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鳳蓉
近年來隨著中國合唱節(jié)、中國國際合唱節(jié)等大型合唱賽事的成功舉辦,特別是剛剛結(jié)束的“青歌賽”、“紅歌會”等合唱比賽如火如荼的進行,掀起了全國上下合唱活動的新高峰 。今年恰逢建黨九十周年大慶,由群眾組織的“歌頌祖國、歌頌中國共產(chǎn)黨、歌唱我們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合唱活動更是風起云涌,舉辦得有聲有色。如何組織和排練好群眾合唱,不斷提高群眾合唱的專業(yè)水準,就成了我們研究的新課題。
群眾合唱的組建一般局限于某個單位、某個部門或某一類社會群體,是業(yè)余性質(zhì)的合唱,它的組建與專業(yè)合唱隊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他們歌唱的目的是抒情、娛樂,在豐富自身精神世界的同時,也讓別人獲得精神享受,我們應該跳出專業(yè)合唱隊組建的原則,不要用嚴格區(qū)分聲部音色的方法來組建業(yè)余群眾合唱隊。組建群眾合唱隊應把握以下幾個原則:1、五音不全的人一定不能成為合唱隊員;2、將樂感好、節(jié)奏感強、音準好的隊員多編排在低聲部;3、建立好合唱隊的紀律約束機制,要求合唱隊員排練時一定要盡量準時地全員參加,而不用出現(xiàn)“鑼齊鼓不齊”的現(xiàn)象,這是群眾合唱“事半功倍”的前提保障。4、建立合唱指揮的權(quán)威性,指揮的專業(yè)水準和個人的人格魅力是建立其權(quán)威性的前提條件。合唱指揮是合唱隊的組織者、建設者和合作者,他是合唱隊的核心和舵手。俗話說“沒有不好的合唱隊,只有不好的指揮”,指揮的水平直接決定合唱隊的專業(yè)水準。
群眾合唱隊一般都是為了某個活動或賽事而臨時組建的,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專業(yè)的合唱知識,排練也是短期速成的。所以對曲目的選擇應該把握以下三個原則:第一曲目難度適中。群眾合唱一定要注意曲目難易程度的把握,一般情況下,他們沒有駕馭太大、太難作品的能力,如《祖國頌》、《八駿贊》等。如果曲目難度太大,在排練和演出中常常出現(xiàn)跑音、跑調(diào)、跑節(jié)奏等基本技術問題,為了糾正這些問題,經(jīng)常把隊員們搞得是“人疲馬乏”、得不償失,極大的挫傷了隊員們的積極性和歌唱的熱情。而對于中等難度的曲目,群眾合唱隊會把握的非常到位,如《走向復興》、《瑤山夜歌》等。第二曲目風格多為熱烈風趣、健康向上。群眾合唱更能體現(xiàn)集體主義團結(jié)合作、積極向上的精神,所以他們更能演繹節(jié)奏歡快、旋律優(yōu)美、情緒飽滿的歌曲。如《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而對于象《松花江上》這一類情感深沉、對比強烈的藝術歌曲,他們就很難準確地把握其內(nèi)涵的藝術情感。第三曲目風格的對比。群眾合唱一次演出或比賽通常是兩首曲目,這兩首曲目選擇時一定要注意在風格上形成對比。一般情況下,是一首節(jié)奏歡快的曲目,配一首柔美抒情的曲目。這樣一方面能彰顯合唱隊對曲目的駕馭能力,另一方面不同風格的兩首曲目演出效果也能相得益彰。比如進行曲風格的《走向復興》配柔美抒情的《我的祖國》;熱烈歡快的《祝酒歌》、配大氣磅礴的《東方紅》等。
曲目的改編:合唱是一種藝術的再創(chuàng)作過程,任何一只合唱隊要想獲得驕人的成績不能沒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而曲目在力度、速度、聲部等上的創(chuàng)新,是取得成功的“敲門磚”。群眾合唱由于其自身的特點,曲目改編的空間就更為寬泛。第一群眾合唱曲目的改編。這里指的是我國特殊歷史時期產(chǎn)生的以齊唱為主要演唱形式的群眾合唱曲目,它并不符合我們現(xiàn)代意義上以多聲部演唱為特點的合唱要求。我們可以改編它們,通常的手段有:加入新的旋律,改變曲目原有的速度,如《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加人輪唱形式,如《解放區(qū)的天》;加入多聲部,如《東方紅》等。第二將節(jié)奏難、和聲復雜的曲目改簡單,它的手段通常是精簡聲部,如《青春舞曲》、《祝酒歌》等。第三在保證曲目風格的基礎上,對某些曲目在力度、速度上做出較大的調(diào)整,通過加休止符、加填空旋律、加長音等手段,將原來的曲目改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意來??傊?,曲目改編能否在保證原曲的基調(diào)上改出新意,改出“出彩點”,達到新的藝術效果,完全取決于指揮者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
