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環(huán)
(漳州師范學院黨委宣傳部,福建漳州,363000)
構建“大宣教”格局 增強大學生廉潔教育實效性
陳小環(huán)
(漳州師范學院黨委宣傳部,福建漳州,363000)
大力推進廉政文化進高校,全面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是新時期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內容。高校應積極探索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有效途徑,構建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校園文化為主要載體、以黨員干部為教育重點,以社會實踐為依托的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廉潔教育“大宣教”格局,切實提高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實效性,幫助大學生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大學生;廉潔教育;大宣教;廉政文化
大力推進廉政文化進高校,全面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是新時期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必然要求。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廉政文化建設,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社會,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促進全社會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2004年中紀委副書記何勇在教育部調研時強調,教育系統(tǒng)“要在學校廣泛宣傳廉政文化,傳播廉政知識,弘揚廉政精神,營造良好的廉政氛圍,讓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共中央關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共青團組織要把廉潔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yǎng)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qū)、家庭、學校、企業(yè)和農村”。[1]
高校要充分認識廉政文化進校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fā),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推進高校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采取有效措施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幫助大學生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高校擔負著培養(yǎng)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反腐倡廉教育從大學生抓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斑@不僅是一項具有前瞻性、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現(xiàn)象滋生蔓延的基礎工程,也是一項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建設工程”。[2]
社會主義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在學生的綜合素質中,思想道德素質又總是被放在第一位。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各行各業(yè)的中堅力量,也是我黨干部隊伍的主要后備群體,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廉政自律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整體道德素質,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事業(yè)的興衰成敗。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可以增強其對廉政文化的認同感,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的良好道德品質。同時,高校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最后一站,在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對其提前接種“反腐疫苗”,使其經受廉政教育,樹立廉政觀念,才能確保其成長為具有良好社會公德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會主流力量。
黨的十六大提出,“社會更加和諧”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是和諧社會的主體,是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力量源泉,社會成員的道德自律、社會群體的和諧相處、社會風尚的良好導向,對于推動社會和諧至關重要”。[3]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接班人,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主力軍和生力軍,通過廉潔教育宣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使大學生從學生時代起就具有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的素質,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觀念,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對于夯實廉政建設的社會基礎,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反腐倡廉是一項復雜艱巨的任務,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配合和支持的系統(tǒng)工程。在高校大學生中開展廉潔教育是整個反腐倡廉機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為活躍的部分。學校廉潔教育可以將全社會反腐倡廉的預防教育“關口”前移,有利于發(fā)揮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礎性作用,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同時,高校作為傳承文明、創(chuàng)新知識、培養(yǎng)人才、引領社會發(fā)展的文化機構,是社會風氣的引領者,開展廉潔教育可為全社會培育廉政文化發(fā)揮輻射、引導、示范作用,促進社會整體廉政意識的提高。
