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山濤
胡耀邦支持廣東“先行一步”逸事
文/東山濤
“文革”結束以后,中央決定實施改革開放的國策。然而,作為一個地域龐大、情況復雜的國度,中國的改革不可能同時、同步進行。為此,需要選擇一塊合適的地方作為“突破口”,先行試驗,為全國提供借鑒才行。幾經(jīng)斟酌之下,中央最終選擇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作為先行“馬前卒”。
到1985年前后,廣東經(jīng)過創(chuàng)業(yè)之初的艱難歲月,逐步進入穩(wěn)步發(fā)展階段。廣東能夠沖出計劃經(jīng)濟的層層壁壘,得以在改革開放中成功地“先行一步”,除了自身的銳意進取以外,一個最為關鍵的原因,就是中央領導層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作為當時中央領導層的重要成員,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自然功不可沒。據(jù)有關人士回憶,胡耀邦在1980年至1986年的七年中曾六次到廣東視察。此外,他還專門就廣東的改革開放問題做出過多次批示和講話。筆者特從中選取幾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摘要述之。
1980年的7月至9月間,胡耀邦先后兩次做出批示,親自為蛇口新改革措施的推出‘解套’。第一次批示發(fā)生在1980年7月。這是針對曾鬧得沸沸揚揚的‘四分錢獎勵’制度所做出的批示。
眾所周知,深圳是廣東乃至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而在1980年代前期,蛇口改革開放的尺度之大、力度之深則可以稱得上是深圳之最。1979年初,早在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建立的前一年,國家招商局便在深圳與香港接壤的蛇口開啟了新中國第一個外向型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的拓荒之路。在“改革先鋒”袁庚帶領下,來自全國各地的改革者匯集于蛇口這一面積僅為十余平方公里的邊陲漁村。他們大膽借鑒國際理念,興辦企業(yè),發(fā)展外貿,引入外資,短短幾年間,勞動用工制、干部聘用制、薪酬分配制、住房制度、社會保險制等新型經(jīng)濟管理體制,先后在蛇口生根發(fā)芽,發(fā)揚光大。
然而,輝煌的背后,經(jīng)歷過的往往都是不為人知的艱辛。起步之初,蛇口面對的除了國內外的萬眾期待和雀躍歡呼以外,更多的則是舊體制的重重障礙和舊觀念的緊緊桎梏。由于蛇口每一項新改革措施的推出,幾乎都要遇到傳統(tǒng)力量或主動、或消極的反對,因此,各級部門針對蛇口的“卡脖子”現(xiàn)象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F(xiàn)在看來,如果這些“卡脖子”問題沒有得到高層的關心而得不到解決,那么,蛇口的發(fā)展可能便會真的被“卡”死。1980年的7月至9月間,胡耀邦就先后兩次做出批示,親自為蛇口“解套”。
第一次批示發(fā)生在1980年7月。這是針對曾鬧得沸沸揚揚的“四分錢獎勵”制度所做出的批示?!八姆皱X獎勵”,即指蛇口開發(fā)之初,管委會為提高工人勞動效率而提出的一種勞動獎勵制度。1980年2月,蛇口管委會突破傳統(tǒng)的“大鍋飯”式勞動工資制度,在工業(yè)區(qū)建設工程中引入超額獎勵機制,對超過定額的勞動者實施每超一車勞動量獎勵四分錢的新措施。事實表明,新措施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工人的生產積極性,工程進展取得飛速發(fā)展。然而,這樣一種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卻遭到了某些干部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資本主義的“錢”本位意識,不符合社會主義“公平”的本質。受這些流言蜚語的影響,有關部門礙于壓力,下令蛇口停止實施這種獎勵制度。超產獎金停發(fā)以后,工人們的勞動積極性頓時又回落到了“大鍋飯”時代,開發(fā)區(qū)各項工程的速度跟著就慢了下來。工程的再度停滯令袁庚等人心亂如麻。百般無奈之下,他決定提筆上書,將事實真相直接反饋給中央最高層。在袁庚的進言之后沒多久,一份題為“關于深圳市蛇口工業(yè)區(qū)碼頭工程停止實行超產獎,造成延誤工期,影響外商投資建廠”的新華社國內動態(tài)清樣,很快便擺到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案頭??戳饲鍢觾热菀院螅回炚J為改革要大膽突破禁區(qū)的胡耀邦很是不滿,在批示中嚴肅地批評了某些干部的“守舊”思維。批示指出:“請谷牧同志過問一下此事。我記得中央討論獎金時,中央并沒有哪位同志同意獎金額不得超過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工資額的規(guī)定……為什么國家勞動總局能這么辦,交通部也這么積極??磥?,我們有些部門并不搞真正的改革,而仍然靠作規(guī)定發(fā)號施令過日子。這怎么搞四個現(xiàn)代化呢?請你順便在財經(jīng)領導小組例會上提一提?!痹诤钭髋镜耐惶?,分管特區(qū)及廣東、福建兩省“先行一步”工作的谷牧副總理也作過類似批示:“既實行特殊政策,交通部、勞動局的這些規(guī)定,在蛇口就可以完全不執(zhí)行。如同意,請通知廣東?!焙⒐扰局蟮牡谌?,蛇口便接到可以恢復定額超產獎勵通知。
