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雨
(潞城市業(yè)余少體校,山西 潞城 047500)
對基層少兒武術教學方法的探索
王林雨
(潞城市業(yè)余少體校,山西 潞城 047500)
基層少兒武術教學訓練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涉及多種學科科學性很強的工作。少兒武術教學訓練工作有它一定的規(guī)律。在教學訓練的實踐過程中,需要不斷總結和發(fā)現(xiàn)新的規(guī)律,教學訓練的方法也會不斷地加以改進和充實。
少兒武術訓練 教學方法
按照“從小培養(yǎng),打好基礎,系統(tǒng)訓練,積極提高”的要求,注重教法選擇,強化教學要求,不但能有效的幫助兒童準確地控制力量和動作的速度,形成正確的技術動作并趨于完善,同時改變“要我練”的被動局面,達到有效增強兒童體質和訓練水平的目的。為建立起目標明確、操作性強、又能綜合提高兒童身體素質與訓練水平的全新教學模式,首先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
武術訓練本身就是一種教育過程,教練員要及時發(fā)現(xiàn)少兒優(yōu)點給予表揚,訓練實踐告訴我們:少兒運動員喜歡“戴高帽子”,一經表揚,信心倍增,訓練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有時可讓他們出來示范一下,誰完成的好,誰出來示范。激發(fā)少兒競爭心理,提高訓練效果,往往有些教練員看到少兒運動員完成不好,就訓斥,使學生自信心下降,這樣在訓練中看似嚴肅,但少兒大腦皮層神經處于抑制狀態(tài),訓練效果并不好。做為教練員,就應該指出學生完成不好的原因,找出關鍵環(huán)節(jié),給予適當?shù)膸椭c糾正,能有效的改進提高運動成績。
“雙基”就是武術基本功,武術技術的基礎動作,在基層業(yè)余訓練中,初始年齡一般在8—10歲之間,本階段處于打基礎階段,應著重抓緊基本功,基礎技術的訓練,并持之以恒,保持訓練系統(tǒng)性,雙基訓練貫穿整個訓練的全過程。此階段身體訓練比例應略大于技術,大致身體訓練占55%,技術訓練占45%,前期側重于全面身體素質訓練,后期則全面身體素質訓練與專項素質訓練并重,通過雙基的練習,使身體各部位得到較全面的的發(fā)展,并能較快地提高武術運動所需要的專項素質,同時對武術動作的規(guī)范、基本姿式的形成,技能掌握以及為今后學習套路提高技術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練員的示范動作,要力求準確和規(guī)范,正確優(yōu)美的示范可以激發(fā)少兒學武術的興趣和積極性。教練員的示范動作,應先慢再常速,這樣便于少兒跟著摹仿先會動作外形,主要弄清動作路線、方向以及用力的輕重、快慢和著力點。如動作結構復雜的,可采用分解示范進行教學。有的可按上下肢兩部分進行分解教學,也可按動作順序進行分解教學,或按改變方向的部位分解示范教學,如“烏龍盤打”動作,首先教運動員上肢兩臂的動作,然后教下肢倆腿的步伐與步型,最后上下結合動作的教學,這樣便于摹仿掌握動作細節(jié),能在最短時間內學會整個動作。講解與示范是互為補充的,運用時往往將兩者結合起來。武術教學中常采用先示范后講解和邊講解、邊示范的方法。教練員在示范中,多以形象化語言配合教學。形象化語言容易引起少兒興趣,便于少兒記憶和理解,促進他們盡快正確地學會和掌握動作。講解一般是結合動作過程或定勢時進行。講解要盡量簡學扼要,抓住重點不講廢話,可根據(jù)少兒特點編成口訣來講述動作,也可縮編成單字如蹬、擺、提等等來提示,便于少兒牢記。
由于少兒運動員的生理、心理特點所決定,他們的精力不易集中,興趣易轉移,而雙基訓練往往比較單調枯燥、艱苦,所以在選擇訓練方法時一定要注意靈活多樣,內容要生動活潑,而且要經常變換花樣,做到“見好就收”所謂“見好就收”是指運動員興奮性較高的情況下轉換到下一個練習,不要練得時間過長,使它恰到好處,使運動員大腦皮層中總有一個適度的興奮灶,并使它產生良性循環(huán),這樣訓練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以下是筆者從事多年基層工作總結出來的幾種訓練方法:
求知欲是推動隊員自己去探求知識,并帶有情感體驗色彩的一種內心渴望,它能使隊員在訓練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感和積極的態(tài)度,從而產生訓練興趣,增強進一步探求知識的欲望,比如:在學習練習一路彈腿的基本動作時,教練員同時講解沖拳、盤肘、撩拳、砸拳、彈腿腿的具體攻防用法,既提高了少兒學習興趣,又利于記憶,同時也增強了武術的意識。
在我們進行訓練時,往往要隊員重復訓練某一動作時達到一定指標,而且習慣于正數(shù)數(shù),如一、二、三、四、五,這樣在小運動員練習次數(shù)較多而產生肌肉疲勞時,對這樣越多的數(shù)字會產生厭煩心理,而失去堅持到底的信心,心理上的變化導致他們行動上的失敗,相反,在運動員感到疲勞時,他們聽到數(shù)字是一個比一個小,他們會產生一種輕松感,會由此而鼓足干勁,堅持到底,完成訓練指標。如:“壓腿時的停頓時間、倒立,各種步型的靜力練習等,均可運用此方法。
因為少兒運動員均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為了爭第一,他們可以不顧一切,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們在訓練中可訂出一定指標,或用時間限制練習后評定出名次來,如:連續(xù)踢腿10次,看誰用的時間少或用10秒時間連續(xù)踢腿看誰踢的次數(shù)多,亦可將某些基本動作編在游戲中,如分二隊,做連續(xù)側手翻4次的跑步接力賽等,都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根據(jù)少兒的年齡、生理特征,少兒時期肌肉含水分較多,蛋白質和無機物多,富于彈性,肌肉主要量縱向發(fā)展,伸展性好,活動范圍大,韌帶易于拉長,相對力量較小,應練習以靈敏、協(xié)調、速度動力性訓練,少做長時間、大強度的靜力性練習。不懂得恢復,就不懂得訓練,教練員在訓練結束后要采取適當恢復措施。放松活動與整理運動對少兒消除疲勞有相當作用。另外,運動員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在生活方面營養(yǎng)充分,只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運動員才能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迎接下一次的訓練,否則,運動員處一個疲憊狀態(tài),得不到調整,就不會有一個好的成績出現(xiàn),事與愿違。
基層少兒武術的教學與訓練,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學訓練方法外,還要根據(jù)武術運動教學訓練的客觀規(guī)律,結合少兒生理和心理特點來進行,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基層教學訓練的總結實踐過程中,探索出更多的、更好的適應武術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參與文獻:
[1]體育學院通用專修教材.武術[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
[2]蔡仲林.武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On Children Wushu Teaching Methods at the Gassroot Level
Wang Linyu
(Lucheng Juvenile Sports Center,Lucheng Shanxi 047500)
Wushu teaching and training work in grassroot departments,is a kind of long term job with difficulties and scientific contents.Children Wushu teaching and training have their own rulesand regulations.In the practice of children Wushu teaching and training,we need to do necessary conclusions and find new rules to improve the methods of Wushu teaching and training.
Children Wushu training teaching methods
G85
A
1004—5643(2011)12—0063—02
王林雨(1973~),男,中級教練。研究方向:武術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