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典
進一步完善流浪救助管理工作的建議
王慶典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是保障民生、維護社會困難群體生存權的最后一道防線。筆者根據(jù)多年在基層開展流浪救助管理工作的實踐,對新時期進一步完善流浪救助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盡快制定《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法》,使救助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軌道?!冻鞘猩顭o著 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有關救助人員對象、范圍、如何終止救助等的規(guī)定太籠統(tǒng),不具可操作性。流浪乞討人員中特別是流浪未成年兒童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需要實施強制手段進行保護性救助。流浪未成年人特別是那些受人控制、飽受摧殘的兒童,如果不采取強制手段,就很難把他們從不法分子的手中徹底解救出來。所以,當務之急是國家民政部門協(xié)調相關部門,盡快制定《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法》,使政策指導更加具體、明確和可操作,進一步明確、提高相關部門的責任和認識,使救助政策法規(guī)與《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更好地銜接起來,使無償救助與立法打擊結合起來,使救助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軌道。
(二)完善設施建設。鑒于救助工作的特殊性、求助人員的變動性和流動性,建議國家、省級民政部門采取考核等方式對救助工作開展較好的救助站給予配置救助服務車,補助建設經(jīng)費,完善設施建設,吸引流浪乞討人員到救助站求助。同時,充分調動、提高救助站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
(三)將流浪救助管理工作納入民政部門領導目標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領導對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是救助管理工作能否有效、順利開展的決定性因素。因受經(jīng)濟區(qū)域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各級民政部門領導對流浪救助管理工作的認識、重視有所不同,有些領導認為流浪救助管理工作是民政工作中的“小事”, 只要“過得去”就行,影響了救助站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應將流浪救助管理工作納入民政部門領導目標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提高領導對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四)加強救助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救助管理工作人員不能閉門造車開展工作,同樣需要進行業(yè)務培訓,提高業(yè)務能力。國家、省級民政部門應定期或不定期對救助管理人員進行業(yè)務培訓,提供交流平臺,不斷提高救助管理工作人員的業(yè)務素質。
(五)建立職工保障機制。救助管理工作本身就是高風險的行業(yè),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冒著被傳染疾病傳染的危險為各類情況不同的受助人員提供周到、熱情的服務。救助站對病人的鑒定和管理上都存在困難,有些病患者入站時沒有患病征兆,而在站內突然發(fā)作,給管理帶來很大難度。應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