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志
鄔曉莉
深圳外國語學校分校校長、深圳市政協(xié)委員,曾獲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師、深圳市首批名師、深圳市中青年骨干教師、深圳市英語學科帶頭人等榮譽。曾主編和參編多本全國及深圳市英語教材,合作開發(fā)大型英語學習軟件,獨立編寫《演短劇·學英語》系列叢書,出版勵志教育暢銷書《愛的叮嚀》。
一、堅持,就是我的成功
母親節(jié)那天,鄔曉莉給孩子們講了一個關(guān)于愛的故事。那是她在小區(qū)里管的一件“閑事”。在電梯里,一位母親對自己上小學的孩子說:“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如果你成績再好一些,爸爸媽媽就會更愛你一些?!编w曉莉聽后徑直跟著母子倆到了人家的樓層,并請求和那位媽媽單獨說句話。
鄔曉莉?qū)λf:“您剛才的話,我不太同意。父母對孩子的愛絕對是無條件的。您可以對他有要求,但這和愛沒有關(guān)系。您對他的愛肯定不是隨著他成績的高低而增減的。但您剛才的話可能會讓他誤認為,任何事,哪怕包括母愛都是功利的;您愛他是因為他成績好,而不是因為他是您的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不利?!蹦俏粙寢屄牶筮B聲稱謝。這個故事說的是親情之愛而非師生之愛。但它卻讓記者在理解鄔曉莉“幾近親情之愛”的師愛言行中找到了一些線索:愛不應(yīng)是功利的。
如果說這只是一次偶然的小插曲,那么,一位忙碌的校長連續(xù)8年每天在廣播中給學生講故事,確實有些不同尋常。但憑每天5分鐘的談心節(jié)目,就能培養(yǎng)學生“專注、勤奮、努力”的好習慣,鑄造學生“有志向、敢擔當、講奉獻”的好品質(zhì)嗎?
有些教師直言不諱:“‘愛是教育的前提,話是那么說,但實際上呢?現(xiàn)在每個家庭就一個孩子,在家就有多少人愛他呀?在學校他還缺愛嗎?愛還管用嗎?”況且,鄔曉莉每天面對的是讓家長和教師最頭疼的初中生。
鄔曉莉說:“在教育中,愛不僅是前提,而且是過程,但它絕不可被用作工具。孩子在獲得長期的真愛之后,會更加誠實和善良,更加懂得反省和修正自己?!庇袀€畢業(yè)生叫青楓,曾一度自暴自棄,動不動就和同學打架。鄔曉莉和班主任家訪后了解到,青楓的母親對孩子很溺愛,父親則恨鐵不成鋼,時常對孩子拳腳相加。從那以后“校長媽媽”成了青楓的小聊友,青楓從不厭其煩的“愛的叮嚀”中,漸漸理解到父母的苦衷和教師的期待,在距中考僅有幾個月的時間內(nèi)奮起直追,最終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鄔曉莉說:“教育看似復(fù)雜,其實做起來并不難,你只需堅持去愛就行了?!庇幸淮?,深圳外國語學校原校長龔國祥打電話找鄔曉莉,卻怎么也打不通。事后她解釋說:“我在錄制每日一期的‘校長寄語。如果不把所有電話都關(guān)閉,每次都會被打擾。”老校長這才想起她很久以前曾提到過的“一故事,一道理”的勵志教育,沒想到這么多年她一直在堅持。為了使節(jié)目不斷檔,哪怕感冒發(fā)燒她都堅持完成錄制。當廣播中傳出她沙啞的聲音,還有哪個孩子不為“校長媽媽”的一片苦心而感動呢?不管別人信不信,鄔曉莉早已見證了她每日堅持5分鐘的驚喜。
《中國教師》:“校長媽媽”的稱呼是從哪一年開始叫起來的?
