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玉娟,陳玉庫,胡元亮,王德云,郭振環(huán),蔡丙嚴
(1.江蘇畜牧獸醫(yī)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江蘇 泰州 225300;2.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中獸醫(yī)學(xué)研究室,江蘇 南京 210095)
為了研究抗病毒的新型中藥成分復(fù)方制劑,首先要篩選主藥。本試驗以新城疫病毒(NDV)為研究對象,在測定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OM)、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CA)、梔子苷(geniposide,GP)、虎杖苷(polydatin,PD)、木犀草素(luteolin,LT)、黃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等7種中藥成分對雞胚成纖維細胞(chickembryo fibroblast,CEF)生長均呈現(xiàn)促進作用的基礎(chǔ)上[1],選取安全濃度范圍內(nèi)的高、中、低3種濃度,分別與NDV以3種方式加入到培養(yǎng)24 h已長成單層的CEF中,測定它們對NDV感染細胞能力的影響,為研制抗NDV的中藥成分復(fù)方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中藥成分 GA、CA、LT購自南京青澤醫(yī)藥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含量分別為98.03%、98.4%、98.03%;GP、PD購自中國生物制品檢定所,含量均為99.0%;OM購自西安富捷生物技術(shù)發(fā)展公司,含量為98.8%;APS購自南通四海植物精華有限公司,含量為91.9%。根據(jù)藥物對CEF安全濃度測定結(jié)果,將OM 、GA 、CA 、LT、GP、PD 和 APS分別用細胞維持液稀釋成以下濃度(μg/m L):PD為500、250、125;GA 為 250、125、62.5;APS 和 CA 為125、62.5、31.25;OM 和 GP 為 32、16、8;LT 為1.6、0.8、0.4,常規(guī)消毒后備用。
1.2 病毒 新城疫病毒(NDV)F48 E8株,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上海獸醫(yī)研究所惠贈。將病毒按常規(guī)方法接種9日齡SPF雞胚(購自中牧股份南京藥械廠),恒溫培養(yǎng)72 h,收獲尿囊液,按Reed-Muench法[2]測定CEF半數(shù)組織培養(yǎng)感染劑量(TCID50),用細胞維持液配成100 TCID50濃度備用。
1.3 主要試劑和儀器 MEM細胞培養(yǎng)液,Gibco公司產(chǎn)品,按說明書配制,再加入犢牛血清,達5%為細胞生長液、2%為細胞維持液,再按常規(guī)量加入谷胺酞氨和雙抗;胰蛋白酶,進口分裝,用PBS(pH值7.4)配制成0.25%溶液,0.22μm混合纖維素酯微孔濾膜過濾除菌,分裝后-20℃保存?zhèn)溆?M TT(四唑溴鹽)溶液,Sigma公司產(chǎn)品,按說明書配制,使終濃度為 5 mg/m L,0.22μm微孔濾膜過濾除菌,分裝后4℃冰箱保存,1周內(nèi)用完。
MCO-15AC型CO2培養(yǎng)箱,XDS-1B型生物倒置顯微鏡,DG-5031型酶聯(lián)免疫檢測儀,FA-2004N型電子分析天平,MH-1型微量振蕩器,24孔、96孔細胞培養(yǎng)板,細胞培養(yǎng)瓶等。
1.4 試驗方法 根據(jù)文獻[2]介紹的方法制備CEF,將細胞數(shù)調(diào)整至1×106個/mL后加入到96孔細胞培養(yǎng)板中,每孔100μL,37℃、5%CO2條件下培養(yǎng)24 h,細胞長成均勻單層后,翻轉(zhuǎn)細胞板于滅菌紗布上傾去生長液,用 D-Hank′s液洗兩次,按以下3種方式[3]開始分組加藥。
1.4.1 先加中藥后接種病毒 將高、中、低3種濃度的中藥成分加入到CEF單層中,每個中藥濃度重復(fù)4孔,每孔100μL,繼續(xù)培養(yǎng)24 h后取出,加中藥的各孔再加入100 TCID50的病毒液,每孔100μL。每個稀釋度分別設(shè)中藥對照(中藥100μL,細胞維持液100μL)、病毒對照(接種病毒100μL,細胞維持液100μL)和細胞對照(只加0.2 mL細胞維持液)各4孔。繼續(xù)培養(yǎng),每組以加入病毒液后開始計算時間,每隔12 h觀察1次CPE變化,詳細記錄結(jié)果,直至細胞對照組出現(xiàn)典型的CPE病變后為紀錄終點,用M TT法[4]測定570 nm 處 A570值。
1.4.2 先接種病毒后加中藥 將100 TCID50的病毒液加入到CEF中,每孔100μL,每個稀釋度重復(fù)4孔;同時設(shè)中藥對照、病毒對照和細胞對照。37℃、5%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 h后取出,然后加入高、中、低3種濃度的中藥成分,每孔100μL。以下方法同1.4.1。
1.4.3 病毒和中藥同時加入 先將100 TCID50的病毒液加入到CEF中,每孔100μL,每個濃度重復(fù)6孔,緊接加入高、中、低3種濃度的中藥成分,每孔100μL。同時設(shè)中藥對照、病毒對照和細胞對照。以下方法同1.4.1。此外,設(shè)僅加維持液的無細胞孔作為測定時調(diào)零孔。
1.5 數(shù)據(jù)處理 計算4孔平均值和標準差,數(shù)據(jù)以Means±SD表示,用SPSS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比較中藥-病毒組與病毒對照組和中藥-病毒組與同濃度中藥組之間的A570值差異性,判定中藥的抗病毒活性強弱。
