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壽高 張宗豪 呂偉
(1.南京工業(yè)大學體育部,江蘇南京210009;2.蘇州大學,江蘇蘇州215021)
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狀與改革對策研究
杜壽高1張宗豪2呂偉1
(1.南京工業(yè)大學體育部,江蘇南京210009;2.蘇州大學,江蘇蘇州215021)
文章通過對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普通高校武術教學改革的對策,為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普通高校武術教學改革
武術是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如果武術教學不緊隨體育教學改革的浪潮,沒能從本質上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就有可能被淘汰,在校園體育文化中,失去中國傳統文化這顆璀璨明珠。本文通過對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狀的分析,提出高校武術改革對策,為武術運動在高校中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1.1 教學由普修向專項(或俱樂部制)模式轉變
近幾年來,經過對武術教學的不斷改革,已基本上完成了這種模式的轉變,大多高校都開設了武術專項選修課,這在很大程度上給武術教學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無論從武術專項理論知識的教授,還是在技術內容的教學上,都可以有相當的深入。再者,這種教學模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項,學生所選的都是自己所喜愛的體育項目,又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
1.2 教學內容由單一走向多元化
初級長拳,這是前幾年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必上內容。雖然教師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很高,但是由于教學內容單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很差,大多數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硬著頭皮練習,一堂課下來,學生感覺到武術課枯燥無味,也很累,與自己想象中的武術相去甚遠。即使教師教的再好,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很不理想。相對來講,經過一段時期的武術教學改革,各高校已基本上根據本校的師資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太極拳(劍)、傳統套路、散打等多個教學內容,極大地豐富了武術的教學內容,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在這些內容的設置上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如有的學校以套路為主,有的以實用性為主,沒有確立一個比較合理的內容結構體系。
1.3 教學由重技術輕理論向技術理論并重的方向發(fā)展
一直以來,由于課時的限制,武術教學只是教會一個套路。而且武術理論也只是在課上略微的提起,導致學生對武術缺乏深刻內涵的認識。專項(或俱樂部制)教學模式的采用,課時相應增加,武術理論知識的傳授也提到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并與技術
教學并重,這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武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而且還有利于學生較全面把握武術博大精深的內涵。
1.4 教學方法與手段未能有所突破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雙邊互動過程,我們雖然已經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重教多于重學,忽略了學生的需求,沒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教學方法上也往往保留了較濃的體育院系的色彩,而且在教學手段上也顯得單一、陳舊,未能充分利用高速發(fā)展的現代科學技術。
1.5 缺乏適合普通高校大學生的武術教材
教材是體育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學生能否較好地掌握學科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材的編寫質量。但是,查閱有關武術教材后,不難發(fā)現:當前的教材內容基本上借重于體育院校武術專業(yè)教材。由于普通高校學生與武術專業(yè)學生相比,無論從身體素質,還是在專項技術接受能力上都存在著顯著差異,即使是很簡單的武術動作,普通高校學生學起來卻有相當的難度,更何況由幾十個動作組成的完整套路,學生學會的難度就更大。因此,現今教材內容與學生身心發(fā)展水平不相適應,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6 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
體育課成績是評定學生體育成績的標準之一,也是評估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之一。以往武術教學評價偏重于技術的評價,基本上采用競技評價方式,對學生的成績考核的實質被誤導為考核學生的競技能力與水平,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努力程度及自身條件的限制,從而導致身體素質和基礎較差的學生,由于先天因素的影響,造成學習成績的不理想,甚至對武術的學習失去信心或者不愿意上武術課的現象。這些都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健康狀況、鍛煉的整體效果以及自我鍛煉的能力等等,不利于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習武熱情,也混淆了考評對于學生體力、體質與能力的關系。
2.1 轉變觀念
高校武術教學應淡化競技武術意識,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確立以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為中心,并與終身體育接軌。教師要轉變固有的思想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同時,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我鍛煉意識及良好習慣,即使學生畢業(yè)后走入社會,也能獨立地堅持科學的武術鍛煉,并能自覺地引導身邊的人參與到武術健身活動中來,從而倡導終身體育思想和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
2.2 加強高校武術教材建設
普通高校武術教材的編寫和內容的選用應強調科學性、規(guī)范性、系統性,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結合現代武術發(fā)展趨勢和方向,綜合考慮學科自身特點、學生實際情況、學校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等諸方面因素,構建符合普通高校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武術教材。
2.3 深入研究武術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雖然已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但是,還缺乏從學生的自身需要角度考慮,學生到底想學些什么的研究。由于學生對武術了解的很淺,因此,教師要從讓學生真正能夠認識到自己需要學些什么方面著手,根據普通高校男女大學生的不同身體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能夠使學生作為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
2.4 促進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多樣化
傳統武術教學模式中,教師占主體地位,教師以講解示范為主,學生只是被動的模范練習,“依樣畫葫蘆”,抑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結果是教師和學生都感覺到很累,教學效果也很不理想。在進行了武術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后,教師能夠運動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計算機、網絡等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武術教學實踐當中,極大地推動武術教學的發(fā)展。同時,無論在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上,還是在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2.5 完善武術教學評價體系
加強武術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由于學生身心發(fā)展水平不一,在制定考核標準時,應考慮即使考核標準都符合正態(tài)分布,還是缺少橫向比較與聯系。這也是左右學生進行擇項的重要方面。教師再優(yōu)秀,由于武術項目考核標準過高,學生選擇武術項目的人數也會大打折扣,而且學生即使選擇了武術,也大大影響了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重視武術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建立一整套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水平的評價體系,使武術教學工作得以更好的開展。
2.6 學校要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
教師有在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的想法,但是,在學校體育經費短缺的情況下,這種創(chuàng)新的思想也就只能成為空談。教學改革也無法繼續(xù)深入下去。因此,學校應加大對體育經費的投入,盡可能地為教師的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教學改革的需要。
此外,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是主體,教師是關鍵。加大武術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武術教師經常更新知識,掌握先進的科研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和業(yè)務水平,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認清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的現狀,提出要以素質教育為原則,學校要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建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加強高校武術教材建設,深入研究武術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多樣化,完善武術教學評價體系等對策,使武術教學在本質上進行全方位的改革,進一步促進武術運動在普通高校中的發(fā)展。
[1]張東宇.高校武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相應措施[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8(S1):163-164.
[2]黃帝全.高校武術選項課的改革[J].體育學刊,2001(6):37-39.
Current Situations and Reform Countermeasures of Wushu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 Shougao1Zhang Zonghao2Lv Wei1
(1.Dept.of P.E.,S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210009;2.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021)
T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Wushu teaching,the study puts forward reform countermeasures of Wushu teaching,and creates conditions i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Wushu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eneral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Wushu teachingreform
G85
A
1004—5643(2011)01—0075—02
1.杜壽高(1974~),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