鄔曉莉:2002年分校招收首批學生,為了及時了解孩子們的生活情況,我每天跑生活區(qū)??吹侥切┬∧泻⒉粫侠碜约?,我就手把手地教他們。有個香港孩子叫陳光俊,極聰明可愛,小學連跳兩級,升入我校時還不到10歲。每次看見他,我都覺得這小孩很可憐,年齡那么小就住校,父母還特忙不能來看他。我教會他洗衣服,經(jīng)常有意多陪陪他。
有一天,我見他悶悶不樂,知道他又想家了,就過來逗他開心。他把頭靠在我懷里,滿眼期待地問:“我可不可以叫你媽媽?”我說:“可以啊,孩子!”他就緊緊抱住我輕聲叫著:“媽媽?!蔽逸p輕撫摸著他的頭說:“哎,高興起來!我又多個寶貝了?!逼渌⒆右宦爣松蟻恚骸拔乙蚕虢袐寢?,行嗎?”“好,好,你們和我女兒差不多大,我就做你們大家的媽媽?!?/p>
這樣一來二去,“校長媽媽”的稱呼就在孩子們中傳開了。家長們知道后非常感動,也經(jīng)常這么叫我?,F(xiàn)在這稱呼已經(jīng)簡化成了“校媽”,在微博和帖吧里有的孩子干脆就直呼“媽媽”。
《中國教師》:媽媽的愛被“瓜分”了,您女兒嫉妒嗎?
鄔曉莉:我女兒馬上就20歲了,我感覺她始終沒有什么嫉妒,還以媽媽為自豪。這可能跟家教有關(guān)系。我捐助過失學兒童,也助養(yǎng)過1名殘疾女孩,我們節(jié)假日常把女孩接到家里,讓她跟我女兒一起玩。
從小耳濡目染的緣故,我女兒5歲時就在我們的帶領(lǐng)下做慈善活動,她在小區(qū)里與同學一起開慈善小商店。這些經(jīng)歷在她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關(guān)愛他人的意識,她成了充滿熱情的人。她懂得與人分享,熱心公益。當然,偶爾我女兒也會提點小抗議,說點小怪話:“你看啊,你對你的學生永遠是微笑的,怎么對我有時就那么兇?。俊?/p>
我從培養(yǎng)女兒的過程中也看到,要讓孩子們懂得關(guān)愛他人,形成完整的人格,沒有比讓他們親歷親為更管用的了。
《中國教師》:既然“耳濡目染”“親歷親為”能使愛的教育收到成效,您每日給孩子們講故事的意義何在?
鄔曉莉:辦一所溫暖的學校是我的目標。堅持用愛來溫暖生命,才能創(chuàng)造充滿愛、感恩和奮進氛圍的校園文化,讓學校變成學生的精神家園和理想樂園。我在“堅持就是勝利”的故事中說:“孩子們,也許你暫時不會完全領(lǐng)會我每天嘮叨的故事,但如果你每天都能堅持聽,3年里哪怕有一句話能撥動你的心弦,并對你的成長有所幫助,那么,我堅持做這件事就是值得的。堅持就是我的成功?!焙髞恚袑W生在論壇上說:“‘校媽是在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們樹立一個‘堅持的樣板?!闭鏇]想到孩子們這么懂我啊。
有一個叫達成的孩子,畢業(yè)兩年后回??次液退亩鲙焸?,他說他3年里最大的進步就是學會了堅持不懈。他負責每天升旗和降旗,并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國旗。每逢下雨,他都將旗子及時降下收好,從無疏漏。這件事鍛煉了他堅韌不拔的學習態(tài)度,他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除了懂得堅持和奮斗,孩子們在愛的教育中最大的變化是懂得了感恩。他們變得比原來更能體諒父母了,回家能和父母說一些貼心話、處事愿意聽聽父母意見了。其實,這種變化來源于生活化的愛的教育,來源于校長、教師、學生三者之間“愛與感恩”文化精神的傳遞。我最自信的是,從分校走出去的學生,絕大部分是自信、大方、樂觀、懂禮貌、會感恩、有責任的陽光少年。
《中國教師》:您說要“用愛來溫暖生命”,您對學生的愛來源于什么?并非血脈相連的教師之愛怎樣才能源源不斷?
