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桐
淺析中阮的演奏藝術(shù)
□周 桐
中阮的音色圓潤、富有彈性、優(yōu)美動聽,具有點狀滾動、干凈利索等特點,在民族樂隊中多用于伴奏、重奏和獨奏等形式。中阮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經(jīng)過多年的傳承與發(fā)展,如今形成了高、中、次中、低音四個聲部,自成一族。本文就中阮的音色、力度以及速度的變化進行研究,分析中阮的演奏藝術(shù)。
中阮 演奏 音色 力度 速度
樂器演奏就是運用音樂的語言深刻表現(xiàn)樂曲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情感,通過演奏者的表演,激發(fā)聽眾的想象和聯(lián)想,把聽眾帶到一種特定的情景交融、如詩如畫的境界中。中阮演奏亦是如此,能否把作品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演奏出來,需要演奏者對音樂語言有更深刻的理解,讀到樂譜就能被音樂所觸動,產(chǎn)生與作者要求相一致的、富有感情的創(chuàng)作動力,從而完美地表達音樂。
首先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音色變化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彈奏中阮時,所彈出的音符亦即音色的品質(zhì),是能否給人美感的重要因素。中阮在音色上變化很多,演奏前先建立正確的音色概念,去掌握各種不同音色的演奏法和用法。音色從明暗度上可分為幾類,即純與雜、亮與暗、厚與薄、松與緊等。比如右手演奏靠近指板時音色就比較柔和。一位優(yōu)秀的演奏家應能根據(jù)樂曲的不同風格、內(nèi)容運用各種各樣的音色。通過各種音色的變化,使樂曲顯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立體效果。
撥片的運用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首先持撥方法要正確,撥片捏得過緊會使手腕僵硬,捏得過松撥片又會在大指、食指間搖晃。強奏時捏得稍緊一些,弱奏時捏得較松一些,總之以適度為宜。其次,撥片觸弦深度,即撥片彈弦瞬間入弦的深度?;居|弦深度約占整個撥片的六分之一,即撥片尖端3mm(一般大拇指、食指捏住撥片后還需要露出整個撥片的二分之一)。最后,撥片入弦的角度,即撥片彈弦瞬間與琴弦形成的角度,分基本入弦角度與變化入弦角度?;救胂医嵌?,應保持撥片與琴弦?guī)缀醮怪保韵蜃髢A斜。無論基本入弦角度還是變化入弦角度均需要根據(jù)發(fā)音通過耳朵辨別進行調(diào)整。撥片與琴弦形成的角度越大,發(fā)音越尖銳,任何觸弦角度的變化都可能產(chǎn)生由尖利到圓潤的不同音色。
力度變化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演奏前找出中阮的強弱等級:最弱、中弱、中強、最強。這些基本力度等級確定后,再根據(jù)樂曲的內(nèi)容選擇出樂曲的基本力度和變化力度。力度變化最基本的就是強與弱,在彈奏中要使強與弱的變化既自然又有幅度。還可以根據(jù)力度與速度的變化來布局整個樂曲,用力度的變化使樂曲層次分明,流暢自然。
通過力度變化產(chǎn)生的音響可以表達憤怒呼號、急風驟雨、雄偉悲壯、奔騰豪放等強烈的情感,也可以表達低聲傾訴、喃喃細語、安慰愛撫、嘆息抽泣、甜蜜幸福等內(nèi)心的微妙感受,還可以表達空谷回聲、黃昏鐘鳴、高山流水、小溪潺潺等大自然的奇觀美景甚至陽光、月色、云彩、微風等看得見摸不著的物體。
速度是音樂的生命,是樂曲演奏的脈搏。無論快與慢,在特定條件下,都需要相對平穩(wěn)。演奏時要把樂曲的快板、慢板、極快、稍慢等這些原作者的要求分檔,做到快而不催。慢而不拖。在演奏樂曲時,首先要非常恰當?shù)匕盐諛非幕舅俣?,使速度建立在可靠、有把握的基礎(chǔ)上再求得變化。還要做到穩(wěn)中求變,變得流暢、通順,而不是為了變速而變。
同一首樂曲,如果使用不同的速度來進行演奏,就會有不同的音樂形象,它所表達的情緒、情感也會有很大的區(qū)別,甚至是天壤之別。試想,如果將一首歡快樂曲的速度放慢兩倍來演奏,那么它就會失去歡快的情緒而變得深沉,或是憂郁、悲傷;同樣,如果將一首緩慢、沉重的哀樂用加快兩倍的的速度來演奏,那么它就不再悲痛,而是變得跳躍、歡快,與原來的情緒截然相反。所以,我們無論在演奏任何音樂作品時,都要仔細看清楚樂曲的速度要求,不但要注意基本速度,還要注意變化的速度,切不可掉以輕心,將音樂的速度隨意改變,而引起音樂形象和情緒的扭曲。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演出效果。
例如:《滿江紅》這首樂曲,是林吉良先生于1981年創(chuàng)作的,由何占豪先生于1990年改編為中阮協(xié)奏曲,樂曲在激昂憤慨、充滿張力的掃拂音響中,運用吟、揉、虛奏、掃輪等手法,奏出了樂曲的核心素材。樂曲的快板,用敘述和寫實的手法,描繪了岳飛率領(lǐng)將士出征鏖戰(zhàn)的壯闊場面。深沉的獨奏,以緩慢的旋律與節(jié)奏,描寫了岳飛“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焦慮心情。十六分音符伴著雙重樂音及和弦的運用,使音樂充滿動力和張力,在樂隊的配合下,使這段樂曲更加有擴張力,樂曲氣勢更加輝煌,場面更加宏大。這就是快速的運用。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已經(jīng)對中阮的演奏藝術(shù)有了初步的認識。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中阮也逐漸被更多的人所熟悉?,F(xiàn)在,阮已成為民族管弦樂隊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彈撥樂器,在民族樂隊的合奏、伴奏、重奏和獨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各大專業(yè)藝術(shù)院校都開設(shè)了阮的專業(yè),一大批青少年開始了解、學習阮,將會有更多的人逐漸對阮和阮的作品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1、徐陽.跟名師學阮[M].國際文化出版社,2003.
2、傅雷.傅雷談音樂[M].湖南文藝出版社,2002.
3、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作者單位: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
責任編輯 王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