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婕,水心寶
(1.安徽工程大學人文學院,安徽蕪湖 241000;2.安徽工程大學數(shù)理學院,安徽蕪湖 241000)
高校輔導員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的路徑選擇
李 婕1,水心寶2
(1.安徽工程大學人文學院,安徽蕪湖 241000;2.安徽工程大學數(shù)理學院,安徽蕪湖 241000)
大學生誠信缺失現(xiàn)象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教育與管理的組織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應準確把握大學生誠信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充分認識在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積極探索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實現(xiàn)路徑。
輔導員;大學生;誠信教育;實現(xiàn)路徑
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高校輔導員工作在學生教育管理的第一線,應準確把握大學生誠信的狀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
從總的情況來看,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思想積極向上,有責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建立以后,由于社會處于轉型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多元化,社會整體道德水平有所滑坡,社會上金融欺詐、商業(yè)欺騙、學術造假、政務失信等現(xiàn)象層出不窮[1]。受社會誠信危機的波及,高等學校純潔的知識殿堂也不再是一塊凈土,大學生中存在誠信意識淡薄的現(xiàn)象,失信行為屢見不鮮,在誠信方面存在著如下突出問題:
一是學業(yè)方面誠信缺失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不認真,遲到、早退、曠課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相互抄襲作業(yè)蔚然成風;實驗不愿意動手做,胡亂編造實驗數(shù)據(jù)或將他人實驗數(shù)據(jù)據(jù)為己有;社會實踐不深入,其調查報告直接從網(wǎng)上下載拷貝,打印出來完成任務;考試想方設法進行作弊,傳統(tǒng)的偷看書本、把答案寫在身體的一些部位或桌面上、相互傳遞紙條、交頭接耳、偷看他人試卷的作弊方式已經(jīng)成為歷史,隨著高科技通訊工具的推陳出新,作弊的手段不斷翻新,采用手機短信、無線耳機傳遞答案等等;更有甚者,有些學生采取給任課教師送禮或通過找關系、打招呼等達到課程合格的目的。
二是就業(yè)方面的誠信缺失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制造虛假就業(yè)簡歷,故意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yè)績;偽造英語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畢業(yè)證、學位證等;畢業(yè)論文或畢業(yè)設計無心去做,剽竊他人成果,或從從網(wǎng)上東拼西湊完成任務;簽約后隨意違約等。
三是經(jīng)濟、社會生活方面誠信缺失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與人交往缺乏應有的信任,對家人、老師、朋友、同學不講真話;網(wǎng)上說謊、隨意跟帖、散布虛假信息等;談戀愛三心二意,欺騙對方感情;借人錢物不及時歸還;惡意拖欠學雜費;虛報家庭經(jīng)濟情況獲得銀行貸款,畢業(yè)后不及時歸還貸款;在家庭經(jīng)濟困難認定方面,虛報家庭經(jīng)濟情況,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等。
以上列舉的大學生種種誠信缺失現(xiàn)象,充分表明要迫切需要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否則,如果任其蔓延,不僅大學生個人信用、信譽受到損害,也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出挑戰(zhàn),影響高校在社會上的辦學聲譽,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為高校輔導員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指明方向
近些年來,大學生誠信缺失行為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關注。2001年9月中共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不僅在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20字中提出“明禮誠信”,而且在職業(yè)道德要求中,再次強調“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強調公民道德建設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弘揚,又是對中國道德建設實踐的正確反映。加強公民道德建設,要以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為基本要求,增強全社會的誠實守信意識[2]。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要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堅持知行統(tǒng)一,積極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把道德實踐活動融入大學生學習生活之中?!保?]由此可見,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已經(jīng)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高等學校特別是輔導員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高校輔導員的特殊角色在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中明確指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4]。高校輔導員工作在學生教育管理的第一線,與大學生接觸最直接,最頻繁,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yè)成績、實際工作能力等具體情況了解得最清楚,學生是否誠信以及造成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也能予以客觀的評價。因此,高校輔導員在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方面最有發(fā)言權、最直接、最具體、最具針對性,在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方面有著不可替代作用。
