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琴
(太原師范學院 公共外語部, 山西 太原 030012)
大學英語口語測試體系的建構與實踐
王麗琴
(太原師范學院 公共外語部, 山西 太原 030012)
對大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科學的語言測試應包括口語測試。建構合理、有效的口語測試模式,需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明確考試目的;二是設計合理、有效的測試內容與形式;三是建立科學、客觀的評分標準,合理安排考官培訓。
大學英語;口語測試;測試體系;評分標準;建構
教育部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倡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對大學英語各階段學生具體口語能力作出了明確描述,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隨著課程要求的頒布,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口語測試對口語教學的促進作用也引起了大學英語教師的重視??谡Z測試不僅是語言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信息反饋與預測,也可以反撥英語教學。良好的語言測試可以為師生提供反饋信息,促進教學雙方改進與提高。鑒于此,同時為了使大學生更加重視英語口語學習,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自1999年起開始實施大學英語四、六級口語考試,至今已在全國范圍內成功舉行十年。在這一背景下,重視大學英語口語測試,探討口語測試的理論和方法,構建合理、有效的大學英語口語測試體系,使口語測試科學、公正地測試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就變得十分必要和緊迫了。
口語是人類語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口語的表達通常與感知形式的直接判斷相聯(lián)系??谡Z測試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主觀性強、難度很高的一種測試。但長期以來,英語口語測試一直處于無序狀態(tài),存在一些問題。
1.測試內容或范圍提前公開,影響了口語測試的效度
在很多學校,為了使學生重視口語課程,考前認真復習準備,同時在大規(guī)模的口語測試中節(jié)省時間,口語測試的內容和范圍會提前告知學生。殊不知,這樣的口語測試形式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通常,學期末的英語口語測試的話題和內容會直接取自教材,一些學生,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較薄弱的學生,為了應試,便會提前根據話題預編會話內容,有的同學甚至抄襲教師參考書上的參考答案,機械背誦。這樣的口語測試無法考核學生真正的口語交際能力,直接影響到了測試的效度,也就不能對口語教學起到積極有效的反撥作用。
2.題型設計較為單一、隨意,缺乏有效性
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目的是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準確的評估,包括語言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語篇能力及會話策略能力。因此,我們在設計口語測試題型時,首先,應考慮到題目的難易程度,話題是否是學生熟悉的,有話可說的;其次,應盡可能提供較豐富的測試形式,如朗讀、復述、回答問題、對圖片或表格的描述評論、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力求全方位地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然而,很多教師在口語測試題型的設計上存在著嚴重的隨意性,題型也較為單一。有的教師隨意挑選一些圖片讓學生描述,而忽略了圖片本身的難易程度,還有的教師在口語測試過程中只提供一項考試內容。題型的單一無法使學生較全面地展示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根本不能保證口語測試的信度和效度。
3.考官自身的素質有待提高
口語測試是主觀性測試,評分受考官主觀判斷的影響。由于口語測試是測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考官對測試結果的評判會受到其觀點、對評分標準的理解及當時情緒的影響。因此,口語考試的信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考官能否正確評分,如果考官不能正確評分,考試就沒有信度,當然也就沒有效度可言。然而,在高校期末口語測試中,考官的角色通常由任課教師擔當。由于各種原因,大多數(shù)考官在測試前并沒有接受相關的正規(guī)培訓,對評分標準及體系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口語測試過程中,容易忽視嚴格的評分標準,根據自己的主觀印象評分,這勢必會影響到口語測試的信度和效度。
1.明確考試目的,制定考試大綱
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準則是衡量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Canale和Swain認為交際能力包括掌握有關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語言使用得體性、掌握和組織連貫話語、運用語言和非語言手段進行有效語言交際等能力。英語口語測試是較高層次的測試,不僅考查學生的微語言技能,如語音、語調、語法和詞匯知識,更重要的是檢驗他們的描述能力與互動交際能力。因此,大學英語口語考試大綱應包括大學生應掌握的交際技能,包括寒暄、態(tài)度、情感、時間、空間、計量、信息、關系、計算等十大語言功能。其中,友好往來、相互交流、態(tài)度、勸說、發(fā)表意見和看法、爭辯等語言功能和意念是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重點。
