fā)音飽滿結實。奏外弦兩音時,中指和無名指迅速放松一下,?并利用手腕的彈力動作配合,使弓毛擦響外弦兩音后又及時收回繼續(xù)奏內弦。這種情況較上述第一種稍難些。另外一種情況是內外兩根弦上的音反復交替,如上《春詩》一例即屬于這種情況。這種情況的換弦如光用手指動作的力量就難以勝任了,必須加上大臂和前臂前伸(奏外弦時)后收(奏內弦時)的動作配合,才能較好地解決問題。但要記住:以手指動作為主,以大臂、前臂動作為輔,而且大臂和前臂的動作必須適度。如果動作太猛太大,反輔為主,則既影響速度,又易使發(fā)音噪裂;而如果動作太小,不積極參與活動,又不能準確及時地換弦和擦弦發(fā)音。究竟動作要多大才算“適度”,演奏者可通過多次實踐來檢驗效果,把握一種最佳感覺。
在快弓段落中,一般都要快速的按出大量不同的音。這就要求手指按弦富有彈性,有力度,發(fā)音結實而不虛飄。手指的靈活與彈力的增強是快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練習曲中有大量的活指和交替指練習。除在琴上練外,在平時看電視、乘車、與人聊天的時候,都可以把左手指放在右手背上彈跳。通過堅持不懈、不斷加速的練習,手指的靈活性必然得到提高。
換把,一般要求做到準確到位就可以。而快速換把,特別是大跳換把,要求一步到位,不容半點猶豫遲緩。無論是同弦換把,或是內外弦換把,都應如此。同時還要求音準,盡量減少滑音的痕跡,這就使換把增加了難度。所以換把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快弓的顆粒性,在快速的換把中很容易出現(xiàn)手臂.手指的僵硬,換把的痕跡過大,發(fā)出來的因含糊不清,沒有顆粒感,例如:我們在學習二胡曲《葡萄熟了》最后一段的時候,要求我們兩手高度的配合,最后的一個八度大跳,手臂緊張的話很容易拉不準,還有我們在練習《三門峽暢想曲》最后一段時,連續(xù)的換把也要很放松,不然很難演奏好,我們在平時要多注意培養(yǎng)和鞏固手指的距離感,手腕的上下快速滑動,手指的果斷按弦,這樣練習久了會更好的把握換把技術。
在快弓中兩手配合是十分密切的,正確的身體姿勢其實也可以說成是科學的符合人的生理規(guī)律的演奏姿勢:盡量保持自然狀態(tài)。二胡演奏中的放松取法于自然。在快弓演奏中,左手不能帶有滑音,音與音之間都要呈點狀,不能呈線狀。這樣,才能提高快弓的彈性和清晰度。以科學的演奏方法為前提,循序漸進,從慢到快,從易到難,采取分步練習,長期刻苦的訓練,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二胡快弓的演奏技術,從而不斷增強和豐富二胡的表現(xiàn)力,充分展示二胡這件民族樂器的魅力,推動二胡藝術向更高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