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黃跋 ? 顧校 ? 鮑刻與中國古舊書文化——“華夏閱讀論壇”之杭州研討會綜述

      2011-07-14 23:47:41蔡思明
      博覽群書 2011年7期
      關鍵詞:黃丕烈古書題跋

      ○蔡思明

      黃丕烈(1763-1825),字紹武,又字紹甫,號蕘圃,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清代著名藏書家,共收藏大約二百多部宋版書和上千種元、明刻本及大量的舊抄本。讀書之余,喜作隨筆式題跋?!包S跋”,即指有黃氏題跋文字的古書。

      顧千里(1766-1835),名廣圻,以字行,號澗薲,別號思適居士,江蘇元和人(今江蘇蘇州)。清代著名??奔摇S善湫?墓艜f籍,流布甚廣,被后世學界所珍視?!邦櫺!?,即指顧氏批校過的古書。

      鮑廷博(1728-1814),字以文,號淥飲,祖籍安徽歙縣。其知不足齋所藏古書舊籍達十萬卷。由其刊刻的《知不足齋叢書》,收書208種,流傳后世,享譽藏書界?!磅U刻”是指鮑氏當年刊刻的古書。

      由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發(fā)起并聯(lián)合中國閱讀學研究會、中國圖書館學會經(jīng)典閱讀推廣專業(yè)委員會主辦的2011華夏閱讀論壇之“黃跋、顧校、鮑刻與中國古舊書文化研討會”于6月12日在杭州舉行。來自海內(nèi)外學界、文博界、藏書界的來新夏、沈津、艾思仁、江澄波、沈燮元、劉尚恒、鄭偉章、李慶、姚伯岳等60余位專家學者,就“黃跋、顧校、鮑刻”的成就及其與中國古舊書文化傳承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各方位的學術(shù)探討。

      在研討會前夕,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展出了由黃丕烈校并跋、歸自海外的《國語》,由黃丕烈批校、吳湖帆夫婦舊藏并校跋的明汲古閣《夢窗詞丙丁稿》,由黃丕烈題跋、吳翌鳳校跋的清抄本《文房四譜》,黃丕烈題跋的明抄本《畫鑒》,顧廣圻批校的《戰(zhàn)國策》、紀曉嵐批校的《唐詩鼓吹十卷》等善本珍籍,引起與會學者的極大興趣和廣泛關注。

      通過研討,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黃跋”、“顧校”與“鮑刻”是清代文獻史上的三大人文名牌,在中國古舊書文化史的長河里有著人文航標式的作用。會上,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報告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結(jié)項成果——《中國古舊書文化史》(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鄭州大學圖書館趙長海副研究員報告了其《新中國古舊書業(y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的著作框架和研究宗旨,集中闡述了源遠流長的中國古舊書文化的歷史貢獻和現(xiàn)代價值。

      研究黃跋顧校鮑刻還遠遠不夠

      來新夏(南開大學教授、教育部地方文獻研究室主任):我認為,這是一次非常值得紀念、有意義的會議。黃丕烈、顧千里、鮑廷博是乾嘉時期的代表人物,中國學術(shù)的流變在各個朝代都有其特色,清代乾嘉時期出現(xiàn)的“清學”,根基就是校勘、版本、目錄、考證。今天大家討論這幾位先賢的成就和學術(shù)歷程,實際上也是對“清學”的一次研討。會議的主題,不僅對后世啟示非常大,也對國學根基的夯實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姚伯岳(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部副主任、中國圖書館學會經(jīng)典閱讀推廣委員會副主任、《黃丕烈評傳》作者):黃丕烈既沒有登過什么高官顯位,也沒有創(chuàng)下轟轟烈烈的偉業(yè),他的一生只是平平靜靜地藏書、鑒書、校書、刻書、為書編目、為書寫題跋。這樣一個人竟然能夠名噪一時,甚至在逝世后近二百年的今天仍為人們津津樂道。為什么?

      我以為,古今藏書家大能同時做到藏而能鑒、鑒而能讀、讀而能校、校而能刊、刊而能精者,首推黃丕烈。他的藏書活動囊括了中國古代藏書文化的所有元素:藏書,藏書處所,藏書印,校書,抄書,刻書,古書修復。更重要的是,他有著極強的歷史使命感。他收藏古書、??惫艜⒖泄艜?,都是為了保存古書,使之能以其原來的面貌長久流傳。黃氏先后聚集了一大批著名藏書家和學者,形成了中國目錄學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派別──版本目錄學派。

