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艷麗
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及方法
□文/趙艷麗
財務管理是會計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程,其理論性強、公式多、內容復雜,在教與學上都有一定的難度。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財務管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根據高職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本著[教高16號]文件精神“理論以夠用為度,突出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在教學內容上應作一定的選取,以財務決策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財務決策和財務分析能力。具體教學內容可以分為以下七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概述,介紹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重點是財務管理的內容和目標。該課程的后續(xù)安排主要是圍繞財務管理的內容展開的,簡要說明各章節(jié)安排與財務管理內容之間的關聯。對于財務管理目標,在分析各種不同觀點優(yōu)缺點的基礎上,指出財務管理的最優(yōu)目標——企業(yè)價值最大化,并簡要說明企業(yè)價值的含義及其衡量與后續(xù)資本結構決策的關系。
第二部分是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主要介紹資金的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其中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和投資風險價值含義的理解是重點與難點,特別是遞延年金的現值計算。該部分內容對于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詳細講解,多舉例,多練習,讓學生能對現值和終值的計算舉一反三,必要時還可以對有關公式進行推導,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第三部分是籌資管理,包括企業(yè)資金需要量的預測、各種籌資渠道和方式的選擇、資金成本的計算、資本結構決策以及杠桿原理的運用。其中,各種籌資方式的比較、資金成本的計算和資本結構決策是難點與重點。
第四部分是營運資金管理。這一部分內容在實踐中用得最廣,在安排授課計劃時應詳細講授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的有關理論,以及流動資產的日常管理方法,如現金最佳持有量的確定;應收賬款管理中信用政策的制定;存貨經濟訂貨批量的確定、存貨儲存期的控制管理、存貨ABC分類控制法在實踐中的應用等。
第五部分是投資管理,包括項目投資和證券投資。其中項目投資現金流量的估算和各種評價指標的計算與分析是重點與難點。對證券投資中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的投資價值和收益率的計算,由于大部分內容與現實存在嚴重的脫節(jié),應簡要講述;但對于投資組合的風險與收益和基金投資的有關內容要重點講解,因為這些內容對于學生畢業(yè)后無論是自己理財還是為企業(yè)理財都是非常有用的。
第六部分是利潤分配管理,包括利潤分配的原則、程序和形式、各種股利政策等內容。其中股利政策是本部分的重點,應重點講述各種股利分配政策及其利弊和對財務的影響。
第七部分是財務分析,主要包括償債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發(fā)展能力分析以及財務狀況綜合評價。其中,財務分析方法、各種財務分析指標的計算及其含義,以及杜邦分析法的應用是重點,因為這些內容是寫好財務分析報告的前提和基礎。
財務管理課程內容多、公式多、計算多,如果教學方法單調,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多動腦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具有啟發(fā)性、實踐性,提高學生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教學方法。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學生由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轉為課堂教學的積極參與者,要求學生站在管理者和決策者的高度,去分析和思考問題。學生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討論,形成自己的分析報告,有效地將學到的知識應用起來。而教師則主要是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組織和統(tǒng)籌,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分析,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在已有的理論知識基礎上,大膽的推導和創(chuàng)新。
采用案例教學法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案例選擇或編寫要符合課程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案例內容要全面、深淺要適中、案例的安排要與教學進程相一致、思考題的設計要科學,應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要正確處理好案例教學和理論教學的關系。財務管理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學科,其理論知識結構又比較嚴密,學生若沒有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他們閱讀案例資料將會感到很困難。因此,案例教學并不能替代或取消理論性教學。案例教學和理論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在財務管理教學中起著不同的作用。理論教學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只有課堂上講清楚財務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學生才能利用所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案例,提出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案例教學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財務管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其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要作總結。重點評價案例討論的思路是否正確,分析方法是否得當,解決問題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等。
