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燾《瞿髯論詞絕句》芻議"/>
朱存紅沈家莊
別有境界自成一家
——夏承燾《瞿髯論詞絕句》芻議
朱存紅沈家莊
最早的論詩詩當推杜甫的《戲為六絕句》,到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可以說是達到了論詩詩的高峰。論詩詩既屬于文學創(chuàng)作,又屬于文學鑒賞和批評;既體現(xiàn)了作者的詩學觀點,又能給讀者以美感與享受,所以自唐代以來,一直有大量的創(chuàng)作。特別是論詩絕句,以其短小精悍、相對靈活的形式倍受作者們的青睞,作品眾多,今人郭紹虞等即編有《萬首論詩絕句》①。論詞絕句可以歸屬于廣義的論詩絕句的范圍。
清代及近代是論詩絕句的多產(chǎn)期。郭紹虞等編《萬首論詩絕句》中就有超過3/4的作品屬于清及近代所作。隨著詞學在清代的復興,論詞詩在清代出現(xiàn)了頗為繁榮的局面。論詞詩可以說是在詞話、詞籍序跋之外的一種重要的詞學批評形式,其中尤以論詞的七言絕句組詩值得我們重視。比較有名的如厲鶚的《論詞絕句》十二首、江昱《論詞絕句》十八首、孫爾準《論詞絕句》二十二首、周之琦《題心日齋十六家詞》十六首、譚瑩《論詞絕句》一百首又《專論嶺南人》三十六首、《專論國朝人》四十首等。
夏承燾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了論詞絕句的創(chuàng)作②,夏先生曾經(jīng)把所作的論辛棄疾詞“青兕詞壇一老兵”等二首絕句呈給“清季四大詞人”之一的朱彊村,朱氏以為“論詞二首,持論甚新,何不多為之,以補厲氏所不及”③。以后夏老陸續(xù)有論詞絕句之作。十年內(nèi)亂期間,夏老自由受到限制,且被剝奪了從事科研的權利,只能聊以論詞絕句自遣,又寫下了數(shù)十首。后來經(jīng)過整理,并由夏夫人吳無聞先生作注解。中華書局于1979年3月出版了《瞿髯論詞絕句》第一版。第一版收絕句82首。1983年2月由中華書局再版,收絕句一百首,后記說“遵教酌予修訂”。第二版與第一版比較,除新增絕句18首(包括外編7首“論域外詞”)外,還對原有詩的正文和注解作了一些修改。具體說來,有8首絕句作了修改,其中7首只改了個別字句,1首大改;注釋和題解也分別作了十數(shù)處修正,注釋更加準確和完善,題解更恰當和公允,總的說來也更符合學術規(guī)范。
《瞿髯論詞絕句》后來收入《夏承燾集》第二冊,編后記稱“于注釋稍有刪潤”④。與第二版比較,絕句正文一字不易,題解也只作了極個別改動,不過刪去了相當一部分淺顯易見和重復的注釋,刪去了大部分對論述對象的注釋(必要時補入題解),進行了一些文字上的潤飾,以求更加準確簡練。
《瞿髯論詞絕句》自1979年出版以來,僅見有關的專門研究論文5篇,其中3篇發(fā)表于1980年和1981年,篇幅較短,論述遠未深入;另有劉揚忠《〈瞿髯論詞絕句〉注解商榷》⑤一文,僅指摘注解之瑕,臺灣林玫儀《〈瞿髯論詞絕句〉初探》⑥一文則注重探索《瞿髯論詞絕句》的內(nèi)在意蘊,并就“其詞論中最具爭論性的四點提出討論”。作為夏老本人非常重視的一種詞學論著,我們有必要對其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F(xiàn)在結(jié)合夏老的其他詞學論著,對《瞿髯論詞絕句》作一探究。
由于時代的限制和歷史的原因,夏承燾先生沒有提出系統(tǒng)的詞學理論,其詞學理論和詞學觀點散見于他的論文和專著。下面試圖抽繹出《瞿髯論詞絕句》中所反映出的詞學觀點,并與夏先生其他論著做一印證。
