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鈞
(江蘇省沭陽縣懷文中學)
讓和諧之音充滿英語課堂
周鈞
(江蘇省沭陽縣懷文中學)
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新課程改革已在全國全面推行,英語教學理應順應改革的潮流,營造寬松融洽的英語課堂,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愉快學習、和諧發(fā)展。
英語課堂 和諧氛圍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擺在我們每個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情動、學生主動、師生互動、積極配合,才能共同完成教學任務。而和諧的教學情境,和諧的課堂氣氛,和諧的師生關系又是這一切的關鍵因素。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平時的實際工作中,應該注重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打造和諧的課堂。在此,筆者主要從五個方面,淺談如何構建和諧的英語課堂,旨在通過自己的淺識,得到和同行進一步交流的機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感興趣,就會有學習的愿望,有學習的動力,也才能有學好英語的可能。課程標準也強調要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放在首位。俄國著名的教育家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钡鳛閷W生必須要掌握的第二語言,在生活中接觸英語的機會卻不是很多,他們要想掌握這種語言必然有一定的難度,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學習的興趣,那么,學習起來更是難上加難。因此作為教師最大的責任就是要根據(jù)初中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等心理特點,根據(jù)英語學科的特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实恼n堂導入,可以制造一種先聲奪人的氣勢,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而促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舉一些學生所熟悉的、有趣味的、貼近他們生活的事例,這樣能達到鞏固知識、擴展思維、保存興趣的目的;教師還可以多設計一些孩子們喜歡的游戲,使妙趣橫生的游戲像磁鐵一般把學生牢牢吸引到學習活動中去;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
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家羅杰斯曾說過:“只有在真實、接受和理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對課堂教學才有一種安全感,才敢于和勇于發(fā)表見解,自由想象和創(chuàng)造,從而愉快熱情地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和形成人格?!币虼嗽诮虒W過程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促進與發(fā)展溝通渠道,使學生樹立對教師的信任。一個班集體里面,學生的性格、脾氣、興趣、愛好等千差萬別,各不相同,教師必須跟學生多接觸、多交流、多談心,真正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與學生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師生關系,才有可能真正地了解學生,有目的地幫助他們,這樣學生才有可能愿意與教師交流。
教師在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過程中,可以和學生共同協(xié)商溝通和交流的方式、時間、場合。對一些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采用集體討論的方式,由學生本人所討論得來的方法,他們更樂于接受,更能起作用。而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則適合單獨討論,這時,要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的個人愿望,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學生群體之間建立融洽、自主、團結、相互尊重的氛圍。
把對學生的教育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是英語教學中的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和過程。而英語課程的首要任務是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與英語教學本身相結合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因此,教師必須盡可能把學生關心的、喜歡的、感興趣的東西滲透到外語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之中。所以,教師在外語教學過程中,首先要使教學方法新穎、有趣,貼近學生生活且多樣化。在教學中可以運用掛圖、講座、分角色扮演、辦報、看VCD等,把學生“學會”轉為“會學”,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讓學生敢于用英語表達,讓學生“愿學、好學、樂學、勤學、獨學”,開發(fā)學生在無人要求的情況下自主學習的本領,使其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能進行終身學習的本領。其次,我們要充分注意發(fā)展性評價的作用。學生不可能在任何時候對任何學習的內容都感興趣,所以教師要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獎勵,對其進行發(fā)展性評價。發(fā)展性評價的目標是為了教育并促進學生的表現(xiàn),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使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完善自己,做到自我調節(jié),自我控制,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自身的潛能。
教師總是想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因為興趣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而動機又為學習者提供了動力和指引了方向。這兩者都是青少年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需要表現(xiàn)出來和不斷發(fā)展的。所以教師要積極地運用自身的魅力去提高學生的興趣。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首先,要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民主的學習氣氛和環(huán)境。教師應當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吸引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愉快地、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語言如果沒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動,就會蒼白無力,索然寡味?!彼越處熓褂玫恼n堂教學用語要盡可能委婉和藹親善,如:Would you please...?Don’t be nervous.Nevermind.Try it again.同時使用鼓勵性語言,如 Great.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Well done.Clever.這些親切的話語會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學生的心里,這暖流會匯集成燦爛的陽光灑滿課堂,加上適時地增添一些幽默和調侃,使學生和教師的距離拉近,并使學生能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愛.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和積極性,開啟他們智慧之門,激活他們創(chuàng)造力。另外,教師的言行舉止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在教學中要注意教態(tài)的傳情達意功能,良好的教態(tài)會給學生一種心理愉悅的感受,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師的舉手投足之間無不顯示著他的個人修養(yǎng)。和藹可親的教師能給學生以親近感,給他們以勇氣和信心。教師充滿感情、激情的語言能吸引學生,教師適宜的語調、發(fā)音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到語言美,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師生產(chǎn)生共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英語教學中還應盡可能多地采用多種手段教學,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興趣。使教學過程由被動接受的過程變?yōu)閷W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索、主動獲取、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過程。
英語畢竟是一門很陌生的語言,學生學習英語難入門,難學好都是正常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難題。我國與英美之間語言習慣不同,文化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一開始,學生很難適應,由此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畏難情緒是不可避免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有一個寬容的態(tài)度,要善于引導、善待學生,特別是對于接受能力差的學生,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信心,要知道任何挫折都是培養(yǎng)學生意志力的好機會。其次,教師要相信學生,相信學生的潛能,相信他們只要克服了心理障礙就一定能學好英語。在教學中要經(jīng)常鼓勵學生,細心觀察,只要他們取得了一點進步,就要及時表揚,讓學生在學習英語中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在樂中學,在學中得到成長的快樂。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也會有一些消極的情緒,如焦慮、抑制、過于內向、害羞、膽怯等等。這些消極的情緒會影響外語的學習。雖然消極的情感態(tài)度影響著英語學習,但我們也應該深信這是可以克服的。學生能否學好英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善于對學生的情緒進行調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經(jīng)常有受挫感。那么,如何抑制學生的受挫感則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一個課題。首先,要理解并尊重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經(jīng)常有成功的體驗,并能正確處理英語學習中學生所犯的錯誤。一定要肯定學生通過努力取得的成績,允許學生犯錯誤,不能刺激甚至打擊學生。要努力使學生從錯誤中總結經(jīng)驗,從錯誤中學到知識、得到提高。其次,要避免測試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關注那些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努力使他們在英語學習上體驗成功。
總之,和諧的英語課堂,必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功,最終使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英語教師都應該重視并營造和諧的英語課堂,從而真正有效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7.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英語課程標準解讀 (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