《教育部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的文件發(fā)布后,不少學校在校園里組織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也有部分高校在推進廉政文化進校園工作中,存在走形式、一陣風、制度不健全、措施較老套、資源整合不強、成效不明顯等諸多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效果。總體來說,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當前許多高校對大學生廉潔教育不夠重視,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足,缺乏系統(tǒng)有效的組織管理,廉政文化建設相對薄弱。主要表現(xiàn)在:“在廉政教育的對象上,不少人還沒有徹底改變過去以公職人員為主的思維模式,認為高校廉政教育的重點對象是黨員領導干部和教師,沒有把大學生納入廉政教育的重點人群。在廉潔教育管理體制上,許多高校主要是以紀檢部門開展的階段性教育活動為主,學生受教育面不夠廣,教育方法簡單,教育手段單一?!保?]在氛圍的營造上,實施廉潔教育的整體合力尚未體現(xiàn)出來,不能滿足新形勢下廉潔教育的要求。如教學部門和教師沒有將廉潔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和融合在課堂教學中;宣傳部門在宣傳廉政知識方面力度不夠、針對性不強、效果不理想;學生處和團委開展的以廉潔教育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形式不夠新穎,吸引力不夠;反腐倡廉教育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不夠完善,制度落實不到位,管理失之于軟、失之于寬的現(xiàn)象不同程度存在,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長效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健全。
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廉潔觀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然而,由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成熟,社會上不斷滋長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奢靡之風和發(fā)生的大量損公肥私、誠信缺失及貪污腐敗等不良風氣也給大學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當前,不少大學生對現(xiàn)實社會中存在的一些不誠信、假公濟私等消極現(xiàn)象不理解,對于社會腐敗問題認識不到位甚至持漠視的態(tài)度和認可的心理。這表現(xiàn)在大學生中存在腐敗亞文化思想傾向,一些不廉潔的意識和行為已在部分大學生中初見端倪。如在評優(yōu)評先、入黨等問題上,一些人不是靠實力去爭取,而是投機取巧、追逐名利、想方設法請客送禮;在班干部競選中大肆拉票、搞賄選;個別主要學生干部信奉“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官本位思想,在推選新干部方面利用老師對他們的信任濫用“職權”;大學生考試作弊屢禁不止,而且作弊者隊伍越來越龐大,手段也越來越先進;畢業(yè)論文抄襲司空見慣,甚至找人代寫;大學生求職時的簡歷注水不斷,花樣百出,不少畢業(yè)生更是信奉金錢萬能的理念,認為中國是“人情社會”,“關系”比知識、能力更為重要,為獲取較好的工作崗位,不是依靠自身的努力,而是寄希望于通過拉關系等等。近年來甚至出現(xiàn)了才出校門、就進牢門的“26歲腐敗現(xiàn)象”,以上反映的諸多問題,都表明腐敗已侵蝕青年群體,給高校敲響了警鐘。
反腐敗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大學生對復雜的社會了解不多、接觸不深,加上西方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一些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容易出現(xiàn)認識上的片面性,對黨和國家開展的反腐倡廉斗爭缺乏信心。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網絡媒體的興起和發(fā)展,社會輿論監(jiān)督力度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貪官腐敗事件曝光在公眾視野之下。據(jù)新華網報道,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通報,2010年全國共處分146517人。其中,給予黨紀處分119527人,給予政紀處分38670人,縣處級以上干部5098人。[5]不少群眾存在“腐敗越反越腐、腐敗越反越多”的錯覺,一些大學生也容易受到影響,產生“反腐敗無效論、無用論”的思想,進而對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反腐能力信心不足,甚至存有無可奈何的悲觀情緒。
對于大學生廉潔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高校不應回避,而應增強反腐倡廉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把廉政文化進校園納入學校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體系建設的整體規(guī)劃,建立“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xié)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構建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校園文化為主要載體、以黨員干部為教育重點,以社會實踐為依托的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廉潔教育“大宣教”格局,做到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文體活動相結合,道德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將廉潔教育有機滲透到學校黨建和日常教育管理的各個領域,使學生在“有聲”和“無聲”的文化浸潤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廉潔教育,切實提高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實效性。