(一)知人論世,文史結(jié)合
晚清詞學長于??焙涂加?而很少考察詞人行實,夏先生把詞學和史學結(jié)合起來,進而為“論世知人”之事。他博覽群書,細心收集和考核唐宋詞人的生平事跡和創(chuàng)作背景等,撰寫出《唐宋詞人年譜》10種12家,開創(chuàng)了詞人譜牒之學。夏先生研究李清照、陸游、辛棄疾、陳亮的有關論文,多能結(jié)合歷史和詞人生平,進行深入細膩的論述。
在《瞿髯論詞絕句》中,這種觀點和方法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例如論李煜絕句二首⑦:
淚泉洗面枉生才,再世重瞳遇可哀。喚起溫韋看境界,風花揮手大江來。
櫻桃落盡破重城,揮淚宮娥去國行。千古真情一鐘隱,肯拋心力寫詞經(jīng)。
李煜是杰出的詞人而不是政治家。上二首絕句結(jié)合南唐亡國史實,對李煜的遭遇表示同情。二絕句題解還進一步評價李煜降宋后的詞作,認為“傷今感舊,與亡國之痛相結(jié)合,情感真實,形象鮮明,語言清新,藝術成就很高”。這樣得出的結(jié)論是令人信服的。又如論吳文英詞絕句其一:
小湖北嶺屐群群,綠萼滄浪酒幾巡。夢路倘逢過嶺客,笳邊忍伴斗蛩人。
“過嶺客”指吳潛,“斗蛩人”指賈似道。據(jù)絕句及注解說,吳文英原出入于賈似道之門。后來南宋理宗朝宰相吳潛受賈似道迫害,吳潛和吳文英交好;潛被謫官罷相后,文英不負舊情,不忍再和賈似道來往。題解引清劉毓崧《夢窗詞跋》:“夢窗于似道未肆驕橫之時,贈以數(shù)詞,固不足為累?!笨疾烨宄俏挠⑴c賈似道、吳潛的交游情況后,我們可以對吳文英的人品有更深刻的認識,也可以準確地評價他的那些酬贈之作。
(二)人品重于詞品,弘揚愛國精神
夏承燾先生平生注重出處大節(jié)??箲?zhàn)時,有舊友投向汪偽政權,夏先生即與其斷絕關系。1940年前后,夏先生在上海各大學任教時,曾選宋詞中“足鼓舞人心砥礪節(jié)概者⑧”為《宋詞系》一書教授學生,以激勵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弘揚愛國精神。夏先生在用絕句評論詞人詞作時也注重作家的人品,特別表彰具有愛國精神的作品。例如論張元干絕句:
格天閣子比天高,萬闋投門憫彼曹。一任纖兒開笑口,堂堂晚蓋一人豪。
此首絕句題解說張元干早年雖有投贈秦檜的詞作,但后來因作《賀新郎》詞二首分別送主戰(zhàn)派的胡銓、李綱,而遭到主和派的迫害,由此可見張元干晚年的品節(jié)。另外,夏先生對岳飛、陳亮、文天祥、夏完淳等愛國志士的詞作評價都很高。
相反,對于那些在國家危亡之際仍然漠不關心、粉飾太平的詞人詞作,夏先生的評價則很低。如論張掄絕句:
烽煙汴洛隔邊愁,留個西湖好賞秋。防有姮娥彈淚聽,銷金鍋里頌金甌。
張掄在南宋初期外患頻仍之時,寫下歌功頌德的《壺中天慢》詞,其下片云:“圣代道恰功成,一塵不動,四境無鳴柝。屢有豐年天助順,基業(yè)增隆山岳。兩世明君,千秋萬歲,永享升平樂。”⑨論張掄絕句題解說:“南渡君臣和中原父老,何忍聞此語?”字里行間可見對張掄及其詞作的怨憤之情。
(三)強調(diào)有真情實感
夏承燾先生待人接物,真誠直率。他開創(chuàng)詞人譜牒之學,是為了知人論世,求真求實。夏先生論詞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強調(diào)詞人創(chuàng)作要有“真情實感”,這一點在他的《月輪山詞論集》中關于宋代詞人的論文中可以得到證實。