第二次批示發(fā)生在1980年9月。1980年7月,蛇口開發(fā)區(qū)管委會為了投資者與外部的通訊問題,決定自建海底電纜,建設直撥香港的程控電話。根據(jù)管委會與一家香港通信公司達成的協(xié)議:由香港公司負責供應及安裝設于蛇口工業(yè)區(qū)的電話交換機以及連接蛇口與深圳兩地的微波通信系統(tǒng)。在當時,通信是國家壟斷的行業(yè),因此,以公司的名義私自與海外企業(yè)辦通信,顯然是不為某些部門所允許的。果然,蛇口的這一計劃報上有關部門以后,遲遲都得不到批復落實。于是,作為蛇口當家人的袁庚不得不再次將事情“捅”到了中央。幸運的是,蛇口又一次獲得了胡耀邦的關注。9月3日,胡耀邦通過新華社國內動態(tài)清樣得知蛇口遭遇“卡脖子”問題的情況以后,很快做出批示:“谷牧同志:中央現(xiàn)在決心堅決反掉各種形形色色的官僚主義,這個建區(qū)是否確有卡脖子的官僚主義,是否有攔路打劫的官僚主義,建議你抓住這個麻雀,弄個水落石出,必要時制裁一點人(最好是采取經(jīng)濟制裁),否則不但官僚主義克服不了,四化遙遙無期。”9月12日,根據(jù)谷牧副總理的指示,國務院進出口管理委員會組織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召開會議,專門討論如何貫徹落實胡耀邦批示,為蛇口“解套”的問題。這次會議開得很成功,最終妥善解決了蛇口發(fā)展所面臨的幾個突出問題。
除了親自批示為特區(qū)建設解決實際困難以外,胡耀邦還多次在適當?shù)臅r候接見、鼓勵改革開放最前沿的“闖將”們,對他們面授機宜,為他們樹立信心。
1980年9月,主政廣東兩年多的習仲勛升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在特區(qū)建設和廣東改革開放事業(yè)處于披荊斬棘的緊要關頭,如何為廣東選定一位“領頭羊”,確保已經(jīng)開了頭的改革能夠持續(xù)正常地走下去,無疑成為擺在中央領導層面前的一件頭等大事。經(jīng)過反復討論和斟酌,中央最終決定,讓遼寧省委書記任仲夷到廣東去,繼續(xù)帶領廣東人民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闖”下去。在遼寧主政的幾年間,這位聞名遐邇的“闖將”高舉撥亂反正大旗,銳意創(chuàng)新,很快便在遼寧開辟出了一片新天地。此次,中央之所以選定任仲夷,看中的顯然就是任仲夷的那股“闖”勁。然而,雖然在遼寧已經(jīng)取得不少改革的經(jīng)驗,但是,廣東與遼寧的情況有著很大的不同,如何才能在這塊全國矚目的改革開放“試驗田”中順利耕耘下去,對于這一點,任仲夷心里也不是完全有底。于是,他決定借鄧小平、葉劍英、胡耀邦等幾位中央領導接見之機,討要一些治粵方略。面對任仲夷,胡耀邦當時主要說了兩段話。與胡耀邦一貫文采飛揚,靈動鮮活的語言風格一樣,這兩段話都是以詩文形式來表達的。在講到廣東的發(fā)展?jié)摿r,胡耀邦先用到了一句民謠:“千海萬海,不如北海;千州萬州,不如廉州”,緊接著,他又用自己寫的一句“打油詩”解釋了這句民謠:“千州萬州廉州好,山水林田都是寶;四五規(guī)劃巧安排,人均千元跑不了?!痹谶@里,胡耀邦一方面說出了廣東在山、水、林、田等方面的優(yōu)勢,以此來加強任仲夷的信心;另一方面,又為他謀劃了一條廣東應采取多元化開發(fā)的道路。最后,胡耀邦還巧妙地改了一位偉人的一副對聯(lián),以此來勉勵任仲夷。對聯(lián)原為:“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焙顚⒃?lián)的“蜀”字改為“粵”字,寄語任仲夷到廣東后凡事都要以調動民心和科學決策為上。
任仲夷赴粵之后沒多久,胡耀邦在中南海接見了蛇口開發(fā)區(qū)的掌舵者袁庚。見到胡耀邦之后,之前曾兩次把困難“捅”到了中央的袁庚似乎有點不好意思,為此,他主動對向胡耀邦的兩次批示解圍表達了謝意。聽了袁庚的話以后,胡耀邦說:“處理這些問題是我們的職責!”接著,他又主動談到了新華社內參上曾刊登的一則關于廣東交通廳某處長利用職權故意延誤蛇口工業(yè)區(qū)專用公路工期的事情:“那位公路局的什么處長真是可惡之極!”見胡耀邦再次就這個問題表態(tài),袁庚干脆說出了自己心里的不安:“這種同志還不是個別的,但我們不能什么難題都升級到中央書記處來解決,我深知國家領導同志日理萬機,以這些小事不斷干擾中央領導,我心里實在不安?!睘榱讼膿鷳n,胡耀邦淡淡而又堅定地說:“應辦的事還是要辦!”
