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武 李王平 鄒遠嫵 金發(fā)光 穆德廣
膠體金法與蛋白芯片法是二種常用的臨床結核抗體檢測方法,在結核的輔助診斷中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我們對2010年2月1日至4月30日新入陜西省結核病防治院333例患者同時進行二種不同方法檢測結核抗體,結果發(fā)現,膠體金法檢測結核抗體均陽性,而蛋白芯片法進行結核抗體檢測陽性率顯著較低。收集患者資料,分析二種檢測方法結果的差異性,探討此二種方法在結核病輔助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收集2010年2月1日至4月30日所有新入陜西省結核病防治院的患者(包括院外診斷明確及疑診住院患者,不論性別及年齡)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及部分與本實驗相關的臨床資料。新入患者共364例,其中同時進行膠體金法及蛋白芯片法檢測結核抗體者333例納入統(tǒng)計,其中男性207例,女性126例,年齡最小14歲,最大77歲,平均年齡39.66歲。
所有患者入院后采集血清同時用膠體金法及蛋白芯片法進行結核抗體檢測。收集所有膠體金法檢測呈陽性的患者資料并分析其蛋白芯片法檢測結果,將膠體金法與蛋白芯片法結核抗體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并與患者最終診斷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膠體金法采用上海奧普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結核分枝桿菌抗體診斷試劑盒(商品名:迪比多)。蛋白芯片法采用南京大淵生物技術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結核分枝桿菌IgG抗體檢測試劑盒(蛋白芯片),具體檢測方法按說明書操作。
數據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采取4格表資料的χ2檢驗方法,對不同抗原間兩兩進行比較,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333例膠體金法陽性患者最終診斷結果,結核病309例(92.79%),其中繼發(fā)型肺結核216例、結核性胸膜炎72例、肺外結核21例;其它診斷24例(7.21%),其中肺癌9例、支氣管擴張9例、肺炎6例。膠體金法檢測假陽性率為7.21%(24/333)。
用蛋白芯片法對333例膠體金法陽性患者進行抗原抗體檢測結果,見表1。
LAM 與16 KDa:χ2=169.169,P <0.01;LAM 與38 KDa:χ2=0.506,P=0.527 >0.05;16 KDa與38 KDa:χ2=153.339,P <0.01
蛋白芯片法陽性患者不同診斷結果,見表2。
333例患者中,二種檢測方法即膠體金法及蛋白芯片法(16 KDa、LAM、38 KDa抗原)檢測均陽性者僅30例(包括支氣管擴張3例、肺炎3例),結果一致總陽性率僅為9.01%(30/333),假陽性率為20%(6/30)。
表1 333例膠體金法陽性患者蛋白芯片法檢測結果Table 1 The detection results in 333 tuberculosis positive patients by colloidal gold immunization method with protein chip
表2 蛋白芯片法陽性患者診斷結果Table 2 The diagnosis results of tuberculosis positive patients with protein chip
膠體金法陽性,蛋白芯片三種抗原全部陰性共111例(其中肺癌9例,肺外結核6例),假陰性率為35.92%(111/309)。確診為肺癌的患者無一例蛋白芯片法檢測陽性。38 KDa抗原與LAM抗原同時陽性例數為180例,占二者總陽性的45.11%(180/399)。
333例患者痰涂片抗酸桿菌檢查陽性例數105例,陽性率為31.53%。結核菌培養(yǎng)陽性例數102例,陽性率為30.63%。
膠體金法是利用斑點免疫膠體金滲濾技術(dot immu no gold filtration assay,DIGFA),將結核分支桿菌特異性膜蛋白抗原分離純化,點樣并固化在硝酸纖維素膜上,膜上肺結核抗原捕獲人血清樣品中結核分枝桿菌抗體,被捕獲的結核IgG抗體可用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al protein A,SPA)膠體金綴合物標記呈色(SPA能與IgG特異性結合),形成紅色斑點,根據是否出現紅色斑點即可判斷陰、陽結果,從而判斷是否存在結核分枝桿菌抗體(說明書)。蛋白芯片法試劑盒由芯片和試劑兩部分組成,芯片以微孔濾膜為載體,同時將結核菌的特異性細胞壁脂多糖抗原LAM和經基因工程重組DNA技術生產純化的結核菌16KDa和38KDa特異性抗原固定在特制的載體上,利用微孔濾膜的滲濾、濃縮、凝集作用,捕捉被檢樣品中特異性抗體,使抗原抗體反應在固相膜上快速進行,復合物再與膠體金標記的兔抗人IgG作用,在膜上形成紫紅色的斑點。然后通過芯片識別系統(tǒng)進行結果分析。分別測定抗結核菌的特異性細胞壁脂多糖LAM的抗體、16 KDa抗體和38 KDa的抗體,如一種抗體陽性,則判斷該患者抗結核分枝桿菌抗體陽性(說明書),此兩種方法為臨床常用的結核輔助診斷的方法。其中結核分枝桿菌的LAM是結核分枝桿菌細胞壁的重要組成成分,具有較強的抗原性,能夠刺激結核菌感染者產生抗體,而其他分枝桿菌由于表面LAM含量低,不能刺激機體產生高水平的抗體量,故LAM抗體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都較高。16 KDa的基因型為MPT63,該基因僅發(fā)現于結核菌復合群,與常見的鳥分枝桿菌的蛋白沒有血清交叉反應。38 KDa是由細胞分泌的一類脂蛋白,其與細胞膜或者菌體表面的脂肪結構相連,分枝桿菌中只有結核菌和牛分枝桿菌分泌38 KDa蛋白,而人結核菌的反應強度比牛分枝桿菌高10倍[1-2]。