在《瞿髯論詞絕句》中,夏先生也特別強調(diào)詞作要有真情實感。如前引論李煜絕句其二即稱許李煜為“千古真情一鐘隱”。又如論顧貞觀絕句:
銷魂季子玉關情,冰雪論交萬里程。何必樓臺羨金碧,至情言語即天聲。
評價顧貞觀寄給朋友吳兆騫的兩首《金縷曲》,雖然沒有華美的形式,卻真摯感人,是天籟之音。
(四)標舉蘇辛詞派,批評軟媚詞風
夏承燾先生對于豪放詞作有所偏愛,他自己所作詞也偏于豪放。夏先生曾在日記中寫道:“思中國詞中風花雪月滴,粉搓酥之辭太多,以外國文學相比,其真有內(nèi)容者,亦不過若法蘭西人之小說。求若拜倫哀希臘等偉大精神,中國詩中當難其匹,詞更卑靡塵下。東坡之大,白石之高,稼軒之豪,舉不足以語此。以后作詞,試從此辟一新途徑。王靜安謂李后主詞‘有釋迦、基督代人類負擔罪惡意’,此語于重光為過譽。中國詞正少此一境也?!雹鈴倪@段話可以看出,夏先生標舉蘇辛,厭棄軟媚詞風,固然是從作品內(nèi)容著眼,但也注重其藝術風格。
在《瞿髯論詞絕句》中,夏先生首先肯定李煜的《虞美人》“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及其父南唐中主李璟的《攤破浣溪沙》“回首綠波三峽暮,接天流”,下開蘇軾“大江東去”一派豪放的詞風。在論范仲淹絕句題解中,有范仲淹的《漁家傲》是“蘇辛詞派先聲”的說法。對于蘇軾和辛棄疾,夏先生都使用了較多的篇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后面還提出了劉辰翁等詞人是繼承蘇辛詞派的。
(五)內(nèi)容和形式并重
在評價歷代詞人詞作時,夏承燾先生不僅注重詞作的內(nèi)容,同時也重視詞作的藝術形式。如夏先生《月輪山詞論集》中所收論陸游、辛棄疾、姜夔等文章就如此。
在《瞿髯論詞絕句》中,作者也能兼顧內(nèi)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并且善于針對不同的詞人而有所側(cè)重,作出恰當公允的評價。論詞時夏先生對詞作內(nèi)容的重視前面已有較多論述,在此不贅述。對于詞作的藝術形式如格律、語言等方面,夏先生也很注重。如論萬俟雅言絕句:
字字宮商費苦辛,一篇春草變荊榛。笳鐃聲里調(diào)脂粉,氣短朝堂顧曲人。
作者指出萬俟雅言的詞嚴依宮律,其《春草碧》詞上下片字字四聲相對,這樣就使作詞的道路變得非常狹窄了。另外,論吳文英詞絕句題解認為吳詞“形式極美”,并以神仙宮殿的金碧輝煌來形容吳詞的絢麗多彩。夏先生對詞藝術形式有恰如其分的把握,所以能對詞人詞作的藝術特色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夏承燾先生作為杰出的詞學家,同時又是當行本色的詩人和詞人,自然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論詞絕句這一體裁來評論歷代詞人詞作,并取得很高的成就。夏先生在借鑒前人論詞絕句的經(jīng)驗的基礎上,有所選擇和創(chuàng)新,運用適當?shù)姆椒ê图记蓙韺υ~人詞作進行評價。
(一)篇幅不定,因人制宜
前人的論詞絕句,一般來說一首只涉及一位詞人,偶爾涉及兩位詞人,并且不會離開詞人去論述其他詞學現(xiàn)象。在論詞絕句組詩中,論述同一位詞人一般只用一首絕句,最多也不會超過兩首。
在《瞿髯論詞絕句》中,夏先生根據(jù)詞人的具體情況,打破了這種常規(guī)。在一百首論詞絕句中,有6首以上每首同時論述了兩位詞人,如論歐陽修、柳永絕句就對這兩位宋詞大家及其詞作進行了評論,并且夏先生還論及了單個詞人以外的詞籍、詞風等詞學現(xiàn)象,如對《樂府補題》和北宋詞風的評論。在評論某一位詞人時,夏先生也不拘篇幅,根據(jù)自身研究的心得,或論述或否,有8位詞人還用了3首以上的絕句去進行論述。如蘇軾,夏先生不僅用了5首絕句單獨論述他,還把蘇軾和蔡松年放在一起進行了評論。