鄔曉莉:我的感受是,教育情懷來自于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孩子。所有家長都希望教師給予自己孩子母親般的愛。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但是,做教育,愛就是信仰,是天職。況且,任何孩子都不會虧待真心愛他的人。當一封封滿溢真情的信、一張張精心描繪的卡片放在你手上時,你怎能不感到他們那種最自然、最真摯的愛?你怎能不覺得自己的付出太值得了?我就是在這種愛和感恩的輪回中不斷產(chǎn)生愛的源泉和動力的。
當然,一位教師能夠用智慧、用愛心去教書,始終對教育充滿熱忱,還必須有一定的客觀基礎(chǔ)。我個人的觀點:當教師的人,一定不能太窮。學校的基本待遇、家庭的關(guān)愛和支持、校長的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同事的理解和幫助,這些都是影響一位教師懷有摯愛的重要因素。我應(yīng)該算非常幸運。如果說我是在用愛溫暖生命,那么,我也要同樣感恩于給予我溫暖的孩子們,感恩于我幸福的家庭、可敬的領(lǐng)導(dǎo)、友善的同事,當然還有我的寶貝女兒。
二、當教師的人,一定不能太窮
教師被說成至死絲盡的“春蠶”,人們覺得太正常不過了,甚至認為教師本該就是那燒盡自己、照亮他人的“紅燭”。而鄔曉莉一句“當教師的人,一定不能太窮”,卻像把教師從人們心中那清貧而無我的神壇上請了下來,和蕓蕓眾生一起共餐人間煙火。
關(guān)于教師收入和待遇,鄔曉莉的回答更是直截了當:“分校成立的9年間,教師待遇一直在提升。除了在深圳市民辦學校中領(lǐng)先的工資水平外,教師每年還有5次節(jié)慶費。教師住宿可選擇舒適低廉的學校公寓。客觀地說,教師實發(fā)薪酬可能目前還趕不上頂尖的公辦學校,但我校優(yōu)厚的食宿待遇讓教師的生活成本大大降低。最明顯的就是教師買房。大部分教師買房是在2005至2006年,投資方在學校附近開發(fā)了新樓盤,對購房教師當時都給了85折的優(yōu)惠?,F(xiàn)在來看教師們受益不少。分校目前匯聚了不少全國頂尖的優(yōu)秀教師,這和學校千方百計地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使教師安居樂業(yè)不無關(guān)系?!?/p>
鄔曉莉告訴記者:“基本待遇僅僅是一個方面,學校對待教師從來不是只有冷冰冰地發(fā)工資。教師的子女上學和愛人工作有困難,凡能幫到的我都會伸出手,老校長也會盡力幫忙。按照學?!谋卦L制度,凡教師生病住院,我和工會主席一定會去看望。教師直系親屬都有撫恤金待遇?!还?jié)學校會給教師子女送書卡、發(fā)過節(jié)費……”
公辦學校也莫過于此。這足以讓人相信,在物質(zhì)層面,分校的教師起碼不至于貧困。但在精神層面,教師們?nèi)绾文軌蚋蛔??會不會感覺壓力巨大?會不會職業(yè)十分不穩(wěn)定?會不會只是教學機器,沒有發(fā)展的機會和空間?記者獲悉了答案,“溫暖學校”的含義在心中愈加清晰了。
《中國教師》:分校教師沒有公辦編制,他們是否會缺乏職業(yè)安全感?教師隊伍會不會不夠穩(wěn)定?
鄔曉莉:編制和職業(yè)安全感沒有必然聯(lián)系。雖然分校是民辦學校,但這種體制用好了,反而可以更加激勵人。我在人性化管理上做到了尊重和激勵,讓教師感到輕松、溫暖、有希望。早些年,確實有些教師初來時抱著打工的心態(tài):我付出,你給我回報;對學校要考評的地方用心做,否則就不做。所以,這些年我花力氣最大、也是做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讓絕大多數(shù)教師熱愛自己的學校。對教師來講,尊重是他們的第一精神需要。我從不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教師,但他們可以跟我發(fā)脾氣。
除了尊重,讓教師安于教學的動力還在于足夠的個人發(fā)展機會。他在這里獲得了專業(yè)培訓和激勵,感受到專業(yè)成長的快樂,他就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留在這里。特別是分校發(fā)展的前8年,我一直主打“團隊牌”,避免過分宣揚教師個人,努力給教師群體一種寬松、穩(wěn)定的專業(yè)成長環(huán)境。經(jīng)過這些年的精心培養(yǎng),現(xiàn)在我們的名師隊伍“羽翼豐滿”,我鼓勵他們飛得更高、更遠。這里面也包括那些初來時很一般,但現(xiàn)已相當出色的教師。據(jù)統(tǒng)計,我校教師穩(wěn)定率在95%以上。
《中國教師》:民辦學校的優(yōu)勢是人才的自由選擇,您為什么還要招聘最初條件很一般的教師呢?
