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仕居
(??谑腥嗣襻t(yī)院呼吸內科,海南???570208)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預測,到2025年,我國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將超過100萬,將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纖維支氣管鏡是早期診斷肺癌的手段之一,支氣管黏膜細胞病理學檢查是對肺癌早期病變進行篩查的重要方法之一[1]。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年我科收治的患者臨床病理資料,探討纖維支氣管鏡ThinPrep刷片細胞病理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1.1 臨床資料接受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并有確切病理學診斷的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630病例,男416例,女214例,年齡27.5-75.0歲,平均(53.5±21.3)歲?;颊呔胁煌潭瓤人?、胸痛或氣短,54例時有咯血,71例出現咯痰、發(fā)熱等癥狀。CT或X光片均顯示肺野密度較高結節(jié)狀或塊狀影,部分并發(fā)阻塞性肺炎[2]。
1.2 纖支鏡普通刷檢方法在常規(guī)局麻下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于纖維支氣管鏡可視范圍內以標準刷檢法涂片;未發(fā)現腫瘤者,在CT或胸片提示的病變部位進行刷檢。每例涂片6-8張,快速放入95%酒精溶液中固定,15分鐘后用巴氏染色,中性樹膠封片鏡檢[3]。
1.3 ThinPrep制片方法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后,選可疑病變部位進行刷片,將毛刷放入含30 ml Cytolyt液(Cytyc公司生產)的小瓶內,上下提洗10次后取出毛刷。將小瓶放入振蕩器水平振蕩15 min,8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2.5 cm)。棄去上清液,沉渣轉入含20 ml PreservCyt液(Cytyc公司生產)的小瓶內保存15 min。ThinRep2000(美國Cytyc公司)制片,95%酒精固定,常規(guī)巴氏染色,依次在二甲苯中透明各1min,中性樹膠封片[4]。
1.4 細胞學診斷用3級分類診斷法,結果分為陰性、可疑惡性和惡性。肺癌細胞分為鱗癌細胞、腺癌細胞及未分型癌細胞。統計時把結果中可疑惡性及惡性歸為陽性,計算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5]。
1.5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 χ2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1 纖維支氣管鏡普通刷片與ThinPrep刷片細胞學診斷結果比較 見表1。630例有確切病理學診斷依據的病例,分別行纖支鏡普通刷片和Thinprep刷片。普通刷片陽性者327例,陰性者303例;診斷的假陰性率為41.9%,敏感性為58.1%(313/539);90例良性病變患者中,可疑癌14例,假陽性率為15.6%,特異性為84.4%。Thinprep刷片陽性者377例,陰性者252例;診斷的假陰性率為30.9%,敏感性為69.0%(372/539);90例良性病變患者中,可疑癌5例,假陽性率為5.6%,特異性為94.4%。
表1 纖維支氣管鏡傳統刷片與ThinPrep刷片細胞學診斷結果比較
2.2 纖維支氣管鏡普通刷片與ThinPrep刷片分型診斷的準確性 見表2。630例肺癌中,普通刷檢分型診斷符合率為鱗癌80.3%,腺癌75.4%,小細胞癌63.6%,未分化癌75.0%;ThinPrep刷片分型診斷符合率為鱗癌 95.0%,腺癌 84.4%,小細胞癌90.9%,未分化癌89.3%。
表2 纖維支氣管鏡傳統刷片與ThinPrep刷片分型診斷符合率
纖支鏡檢查除能直接觀察支氣管病變外,尚能獲取病變組織和細胞,能為肺癌的確診提供可靠的病理學依據[6]。液基薄層細胞制片(ThinPrep)是近年來引進的一項新的纖支鏡刷檢技術,能夠克服傳統細胞學制片技術的缺點,提高肺癌診斷的準確性[7]。
本研究采用普通刷片、ThinPrep制片技術對630例肺癌患者進行細胞學檢測,結果顯示:①630例有確切病理學診斷的肺癌患者中,普通刷片診斷敏感性為58.1%,特異性為84.4%;ThinPrep刷片診斷敏感性為69.0%,特異性為94.4%。②ThinPrep刷片分型診斷符合率(鱗癌95.0%,腺癌84.4%,小細胞癌)明顯高于普通刷片。分析原因:①普通巴氏法涂片厚、且不均勻,有大量紅細胞,染色不理想;由取樣臨床醫(yī)師進行涂片,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大,易造成細胞破壞或涂片過厚致細胞重疊,影響觀察[8]。②ThinPrep技術能夠充分保留標本,使上皮細胞與粘液、血液雜質分離,制成的薄層涂片細胞結構清晰、背景干凈,上皮細胞易于辨認,因此有利于癌細胞的識別和肺癌的診斷[9]。③由于ThinPrep技術與傳統涂片強調癌性壞死背景的方法不同,診斷中注重以異型細胞做為主要依據,未分化癌或分化差的癌為ThinPrep分類診斷的難點。④ThinPrep技術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檢查費用較高,細胞分散失去原有結構而易致診斷失誤[10]。
[1]秦 軍,高 媛.經纖支鏡刷檢新柏氏薄層細胞學技術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4):500.
[2]黨瑞志,張保虹,賈玉亭.經纖維支氣管鏡鉗檢與刷檢診斷肺癌188例對比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7,36(1):73.
[3]冷繼紅,郝彥勇,白信花.經纖維支氣管鏡刷檢與鉗檢確診肺癌病人288例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7,11(12):1672.
[4]曹 箭,潘秦鏡,李中林,等.纖維支氣管鏡ThinPreP技術刷片細胞病理檢查的診斷價值[J].中華腫瘤雜志,2006,28(7):536.
[5]岑 慧,龍 發(fā),李 惠,等.液基細胞學檢測技術和傳統細胞學涂片對肺癌的診斷價值比較[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12(10):1849.
[6]丁莉利,牛海燕,王明華,等.纖維支氣管鏡刷檢細胞學檢查診斷肺癌的價值及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0,50(3):60.
[7]楊 艷,潘秦鏡,李中林,等.纖維支氣管鏡ThinPrep刷片細胞病理診斷在肺癌分型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2007,34(23):1358.
[8]王 英,黃玲莎.纖維支氣管鏡刷檢細胞學檢查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J].現代腫瘤醫(yī)學,2004,12(3):238.
[9]趙 霞,丁玉江,夏光進,等.纖支鏡下刷檢聯合液基超薄細胞技術在周圍型肺癌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2):268.
[10]王 磊,張 驊,周曉紅.纖支鏡、肺刷TCT聯檢診斷肺癌82例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11):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