2.設計合理、有效、豐富的測試內容及形式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獲得以英語為工具參與國際交際的能力。因此,在大學英語口語測試設計方面,應充分體現(xiàn)交際性口試的主要特點:真實性、功能性、交互性和情景性。首先,口語測試材料要盡量真實,貼近生活。換句話講,在口語測試中,我們應盡力為學生提供真實的交際情景,通過需求分析確定考生需要使用英語和可能使用英語的場合。測試內容涉及到的話題應既是考生熟悉感興趣的,又是考生有話可說的。其次,口語測試內容及過程應突出語言交際的交互性,即考官與考生之間或考生與考生之間要圍繞某個話題進行幾個回合的交流,雙方不斷交換聽者與說者的角色。最后,在設計口語測試內容時,應以信息為出發(fā)點,突出語言使用的功能性,如要求考生詢問他人的意見和看法,反駁他人的觀點等,交際雙方通過交流得到各自所需的信息。
大學英語口語測試常采用以下幾種測試形式:(1)回答問題,主要是關于日常生活的問題,測試學生的微語言技能,如語音、語調,在句子水平上的交流能力;(2)看圖說話,要求學生就所給圖片進行描述或評論,主要測試學生將圖像信息轉換為口語信息的能力,學生有較大的發(fā)揮余地;(3)復述故事,是一種聽說結合或讀說結合的測試形式,受聽力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及記憶能力的影響;(4)角色扮演,是一種模擬式的交際情景中的口語交際行為,主要測試學生使用語言的流利性、準確性及得體性,檢查他們在語篇水平上的交流能力及互動交際能力;(5)小組討論,是真實交際情景和語境的測試,能充分體現(xiàn)語言的交互性及通過口語進行的信息交流,同時還能表現(xiàn)學生的參與能力。我們可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水平,自由靈活地運用幾種口語測試形式,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合理、有效的評估。
3.建立科學、客觀的評分標準,合理安排考官培訓
口語測試是直接測試,其效度較高,同時,它又是主觀性考試,信度較差。要提高口語測試的評分信度,必須設計科學、客觀、可操作的評分標準。在制定評分標準時,我們應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而不是單純地從語音或語法的正確性上判定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對此,我們建議可以參照國內大規(guī)模實施的全國大學英語口語考試的評分方法。全國大學英語口語考試的評分標準著眼于意義的表達,著重評判進行有效交際的能力,包括考生的語言能力與語用能力,在評分時綜合考慮語言的準確性、運用語言的流利程度和適切性。具體的評分方法可以采用綜合法,也可以采用分析法。綜合法主要根據印象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評分,效度較高;分析法主要根據不同的構成要素分別評分,然后合成一個總的分數(shù),信度較高。全國大學英語口語考試在評分時分為三個方面,即語言的準確性和語言的寬度、話語的長度和連貫性、靈活性和適切性,每一方面分為五個等級,有詳細的描述,評分時要求考官分三個方面根據印象按標準評分,因此是一種分析性的綜合評分。實踐證明該評分標準科學、客觀而且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建立科學、客觀的評分標準后,對考官進行合理的相關培訓也是保證口語測試信度的關鍵因素之一。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考官應熟悉口語測試內容,考官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擔的測試任務,熟悉并深入理解評分標準,在測試過程中,統(tǒng)一評分標準并嚴格執(zhí)行,盡量克服口語測試中的主觀性,對考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作出客觀的評價,履行好考官的職責。我們建議學校定期安排大學英語口語考官培訓,并針對本校英語教師的配備情況和學生英語學習的狀況制定相關的培訓細則,明確考官的責任與義務,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考官,這樣才能有效地利用口語測試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總之,實施大學英語口語測試有利于推動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改革,使學生更加重視口語學習,重視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獲得更強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我們應進一步完善大學英語口語測試體系,通過不斷的嘗試與分析,力求構建適合本校的英語口語測試體系,有效地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與測試結合起來,切實提高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
【責任編輯 張 琴】
2011-01-12
王麗琴(1970-),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師范學院公共外語部副教授。
1672-2035(2011)02-0167-02
G424.7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