鄔曉莉:這和我9年來打造這個團隊的選人標準有關(guān)系,留住人才、滿足學生的需要是我考慮的先決條件。在招聘時,如果我碰到一位水平很高,但只是打算“借橋而過”的教師,我寧愿舍棄。我從不唯經(jīng)驗論、唯學歷論,不認為能力和學歷一定成正比。其實有些早年??飘厴I(yè)的教師就很有能力。那些初為人師的應(yīng)屆師范畢業(yè)生,如果給他很好的工作環(huán)境和成長機會,他同樣潛力無限,關(guān)鍵看你怎么去培養(yǎng)。
《中國教師》:您怎樣讓教師從普通到優(yōu)秀?
鄔曉莉:分校有個創(chuàng)新,就是初一年級實行“雙師制”。新教師一進校就由老教師帶崗培訓。師徒一起備課,按照師傅先示范、徒弟當助手,然后徒弟“臨帖”、師傅指導(dǎo)的程序上課。就像國外大學的“TA(教學助理)制”一樣?!半p師制”為新教師的快速成長裝配了“超速引擎”,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指導(dǎo),也為全英文20人的小班英語教學準備了充裕的師資條件。
我不僅把國內(nèi)外著名的教育專家“請進來”進行專題校本培訓,點評全校公開課,還讓教師每學期都“走出去”到各地“取經(jīng)”。回來后教師輪流在圓桌會議上當主講。成功經(jīng)驗大家分享,這已成為慣例。每位教師都有出國學習的機會,每年寒暑假學校都組織教師到國外友好學校研修和帶學生游學?,F(xiàn)在70%的教師已有出國進修的經(jīng)歷,外語教師幾乎都出國進修過,這也算一種福利待遇吧。
當然,一位教師能從普通到優(yōu)秀,他自己還必須特別用心。
《中國教師》:對于“不用心”的教師您怎么讓其警醒,用懲罰、物質(zhì)刺激還是其他方式?
鄔曉莉:懲罰絕對沒有,我在學校里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找教師談心。我談心的原則是推心置腹,通過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表達理解和期望,努力做到讓教師跟我聊完之后開開心心地離開。我在這上面非常愿意花時間。因為只有幸??鞓返慕處煵拍芙坛鲂腋?鞓返膶W生。我最近剛和一位來校8年、非常優(yōu)秀的教師談過心。在初三年級的壯行儀式上,他面對學生自信、堅定、熱情洋溢的誓言,竟自始至終漠然佇立,像個毫不相干的旁觀者。教師這個職業(yè),需要的是激情、活力和感動。那些活潑開朗、渾身充滿了青春活力的孩子們,如果整天看到我愁眉苦臉、面無表情,那么,他們怎么可能親近我?怎么可能歡迎我?怎么可能從我身上感覺到溫暖?儀式結(jié)束以后,我專門找他聊天,既給他提醒,也給他鼓勵。
防止教師職業(yè)倦怠的關(guān)鍵,是讓教師找到興奮點,所以我特別注重組建學習型團隊,讓他們相互競爭,比著進步。我們的好課都是比出來的。在“同課異構(gòu)”教學實踐中,備課組的5個人先“背靠背”備課,再“面對面”展開“教學比武”,最后大家去評。
我還認為,教師發(fā)展僅靠精神激勵是不夠的,適當?shù)奈镔|(zhì)激勵也必不可少。當然,這不只是對懈怠者而言,我們面向全體教師建立了目標管理和獎勵制度。
《中國教師》:分校的獎勵具體包括哪些?
鄔曉莉:學校投資方設(shè)立了“國強獎教獎學基金”,每年都拿出數(shù)量可觀的資金獎勵教師。獎項種類很多,如優(yōu)秀班主任獎、優(yōu)秀論文獎、競賽輔導(dǎo)獎等。另外,學校還單獨設(shè)立中考獎。這幾年的獎金數(shù)量一直在提高,去年獎勵總額超過50萬元。
不僅如此,學校還獎勵優(yōu)秀教師到國外進修。目前學校外派了2位教師在國外教書1年。為了保證大家都有進修機會,投資方寧愿在人力成本上多付出一些,在每個學科多備一兩個教師。
《中國教師》:您對教師的考核是否以分數(shù)為標準?
