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為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在敘述故事、表達思想、展現(xiàn)生活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形成了比較合乎規(guī)范的動畫語法,由“單詞”到“句子”,到“段落”,到整部影片,有著近似作文的文法及修辭等技巧和手段,這些就構成了動畫的獨特語言。這有別于傳統(tǒng)的視頻模式,電影、電視是無法比及的,動畫的鏡頭的設計是可以超越常規(guī),在一些人力所不及的地方進行設置,更強化鏡頭的說服力,這也是動畫鏡頭語言的魅力所在,同時也是動畫更為吸引人的地方。
鏡頭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比如根據(jù)拍攝方法可以分為固定鏡頭和運動鏡頭,等等。為了便于鑒賞和分析,我們按照景別把“鏡頭語言”分為五個類別: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這是視頻創(chuàng)作的重要表現(xiàn)方式,也是視覺語言的基本要素。創(chuàng)作者根據(jù)需要將拍攝的分鏡頭加以剪輯組合使之成為相互連貫、前后呼應的故事情節(jié)。動畫也是視頻的一部分,講求的是視覺,既然有視覺元素我們就要運用鏡頭語言來敘事,動畫中要盡快地敘述完故事的內容就需要大量的運用鏡頭,通過鏡頭語言快速的表現(xiàn)。鏡頭語言設計在動畫電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大量的鏡頭語言講述所要表達的情感故事。動畫中的視頻鏡頭在運用時可以做到常規(guī)拍攝所難以實現(xiàn)的跨度,例如:在《閃電狗》中鏡頭跟隨主人公上天入地,還有縱切地球的鏡頭,以及跟隨直上太空的鏡頭,等等一系列的鏡頭將原本平淡的故事更加戲劇化,視覺效果更為激烈。超長的跟隨鏡頭不但延長觀眾的感官審美,而且刺激觀眾的心理,用鏡頭扣動心弦。
動畫中的鏡頭語言大多借鑒電影的表現(xiàn)形式,通過鏡頭的交互式切換在敘事上突顯不同的人物性格,形象化的再現(xiàn)人物矛盾以及相互沖突的地方,故事的發(fā)展更加激烈化。大衛(wèi)?里恩在《阿拉伯的勞倫斯》一片中很少使用重疊鏡頭,以不斷變化的鏡頭來推動故事的發(fā)展。例如影片前半部分中,勞倫斯手中的火柴被吹滅的瞬間畫面切換成了拂曉前的天空,這種明快的剪輯卻讓人享受到了幾近完美的畫面[1]??焖俚溺R頭變換和回切塑造出具有視覺沖擊力的效果,用快速拍攝而成的慢動作鏡頭進行快節(jié)奏的連接反復渲染,畫面有一種振奮人心的視覺效果,這種手法被轉用到了動畫電影《獅子王》中。使得這些傳統(tǒng)影片中的技術已經在現(xiàn)有的動畫影片中繼續(xù)使用。所區(qū)別的是故事的主人公由人變換成了CG創(chuàng)作,主人公的表演更為夸張。如出一轍的是主人公辛巴在洞中螢火熄滅的瞬間畫面切換成了拂曉的天空,雖然兩部影片拍攝時間相差數(shù)十年之久,依然讓人享受著幾近完美的畫面。
鏡頭語言是依靠鏡頭的運動形式來體現(xiàn)的。鏡頭的運動形式是對景別和角度的修飾和擴充,并根據(jù)固定機位的拍攝互為補充。運動攝影是電影藝術獨特的表達方式,運動攝影可以連續(xù)地表現(xiàn)時間和空間的轉換,這些轉換主要是依賴攝影機的位置來完成的,攝影機的主要運動有推、拉、搖、移以及升降和跟等方式。同時鏡頭也是畫面的潛在形式,也是構成畫面的最基本的元素,不了解或分辨不清影視藝術中的各種鏡頭,也就很難深入掌握影視藝術創(chuàng)作與鑒賞的規(guī)律。通常攝影機的運動有兩個基本慣例。其一,是按照情節(jié)來運動,其二,在運動的過程中必須保持良好的畫面效果。剪輯方式成為充實動畫鏡頭語言的補充方式,多種剪輯方式同時還可以彌補動畫中不足的敘事語言,表意方式以及更加接近于傳統(tǒng)影片的視覺效果。
動畫鏡頭的運用不亞于電影、電視劇,同樣講求景別的運用。通過對時間、空間的轉換完成敘事過程。對影視的畫面進行處理,不可避免的要運用到一些技巧。有所區(qū)別的是動畫中可以借助CG技術實現(xiàn)超越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這些是由于現(xiàn)代CG技術的發(fā)展所帶來的。在傳統(tǒng)的剪輯技術中蒙太奇手法是鏡頭語言最難掌控的,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譯,原為裝配、剪切之意,指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起來,是電影創(chuàng)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xiàn)手段之一。它大致可分為“敘事蒙太奇”與“表現(xiàn)蒙太奇”。前者主要以展現(xiàn)事件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又稱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都屬此類?!氨憩F(xiàn)蒙太奇”則是為加強藝術表現(xiàn)與情緒感染力,通過“不相關”鏡頭的相連或內容上的相互對照而產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內涵[2]。CG技術使得這樣的剪輯方式在鏡頭的變化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在電影《蜘蛛俠》系列中蜘蛛俠在紐約城市上空來回蕩漾的鏡頭是攝影機無法進行拍攝的,動畫師在進行了復雜的制作后,有了我們在電影中所看到的畫面。當然,剪輯的方式還有很多種,在《筋疲力盡》中呂克戈達爾就進行了革命性的跳躍式的剪輯,體現(xiàn)出強有力的鏡頭語言,世界為之震驚。這種方式在動畫師的手中更為簡潔,時間和空間的跳躍回切鏡頭語言較前更為完備[3]。新的動畫電影《蘋果核戰(zhàn)記》不但完整地接納了這些,還有了新的超越。
不一樣的剪輯制作手法創(chuàng)作出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鏡頭語言在此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不僅僅局限于傳情達意,更多的是詮釋。同時是一方面的超越,首先是技術的超越,鏡頭語言的表述更加直接、強大和完備;其次是思維的超越,有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我們就可以大膽的去做,把受傳統(tǒng)設備所局限的想法如實地展現(xiàn)。2008年的《功夫熊貓》在鏡頭表現(xiàn)上,更是借助于動畫技術的便利,發(fā)揮出無所不能的功效。動畫迷們應當還記得《圣童降臨》里動作場景中上天入地、飛旋環(huán)繞的鏡頭軌跡,基于表現(xiàn)內容的不同,《功夫熊貓》的機位與視角變化還沒那么復雜,但是同樣優(yōu)雅而富于變化,將空間感與方位感都傳神地交待給觀眾。當鏡頭在場景空間如羚羊掛角般飛騰時,銀幕畫面似乎具有了更為遼闊的景深,仿佛要把觀眾整個吸進去。
動畫的鏡頭語言來源于電影、電視,依靠計算機技術的支持又發(fā)展出有著自己特色的鏡頭語言,更為完美,更為真實,更具有說服力,更吸引觀眾的目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動畫自身特有的鏡頭語言,讓我們試目以待!
[1]《導演功課》 [美]大衛(wèi)?馬梅著 曾偉禎譯
[2]《電影電視畫面鏡頭的語法》 [英]彼得?沃德 華夏出版社
[3]《伯格曼論電影》[瑞典]英格瑪?伯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