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梅(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吉林長春,130117)
論獨立學院英語教學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體現(xiàn)
趙春梅(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吉林長春,130117)
大學英語教師因致力于不斷提高自身學術水平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研究,這種現(xiàn)象在獨立學院并不鮮見,而這種偏離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注定要導致教學的失敗。
教育思想;教育原則;教學思路
著名教育家梅貽琦說過這樣一句非常精辟的話:“所謂大學者,非謂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1]由此可見,辦一所理想的大學關鍵在于教師,因為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會直接指導課堂教學?,F(xiàn)在的大學英語教師缺少的不是思想和理念,而是一種潛心研究學生的精神。以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師為例,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是年輕教師,為了達到各種各樣的學歷和學術上的考核標準而忙于“自我提高”,很少有時間“研究”學生。離開教學對象單方面強調教師的作用注定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因為只有內因起作用才會有質的飛躍。所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才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語言學習現(xiàn)狀,筆者對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2009級中文2班的學生進行了書面寫作測試,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45分鐘內完成150字左右的小作文,題目為“我對早晚自習的看法”。憑借以往四級作文閱卷經(jīng)驗,筆者嚴格按照四級作文評分標準,并對全班學生的作文成績進行了如下歸納:0-3分為6人;4-6分為9人;7-9分為22人(其中5人得9分);10-12分為4人;13-15分為2人。按9分為及格分計算,全班43人中有32人作文不及格。
上面對獨立學院隨機抽取學生進行的測試反映的還只是冰山一角,遠不能反映獨立學院學生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但總體來說,多數(shù)學生的寫作能力低下確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從最近兩年的英語四級作文得分情況看就能說明問題。以2009年12月份的四級考試作文為例,在閱卷質量較高的教師每天隨機批閱的450份作文中,平均分最高的一天為5.7分。5.7分說明的問題是,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作文中使用的語言支離破碎,思想表達不清楚,思維混亂。作為英語教師,要努力探究學生語言能力停滯不前,尤其是寫作水平低下的原因,至少要看到三方面的問題:其一,面對獨立院校的學生多數(shù)語言基礎薄弱的現(xiàn)狀,教師沒有采取一定的補救措施,而是承接以往的教學繼續(xù)前行。其二,課堂教學缺乏激勵機制,從而導致語言能力本來很強的學生在教師平庸的講解中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其三,在多種電子語言學習工具和網(wǎng)絡的沖擊下,學生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很少親自動筆去寫。
針對以上三方面的問題,教師要采取切實行動,以學生的利益和需求為出發(fā)點來改進教學。被認為是“教育學雛形”的《學記》指出“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2]167現(xiàn)在的大學教師無法“救其失”,緣于對學生了解太少,更談不上“知其心”。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求全責備定會招致學生的反感。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語言基礎不一樣,對語言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樣。按照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采取整齊劃一的方式進行教學顯然不利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補救措施,實行分班教學,依據(jù)學生的入學英語成績和語言能力測試結果把學生編入不同的班級,采用不同的教材和更加人性化的考試方法。清代教育家王夫之指出:“君子之教因人而進之,有不齊之訓焉?!保?]480因此,少一些統(tǒng)一的要求,多一些個性化的培養(yǎng),加強對學生個性差異的研究尤其必要。
梅貽琦認為大學應該著眼于對學生“人格”的全面培養(yǎng),至少應該有知、情、志三個方面。有些教師過于強調“知”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對學生情志的培養(yǎng)。獨立學院的學生情商很高,表現(xiàn)欲望強烈,教師應該因勢利導,遵從蔡元培先生“尚自然、展個性”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施展才華提供舞臺。要做到人盡其才,促進個體充分發(fā)展。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善于去發(fā)現(xiàn)和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獨立學院的一些學生在學習習慣上自我約束力差,毅力和恒心不夠卻總是企求通過某種捷徑達到成功的目的,反映在語言學習上就是非但沒有周密的學習計劃,卻求多、求快。許多學生跟風嚴重,不惜耗費精力奔波于各種補習班、強化班,結果是教師輸入得越多,學生受挫越嚴重,最后不得不放棄學習。美國教育理論家、批評家赫欽斯曾指出:“種種社會危機導致教育淪為商業(yè)主義及職業(yè)主義的附庸,引起精神上的迷失與混亂?!保?]在危機重重,商業(yè)無孔不入的當今社會,任何人都不想看到學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路上又迷失了自我。作為教師,要告誡學生語言學習沒有捷徑,時刻要腳踏實地;要引導學生量力而學。“量力”是墨翟最先提出的教育原則,他十分注意在施教時考慮學生的力之所能及。就學生的知識水平而言,應當量其力而教。他要求對學生“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2]119即深者深求,淺者淺求,該增者增,該減者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克服浮躁心理,告誡他們學習語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
與此同時,還要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要重視學生,時刻把學生的利益放在中心地位,要從教學內容、形式和方法上保證學生最大程度地獲益。
第一,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過程。
卡爾·羅杰斯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即“以人為中心的教學”。他指出“學生必須通過自由選擇成長起來,別人的選擇和過分控制只會削弱他的能力”。[4]獨立院校的學生個性彰顯,然而教師卻過于控制和干預。個別教師低估了學生的能力,講解過多、過細并以“挑錯”為己任,扼殺了學生創(chuàng)作語言的能力。學生在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中,“犯錯”往往是一個必經(jīng)階段,所以教師不應過度關心規(guī)則和一致性,即使明知學生犯了很多錯誤,也要等到學生完成“語言創(chuàng)作”之后再做分析。有些學生正是在錯誤的基礎上才領悟到語言的正確使用方法?!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就是要不操縱、不窒息學生,既放得開,又收得攏。教師應徹底打破學生的依賴性,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與創(chuàng)造性。