鄔曉莉:對教育者來說,分數(shù)與快樂都要讓孩子得到,的確就像“戴著鐐銬也要跳舞”。但我平時評價教師絕對不以分數(shù)為標準,學校也不實行末位淘汰制,而是以成績的進步率來評價教師。開始教師們還不太相信,這么多年過來了,他們發(fā)現(xiàn)我真是這樣做的。
三、謝謝你們教出了好成績,卻沒有把孩子教“傻”
雖然鄔曉莉從來不拿分數(shù)來考量教師,但她無法不讓家長對分數(shù)抱以期盼。2007年分校第一次登上深圳中考亞軍寶座以后,當年學生報名人數(shù)就發(fā)生了“井噴”。同時,分校也得到了深圳教育界的刮目相看。2007年12月在分校5周年慶典上,鄔曉莉?qū)⑦@一成績歸功于深圳外國語學校品牌的支持。她說:“如果說我們今天算取得了一點成績的話,那是因為我們站在了深圳外國語學校本部這個巨人的肩膀上?!睂Υ耍钲谑薪逃痔坪:8本珠L曾這樣評價:“如果說分校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話,那么,它一定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神童?!蹦壳?,分校60%以上的畢業(yè)生都被錄取到深圳市位列前4名的優(yōu)質(zhì)高中。
鄔曉莉說:“其實,我并非追求考個第幾,鼓勵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給家長提供分數(shù)以外的教育附加值,才是我們的教育目標。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家長最終滿意。例如,有的孩子沒有考上深圳外國語學校高中部,而是去了深圳高級中學,家長一樣感謝我們。因為孩子在分校3年一直享受著快樂學習和自由成長。那些準備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的家長就更關(guān)注這一點。去年我校有30多個孩子畢業(yè)后去了國外讀高中。3年的培養(yǎng),我們給了孩子直接去國外就讀的能力?!?/p>
鄔曉莉?qū)Ψ謹?shù)的釋然態(tài)度不禁讓記者思考:她不看重分數(shù),不拿成績給教師施壓,她怎么讓學生得到高分?她看重讓學生們在溫暖的校園里得到愛,得到快樂,她怎么讓分校保持了驕人的名次?
《中國教師》:據(jù)說,分校畢業(yè)年級的成績您親自抓,您有沒有經(jīng)常請高人來指點?
鄔曉莉:我不必請高人,因為我校擁有一支實力非常強的名師隊伍。在2006年之前,深圳的人才吸引力非常大,分校直接從內(nèi)地名校聘請了3位副校長、特級教師負責學校教務(wù)和學科教學。他們的專長與敬業(yè)精神,作為分校的寶貴財富得以承傳?,F(xiàn)在,每個年級都有名師把關(guān)。這確實是學生取得好成績的有利因素。
《中國教師》:您說分數(shù)與快樂都要讓孩子得到,就像“戴著鐐銬也要跳舞”,您是如何“舞蹈”的?
鄔曉莉:先說快樂吧。我們每周五下午都舉行周末集會,主持人每周一換,舞臺花樣翻新。師生們先高唱“每周一歌”,再觀看學校電視臺制作的一周校園新聞,最后也是最開心的,就是給孩子們和教師們頒獎。9年來的每個周末,孩子們一起唱啊、笑啊,消除了一周疲憊之后,把信息帶回家,把成功帶回家,把快樂帶回家。
這是孩子們應(yīng)有的生活狀態(tài)——快樂成長的狀態(tài),也是最吸引家長眼光的教育附加值。有個家長曾為其小兒子考我校差幾分的事找我。我問他:“您家附近就有一所名校,您擇校為什么不就近呢?”他說:“我大兒子就是在分校畢業(yè)的。為什么舍近求遠地選擇分校,也正是我要特別感謝分校的原因——謝謝你們教出了好成績,卻沒有把孩子教‘傻。”我聽了心里真是五味雜陳。給孩子快樂成長的3年,家長的這個要求并不高。我們做到了,卻得到了家長全部的信任。所以,我們對分校學子的弟弟妹妹們有項優(yōu)惠政策:額外給一次補考機會。
對于成績和升學率的獲得,我認為它就像農(nóng)民的耕作。你在適當?shù)募竟?jié),把每一寸土地都犁過,該播種就播種,該澆水就澆水,給每一株苗都施好了肥,最后的收獲多半靠天了,但關(guān)鍵是,你真真切切地給了苗兒自由自在、茁壯成長的過程。
《中國教師》:您能否以外語教學為例,談?wù)務(wù)n堂上是如何“給小苗們澆水施肥,讓它們快樂生長”的?
