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邊 (北京戲曲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戲曲系 北京 100000)
名詞解釋:下高:是指從高臺上往下翻騰的各種技巧。
享譽中外的京劇,被世人稱為“國粹”,更是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戲曲藝術(shù)源遠流長,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它的藝術(shù)魅力不僅僅是婉轉(zhuǎn)悅耳的唱腔和念白,其獨特的扣人心弦的各種筋斗,尤其是從高臺上運用各種技巧翻騰而下的精彩瞬間,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京劇現(xiàn)代戲《奇襲白虎團》中志愿軍戰(zhàn)士從高臺上以各種筋斗翻騰而下,臺蠻、臺提、臺躡子等,生動的展現(xiàn)出了志愿軍戰(zhàn)士們跳下懸崖插入敵后直搗白虎團的戰(zhàn)斗場面。驚險的動作看的臺下觀眾都手心里捏了一把汗?!吨侨⊥⑸健分?,在威虎廳這場打戲中,匪徒持匕首猛的撲向椅上的解放軍戰(zhàn)士。解放軍戰(zhàn)士機警敏捷地從椅上“云里翻” 落于臺階下,深刻的表現(xiàn)出了解放軍戰(zhàn)士的英勇無謂精神,和高超的戰(zhàn)斗技巧。戲中的這些下高技巧不但符合劇情,還增加了藝術(shù)效果和觀賞效果。每場演出中到了下高等技巧的時候,整個演出氣氛往往達到了整部戲的高潮。觀眾們不時的發(fā)出一聲聲驚呼并大聲叫好掌聲雷動。這就是京劇武戲中的下高技巧,他有著非常高的難度,有強烈的感官刺激,能產(chǎn)生非常震撼的藝術(shù)效果,深受觀眾們的喜愛。
戲曲學校畢業(yè)的學生直接的就業(yè)目標就是全國各大劇團,在這些劇團中最需要的就是武戲演員。尤其是具備下高等高難度技巧的武戲演員。可以用“缺”來形容。出現(xiàn)這種原因的情況有很多。如:功難練,練功很苦,時常受到傷病困擾,更主要的是藝術(shù)生命力短暫,沒有十年八年練不到一定程度,但是年齡一大就翻不動了。等等這些原因,造成了劇團急需高水平的武戲演員。甚至一些文戲演員在進團考試時也要考核他的基本功素質(zhì),現(xiàn)在的院團需要的是能唱能翻打的全面人才。如果你還具備如下高等高難度技巧,那么你將比競爭者更有優(yōu)勢進入到理想的院團??梢娀竟记蓪W生的就業(yè)有多么大的幫助!因此基本功技巧成為了進入優(yōu)秀院團的敲門磚。
下高技巧尤其是兩張高三張高的臺子,使得這些高難度的技巧更具有很高的危險性,不是每個學生都可以練習的,他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1.扎實的筋斗基礎(chǔ):必須在地面上能完成高質(zhì)量的技巧后,學生才能練習高上技巧。否則就很容易出現(xiàn)危險。
2.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下高對動作規(guī)范要求嚴格,每一步都要做到位,這需要很好的身體素質(zhì)做保證,同時身材過高、過重的學生有些高難度的下高技巧也不適合練習。
3.過人的膽量:下高技巧首先要戰(zhàn)勝的就是害怕心理。桌子每加高一張,站上去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膽子小的學生在高上因為害怕,動作就不能做到位,出現(xiàn)動作變形,導致出現(xiàn)失誤。
4.清晰的頭腦:主要要求的是學生對技巧的悟性。因為下高技巧不是練死功,要有聰明勁兒,能領(lǐng)悟老師的動作要領(lǐng),這樣才能學會和掌握下高技巧。
5.隨機應變的能力:下高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就算技巧掌握的很成熟了,也可能出現(xiàn)各種意外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有隨機應變能力,尤其是在舞臺上沒有老師和器械保護的情況下,一定要根據(jù)實際的情況來靈活應變使自己免受傷害。
1.安全第一:下高技巧的練習一定要注意安全,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教學。
2.檢查器械:教師在學生練習之前,一定要仔細檢查器械是否有安全隱患,這樣才能發(fā)揮器械的作用,保證學生的安全。
3.嚴肅紀律:教授學生在練習下高等危險技巧時,做動作的學生一定要全神貫注,旁觀的學生不能做說笑打鬧等違反課堂紀律的事情,保持嚴肅的課堂氣氛。以免影響高上的同學和保護的老師,出現(xiàn)晃范兒等危險情況的發(fā)生。