(二)既有總體把握,又有不同角度的具體分析
《瞿髯論詞絕句》在評論詞人詞作時,有些作品能在總體把握的基礎上,從某種角度對詞人詞作進行一些具體分析,特別是有些用了多首絕句來評論的詞人更是如此。如論秦觀絕句:
秦郎淮海領宗風,小闋蘇門亦代雄。等是百身難贖語,郴江北去大江東。
作者首先總體評價秦觀在蘇門詞人中非常突出,接下來具體分析,看到蘇軾對秦觀的青睞,認為秦觀的《踏莎行》(霧失樓臺)和蘇軾的《念奴嬌》(大江東去)可以并傳。
又如論辛棄疾四首:
青兕詞壇一老兵,偶能側(cè)媚亦移情。好風只在朱闌角,自有千門萬戶聲。
人居平土魚歸海,禹跡蒼茫在兩間。誰會詞人饑溺意,大江東下望金山。
學種東家樹幾株,登樓身已要人扶。誰憐火色鳶肩客,臨逝方承急召書。
金荃蘭畹各聲雌,誰為吟壇建鼓旗?百丈龍湫雷壑底,他年歸讀稼軒詞。
作者首先評價稼軒詞風具有多樣性,后面還論及詞人的愛國精神、詞人的生平遭際,最后表明反對軟媚詞風,主張稼軒豪放風格。其他以多首絕句論一位詞人的如論蘇軾、李清照、姜夔絕句均如此。
(三)探討源流,比較異同
《瞿髯論詞絕句》雖然是分詞人來進行論述,但并不是一味孤立地論述每一位詞人,而是注意到了詞人創(chuàng)作的先后繼承和影響,并且還多方面比較了詞人詞作之間的異同。
在論張志和絕句和論日本嵯峨天皇絕句時,夏先生提出張志和的《漁歌子》五首傳至日本,自天皇以下宮廷貴族和作甚多,成為日本詞學的開山。又如論蘇軾、蔡松年絕句:
坡翁家集過燕山,垂老聲名滿世間。并世能為蘇屬國,后身卻有蔡蕭閑。
作者認為金朝詞人多學蘇軾,其中蔡松年尤為著名。在論元好問絕句其一中,認為元好問是學蘇有成的一位詞人。此外,如前面論述到的蘇辛詞派的源流及影響,夏先生也給予較多的關注。
比較的方法在《瞿髯論詞絕句》中的使用很普遍,比較的角度也多樣。如論陳亮、朱熹絕句:
號召同仇九域同,龍川硬語自盤空。菜根嚼出成宮徵,笑看搖頭一遁翁。
此詩寫辛棄疾和陳亮舉行鵝湖之會,共商抗金大計,邀朱熹參加而被拒。作者把陳、朱二人對待抗敵的方式和態(tài)度作了一個比較。又如論李清照絕句,把李清照的詩詞作了比較,把李清照和蔡文姬作了比較;論姜夔絕句,則分別從詞作語言和人生態(tài)度等方面把姜夔和杜牧、陸游作了比較。
(四)摘句評詞
摘句品評是我國古代詩話中一種比較常用的文學批評樣式,可以追溯到南朝梁代鐘嶸的《詩品》,但主要是品評賞鑒詩歌中的佳句。后來發(fā)展到借用某位作家作品中某個句子來評價作家的總體風格,王國維《人間詞話》就有多處用這種方法來評論作家,如用“畫屏金鷓鴣”來概括溫庭筠詞品,用“弦上黃鶯語”來概括韋莊詞品,用“和淚試嚴妝”概括馮延巳詞品等。
在熟讀詞人作品之后,評論者自然而然地可以引用或者化用其詞作中的語句來進行文學批評。夏先生對被評價詞人的作品非常熟悉,他經(jīng)常能信手拈來詞句寫入《瞿髯論詞絕句》中。其大致有兩種情況:
一是摘句評論詞人詞風。例如論元好問絕句其一:
紛紛布鼓叩蘇門,誰掃刁調(diào)返灝渾?手挽黃河看砥柱,亂流橫地一峰尊。
一是摘句入詩以烘托氣氛。如前引論李煜絕句其二,前兩句詞意即出自李煜詞作。又如論岳飛絕句:
兩河父老寶刀寒,半壁君臣恨茍安。千載瑤琴弦迸淚,和君一曲發(fā)沖冠。