課堂教學是廉潔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要積極發(fā)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將黨風廉政建設、國家政策法規(guī)及古今中外的廉政思想有機融合,滲透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哲學社會科學課、黨校培訓課、就業(yè)指導課及各種專業(yè)課和選修課等教學中,將專業(yè)知識的傳授與廉潔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如在“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等“兩課”中強化社會道德和法律法規(guī)教育,增強大學生反腐倡廉的自覺性;在“形式與政策”課中緊密結合大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及現(xiàn)階段我黨反腐倡廉的理論與實踐,引導學生正確判斷和分析反腐倡廉形勢;在“中國社會史”、“中國古代史”等專業(yè)課程中,注重挖掘中國傳統(tǒng)廉政文化和廉潔思想等等。在教學中要注重運用先進典型和反面案例進行示范和警示教育,避免“就廉說廉”的刻板教育,積極組織參觀考察和社會調查,增強廉政教育的說服力。為提高大學生廉潔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還要調動高校研究人員的積極性,收集、整理國外開展廉政建設的典型經驗、我國歷代廉政思想和廉政名人及我黨開展反腐敗斗爭的相關材料,編寫適合學生特點的廉潔教育讀本,推進廉潔教育走進教材。
校園文化是廉潔意識培養(yǎng)的有效載體。要把廉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深入挖掘古今中外的廉政文化理論資源,利用歷史廉政名人和現(xiàn)代廉政楷模等典型素材來引導大學生。通過刊登廉政公益廣告、張貼廉政文化宣傳標語、建立校園廉政文化景觀、開辟廉潔教育專欄,大力營造“知廉恥、尚廉潔”的氛圍。通過征集、發(fā)送廉政短信,組織開展廉潔自律演講、征文、辯論賽、漫畫展,舉辦反腐倡廉文藝匯演等以廉政為主題的文化和文藝活動,以人性化的方式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各種有益的活動,增強廉政教育的可接受性,確保廉潔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要主動占領網絡陣地,辦好廉政教育網站,及時更新黨風廉政建設的最新動態(tài)和反腐敗的典型案件,積極擴大廉潔教育的覆蓋面,使網絡成為傳播廉政文化、弘揚廉政主旋律的重要載體。在開展廉潔教育時不應“另起爐灶”,而應找準廉潔教育與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結合點,把廉潔教育融入到新生入學教育、法律法規(guī)教育、職業(yè)道德教育、就業(yè)教育之中,增強廉潔教育的實效性。
黨員干部是廉潔教育的重點。高校要充分發(fā)揮學生黨支部在廉潔教育中的主導和引領作用,將學生骨干廉潔品格塑造和學生黨建工作結合起來,通過實行黨員實名制、黨員寢室掛牌制、優(yōu)秀黨員評選表彰等活動,引導學生黨員在嚴于律己、遵紀守法方面做出表率,主動接受同學監(jiān)督,自覺為同學服務,為大學生廉潔教育起到示范帶頭和鞭策激勵作用。[6]利用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學生黨支部書記培訓班、民主生活會等載體,對學生黨員集中開展有針對性的廉潔教育和先進性意識教育,把廉潔內容納入結業(yè)考試的必考內容之中,使學生黨員進一步端正入黨動機,克服功利主義思想,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要結合正在開展的“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以黨支部立項活動為抓手,組織學生黨員深入社區(qū)、農村、企業(yè)、學校,以己所學服務社會,在實踐中帶頭爭創(chuàng)佳績、帶頭服務群眾、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正氣,使學生黨支部成為開展廉潔教育的戰(zhàn)斗堡壘,使學生黨員成為傳播廉政文化的骨干力量,增強廉潔教育的實效性和輻射力。
教師是廉潔教育的示范者。社會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班圖拉認為,“人可從環(huán)境中直接學習,榜樣示范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7]高校應進一步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和學術道德建設的長效機制,將師德考核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結合教師節(jié)表彰師德標兵、開展師德建設年等活動,大力宣傳嚴謹治學、淡泊名利、廉潔奉公的優(yōu)秀教師典型,不斷提升廣大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水平,在學生中樹立廉潔教育的榜樣。通過在教師中開展“育師德、正師風、樹師表、鑄師魂”主題教育活動和師德師風大討論活動,激發(fā)廣大教師心懷“我是一面旗幟”的責任感,引導廣大教師以身作則,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學生,以模范的行為帶動學生。
社會實踐是廉潔教育的搖籃。廉潔教育要取得成效,還必須創(chuàng)造機會讓大學生盡可能多地接受社會教育,做到理性認識與社會實踐的統(tǒng)一、個體意識與社會價值的融合。高校應努力在社會實踐的具體活動中浸透廉潔教育思想,通過正面教育與反面教育相結合的方式,結合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志愿服務、社會調查、專業(yè)實習等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組織大學生深入機關、學校、社區(qū)宣傳廉政文化,組織大學生到監(jiān)獄參觀、到法庭旁聽,使大學生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接受直觀、生動的警示教育,在親身體驗中獲得啟發(fā),在實踐中自省、自警、自律、自勵,真正將廉潔意識內化于心、顯化于行,從而成為廉潔教育的信仰者、傳播者和實踐者。
[1] 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J].理論與當代,2005(5):48.
[2] 陳福生.反腐倡廉教育如何從大學生抓起[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3(5):54.
[3] 阮傳瞰.關于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幾點思考[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7(7):14.
[4] 王志健.關于加強大學生廉政教育的思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7,19(11):103.
[5] 譚浩.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通報查辦案件工作情況[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01/06/c_12954293.htm.
[6] 羅大玉.做好大學生廉政教育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關于廉政文化進校園工作的探索和實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8):26.
[7] 皮亞杰.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M].傅統(tǒng)先,譯.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60-161.
G641
A
陳小環(huán)(1985-),女,碩士研究生,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