      黃丕烈的題跋內(nèi)容豐富,活潑多樣,長短隨意,收放自如,不拘一格。他的題跋,就是他的學術(shù)札記。同時,黃氏題跋在研究版本之外,也特別重視敘往事、述見聞、記交游?,F(xiàn)代盛行的書話,無論在寫作思想上,還是在文章寫法上,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黃跋的影響。

      李慶(日本國立金澤大學教授、《顧千里研究》作者):為什么顧千里現(xiàn)在受到大家的重視呢?首先,顧千里為保存我國古代典籍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可以說他一直活在我們古籍文化的世界中,盡管他的不少成果仍然掛著別人的名字在流傳。所以,我們不應該讓一個學者的成就一直湮沒在官僚和顯貴的光圈之下。其次,顧千里的??崩碚摵头椒ㄔ谖覈?睂W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的“不校者,以校治之”的原則,現(xiàn)在被??睂W界公認為應該遵守的原則。再次,顧千里在不少學術(shù)領域都有所建樹。除了在經(jīng)、史方面之外,顧千里在詞學方面也有很大成就。他的詞既有比較委婉的,也有非常哀怨的。最后,顧千里的著作流傳不斷,為人所重視,好幾代人在黃跋顧校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劉尚恒(天津圖書館館員、天津文史館館員、《鮑廷博年譜》作者):黃丕烈、顧千里、鮑廷博這三個人合在一起,不是人為的,而是歷史形成的。他們?nèi)耸菤v史形成的一個時代文化高峰,這三顆明星共同形成了乾嘉時期的藏書高潮。從現(xiàn)在各自的研究情況來看,鮑廷博的研究相對比較落后。鮑廷博之所以在藏書、刻書方面取得了比較大的成就,我想,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首先,他生活在乾嘉盛世,政治穩(wěn)定;第二,乾嘉時代,歷史傳統(tǒng)一直環(huán)繞著編書、藏書;第三,鮑廷博在杭州生活了很長時期,他的刻書、藏書大都在杭州。從傳統(tǒng)上來看,鮑廷博繼承了徽商“賈而好儒”的特點。有關鮑廷博的研究,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希望能加以重視。

      屠友祥(山東大學齊魯學者特聘教授):黃丕烈題跋如果不按四部排列,而是按照時間來排列,那么,完全就是一部日記。其中不僅僅涉及到搜書、藏書、刻書等,還有日常生活瑣事,是一部藏書家圍繞藏書的日記。我們對于其中很多思想的挖掘還相當不夠,尤其是涉及到經(jīng)濟方面的和黃丕烈與錢大昕等學者之間的交往。黃丕烈等藏書家的藏書活動促進了乾嘉學術(shù)的發(fā)展,同時乾嘉學術(shù)又反過來促進了藏書家的收藏活動。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沈燮元(南京圖書館研究員、“黃跋”研究專家):我講講西泠印社發(fā)現(xiàn)的三部黃跋背后的故事。此三部題跋,潘祖蔭、繆荃孫、江標等都未發(fā)現(xiàn)過。其實,最先藏《文房四譜》、《畫鑒》這兩部書的是閩西人陳徵芝(生卒年不詳,字世善,號蘭鄰),其書目叫《帶經(jīng)堂書目》。他過世后,其書一部分給了周星詒(1833-1904,字季貺,浙江山陰人),周氏《傳忠堂書目》記載過此書。周星詒之后又把此書賣給了蔣鳳藻,這在《秦漢十印齋書目》可以查到。因此這兩部“黃跋”可謂流傳有序,首次出現(xiàn),對研究非常有價值。

      《文房四譜》是黃丕烈于春天寫的題跋,戴光曾(生卒年不詳,字松門,號榖原)向黃丕烈借此書,于冬天也寫了題跋,并且抄寫了一份。所以有兩個本子,戴光曾在抄書時也一同抄下了黃丕烈的題跋??娷鯇O當時看到的不是我們現(xiàn)在的這一本,而是戴光曾的傳抄本。

      我發(fā)現(xiàn)在后人整理的黃丕烈題跋中,很多字和原文相比有出入。雖然繆荃孫、江標、王欣夫等為我們在研究“黃跋”的道路上打下了基礎,我們不能忘記前人的功勞,但我還是想說,如果發(fā)現(xiàn)“黃跋”與繆本不一樣,還是請看原本。

      有一個題目特別好,但做起來比較難,即“黃丕烈交游考略”,希望今后能有人做出來。另外,洪亮吉把藏書家評為五等,其中把黃丕烈定為“鑒賞家”,明顯是把黃丕烈看低了。這是我不能認同的。