在本研究中,364例入院患者333例膠體金法結核抗體檢測陽性,最終確診為結核病309例(92.79%,309/333),其它診斷24例(占7.21%),膠體金法敏感性較高,陽性率為91.84%,假陽性率為7.21%,與文獻報道相似[3-4]。而蛋白芯片法三種抗原檢測全部陰性111例(占33.33%),敏感性顯著低于膠體金法。但在蛋白芯片法三種抗原檢測的患者中,其中9例肺癌患者抗體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是否可以作為臨床排除肺癌的部分依據還需要更多的資料來證實。非結核診斷共15例,陰性符合率為13.5%(15/111)。在蛋白芯片法三種抗原檢測比較中發(fā)現,16 KDa抗原陽性率最低,與報道相符[5]。但42例患者中,蛋白芯片法三種抗原檢測結果全部陽性30例,占71.43%(30/42),說明16 KDa檢出陽性率雖低,但若陽性,則38 KDa與LAM抗原陽性率高。38 KDa與LAM抗原陽性率分別為58.56%及61.26%。333例患者痰涂片檢查陽性例數105例,陽性率為31.53%。結核菌培養(yǎng)陽性例數102例,陽性率為30.63%,與國內報道相符。
對以上統(tǒng)計數據分析后發(fā)現,膠體金法有較高的敏感性,假陽性率小于10%,而蛋白芯片檢測結核抗原陽性的標準為任一抗原陽性即結果可作為陽性,3種抗原中16 KDa陽性率顯著低于38 KDa與LAM,差異具有顯著性,但38 KDa與LAM 2種抗原之間差異無顯著性。3種抗原總陽性率為(任一陽性即為陽性結果)66.67%(222/333)。38 KDa與LAM兩種抗原在該組病例不同結核病類型中的陽性結果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其中在肺結核及結核性胸膜炎兩種診斷中的陽性率并無明顯差異,而肺外結核陽性率高的原因考慮與肺外結核在本組病例中占有比例較少有關。
有資料認為,在蛋白芯片法中,三種抗原聯合抗體檢測具有以下意義:三者全陽性,說明有活動性結核存在;兩者陽性,結合臨床表現,可能有結核菌感染的存在;單項陽性,在體液中有意義,在血清中可能說明曾有過結核菌感染或處于結核病的恢復期;三者全陰性,可能沒有結核菌感染或患者免疫力低而無法檢測出來[1]。這與本組病例所觀察結果不一致,本研究病例中,三者全陽性者30例,其中有其它診斷6例,而全陰性達111例,占33.33%,其中非結核診斷僅15例,與前述結論差異明顯。由于該組資料來自結核病??漆t(yī)院,入院患者多為院外已確診而轉院的結核病患者,其它診斷病例占總人群數比例少,因而膠體金法陽性率高。若在綜合醫(yī)院進行該項檢查結果統(tǒng)計,可能結果會不同。
痰抗酸桿菌檢查或培養(yǎng)是診斷結核病的金標準,但因陽性率低,臨床上需要通過病理協(xié)助診斷或通過血沉、TB-DNA-PCR、結核抗體、PPD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或排除診斷。結核抗體檢測是一種快速、簡便且較為敏感的結核輔助診斷方法。通過該組資料分析發(fā)現,膠體金法檢測結核抗體在結核病的輔助診斷價值中要高于蛋白芯片法。雖然蛋白芯片法檢測結核抗體陽性的標準為任一抗原檢測陽性即可認為是陽性結果,但其陽性率仍顯著低于膠體金法。蛋白芯片法敏感性較低,但總體與文獻報道差異不大[6]。蛋白芯片法三種抗原之間檢測結果差異較大,本組資料與文獻報道一致[5]。這種抗原檢測陽性結果差異性是否與抗原本身的特點有關,目前該方面的報道較少,結果不得而知。此外,是否使用膠體金法對此蛋白芯片法三種抗原進行檢測結果會有不同,亦不得而知。目前市場上結核抗體檢測試劑盒種類較多,但以膠體金法及蛋白芯片法為主,但檢測的抗原類型不盡相同,可能影響了檢測的結果,使得其對結核病的輔助診斷價值減低。因此,建議在采用不同試劑盒進行結核抗體檢測時,使用盡可能相同或相交的抗原進行,以提高輔助診斷判斷價值。
1 Hoff ST,Abebe M,Ravn P,et al.Evalua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specific antibody responses in population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exposure from Tanzania,Ethiopia,Brazil,and Denmark[J].Clin Infect Dis,2007,45(5):575-582.
2 Kulshrestha A,Gupta A,Verma N,et al.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antigen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for application in serodiagnosis[J].Protein Expr Purif,2005,44(1):75-85.
3 王易偉.結核分枝桿菌膠體金法快速鑒別試劑盒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國防癆雜志,2008,30(5):864,964.WANG Yi-wei.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kits with colloid gold fast examination technology[J].J Chin Antitubercul Assoc,2008,30(5):864,964.
4 王 霖.膠體金法檢測結核抗體對結核病診斷的價值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0,29(12):3-4.WANG Lin.Colloidal gold assay antibodies tuberculosis diagnosis of TB[J].Chin Foreign Med Treatment,2010,29(12):3-4.
5 張廣宇,李洪敏,楊 楠,等.抗結核抗體檢測方法及臨床意義[J].國際呼吸雜志,2009,29(10):598-600.ZHANG Guang-yu,LI Hong-min,YANG Nan,et al.Methods of detecting tuberculosis antibody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J].Int J Respir,2009,29(10):598-600.
6 陳奎霖.結核抗體在診斷結核病中的意義[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8,8(9):1608.CHEN Kui-lin.Significance of detection of antibody to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J].Chin Tropical Med,2008,8(9):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