2.1 OM組的變化 先加中藥、后加病毒,16μg/m L和32μg/mL濃度 A570值顯著高于病毒對照組(P<0.05),顯著高于和高于細胞對照組;先加病毒、后加中藥,32μg/m L和16μg/m L濃度 A570值顯著高于病毒對照組(P<0.05);中藥與病毒同時加,16μg/m L和32μg/m L濃度 A570值均顯著高于病毒對照組(P<0.05)(表1)。
表1 OM在先加、后加和與病毒同時加入時各組細胞A570值
2.2 APS組的變化 先加中藥、后加病毒時,62.5 μg/m L和125μg/mL濃度組的A570值顯著高于病毒對照組(P<0.05)。62.5μg/m L濃度組的 A570值高于細胞對照組;先加病毒、后加中藥時,31.25 μg/m L和62.5μg/mL濃度組A570值顯著高于病毒對照組(P<0.05);與病毒同時加,125、62.5、31.25 μg/m L濃度 A570值顯著高于病毒對照組(P<0.05)。31.25μg/m L A570值高于細胞對照組(表2)。
2.3 GP組的變化 先加中藥、后加病毒,32μg/m L濃度 A570值顯著高于病毒對照組(P<0.05);先加病毒、后加中藥,32μg/m L濃度 A570值高于病毒對照組,但不顯著,中、低濃度的 A570值低于病毒對照組;中藥與病毒同時加,32μg/m L和8μg/m L濃度組的 A570值稍高于病毒對照組(表3)。
表2 APS在先加、后加和與病毒同時加入時各組細胞 A570值
表3 GP在先加、后加和與病毒同時加入時各組細胞A570值
2.4 GA組的變化 先加中藥、后加病毒,250μg/mL和125μg/mL濃度A570值顯著高于病毒對照組(P<0.05);先加病毒、后加中藥,只有 125μg/m L濃度A570值高于病毒對照組,但不顯著;與病毒同時加,250μg/mL濃度 A570值顯著高于病毒對照組(P<0.05)(表4)。
表4 GA在先加、后加和與病毒同時加入時各組細胞A570值
2.5 CA、PD和LT組的變化 CA、PD和 LT 3種中藥成分無論是哪種加藥方式均無抑制病毒感染細胞能力的作用。
3.1 中藥成分對NDV感染CEF能力的影響 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先加中藥、后加病毒時,OM在高、中濃度,GA在高、中濃度,A PS在高、中濃度,GP在高濃度時具有顯著的抑制病毒感染細胞能力的作用;先加病毒、后加中藥時,OM 高、中濃度,APS中、低濃度有顯著的抑制病毒生長作用;中藥與病毒同時加入時,OM 高、中濃度,A PS高、中、低濃度,GA高濃度有顯著抑制病毒感染細胞能力的作用。綜合以上結(jié)果,4種中藥成分抑制病毒感染細胞能力的作用依次為:OM>APS>GA>GP。而CA、PD和LT 3種中藥成分無論是哪種加藥方式均無抑制NDV增殖作用。
3.2 中藥成分抑制病毒感染細胞能力的量效關(guān)系 試驗中發(fā)現(xiàn),中藥先于病毒加入時,OM、APS、GA在高、中濃度,G P在高濃度對病毒生長有抑制作用;在后于病毒加入時,OM 在高、中濃度、APS在中、低濃度有抑制病毒生長作用;在與病毒同時加入時,OM在高、中濃度,GA在高濃度,APS在高、中、低濃度對病毒生長有抑制作用。說明中藥成分必須有合適的劑量才能發(fā)揮最佳效應(yīng),很多研究都證明了這一結(jié)論[5-7]。
3.3 關(guān)于中藥成分抑制NDV感染細胞能力的作用機制 本試驗中,4個中藥成分在先于病毒加入時抑制作用最強,在與病毒同時加時也起到了很顯著的抑制作用,表明中藥成分或通過改變細胞膜表面的病毒吸附蛋白受體,或作用于細胞內(nèi)而提高其抵抗力,阻止病毒侵入細胞而發(fā)揮預(yù)防作用,或通過直接滅活病毒來保護細胞[8-9];先接種病毒后加中藥,OM和APS高、中、低濃度,GP高濃度,GA中濃度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中藥成分特別是OM和APS在病毒感染細胞后也可發(fā)揮抗感染能力,從而起到治療作用。
[1]陳玉庫,邢玉娟,蔡丙彥,等.氧化苦參堿等七種中藥成分對雞胚或纖維細胞增殖的影響[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09,8:103-105.
[2]殷震,劉景華.動物病毒學(xué)[M].2版.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97:204-246.
[3]任宇皓,胡元亮,劉家國.黃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和淫羊藿總黃酮對新城疫病毒感染細胞的影響[J].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01,24(2):102-105.
[4]劉釗,楊占秋,肖紅,等.MT T法在抗病毒藥物篩選中的應(yīng)用[J].武漢大學(xué)學(xué)報:醫(yī)學(xué)版,2004,25(3):332-335.
[5]楊玉成,田勇,喬健,等.“病毒克”顆粒劑對NDV在雞胚成纖維細胞中增殖的影響[J].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06,11(5):51-54.
[6]許斌,周雙,黃玉仙,等.氧化苦參堿在鴨原代肝細胞中抗鴨乙肝病毒(DHBV)作用的研究[J].病毒學(xué)報,2006,22(5):369-374.
[7]胡元亮,孔祥峰,李祥瑞,等.10種中藥成分對C EF的增殖和抵抗NDV感染的影響[J].畜牧獸醫(yī)學(xué)報,2004,35(3):301-305.
[8]李繼強,陳縈匾,曾民德,等.氧化苦參堿抗乙型肝炎病毒的體外實驗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2001,21(9):550.
[9]楊志偉,周婭,曹秀琴.苦豆子生物堿體外抗柯薩奇B3病毒的作用[J].四川中醫(yī),2003,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