(三)高校輔導員的人格魅力在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過程中起到示范作用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輔導員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為人師表,以人格力量感染學生是最具體、最形象、最生動、最具說服力的教材。這就對與學生朝夕相處的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業(yè)務能力、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yè)精神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輔導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先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并自覺接受學生的監(jiān)督,成為自覺踐行誠信的模范。
高校輔導員應結合實際,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準確把握大學生誠信的現(xiàn)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積極探索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實現(xiàn)路徑。
(一)抓住結合點,扎實推進誠信教育
1.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引領誠信
理想信念是人心靈世界的核心,是人的精神支柱,崇高的理想信念決定人生是高尚的、充實的。一個不講誠信的人,不可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新時代的大學生只有把誠信作為高尚的人生追求、優(yōu)良的行為品質,才能真正忠誠于黨的事業(yè)、國家的事業(yè)和人民的事業(yè);才能自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滿信心,確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身奮斗的理想信念。
2.在健康成長上培育誠信
人的健康主要指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大學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fā)展階段,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大學期間正常的學習生活工作的保證。試想一個不講誠信,靠說謊話、靠抄襲作業(yè)、靠考試舞弊等度日的大學生,是不可能贏得別人的信任的,其心理也會變得越來越不健康,更談不上健康成長。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正直的人,做有責任感的人,做樂觀向上的人,保證學生健康成長。
3.在培養(yǎng)目標上推進誠信
當代大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黨和人民對大學生的殷切希望,是時代對大學生的客觀要求,也是大學生必須確立的成才目標。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中的合格和可靠,對人最起碼的要求包括誠實守信、可以依靠等意思。高校輔導員在實施大學生日常思想教育的過程中,要緊緊圍繞培養(yǎng)目標,切實加強德育工作,教育學生深入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自覺將誠信作為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講誠信、講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誠實做人、誠心做事,不斷提高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創(chuàng)新載體,增強誠信教育的實效性
誠信教育,不僅需要理論的灌輸,同時需要積極的實踐,身體力行是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要舉措。輔導員在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過程中,要尋找合適的載體,增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實效性。
1.將誠信教育與學風建設結合起來
輔導員要針對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認真落實學風建設的各項規(guī)定,加大檢查和督查力度,努力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氛圍的營造上下功夫;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競賽和學習交流活動,以“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比賽”、“挑戰(zhàn)杯”、“創(chuàng)業(yè)設計大賽”等為契機,引導學生積極投身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形式多樣的學風建設活動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平時的學習中去,做到不抄襲作業(yè)、不考試舞弊、不投機取巧等,大學生良好誠信品質是在刻苦學習氛圍中潛移默化中形成。
2.將誠信教育與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結合起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濃厚的誠信校園文化,對學生的誠信教育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一要在學生中廣泛開展“誠信光榮、失信可恥”征文、演講比賽,召開誠信考試主題班會和主題團日等活動,營造濃厚的誠信氛圍,讓誠信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個學生的心中,使之根深蒂固;二要組織獲得銀行貸款的學生進行誠信宣誓活動,增強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讓學生清楚及時還貸是自己應盡的責任,也是誠信做人的重要體現(xiàn),加深學生對誠信的認識;三要利用校友返校參加聚會等契機,聘請事業(yè)成功的校友為在校大學生作誠信方面的報告,讓學生明白一個人事業(yè)上的成功,歸根到底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敗,歸根到底是做人的失敗,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信用、信譽對事業(yè)成功的重要作用。
3.將誠信教育與關心關愛學生結合起來
在教育管理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嚴格管理與人文關懷相結合,嚴格要求與落實關愛相結合,突出人文精神,在嚴格管理和關愛中培育誠信[5]。
一是關心學業(yè)成績較差的學生。學生學業(yè)成績較差,不能一味的責怪、批評,而要做深入細致的調查工作,弄清真實原因,加強教育引導,積極開展學業(yè)幫扶活動,幫助他們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使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成績,努力避免學生因擔心補考而鋌而走險產(chǎn)生在考試中作弊的可能性。
二是關心易犯錯誤的學生。對易犯錯誤的學生要堅持不埋怨、不拋棄的原則,做耐心細致的教育和引導工作,關鍵時刻可通過與家長聯(lián)系,形成合力,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讓學生從失信犯錯的教訓中理解和接受誠信。
