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霞
(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馬橋衛(wèi)生院,江蘇 泰州 214500)
剖宮產手術是產科主要手術之一,能夠解決異常妊娠、難產等問題,而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發(fā)展,剖宮產術已經成為相對安全的分娩方式。各國的剖宮產率呈上升趨勢,據報道,在某些醫(yī)院高達80%左右[1]。急診剖宮產術麻醉必須達到起效快、效果確切、肌松效果滿意,對剖宮產麻醉的要求是有效維持產婦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保證母子安全、提供良好手術條件,近年來廣泛采用腰麻-硬膜外阻滯聯合麻醉(CSEA)[2]。本研究旨在觀察羅哌卡因局麻藥用于剖宮產術中腰硬聯合麻醉的效果,探討其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對胎兒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于我院行急診剖宮產術的產婦200例,年齡22~35歲,體質量56~83kg,身高150~172cm;孕周38~41周;所有產婦根據美國麻醉學會(ASA)Ⅰ~Ⅱ級;排除腰硬聯合麻醉禁忌證、子癇、心臟病、妊高征、妊娠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癥。將200例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n=100)與對照組(n=100),對比兩組產婦的年齡、體質量、孕周、ASA分級、剖宮產手術方式、剖宮產手術時間、術中輸液量,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局麻藥為0.75%羅哌卡因(齊魯制藥廠生產,批號7090022FP)2mL+10%葡萄糖注射液0.5mL,對照組局麻藥為0.75%布比卡因(上海禾豐生產,批號070409)2mL+10%葡萄糖注射液0.5mL。腰硬聯合麻醉包(揚州亞光公司生產)。
所有產婦入室后,常規(guī)持續(xù)檢測心電圖、無創(chuàng)血壓、心率、氧分壓(SpO2),開放外周靜脈通道,給予靜脈輸注乳酸鈉林格液15mL/(kg·h)。取左側臥位,使用麻醉包經L2~3間隙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經硬膜外穿刺導入腰麻針,進入蛛網膜下腔,回抽見腦脊液后,向頭側緩慢注入局麻藥(注藥速度0.3mL/s),然后退出腰麻針,向頭側置入硬膜外導管,固定導管后,取仰臥位并向左傾約30°,10min內調節(jié)控制麻醉平面在T6~T8范圍,根據產婦情況酌情硬膜外加0.75%布比卡因5~8mL。術中均采用面罩吸氧,術畢經硬膜外導管行PCA,接連接微泵輸注,產婦送病房觀察。
記錄兩組產婦的麻醉起效時間(指感覺阻滯起效時間,給藥后直至產婦感到下肢發(fā)熱、麻木的時間)、運動阻滯恢復時間(運動完全恢復時間)、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出生后分別于1min、5min進行Apgar評分)、麻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包括術中惡心嘔吐、呼吸抑制、血壓下降、心動過緩、仰臥位綜合征,術后頭痛、下肢異常感、腰背痛等)。麻醉效果由產婦和醫(yī)師共同評價,包括術中鎮(zhèn)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以0~1分為滿意、2~3分為一般、>3分為不滿意)和肌松程度(腹肌松弛Ⅰ級為效果滿意、以腹肌松弛Ⅱ級為一般、以腹肌松弛Ⅲ度可勉強進行手術或腹肌松弛Ⅳ度不能進行手術為不滿意)。
用SPSS12.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觀察組麻醉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的運動阻滯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麻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麻醉觀測指標情況
觀察組產婦術中鎮(zhèn)痛效果滿意、效果一般、不滿意的例數分別為84例、13例、3例,對照組分別為82例、16例、2例,兩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觀察組肌松效果滿意、一般、不滿意的例數分別為90例、8例、2例,對照組分別為91例、8例、1例,兩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
急診剖宮產術的麻醉要求需滿足產婦特殊的生理變化,同時要求麻醉方式及藥物對產婦及新生兒均無嚴重不良影響,因此,急診剖宮產術的麻醉要求較高。腰硬聯合麻醉(CSEA)充分發(fā)揮了腰麻和硬膜外連續(xù)麻醉的優(yōu)點,不僅滿足了剖宮產術的麻醉要求,還具有減少麻醉藥用量、加速麻醉起效、肌松完全不受時間限制、對循環(huán)呼吸影響小等優(yōu)點,能夠減輕麻醉師的負擔[3]。CSEA通過硬膜外腔給藥可長時間阻滯、蛛網膜下腔阻滯完善,能夠避免傳統(tǒng)硬膜外阻滯起效慢、阻滯不全和單純腰麻用藥量大的缺點,適合剖宮產術麻醉[4]。
羅哌卡因是一種新型的長效酰胺類局麻藥,半衰期短,脂溶性低,常用于硬膜外麻醉、神經阻滯麻醉、術后鎮(zhèn)痛。藥理學上評價局麻藥的安全性多以效能/毒性反應予以限定,局麻藥對全身的毒性體現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CNS)毒性和心血管系統(tǒng)(CV)毒性,一般認為CV/CNS毒性劑量之比越大則安全系數相對越高,羅哌卡因用于臨床麻醉與左旋布比卡因相比,其CV/CNS之比大幅度提高,因此,中樞神經毒性及心臟毒性均明顯低于左旋布比卡因。相關研究表明,羅哌卡因對子宮胎盤血流無影響[5],0.75%羅哌卡因控制麻醉平面在T8以下,無明顯抑制宮縮現象。
本研究結果顯示,羅哌卡因腰硬聯合麻醉用于急診剖宮產術中,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消退時間短而利于產婦盡早恢復、不影響新生兒Apgar評分、麻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的優(yōu)點,因此,羅哌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可滿足急診剖宮產術的麻醉要求,而且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 McLennan MT,Alten B,Melick C,et a1.Patients'satisfaction with and attitudes toward vaginal delivery[J].J Reprod Med,2005,50(10):740-744.
[2] 吳曉,王鳳君,周潔賢,等.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宮產手術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5,21(9):607-608.
[3]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453-1454.
[4] 楊曉燕,常慶顯,鄧紅燕.小劑量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在剖宮產腰麻-硬膜外阻滯聯合麻醉中的應用[J].山東醫(yī)藥,2011,51(3):65-66.
[5] 徐偉,夏瑞,朱志兵,等.剖宮產術后應用布托啡諾復合甲磺酸羅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鎮(zhèn)痛[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9,26(4):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