“千載瑤琴弦迸淚”一句,語出岳飛《小重山》:“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蹦纤涡〕⑵步螅凰蓟謴?。岳飛的抗戰(zhàn)主張屢次受到主和派阻撓而不能實現(xiàn),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遭到殺害。岳飛慷慨悲憤的心情正可以用“千載瑤琴弦迸淚”來比擬。
三、對《瞿髯論詞絕句》的總體評價
夏承燾先生作為杰出的詞學家和詩人,運用絕句組詩的形式來論詞,自然有不少突破前人之處。據(jù)說《瞿髯論詞絕句》是夏先生本人最傾注感情的一部著作。通觀全書,我們可以認為,《瞿髯論詞絕句》確實出自夏先生的精心創(chuàng)作,體現(xiàn)了夏先生的詞史意識,是對其詞學成就的一次展覽。在歷代諸多詞論詞評中,委實別有境界,且自成一家之言。
(一)精心結(jié)撰的一組作品
《瞿髯論詞絕句》大氣包舉,蘊含豐富;作者眼界闊大。我們可以注意到所刊論詞絕句應當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標準精心挑選的。此外,我們還能在《天風閣學詞日記》中見到不少未入選的論詞絕句。所刊論詞絕句還經(jīng)過了精心的修改。我們發(fā)現(xiàn)同一首論詞絕句在其《學詞日記》、書法作品和正式結(jié)集發(fā)表時在文字上多有差異,再版時又作了精心修改。如《夏承燾集》第一冊所附手書論詞絕句照片中論放翁和論白石詞絕句就與《瞿髯論詞絕句》中所載,有一些文字上的不同。經(jīng)過字琢句煉和精心選擇,書中一些絕句既可稱為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同時不乏具有獨到之見的詞學批評觀點。
(二)一部簡明的詞史
夏承燾先生很早就有撰寫詞史的設想,在《天風閣學詞日記》中就屢有記載,如在其1939年12月22日日記中寫道:“又擬擴大詞史范圍為詞學六書:一詞史;二詞史表;三詞人行實及年譜;四詞例;五詞籍考;六詞樂考。草稿初具,不知何年寫成?!狈N種原因,夏先生的夙愿最終沒有能夠?qū)崿F(xiàn)。不過,我們可以把《瞿髯論詞絕句》視為一部簡明的詞史別構(gòu)之作。此書集論詞絕句一百首而成,自晚唐五代以至近代,論及大小詞人六十余家,旁及域外詞人數(shù)家;不僅論詞人詞作,還論及一些重要的詞學論題,如唐教坊曲、填詞、北宋詞風、樂府補題、詞壇新境等,論述的范圍非常廣泛。其次,《瞿髯論詞絕句》對詞史上的源流演變、詞人之間的繼承和影響多有論述。
論詞絕句語言雋永,但往往有含義不確定或難解之弊。如楊海明《從厲鶚〈論詞絕句〉看浙派詞論一斑》一文,絕大部分篇幅用于12首絕句的箋評,最后再作簡單的歸納。近年論詞絕句的研究多半也花費大量筆墨在對絕句的箋釋上。這種箋釋是否完全符合作者的原意就難說了。與以前論詞絕句的最大不同在于,夏夫人吳無聞先生給每首絕句作了注釋和題解,解決了這一問題。夏先生在《瞿髯論詞絕句》前言中說到與吳無聞先生“同斟酌疏釋”,我們仔細體味其注解,多用口語,雖有不規(guī)范和不準確之處,但仍然可以看做對夏先生講解的忠實記錄,可以傳夏先生論詞之神。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論詞絕句的注解同樣體現(xiàn)出夏先生的詞學觀點。這樣,《瞿髯論詞絕句》就做到了揚長避短,既具文學意味,又能作出準確切當?shù)脑~學批評,構(gòu)成了一部簡明的詞史。
(三)詞學論述研究成就的提綱