4.循序漸進:練習下高技巧不能求快,要求穩(wěn)。在學生各方面條件都達到要求了,在進行下一步的教學。
5.抄保結(jié)合:教授下高等高難度技巧對老師的要求也很高,要求老師不但要講解清楚,更要有在教授中能時刻保護學生安全的能力。在學生動作沒有完全定型之前,一定要運用抄保等教學手段來進行練習。
下面我就“兩張桌云里翻”這個下高動作展開具體分析:
1.預備動作:面朝下高方向,兩腳平行站在桌子前端,兩膀向斜前上方舉起,掌心相對,拇指上挑四指并攏,眼看前方。
2.動作方法:
(1)向下微蹾,上身立直,兩膀下擺至后下方,帶足力量領(lǐng)向斜前方指定位置。
(2)兩腳用力蹬桌,提肩,提腰,提氣雙腿快速上吸,雙手順勢抱住腳腕,勒腿團身向后翻轉(zhuǎn)。
(3)翻頭后,眼鏡看到地面時,做撒腿抬膀做兩頭抻動作,提氣落地,雙腳著地后屈膝緩沖站穩(wěn)。
3.教學要點:教授這個動作有三個點必須要保證學生做到位:
(1)領(lǐng)膀位置,根據(jù)學生的身高不同略有差異,但是總的原則是不能過近,防止磕在桌子上,不能過遠,否則會沒有高度而且增加翻頭的難度。
(2)勒腿向后翻頭的力量,一定要在前兜的情況下,能很輕松的向后翻頭。
(3)撒腿時間一定要合適,正確的撒腿時間是保證正常落地的基礎(chǔ)。
這三點是老師在教學中要重點講解的地方和在學生完成動作時,要重點注意保護的地方。
4.教學方法:
要遵守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
(1)學生在上桌前,一定要掌握原地前兜一尺左右的單提動作。
(2)站在高點的墊子上,向下兜單提動作體會動作要領(lǐng),掌握后一步步增加高度。
5.老師的抄保:
有條件的應當運用保護帶和軟毯子保護。沒有保護帶時,在高上老師站在學生的兩側(cè),最開始采用前后把,待學生前兜翻頭時,前把提、后把向前上方送幫助學生翻轉(zhuǎn),翻頭后送其緩沖落地。掌握后可以采用上下把抄法,在桌上雙人抄,老師已經(jīng)不用給勁,基本自過以后,采用桌上一個老師抄保,桌下一個老師保護落地,最后過度到兩個老師都在下面保護落地。
6.容易忽視的地方:
練習下高技巧,學生往往在整個動作都做的很規(guī)范很到位的時候,因為落地緩沖沒有做好,而出現(xiàn)傷害事故。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往往是因為學生放松了身體肌肉和警惕性,感覺動作完成的不錯或者是動作定型以后有大意的心理而忽視了落地緩沖。緩沖在從高桌和穿厚底下時尤為重要,這就要求老師不但要特別強調(diào),還要給學生講解清楚緩沖動作該怎么做。
從高處翻下在老師和器械的抄保下,學生對緩沖的感覺作用不是很大,一旦撤去軟毯子,由于重力的加速度,腳掌與地面的相互作用力是很大的。緩沖做的不好,就有可能出現(xiàn)意外情況。在從高處翻下時,在空中多數(shù)技巧最后的動作都是兩頭抻,人體是比較伸展的狀態(tài),這時要迅速變?yōu)樯陨郧鹊臓顟B(tài),當腳尖接觸地面時,身體肌肉要緊張起來尤其是腿部和腳部肌肉,整個身體要做彈性的曲體動作,延緩落地時的巨大沖擊力,從而使得落地動作顯得很輕,這就是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找落勁,落地動作的漂亮與否,是評價動作完成好壞的重要指標。
戲曲基本功教學是學戲?qū)W生的基礎(chǔ)課,每個學生都要練習,學習基本功的課很苦,又是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訓練才能掌握的一門課程。這門課程對學生的戲曲生涯起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很多劇目對基本功某些技巧都有特定的要求。更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的技巧出現(xiàn)在戲曲舞臺上。作為基本功老師就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總結(jié),有能力的老師碰到優(yōu)秀的學生,甚至還要不斷的開發(fā)新的技巧。(以下高為例:我們學校近些年就給學生,練成了三張高云里折腰、兩張高云里躡子等高難度技巧。并在演出實踐中取得了轟動的效果)可以這樣說老師的水平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事業(yè)前途。老師的責任重大,為了我們的學生,也為了京劇事業(yè)的發(fā)展,我們要在保證學生的安全的前提下教出更多更好的戲曲人才。
[1]戲曲武功教程.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