三是關心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深入細致地做好學生家庭經(jīng)濟困難認證工作,利用學校的“獎、貸、勤、補、減”資助體系,把黨和國家給學生的幫扶與學生的欠費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幫助學生解決經(jīng)濟困難問題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誠實守信,重承諾、踐約定按時還貸的誠信教育,使學生帶著感恩之情恪守信用,堅定誠信做人的信念[5]。
四是關愛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心理類型及主次順序為從眾心理、僥幸心理、吃虧心理、報復心理、無用心理、冒險心理以及低成本心理。大學生不誠信言行的發(fā)生,可能是上述一種心理獨立引起的,也可能是多種心理交織而成的[6]。由于心理問題導致不誠信的學生,輔導員通過做耐心細致教育引導和心理疏導工作,使學生認識到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誠信在構建新型人際關系和做人、做事方面的重要意義。
(三)建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長效機制
大學生誠信意識、誠信品質的養(yǎng)成,誠信觀念和誠信行為的確立,教育是前提和基礎,而客觀有效的約束制度是保障。
1.分層次可持續(xù)實施教育
誠信品質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7]。輔導員要制定大學生誠信教育計劃,適時進行教育。對大一、大二學生要進行基本的誠信傳統(tǒng)教育,盡管世事更替、時代變遷,中華民族講求誠信的精神始終延續(xù)不斷,讓學生清楚誠信的含義及誠信對每個人從事社會工作,經(jīng)濟活動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入學后刻苦學習,誠信考試,誠實做人;對大三學生進行專業(yè)方面的誠信教育,要求學生學好專業(yè),將來用所學專業(yè)奉獻社會、服務人民,注重加強學生職業(yè)道德方面的誠信教育,強化信用、信譽是從事職業(yè)的生命線;對大四學生主要進行面對社會的誠信教育,在求職擇業(yè)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和擇業(yè)觀,認真做好畢業(yè)設計和畢業(yè)論文,誠信就業(yè)、誠信立業(yè)、誠信創(chuàng)業(yè),用實際行動迎接社會對自己誠信意識的檢驗。
2.加大失信處理力度
當今社會,之所以出現(xiàn)形形色色諸如“三聚氰胺牛奶事件”、“染色饅頭事件”、“瘦肉精事件”等經(jīng)濟領域中不誠信現(xiàn)象,主要原因是對失信的懲罰成本太低。因此,對失信者要加大懲處力度,讓不誠信的行為無生存的空間,讓不誠信的人在社會上無立足之地,如果你失信就要為失信付出沉重的代價。一方面要注重制度的落實和執(zhí)行。對學生中的無故曠課,抄襲作業(yè),考試舞弊等不誠信行為,要給與嚴肅批評和紀律處分,比如說學生考試舞弊,從嚴處罰,發(fā)現(xiàn)一個處理一個,絕不姑息。另一方面,要將學生的誠信狀況與學生的切身利益掛鉤。凡涉及到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獎學金評定,學生干部的選拔和使用,學生入黨,評獎評優(yōu)等工作,要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章制度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對誠信度差的學生可以一票否決,增加透明度,不弄虛作假,不欺上瞞下,使學生體驗到學校的自身行為和對學生的嚴格管理要求是一致的、統(tǒng)一的。
3.建立誠信檔案
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補充,使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再僅僅停留在理性教化的層面上,而是以誠信記錄為新的切入點,引導大學從點點滴滴的事情做起,從一件一件具體的事情做起,把道德實踐活動融入到大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使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實實在在地具體到每一個大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逐漸培養(yǎng)和建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guī)范[8]。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考慮到后果,為學生塑造良好的誠信形象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輔導員從學生進校后就要用寫實的方式記錄每位學生誠信情況。誠信檔案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家庭情況、學業(yè)成績、獎懲情況、是否擔任學生干部、社會實踐和實習鍛煉情況、信用記錄等,其中,信用記錄重點反映學生學雜費繳納情況、銀行貸款情況、違反校紀校規(guī)情況以及個人履行承諾情況等等。不過,建立學生誠信檔案本著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情況,同時具有可操作性、實用性、約束性和合法性。同時,學生畢業(yè)后將誠信檔案與人事檔案一并轉交給用人單位,將學生在校的誠信履行狀況延伸至社會。
[1]張多來,周曉陽等著和諧社會視野中大學生誠信建設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3.
[2]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114.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fā)[2004]16號)[Z],2004.08.26.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2006.08.11).http://www.china.com.cn.
[5]韋志兆,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創(chuàng)新與大學生誠信教育實效的提高[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3.119.
[6]吳小林,林 靜,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心理類型及其對策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1.80.
[7]林 莉,關于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思考[J].工會理論與實踐,2002.4.85.
[8]劉 玨,建立信用檔案是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有效手段[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0.10.4.44.
G640
A
1673-1794(2011)06-0105-03
李 婕(1973-),女,安徽工程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水心寶(1969-,)男,安徽工程大學數(shù)理學院黨委副書記,講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工作。
201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