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
同學(xué)們在寫作文的時候,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有關(guān)字形字音、語法修辭、文學(xué)常識等方面的內(nèi)容,如果因為知識儲備不夠而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難免會遭遇尷尬。因此,從2011年第9期雜志開始,我們新增“趣語文”欄目,為大家積累語文小常識,開拓創(chuàng)作大視野。
彈冠相慶
成語釋義:《漢書·王吉傳》記載:“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也?!睆椆冢簱廴ッ弊由系膲m土。本謂王吉、貢禹兩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貢禹也準(zhǔn)備出仕。后以“彈冠相慶”指因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
重點提示:該詞語常用作貶義。
病句舉例:園丁康居工程,確實抓到了點子上,消息一傳出,廣大教師奔走相告,彈冠相慶,稱贊為他們辦了實事。
點評:本句表達(dá)的是“因高興而慶賀”,彈冠相慶用在這里顯然不恰當(dāng)。
不刊之論
成語釋義:出自漢·揚雄《答劉歆書》:“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笨合?。古代在竹簡上寫字,有錯誤就用刀削去。不刊,是說不可更改。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用來形容文章或言辭的精準(zhǔn)得當(dāng),無懈可擊。
重點提示:不刊之論是褒義詞,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論。
病句舉例:他雖有不羈之才,但由于目空一切,不再學(xué)習(xí),發(fā)表的文章多是不刊之論。
點評:句子在此想表達(dá)的意思是“不能刊登的言論”,不刊之論用在這里不正確。
文不加點
成語釋義:出自漢·禰衡《(鸚鵡賦)序》:“衡因為賦,筆不停輟,文不加點。”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改動、修改的意思。文不加點,指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不假思索。
重點提示:褒義詞,對于此成語,容易理解成“文章沒有標(biāo)點”。
病旬舉例:這篇文章不僅結(jié)構(gòu)混亂,而且文不加點,令人費解。
點評:誤將“文不加點”理解為“文章沒有加標(biāo)點”。
差強人意
成語釋義:出自《后漢書·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zhàn)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差:勉強,尚,略;強:振奮。原指還能振奮人的意志,現(xiàn)在表示大體上能讓人滿意。
重點提示:這個成語在使用中失誤率較高,常被人理解為“不能使人滿意”,其實它的意思是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意思理解差不多相反了。
病句舉例:我本就對那里的情況不熟悉,你卻硬要派我去,這不是差強人意嗎?
點評:誤將詞語理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七月流火
成語釋義:出自《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薄捌咴隆敝赶臍v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即心宿。大火星是一顆著名的紅巨星,每年農(nóng)歷五月黃昏時心宿在中天,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農(nóng)歷七月黃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時暑熱開始減退。七月流火,即天氣轉(zhuǎn)涼的意思。
重點提示:常誤用為形容天氣熱。
病句舉例:在這七月流火的夏天,英勇的志愿者無私奉獻(xiàn)。
點評:誤將“七月流火”理解為“天氣很熱”。
空穴來風(fēng)
成語釋義:出自戰(zhàn)國·楚·宋玉《風(fēng)賦》。穴:洞、孔;來:招致。有了洞穴才進風(fēng),比喻消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機會傳開來。
重點提示:切勿用來表述毫無根據(jù)的意思。因為此成語本身為有理論根據(jù)。表述無來歷等是現(xiàn)代人單純理解詞語的誤用。尤其是考試中出錯的話證明詞語理解不深刻。
病句舉例:做工作一定要調(diào)查研究,千萬不要空穴來風(fēng)。
點評:誤將詞語理解為“沒有根據(jù)亂下結(jié)論”。
不足為訓(xùn)
成語釋義:出自明·胡應(yīng)麟《詩藪》:“君詩如風(fēng)螭巨鯨,步驟雖奇,不足為訓(xùn)?!庇?xùn):準(zhǔn)則。不足為訓(xùn),是指不能當(dāng)做典范或準(zhǔn)則。
重點提示:容易理解為“不足以成為教訓(xùn)”。
病句舉例:一個人犯點錯誤,是難免的,是不足為訓(xùn)的。
點評:題干想表達(dá)“不足以成為教訓(xùn)”的意思,但是“不足為訓(xùn)”實際是不可以拿來作為準(zhǔn)則的意思。
首當(dāng)其沖
成語釋義:出處:《漢書·五行志下之上》:“正當(dāng)其沖,不能修德。”首:最先。當(dāng):面對,對著。沖:沖車,一種用來攻城野戰(zhàn)的武器。本指處在首要位置,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zāi)害。
重點提示:容易誤解為第一個沖上前去處理事情。
病句舉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德國展開潛艇戰(zhàn),于是使用水聲設(shè)備來尋找潛艇,成了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dāng)其沖的問題。
點評:誤將詞語理解為“首先、第一個”的意思,因此,運用是不當(dāng)?shù)摹?/p>
無所不為
成語釋義:出處《三國志·吳書·張溫傳》:“揆其奸心,無所不為?!币馑际牵簺]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壞事都干。
重點提示:無所不為,是一個貶義詞,意思是“什么壞事都做”,可該詞常被人理解為褒義詞,意思是“什么都敢做”。
病句舉例:這些年輕的科學(xué)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點評:誤將成語理解為“勇敢,什么都敢做”。
始作俑者
成語釋義: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敝搁_始用俑殉葬的人,后用作比喻首開惡例的人。
重點提示:始作俑者,是貶義詞。
病句舉例:在這個廠里,他是敢于摔了鐵飯碗而干個體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辭職,或停職,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點評:誤將詞語理解為“第一個”。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