鄔曉莉:分校的課堂是生命化課堂,我們倡導(dǎo)的是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而不是應(yīng)試訓練。外語學習應(yīng)充分體現(xiàn)工具性功能,要讓學生在運用語言中展開生活實踐,體會生活樂趣。例如,學“住房”這章,學生不是只了解住房構(gòu)造、房屋平面圖、家具等“死知識”,而是要自己設(shè)計理想住房,并進行全英文介紹。這個學習過程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口語能力,而且激發(fā)了他們的繪畫、設(shè)計、制作、互動等潛能。這是“活”的教學。
“活”的教學,在教學內(nèi)容上是開放的。教學“火山”一節(jié),英語教師就請地理教師先講自然災(zāi)害。學習“食物”一節(jié),孩子們不是停留在學習食物名稱的層次上,而是運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當時我臉上長痘痘,孩子們就設(shè)計了一套治療痘痘的飲食方案,論文寫得不亦樂乎。我?guī)麄內(nèi)グ拇罄麃?,和當?shù)睾⒆右黄鹕险n、寫小論文,我的孩子們毫不費勁。
《中國教師》:這種生命化課堂教學是否是您的自創(chuàng)?
鄔曉莉:這不是我的原創(chuàng),但在深圳外國語學校,研究性學習教學實驗確實從我開始。我是本部的第一位外語教師,最初教師們都是把外語當做知識來教。1998年,我到國外進修后,帶回來教學觀念的巨大變化:外語一定是學習者溝通的工具,是學習者即需即用的外語,而不是從固定的模殼上生吞活剝的語言。當時國內(nèi)很少有這樣的嘗試,我先從改進外語教材入手展開教學實驗,把整本書合成4個不斷深化的主題。新教材的最大特點是跟生活聯(lián)系密切,讓學生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從我第一個英語實驗班換了新教材開始,學校英語教學方式徹底改變,教師從教教材的人變成了改編教材、大膽實驗的人。
四、結(jié)語:如果我臨陣退縮,那就是一種背叛
鄔曉莉?qū)W生的稱謂大多是“孩子”。記者試著把錄音中她所說的“我的孩子”都換成“我的學生”來成文,竟然感覺文中的人和事是那么擰巴。我只好在文章中“由著”鄔曉莉一口一個“我的孩子”。這不是錯覺:她是校長,又像是家長;是母親,卻不失童心。
鄔曉莉?qū)⒆觽?、教師們講過要“用心”,記者非常想知道她作為校長是怎么“用心”的。其實不用問,很多細節(jié)透露了她“用心何在”。她每天中午都會巡查,她想讓每個孩子至少一天之中能見她一面。看到孩子駝著背唱歌,她會用手輕輕撫直。在走廊里偶爾發(fā)現(xiàn)有個孩子的衣服扣“張冠李戴”了,她會邊扣邊說:“下次仔細點啊?!彼形缦矚g跟孩子們聊天。在聊天中有5個孩子得知兩位教師的孩子患了自閉癥,就一心想搞個自閉癥研究來幫助自己心愛的老師。鄔曉莉聞聽立即響應(yīng),還請了1位校醫(yī)加入。
進入全國希望之星總決賽的劉雨知,穿著鄔曉莉親手選購的新衣亮相,她信心百倍地“向世界表達中國”。雨知相信自己會發(fā)揮最佳水平,因為演講的素材,那是以外語演講見長的“校媽”親自搜集的,演講的技藝是“校媽”親手所教。
記者問:“您這樣用心累不累?”鄔曉莉說:“我很享受現(xiàn)在的工作,因為我獲得了莫大的精神回報。但我9年來堅持自己的辦學理念和教育價值觀并非一帆風順,遇到困難我也曾糾結(jié)和困惑:我不追求名利,為什么一定要在這里堅持呢?我個人的職業(yè)追求是在教學一線,我愿意和孩子們一起度過更多的時光。對我來說那是最簡單、最快樂的事。曾因為身體原因,我兩次提出辭職。但一想起那么多孩子期待的目光,想起那么多我并不認識的家長對學校的高度認可,我就覺得無路可退。尤其是我的教師團隊始終堅定地支持著我,甚至有的教師寧可錯過了去公辦學校發(fā)展的機會而堅守。對孩子、對家長、對教師來說,如果我臨陣退縮,那就是一種背叛啊?!?/p>
(責任編輯:李德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