(二)啟發(fā)式教學法。所謂啟發(fā)式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其精髓在于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不僅要有所知,還要有所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精神。最好以我們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問題為引子,例如在講授資金時間價值時,可先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很多家庭在購買房產時,往往面臨多種付款方式的選擇,常見的是分期付款或一次性付款,有什么不同呢?又應該怎么選擇才劃算呢?由此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的欲望。又如,在講授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概念時,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是:為什么在一些城鄉(xiāng)結合部,有一些被承包的公交專線車,司售人員常常賴在車站等乘客,久久不開車?以此引發(fā)學生暢所欲言,活躍課堂氣氛。再如,在進行手機話費充值時,電信公司往往會推出“預存話費送話費”的活動,一般是充得越多送得越多,甚至是“充話費送手機”,可以讓學生分析一下電信公司為什么會這樣做?對于用戶來講,預存話費是否劃算呢?再比如說,很多學生在過年的時候都會收到一筆數目可觀的壓歲錢,應該怎樣處理這樣一筆錢呢?很多同學會選擇將它花掉??梢越ㄗh學生從資金價值的角度去考慮一下,如何才能讓它實現增值?而要實現增值,就必須進行投資,那么應該采用哪種投資方式呢?用來購買股票,可以取得較高的收益,但風險較大;用來做定期存款或購買國債,風險低,但是收益也低。這樣,就可以引出投資收益和風險之間的關系,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采取哪一種投資方式。這樣的例子很多,由于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學生會感覺到很親切,也會引發(fā)學生探討問題的積極性,增加了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讓學生將財務管理知識自覺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財務意識,學會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為將來的工作和生活理財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通常是在一種人造的環(huán)境里,如模擬辦公室或模擬工廠里,學習職業(yè)所需的知識。這種教學方法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模擬實踐并隨時進行學習評價和指導。情景教學法利用與課堂理論教學內容密切結合,從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入手,使學生自覺進入財務管理工作的現場,充當其中的角色,讓學生具有真刀真槍實踐的經歷,促使他們勤于思考,善于決策,變被動聽課過程為積極思索、主動參與的過程。
情景教學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可分為情景設置、角色扮演、教師評價。其中,情景設置是情景教學法的前提和基礎,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所學專業(yè)特點等設計教學情景,充分體現教學的藝術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設置情景時教師可將一個教學班級模擬為一個上市公司,根據公司的組織結構把學生分組設為股東大會、管理層、董事會、監(jiān)事會、財務處、營銷處、生產處等,并讓學生模擬完成以下任務:根據公司利潤目標編制全面預算、進行投資決策、籌資決策、編制月度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進行財務分析、召開股東大會、編制上市公司年報。
角色扮演就是按不同部門進行人員分工,要求學生扮演一個特定的角色來處理財務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情景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情景教學的目的和傳授知識的主要渠道。學生通過對各種角色的扮演和分析來學習知識,以此培養(yǎng)自己的業(yè)務能力、交際能力。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學生可全面實踐財務管理課程的主要內容,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并能對財務管理實踐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教師在情景教學中應充當導演的角色,是整個教學的組織者和推進者。學生圍繞情景完成角色扮演之后,教師應對學生角色進行評價和總結。
情景教學法在具體實施時可以結合ERP沙盤來進行。沙盤模擬企業(yè)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涉及到整體戰(zhàn)略、產品研發(fā)、生產能力規(guī)劃與安排、物料需求計劃、資金需求計劃、市場與銷售、財務經濟指標分析等各個方面,讓學生在虛擬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中從事籌資、投資、分配等一系列財務活動,加深對課堂所講授的財務管理知識的理解,深刻體會到企業(yè)實際工作中如何運用財務管理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
(四)圖解教學法。所謂圖解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圖表形式向學生講課的一種教學方式,尤其是在某些章節(jié)出現知識點多、公式繁瑣,且相互關聯時采用。例如,現值和終值的計算、插值法求解內含報酬率、利用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進行資本結構決策、成本分析模式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項目投資中營業(yè)現金凈流量的分析,等等。通過圖解,可以把比較繁瑣、不易理解的知識點進行分解細化,形象地展示解題思路與過程,使學生學起來簡單,記起來不容易出差錯,效果較好。
提高財務管理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手段還有很多,只要用心安排,因材施教,以能力培養(yǎng)和素質教育為指導,改變以往那種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從枯燥的理論和公式當中解脫出來,就可以消除學生對財務管理課程的恐懼心理,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逐漸喜歡上這門課程,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生動、更加充實、更加活躍,讓學生在全身心投入當中學到知識、掌握技能,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作者單位:武漢商業(yè)服務學院)
[1]吳玉娟,支磊.高職高專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探討.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5.
[2]鄭淘.淺議財務管理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蘇州職業(yè)大學學報,2004.3.
[3]袁天榮,劉祈,張暢.改進財務管理教學方法的思考.財會通訊,2004.6.
G6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