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瑞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普外科 鄭州 450003
腸道造口又稱為人工肛門,是治療腸道腫瘤、外傷、炎癥、腸管畸形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也是外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我國每年平均有10萬以上患者需要做永久性結腸造口[1]。由于患者生理上發(fā)生改變,對心理產(chǎn)生壓力。通過對造口患者的正確心理護理及造口的康復指導,使他們重新樹立信心,為再次步入社會做好準備。2007-05~2010-10,我科對42例腸道造口患者經(jīng)過精心的護理及康復指導,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42例,男34例,女8例;年齡36~72歲,平均57歲。其中腸道腫瘤36例,腹部外傷4例,腸道其他病變2例。均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術,根據(jù)病變情況,取合適的腸道造口位置,結腸造口37例(其中雙腔造口4例),末端回腸造口5例。
1.2 護理方法
1.2.1 術前護理:①腸道準備:術前指導患者進易消化軟食或流食,保持大便通暢。術前3 d可給予藥物腸道準備,如口服氟哌酸膠囊、甲硝唑片、維生素K、番瀉葉等。術前12 h行清潔灌腸,術前5 h行排便灌腸1次,以清潔腸道,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及術后吻合口的愈合和疾病的康復(急診除外)。②心理護理:因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和生理上改變的擔心,多存在有焦慮、緊張、恐懼的心理。所以在術前我們應向患者及家屬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告訴他們手術后只是排便方式的改變,只要護理得當,不會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太大的影響。如有可能,可以讓已做過造口手術的患者與他進行接觸,講述對造口的護理心得,使其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接受手術。
1.2.2 造口位置的選擇:許多學者[2-3]認為,無論急診或擇期腸造口術前均應定位,而且應針對手術情況、腹部肌肉和皮膚狀況作詳細評估后做出合適的定位[4]。①造口位置應使患者自己能看清楚和便于自我護理。②在左腹直肌臍旁處。③臍上適合坐輪椅式結腸造口患者。④應利于佩戴造口器材,造口部位應避開瘢痕、皮膚凹陷、皺褶、浸潤區(qū)、腰帶處及骨骼隆起處。⑤患者應在平臥位、站位、坐位、彎腰等姿勢下都看到造口部位。在臨床上,擇期手術的造口位置一般比較確定,而對于急診手術、剖腹探查術等非標準手術,造口位置則比較難確定??赏瑫r定2個或者2個以上的位置,手術者視術中情況進行選擇。術前造口評估及定位能夠改善造口術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1.3 術后護理
1.3.1 嚴密觀察: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監(jiān)護血氧飽和度,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心率等指標的變化。注意觀察各種引流管引流液的性質(zhì)與量,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yī)生對癥治療。
1.3.2 造口的護理:①一般術后24~72 h造口處就會有腸內(nèi)液溢出,如護理不當就會引起造口周圍皮膚潰爛,給患者帶來痛苦,甚至流出的腸內(nèi)液會污染手術切口,引起切口感染。所以要及時為患者進行造口護理。②在為患者使用造口袋前,先將造口周圍的皮膚清理干凈,再將造口護理粉撒在造口周圍,拭去多余的粉,然后用皮膚保護膜涂抹在造口周圍的皮膚上,將合適的造口袋的內(nèi)口按造口的形狀大小剪裁好粘在造口上即可。③造口袋的選擇:在造口放開的第1周,可先選用二件式粘貼式造口袋,因其分為底盤和儲糞袋兩部分,底盤可直接粘貼在皮膚上,防止腸內(nèi)液滲出,儲糞袋可隨時摘離,便于觀察造口的情況。造口恢復良好時,選用一件式或二件式造口袋均可。④造口的觀察:造口術后早期易發(fā)生腸管壞死或出血,應注意觀察腸管黏膜的顏色,如黏膜顏色為黑色,則提示有腸管壞死的可能;腸管黏膜為淡紅色且發(fā)亮,說明腸管水腫,可用高滲鹽水紗布外敷。
1.3.3 飲食護理:可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鼓勵患者多進新鮮水果和蔬菜,控制粗纖維蔬菜的攝入如韭菜、芹菜、紅薯等,防止造口的堵塞,保持大便通暢。養(yǎng)成規(guī)律進食習慣,進食時少說話,不宜過快,減少過多空氣進入胃內(nèi)。
1.3.4 康復指導:①術后10 d左右切口恢復良好者,可進行造口擴肛[5],1~2次/d。手術3個月后擴肛,1次/周。術后1月可讓患者做收縮腹肌的運動,當患者感到有糞便排出時,可有意識的收縮腹肌,以控制糞便排出的速度和量,達到將來人為控制排便的能力。②術后身體恢復良好者,可正常上班、運動,但要避免重體力勞動和激烈運動,以免形成造口旁疝和造口腸管脫垂。
本組42例腸道造口患者無1例出現(xiàn)與護理有關術后并發(fā)癥。
通過對腸道造口術患者術前進行心理疏導,使其能更好的接受手術。充分的術前腸道準備,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術后康復的關鍵。術后對造口患者的正確飲食指導、造口的護理指導和康復指導,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完全康復,重新樹立信心走向社會。
[1]吳唯勤,施曉群,郁寶銘.培養(yǎng)我國造口護理隊伍的措施[J].腫瘤學雜志,2004,4(4):1.
[2]胡愛玲,張美芬.腸造口護理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6):430 -432.
[3]周令明,夏征.直腸癌腸造口病人的心理護理[J].當代護士,2003,(9):57.
[4]喻德洪.結腸造口應注意哪些問題[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5,31(8):23.
[5]徐洪蓮,喻德洪.腸造口護理[J].實用腫瘤雜志,2005,13(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