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
中國古典舞氣息和自然的呼吸是不同的,自然呼吸一般說是客觀的呼吸,人體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古典舞的氣息必須加以控制,是主動的。中國古典舞的氣息是由于動作而變化的,而這種動作的變化也打破了呼吸的平均節(jié)奏。中國古典舞中的氣息有長短、動靜、輕重、緩急。錢寶森指出:“中國古典舞在氣息方面講究的是‘氣平、氣勻、氣穩(wěn),以求意穩(wěn)、心穩(wěn)、勁達’,‘力’通過‘氣’來展示,‘氣’又順‘力’而來的?!倍鴼獾闹v究并不是字面上所理解的呼吸,而是氣沉丹田,有意的運用腹部出發(fā)的呼吸,去帶動身體做出的優(yōu)美舞姿。
舞者舞蹈時,氣息是根據(jù)動作節(jié)奏、感情起伏的,舞蹈沖擊力而變化的,可分為連貫性、長短性和頓挫性。如果呼氣息要隨之配合,也是需要發(fā)生變化的。比如連貫性,就要求在平均舒緩的節(jié)奏中進行,練習氣息的連貫性,各種元素連接時“線”的延伸感就是由氣息去表現(xiàn)的。頓挫性,要求每一種元素到位時給予點的處理,氣息上應該是停頓靜止的,但是這種停頓靜止只是針對動作而言,在意識上是不禁止的。長短性,如慢提快沉、快沖慢靠、長含快腆、長腆快含、快速左右移動,都是在氣息的配合基礎上去完成。中國古典舞是心與形的高度統(tǒng)一,需要氣息的配合。以三種節(jié)奏為主,“滿、趕、閃”?!皾M”的氣息舒、緩有序,外化的動作節(jié)奏是緩慢平穩(wěn)的,易做控制類的動作;“趕”實際上就是音樂中的符點,有兩頭抻中間趕、兩頭趕中間抻,在動作變化中“趕”的氣息節(jié)奏是非常重要的;“閃”就是節(jié)奏似閃電般快,八分之一或者十六分之一或更快,這么快節(jié)奏下的動作,氣息要求快收,一剎那的凝聚爆發(fā),這種氣息節(jié)奏下的動作往往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易做跳,動作間的轉換亮點。當然還有進氣,二次呼吸等特殊的氣息,同樣這些氣息在特定動作中的運用,產生特殊的節(jié)奏型。
中國古典舞中的技術技巧是點綴整個舞蹈的一個途徑,也能夠作為舞蹈的一個轉換口,技術技巧的恰到好處,使整個舞蹈大放異彩,但是演員在舞蹈的過程中也常常因為技術技巧的完成,忽略了一些細節(jié)的美,然而形成了弊端,在欣賞角度來看,技術技巧與舞蹈不融合,甚至會缺乏美感。如果把正確的運用氣息方法也融入到技術技巧里,那么演員可以減少體力的疲勞,也可以在完成技巧時更有美感。
根據(jù)自身的實踐和研究,對于“翻”的技術技巧也有很多氣息上的竅門,舉個例子,在做干拔的前空翻時,首先要想到氣上提,這個上提是指用氣息把力量調整到身體的最頂端,氣息貫穿自己身體上的每一節(jié)上揚,把力量集中到身體胸腔甚至更上的位置,準備擺手和蹬擺腿腳底下移動重心的,利用彈跳和肌肉素質進行蹬擺腿的同時然后把所有氣息一下釋放,離地面形成高度,落地以后還需要運用吸氣來掌握落地重心,也能使下一個動作更好的完成。
談到“跳”的技術技巧時,首先想到的必須具備良好的肌肉素質和彈跳的條件,這些都是必須具備的,但是在具備這個能力的基礎上,正確運用氣息也十分重要,它可以幫助彈跳更高,在空中掛住的時間更長。在做原地擺腿跳時,首先需要的是蹲,在蹲的過程中需要慢慢的吐氣,讓整個胸腔屬于半松弛狀態(tài),但是體態(tài)幾乎沒有發(fā)生變化,利用氣沉深蹲,當蹲到極致時,雙腿蹬地把身體脫離地面,這個吸氣是快速的,運用一個比較快而深的氣息形成集中點,和身體配合達到彈跳的目的。