1982年前后,“先行一步”的廣東改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當時,“先行一步”的改革使得物價上漲厲害,加上相關監(jiān)督機制的滯后,東南沿海一度成為走私分子和“投機倒把”活動的“天堂”。這些情況反饋到中央以后,在領導層中產生了震動。1982年春節(jié)剛過,中央便下達緊急通知,點名要求廣東盡快遏制經(jīng)濟領域內的嚴重犯罪活動。高層震怒之下,任仲夷和省政府負責同志被召到北京匯報情況。在匯報的過程中,雖然大部分中央領導認為,只要兩省及時總結經(jīng)驗,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是不會改變中央對兩省的既定政策的。但是,也有少數(shù)中央領導說了一些“狠”話:廣東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廣東“放羊”了,對下面管理不嚴,物價改革放任自流……群眾意見反映強烈。越開放,對干部、對黨內越要嚴……要準備一年開除多少人,殺多少人。寧可業(yè)務上受到損失,也要把這場斗爭進行到底。聽了這些話以后,任仲夷心中很是忐忑:這些話,回去要不要傳達啊?要是都傳達了,會不會在廣東干部群眾和海外人士中產生“要變天”了的思想混亂呢?帶著這些疑問,任仲夷找到了胡耀邦。對此,胡耀邦回答得很干脆:哪些可以傳達,哪些不可以傳達,由你自己決定。于是,帶著胡的指示,任仲夷回到了廣東,著手布置打擊經(jīng)濟犯罪活動,以貫徹落實中央的會議精神。誰料,任剛剛回到廣州沒幾天,胡耀邦的電話又來了。電話中,胡耀邦說,因為有領導認為你還沒有把廣東的事說清楚,麻煩你再來一趟北京,說一說情況。到了北京以后,胡耀邦再次接見了任仲夷。談話中,胡耀邦單刀直入地問任仲夷:仲夷同志,你是否講過提倡投機倒把的話?任仲夷愣了愣,當時有點想不起來了,要求先回去查一查再回答。(回到廣州之后,任仲夷才查到。原來,在一次對外經(jīng)濟工作會議上,他說過:“我們總是在甘蔗豐收、國際糖價下降時出口糖,而在甘蔗歉收、糖價升高時進口糖,很吃虧。應該反過來,爭取低進高出。國內不許搞投機倒把,在國際貿易中要學會搞點‘投機倒把’?!焙髞恚沃僖慕柽M京之際向胡耀邦解釋此事。沒想到,胡耀邦輕描淡寫地回答:這個問題不存在了,是小題大做。)會談的最后,胡耀邦懇切地要求任仲夷:仲夷同志,你給中央政治局寫個自我檢查好不好?隨后,他兩手一攤,說:我都檢討了??!見到胡耀邦如此坦誠,他也同樣爽快地回答:“當然可以。我到廣東工作才一年多,缺點肯定是有的。”在胡耀邦的鼓勵之下,任仲夷寫了他生平唯一 一次向中央作出的檢討,正是這一檢討,讓廣東在危機中順利過關,“先行一步”的大局得以繼續(xù)維系。
改革開放以后,胡耀邦曾數(shù)次親臨廣東視察,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于他1983年初春的那次南粵之行。
1983年2月6日,胡耀邦從北京乘專機到韶關視察,隨行同志包括時任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的郝建秀、時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的王兆國以及當時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人李鵬、甘子玉、周杰等人。2月7日,胡耀邦一行在廣東省委書記林若、省長劉田夫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位于韶關的南粵名剎南華寺考察。在當?shù)厝耸康囊龑?,胡耀邦邊走邊看,頻頻點頭,贊揚南華寺的文物保護工作做得好。然而,當他聽到寺里有一塊蔣介石題寫的匾額破損得厲害時,立刻停下腳步,決意要求看一看。于是,在當?shù)仡I導引導下,他在一個角落見到一塊裂成了四塊、布滿灰塵的鎦金題匾,匾上四個正楷大字“宣揚佛典”依稀可見??吹竭@一情形,胡耀邦陷入了沉思,良久,他才對隨行的當?shù)仡I導說:“把它修復起來,保管好,以后有用?!卑肽曛?,題匾修復完畢。許多海外同胞來到南華寺參觀,見到這塊題匾,都感慨不已。他們將這一訊息帶回海外,頓時在海外華人中產生強烈反響,顯然,此舉于無形之中對中共新時期的統(tǒng)戰(zhàn)政策進行了一次生動宣傳。
離開韶關后,胡耀邦一行還馬不停蹄地視察了深圳、珠海、海南、湛江等地。在短短一周的時間里,他深入農村、廠礦、市場、景區(qū),多次留下精彩妙語,為改革者打氣、加油。
編輯:黃靈 yeshzhw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