第二,要確保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有收獲。
上面提到有些語言基礎較好的學生到了大學卻出現(xiàn)停滯不前的現(xiàn)象,依據(jù)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筆者總結了如下三點原因:其一,學習內容枯燥乏味,學生沒有參與激情;其二,課堂效率低下,學生沒有收獲,自然就失去了興趣;其三,激勵機制不夠,所設問題不具有挑戰(zhàn)性,沒有實在意義。學生有選擇學習與放棄學習的權利,因此教師要切記,可理解的實用性語言輸入和妙趣橫生的學習材料是學生“樂學”的最大動力。筆者經(jīng)常鼓勵學生自編閱讀材料,讓他們把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文章帶入課堂討論。這樣,既尊重了他們的選擇權,又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獨立學院的學生個性奔放、追求時尚和新鮮的事物,討厭那種傳統(tǒng)、死板的教學模式,只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符合他們的口味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第三,要幫助學生克服惰性,扭轉他們懶于動手的不良傾向。
教師要不斷地督促學生寫。美國黎天睦(Timothy Light)教授每周出題讓一個中國人寫一篇短文,但是不改。這個人每天都在寫,一直寫了一整年,最后他的英文竟然達到了完美的程度。人的大腦在吸收了新的信息后,原有的知識系統(tǒng)必然發(fā)生重組,學習外語與學習任何其他知識一樣,學生在重新構建語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尋求規(guī)律,最終可以達到“頓悟”的境界。不寫,就缺少重新構建語言的過程,學生的寫作能力就無法提高。通過寫,學生才能不斷地加深對語言的認識,正如毛主席在《實踐論》論中指出的那樣:“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huán)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保?]對于本來自控力就弱的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說,養(yǎng)成寫的習慣確實不易,教師要加強督促與引導。
第四,要鼓勵學生大膽地運用語言。
根據(jù)經(jīng)驗,學生在四級考試作文中所用句式單調,且多以主語開頭,盡管他們都學過比較常用的倒裝句和強調句,但在作文中卻很少寫出這樣的句子。學生擔心犯錯,所以總是以最簡單、最保險的方式來規(guī)避出錯的風險,這與教師過度強調語法規(guī)則不無關系。過多的語法規(guī)則會限制人的思維,導致學生本能地遵循種種規(guī)則,妨礙了學生重新構建語言的能力。其實,學生自己會提出假設并進行驗證,最終發(fā)現(xiàn)某些規(guī)律。教師的愚笨之處在于,不但自己設計好了游戲規(guī)則,還詳細地展示給學生這個規(guī)則的操作過程。學生缺少創(chuàng)造力,可能與教師一直在歸納有關。作為英語教師,要切記語言是人的思想,是靈動的、千變萬化的,所以不要灌輸給學生太多的規(guī)則。
第五,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與學生語言能力相適應的多種多樣的考試方法。
體現(xiàn)尊重的教育,就不能用整齊劃一的考試方法。獨立學院的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教師不能用國家重點大學或一本院校的期末英語試卷來考他們,更不能讓個別語言基礎極其薄弱的學生無法畢業(yè)而整日生活在抑郁之中。要充分發(fā)揮考試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功能,就要建立一種針對學生個性特征的考核方式,即教育中的量體裁衣式考試評價方法。其總的思想應該是在因材施教原則下,有機地、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多種評價考核方式。最好的辦法是減少期末筆試的題量和分值,把平時聽、說、讀、寫的分項考核成績累加到期末成績之中。現(xiàn)在許多學校采用了平時成績加期末成績的積分方法,但是推行的力度還不夠。可以嘗試加大平時測試的分值比重,這樣既有利于教師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利于學生自由發(fā)揮,各展所長。應該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對于那些基礎薄弱的學生,降低測試難度,不斷給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而對于那些佼佼者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測試的內容要更有新意和挑戰(zhàn)。
獨立學院的公共英語教學比想象中的要復雜得多,學生非但不能在一個層次上參與教學過程,而且參與的方式也各不一樣。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再也不能用一種單一的方法來教育不同的學生。孟軻倡導“教亦多術”,強調對不同情形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法。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保?]129對學生,有的應及時點化,有的應成就其德行,有的要發(fā)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問,不能及門者則可以間接地受教,甚至“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拒絕教誨,足以成為人的警策,事實上也能成為一種教導。
[1] 智效民.梅貽琦:一句名言的來歷[EB/OL].http://www.luobinghui.com/myq/jy/200901/18741.html,2009-01-03.
[2] 孫培育.中國教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3] 張斌賢,劉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24-225.
[4] 單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716.
[5] 毛澤東.實踐論(論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和行的關系)[EB/OL].http://www1.peopledaily.com.cn/GB/channel1/10/2000052-9/80830.html,2000-12-29.
On How to Embody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ZHAO Chun-mei
English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spend more time improving their academic ability but less time studying the students and such a phenomenon is not rare in Independent Colleges.This teaching method that strays away from the“student-oriented”principle will by no means be successful.
educational thought; principle of education;teaching approach
H319
A
趙春梅(1976-),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