指揮的排練是一個非常具體而又細致的工作,它是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也是生活、技術、感情三者結(jié)合的過程。群眾合唱的排練更需要指揮者的領導能力、藝術感染力、生活的智慧以及個人的人格魅力。群眾合唱排練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營造良好的排練氣氛。這是集中體現(xiàn)指揮者生活的智慧,如何用生動形象、貼近生活的語言來描繪合唱與合唱指揮的專業(yè)技能,而不是堆砌大量費澀的專業(yè)術語。比如:合唱的狀態(tài)要求是吃驚時的狀態(tài),用專業(yè)術語描繪就是——眉頭展開,鼻梁拉長,眼睛睜大,顴骨提起,鼻孔怒張,露出上牙。假如你用這樣的語言給群眾合唱隊員們講解,那他們做出的樣子一定很猙獰。在此可以舉一個例子來引入——有一天在倫敦的大街上,合唱隊員張三突然碰到了你,于是他驚呼:“某老師,你也來倫敦了!”歌唱的過程自始至終就保持這一狀態(tài)。又如合唱的抒情——歌唱是抒情,以情動人。要“動”人得先“動”己,所以,合唱隊員得先把自己唱“美”了,然后才能打動別人。當合唱隊演唱差強人意的時候,指揮在此時可以引用一句流行歌詞“我美了,美了,美了;我醉了,醉了醉了??????”,唱著問隊員們:“你們美了嗎?醉了嗎?”可想而知,此時的氛圍一定是輕松而愉快的。
(二)“弱聲、半聲”的聲音訓練方法貫穿排練的始終。群眾合唱隊的聲部排練一般都是先分聲部排練,等到音準、節(jié)奏、旋律都把握的差不多的時候,再合排。排練過程中,無論是分排還是合排,都要求合唱隊的聲音不能壓過鋼琴伴奏。它的好處有:有利于音準節(jié)奏的把握;有利于聲部的和諧;有利于節(jié)約用嗓。即使排練的最后階段。即合排要求出效果時,讓合唱隊放開歌唱,仍然要求隊員遵循“60%的聲音,80%的氣息,100%的情感”的總原則,歌聲是需要永遠控制的。
(三)高位靠前聲音概念的灌輸和聲音效果的尋求。“美、柔、輕、高”是合唱的總原則,也是當今世界合唱發(fā)展的總趨勢,對于群眾合唱也不例外。對他們而言“高”,無疑是最難的?!案摺本褪歉呶豢壳?。首先指揮要引導合唱隊員建立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其次是引導他們尋找正確的共鳴位置。指揮可以告訴合唱隊員隊員“我們的嘴是平時吃飯、說話的嘴,而并非歌唱的嘴;它只是歌唱的一個通道,而我們歌唱的嘴在眉心。它好比是一個針眼,而歌聲好比是一根線,歌唱時一定要讓聲線穿過針眼?!?/p>
(四)排練過程中堅決杜絕“遍遍過,句句扣”。
“聲音控制”應該貫穿群眾合唱的整個過程,在他們演出時指揮一定要反復叮囑“正常發(fā)揮,理性的控制聲音,平時排練怎么唱,上臺就怎么唱,千萬不要由于激動而去吼音量”。這是群眾合唱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也是群眾合唱演出的時候出現(xiàn)技術問題的根源所在。所以我們常說:演出時,指揮對于合唱隊聲音的控制,專業(yè)隊是感性控制,業(yè)余隊是理性控制。
總之,群眾合唱的蓬勃發(fā)展,不但體現(xiàn)了人民群眾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合作團結(jié)的集體主義精神,而且娛樂了大眾、凈化了心靈、和諧了社會。我們各級從事合唱事業(yè)的專業(yè)人員應該群策群力,把祖國的群眾合唱事業(yè)做的更強更大,更輝煌。
[1]《聲樂探索》[M]潘乃憲,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合唱指揮與合唱訓練》[M]秋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合唱與合唱指揮》[M]文思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聲樂實用指導》[M]潘乃憲,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