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猛,岑章建
(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合作學習在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肖 猛,岑章建
(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合作學習;臨床醫(yī)學;病理學
合作學習是西方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策略,與傳統(tǒng)班級授課制相比,其在增加學生交往,促進社會技能提高、社會情感發(fā)展及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上具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針對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病理學教學實際對合作學習進行實驗研究,以期構建科學、高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促使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實現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
1.1 實驗假說
小組合作學習實驗假說是在促進學生主體性發(fā)展的思想指導下,綜合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運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主動性,而且能發(fā)展社會適應性,提高合作意識,促進良好個性的養(yǎng)成和積極情感的發(fā)展。
1.2 實驗對象和時間
實驗對象為我院醫(yī)學系2009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1~14班學生,將1~7班作為實驗班,8~14班作為對照班。實驗時間為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
1.3 實驗具體步驟
(1)組織參加實驗的教師學習合作學習理論。
(2)深入實驗班級,在充分了解實驗班學生各方面情況后,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即依據實驗班學生學習成績、組織能力、個性特征、思維活躍程度和興趣愛好等方面差異分成若干異質學習小組,使每組成員構成均衡。
(3)實驗班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差異,理論課教學中主要采用“學生小組成績分工法”、“小組—游戲—競賽法”、“切塊拼接法”等合作學習策略;實驗課中采用“以探究為核心的實驗分級”的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對照班學生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
2.1 課堂教學時間構成情況及變化
分別觀察實驗班、對照班的5次課,實驗班每次課(100分鐘)師生互動時間為(24.9±2.4)分鐘,對照班為(6.9±1.3)分鐘,2班師生互動時間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班每次課學生互動時間為(39.8±4.9)分鐘,對照班為(4.3±1.1)分鐘,2班學生互動時間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由此可看出,實驗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時間明顯高于對照班。
2.2 成績比較
對臨床醫(yī)學專業(yè)2班期末病理學成績進行顯著性分析,實驗班為(93.3±6.7)分,對照班為(89.9±7.7)分,2 班成績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盡管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影響,但僅從實驗班學習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來看,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
2.3 合作學習的其他教育結果
合作學習除了能促進教學互動、學生成績提高之外,還能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合作技能及合作態(tài)度,形成專心學習和關心他人等行為。這都有助于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
3.1 把合作觀念引入教學系統(tǒng),預示了現代教學系統(tǒng)的發(fā)展方向
學生畢業(yè)后將面臨復雜、多變、多元、互賴的社會,他們不僅要從學校學會如何競爭,更應掌握如何合作。在當今及未來世界里合作的交往較之競爭的交往更為重要[1]。合作學習將合作觀念引入教學系統(tǒng),符合時代要求,合作學習除在提高學業(yè)成績、形成學生對學科積極態(tài)度等方面有積極作用外,還能使學生將其所學應用于合作情境中,而不是停留在掌握知識和技能水平上。
3.2 充分開發(fā)和利用教學系統(tǒng)中的人力資源
3.2.1 課堂互動理論的發(fā)展 合作學習倡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進行多邊的相互作用,由此推動教學發(fā)展?,F代心理學認為,課堂上的相互作用模式大致有4種[2],見圖1。第一種模式是最傳統(tǒng)的單向交流模式,其特征是教師授課,而不要求學生立刻作出反應,該模式教學效果最差。第二種模式是一種雙向交流模式,反饋使教師有機會糾正教學中的錯誤和學生的誤解,教學效果較好。第三種模式是教師與學生既保持雙向交流,又允許學生彼此交流和學習,該模式教學效果更好。第四種模式是教師成了小組中的一員,共同進行活動,同時鼓勵小組成員進行雙向交流,該模式教學效果最好。合作學習所采用的相互作用模式主要是第三種、第四種,這與傳統(tǒng)教學中所采用的單向、雙向交流模式有較大不同,可以說是一種進步或發(fā)展。
圖1 課堂上的4種相互作用模式
3.2.2 小組活動的科學組織和利用 為實現教學中的多邊活動,并由此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對傳統(tǒng)教學小組進行改良,使其有以下特點:(1)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而組間同質又為保證小組間展開公平競爭創(chuàng)造了條件。(2)個人計算成績,小組合計總分。以小組得分作為獎勵依據。小組成員只有依靠平時幫助,共同進步,才能使所在小組居于領先地位。(3)分配角色,充當領導。如小組學習時分別指定協(xié)調員、讀題員、書記員(記錄員)等,使小組學習有效開展。
3.3 注重并發(fā)揮課堂教學的情意功能
合作學習不僅使學生獲得認知方面的發(fā)展,而且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樂趣,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突出教學的情意功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另外,合作學習還較好地處理了教學中的重要關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競爭與合作的關系,班級授課與合作學習的關系。
[1]張希希.論有效課堂交往的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09(5):32~34.
[2]燕國材.學習心理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2005.
G424.1
B
1671-1246(2011)17-0051-02
Vol.29 2011 No.17
注:本文為河南省衛(wèi)生廳教學改革項目(2010-17-wj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