如前所說,《瞿髯論詞絕句》對歷代詞人和詞史上的源流演變進行了廣泛的論述。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夏先生對詞人的論述并不刻意求全。例如,晚唐五代的韋莊、馮延巳,宋代的張先、二晏、蔣捷等比較著名的詞人,所收論詞絕句都沒有專門論及。相反,如趙佶、張掄、張镃、陳經(jīng)國等名氣不大的詞人卻有論述。我們不排除作者對某些被論及詞人的偏愛,但對他們的研究是有所創(chuàng)見的。論詞絕句沒有論及的韋莊、馮延巳和張先、二晏等詞人,雖然夏著《唐宋詞人年譜》收有這幾人的年譜,但是夏先生后來的詞學論文卻很少涉及他們。夏先生詞學論述的主要成果結(jié)集為《月輪山詞論集》。書中所收論文論及的詞人包括李清照、陸游、辛棄疾、陳亮、姜夔、張炎和岳飛等人。這些詞人都有絕句論及,且大多是《瞿髯論詞絕句》重點論述的對象(除陸游外,每位詞人都使用了3首以上絕句來論述)。其他多數(shù)夏先生沒有撰寫專文來進行論述的詞人,我們只能通過解讀《瞿髯論詞絕句》來領會夏先生關于他們的見解和評價了。
夏承燾先生出版《瞿髯論詞絕句》最初面向的是社會上的廣大讀者,所以其注解不求規(guī)范,娓娓道來,如說家常。收入《夏承燾集》時,編者對注釋作了較多的“刪潤”,以更合乎學術規(guī)范,并稱《瞿髯論詞絕句》為夏先生“詞論的結(jié)晶”。如同關注《天風閣學詞日記》等夏先生的詞學論著一樣,我們應當更加關注和研究《瞿髯論詞絕句》一書,以便更好地學習和總結(jié)一代詞學大師的詞學成就。
【作者單位:銅仁學院中文系(554300)】
①郭紹虞《萬首論詩絕句》,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版。
②夏承燾《瞿髯論詞絕句》,中華書局1983年版,前言。
③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1930年11月4日記,《夏承燾集》第五冊,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163頁。
④夏承燾《夏承燾集》第二冊,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55頁。
⑤劉揚忠《〈瞿髯論詞絕句〉注解商榷》,《文學遺產(chǎn)》,1985年第3期。
⑥林玫儀《〈瞿髯論詞絕句〉初探》,(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編委會主編《第一屆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版,第455-482頁。
⑦夏承燾《瞿髯論詞絕句》,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2、3頁。本文所引夏著論詞絕句及注釋、題解均據(jù)此書。
⑧夏承燾《宋詞系》前記,《夏承燾集》第三冊,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79頁。
⑨唐圭璋編纂《全宋詞》,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3572頁。后引宋詞均據(jù)《全宋詞》。
⑩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1929年8月26日日記,《夏承燾集》第五冊,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1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