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慧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對外交流合作的機會日益增多,具有高素質(zhì)良好溝通能力的人才已受到社會廣泛關(guān)注。全球化的時代是一個表達的時代。英語表達能力,尤其是演說與寫作能力,更是英語交際能力的核心競爭力。著眼于培養(yǎng)適應(yīng)全球化的優(yōu)秀人才,許多高校在英語教學上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教學改革,加大聽說訓練在課堂中的比重。我國大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仍存在一定差距。
這是由于大學英語本身課時較少,教學任務(wù)重,教師往往側(cè)重于書本知識的傳授。即使在課堂上安排了口語教學內(nèi)容,也只停留在較淺的語言形式的操練層面上,學生缺乏一定熱情。雖然語境教學的導入強化了語言學習和訓練的文化環(huán)境,但不少學生由于為了語言而練語言,語言缺乏思想性、邏輯性、連貫性和地道性;不知如何有效組織觀點、如何增強語言的說服力和運用非語言因素增加感染力;不知道如何與聽眾溝通,聽眾關(guān)注度不高,使得語言交際能力訓練仍流于表面。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就必須革新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模式;文章就英語課堂演講這一簡單的教學活動,論述如何科學有效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英語演講有效進行,必須處理好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guān)系。美國學者Lucas認為演講的言語交流過程一般由七種成分組成:1)演講者2)信息3)媒介;4)聽眾;5)反饋——聽眾對演講者做出的反應(yīng);6)干擾——任何妨礙言語交流的事情;7)環(huán)境——言語交流的時間和地點。其中演講者、聽眾是主體;演講內(nèi)容是客體,連接主、客體的紐帶是口語和相應(yīng)的體態(tài)語這樣的傳播媒介。
1.時間安排。每次上課前10分鐘左右為英語演講活動時間。先由一位學生上臺作主題演講3—5分鐘,接著師生共同參與答辯與評論。
2.實施對象。大學英語二年級(第一學期)學生。為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在大一兩個學期,學生分別進行了簡單的口語訓練和經(jīng)典美文背誦準備。
3.演講形式。學生一般按學號輪流演講,但也可自行調(diào)整順序進行演講。
4.演講題材與題目。演講題材可出自教科書,也可以源于生活。
5.評價。每次演講活動完畢,采取老師點評,師生提問,學生打分互評的形式對演講者的表現(xiàn)評定成績。課間休息,將該生的演講成績反饋給教師。演講成績分為優(yōu)、良、中、及格、不及格5個不同等級。該成績占平時成績的50%。另外,教師對提問的學生表現(xiàn)情況給予記錄,作為平時成績的一個參數(shù)。
1.將英語演講引入英語課堂取得了相對滿意的成績。
(1)英語演講豐富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學生非常珍惜這種交流機會,別出心裁地展示自己。百態(tài)的人生故事,熱點的時政關(guān)注,貼身的校園生活,各地的風俗趣聞和聲情并茂的模仿表演。這些精彩活潑的課前演講,成為課文學習的熱身,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英語教學的效率。
(2)英語演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課堂演講不但為英語愛好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臺,還可以檢驗學生的英語水平,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差距。身邊的榜樣,能促使學生你追我趕,更努力地學習。
(3)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鍛煉。演講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學生的正式講話的自信心和交流意識,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2.英語演講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應(yīng)對措施。
(1)部分學生對演講重視不夠,準備不充分,疲于應(yīng)付,達不到預(yù)期演講效果。如在演講內(nèi)容的選擇上,題材陳舊,選材面狹窄。有些學生選擇介紹一個大家極為熟悉的西方節(jié)日;有些學生讀兩則英文笑話交差。演講內(nèi)容信息豐富度不足,導致聽眾關(guān)注度不高。
(2)演講稿特色不分明。部分學生沒有分清演講稿和平時記敘、抒情小品文的區(qū)別。如演講稿選詞中式英文明顯,用詞不夠得體,使用較生僻晦澀的詞語,抑制信息的有效傳播。演講內(nèi)容條理不夠清晰,邏輯思維不強。演講長篇大論,讓聽眾抓不住重點,理不清頭緒。
(3)演講者缺乏一定演講技巧。演講者吐詞模糊,語調(diào)缺乏起伏變換,語速過快,聲音過小,信息傳播率較低。學生難以聽懂?;蛘哐葜v者表情、手勢不自然。
根據(jù)以上出現(xiàn)的問題,筆者在活動開展后期做出了逐步的調(diào)整和改進。首先,筆者通過獎勵形式來激勵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英語演講中。在演講選材上,筆者指導學生演講要考慮聽眾心理,做到“先聲奪人”,力求選擇新穎、獨特的素材。演講詞要有較高的概括性、口語化,避免使用生僻、難懂的詞語。文章內(nèi)容做到條理清晰,生動形象。
實踐證實在英語課堂引入演講模式不僅激活了課堂教學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英語教學的效率,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交流、邏輯思辨和創(chuàng)新能力。認識到英語課堂演講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根據(jù)實踐反映出來的問題加以改進,并堅持不懈地實施下去,筆者相信英語演講就會不斷為大學英語教學帶來驚喜,最終會讓師生都受益。
[1]張冬玉.英語演講與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教學,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