在做“旋轉”時必須有非常穩(wěn)定的重心,在做單腿重心的旋轉時,人體的重心必須落在支撐面很小的半腳尖上,這和我們中國古典舞中的“揮鞭轉”準備時一樣,氣息沉到丹田,同時進行蹲,準備旋轉之前,意識是重心直立,立重心的同時需要吸氣,靠重心穩(wěn)定與慣性完成轉圈,在腿延伸時吐氣,吐氣是相對慢一點的,立重心的吸氣是相對快的。
情感是人體受外界的刺激產生的心理反應,例如:喜、怒、哀、樂。在舞臺表演中出現(xiàn)的喜怒哀樂,是為角色服務的,刻意出現(xiàn)的情緒,不屬于人類的自然反應。有些舞蹈演員在舞蹈中,感覺身體僵硬,表現(xiàn)人物時不清晰,不真實所以沒有感染力,觀眾看不出來表演的形象等等,錯用氣息或者沒有掌握氣息的正確方法進行舞蹈,會導致舞蹈中的情感表達不明確,觀賞美感受限。
古典舞中情感表達的方式,通過舞蹈的短句和舞蹈演員面部情緒的表演所體現(xiàn)出來的,感情的投入也是決定一個作品的精彩程度的關鍵。音樂對舞蹈的情感方面也有一定的影響,音樂的高潮和低谷,強烈和柔美,自然而然的身體和內心就進入了狀態(tài),所以氣息的控制與節(jié)奏也是息息相關的。在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訓練中,有些組合是訓練情感和舞姿動作的結合,由情感來區(qū)分動作質感和性質的不同。還有更重要的就是氣息的運用方法,古典舞氣息分為很多種,不同種類的氣息也代表著舞蹈不同的性質,氣息分為:長短、動靜、輕重、緩急。柔美的動作呼吸是長線條的,隨著動作和身體的動律把氣息融合進去,運用氣息的順暢,使動作無限延長。如果在表演比較快的,有的可能還會涉及到跳躍的舞蹈,氣息就有快吸、快吐。而在悲情的舞蹈中,出現(xiàn)了斷斷續(xù)續(xù)的氣息,比如沉氣的時候不是連貫的吐氣,而是出現(xiàn)了一段一段吐氣的形式,這就是剛剛在技術技巧中所提到的屏氣一樣的性質,在過程中有了吐氣的點。很多劇目作品中運用了這樣的氣息表現(xiàn)了人物心里悲情傷感時抽泣的心情,還有運用快速吸氣然后停頓后快速吐氣,就體現(xiàn)出無奈的嘆氣聲。所以氣息對于古典舞情感的表達是極為重要的,只有運用好了氣息才能更好的詮釋出演員在人物上的體現(xiàn)。
中國古典舞的氣息來自于身體真正的感受,舞姿與舞姿之間加上氣息,使得動作更豐滿,也使古典舞更有韻律,舞者的身體看起來更加的柔軟。
《扇舞丹青》十分準確地把握住了中國古典舞文化的精神,是中國古典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們既欣賞到中國傳統(tǒng)舞蹈的擰、傾、圓、曲的外化動作,更領略到中國傳統(tǒng)舞蹈的剛健挺拔、含蓄柔韌的舞姿所體現(xiàn)出來的內在精神,即“以神領形,以形傳神”。它的一大特點是注重韻律,將一個看似平常的舞蹈,做到與書法與繪畫筆韻之美,讓《扇舞丹青》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墨”舞佳作。舞蹈劇目是中國古典舞的最高表現(xiàn)形式,要求把氣息運用到角色塑造之中,把所學的元素都融入進去。在《扇舞丹青》中動作的張弛有力、輕盈飄逸是一大特點,猶如所配的音樂《高山流水》般舒展,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之所以會如此流暢是因為氣息在其中的作用。所有的舞姿全由氣息在從中貫穿著,整個舞動像書法一樣,感覺是一氣呵成的,如果沒有很好的運用氣息來銜接,就會出現(xiàn)動作沒有連貫性,情感表達的不夠清楚,感染力不強等一系列不足。所以,在舞蹈中不僅要注重動作的要求、舞姿的美感,更要注重氣息的使用方法,心與神的高度融合,豐富了舞蹈的表現(xiàn)力,充分的渲染了舞蹈的情感。舞蹈注入了氣息才會更有活力、表現(xiàn)力,才能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