      江澄波(文育山房舊書店店主):我是從小就是和書打交道,一直到今年,已經(jīng)86歲了。我17歲到我祖父開的書店,書店到現(xiàn)在110年了。1956年公私合營,我和父親就到了新華書店工作,我是負責搞收購的,經(jīng)手的黃丕烈題跋的書,至少在十幾種吧。這次我們看到的黃丕烈題跋的書,都是開門見山的;但是有些黃跋的書,既沒有圖章,也沒有署名,有幾個別號,那就比較難識別了,需要研究。那時候我們江浙地區(qū),是全國文化最好的地區(qū),到現(xiàn)在都還能看到黃丕烈、顧千里的書,所以我們要注意不斷發(fā)掘。

      鄭偉章(《文獻家通考》作者):葉昌熾在《緣督廬日記》中,記載了98年前在上海三馬路望夫街醉漚酒樓,一批學者為紀念黃丕烈誕辰150周年而舉行的一個聚會??娷鯇O召集徐乃昌、張元濟、張均衡、劉承幹、葉昌熾等,各攜所藏士禮居藏書,陳列幾案,不下二三十種。沒想到,98年后的今天,西子湖畔也有這樣的盛會。

      黃丕烈所著《所見古書錄》是目錄學上非常重要的著作,若能發(fā)現(xiàn)這部著作,將是我國文獻學史、目錄學史上的一件大事?!端姽艜洝贩譃榧住⒁?、丙、附四編,正編分為甲、乙、丙,專門寫黃丕烈一生所收的書,附編專門記載與他有交往的朋友的藏書,也請各位朋友為各自所藏的書編寫提要。該書后歸陸心源皕宋樓,而皕宋樓藏書又售給日本巖崎氏靜嘉堂,不知該稿今尚存于彼國否?

      加大古舊書文化的理論研究

      徐雁(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會長、江蘇省政協(xié)常委、南京大學教授):古書舊籍是中華民族歷劫不廢的知識傳播和文化傳承載體,是學術(shù)上推陳出新的重要工具。藏書和古舊書業(yè)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因果聯(lián)系,因為有了藏書活動的產(chǎn)生,古舊書業(yè)作為一個市場化的行業(yè),具有很大的運作空間。書籍在民間傳抄的目的,在于閱讀和收藏。但是遺憾的是,在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形成、發(fā)展的歷史上,有多達12次的“書厄”。

      正是古舊書那種史料上的差異性、文獻上的多元性、版本上的趣味性,乃至品種上的偶遇性和書價上的不確定性,才使愛書人有了與古書和舊書結(jié)交為良友、發(fā)展為故人的情感基礎,才使得看似艱辛、看似瑣碎的淘書訪書和讀書話書生涯,有了成為人生樂事之一的潛質(zhì)。

      作為一個依附于知識階層的行業(yè),它歷來是文人學士在知識領域吐故納新、推陳出新和除舊布新的重要文獻淵藪,也是歷代愛書人和藏書家藉以生長、成長乃至長成的重要場所。特別是在20世紀中國公共圖書館尚未形成為“文獻信息中心”的權(quán)威系統(tǒng)時期,對于文獻交流通道不夠?qū)挸?、信息傳播技術(shù)不甚發(fā)達的中國人來說,它還擔負著人文科學知識、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shù)知識集散樞紐的功能。

      舊書業(yè)不同于新書業(yè)的經(jīng)營特點:第一,沒有確定的貨源和固定的價格;第二,須有專業(yè)的文獻學問和古舊書的修補技術(shù);第三,須有橫通的文化知識和廣泛的社交能力。

      我認為,對于一個地區(qū)一個國家的書業(yè)來說,只有新書市場,沒有古書市場、舊書市場和古舊書刊拍賣市場的所謂“圖書市場”,是不健全的。然而,多少年來讀書淘書和藏書,令我深以為憾的,是有關中國舊書業(yè)只有若干回憶性的文章發(fā)表,卻始終缺乏學理性的系統(tǒng)著述。面對層層疊疊的書史,我們該如何客觀評價其曾有的貢獻?面對林林總總的書人,我們又該如何大力弘揚這種人文精神?仔細梳理中國古舊書業(yè)史料,為我國這一古老的行業(yè)存史,既為當代學人所呼吁期盼,實亦有其填補空白的學術(shù)價值和文化意義。

      趙長海(鄭州大學圖書館研究員):我講一下《新中國古舊書業(yè)(1949-2009)》的創(chuàng)作緣起。這部書是2003年立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項目在出版界;而徐雁老師的項目在圖書情報界。這一年有了兩個古舊書業(yè)的項目,可以說古舊書業(yè)正式提高到了國家的一個高度。

      首先,《新中國古舊書業(yè)(1949—2009)》是中國圖書文化專業(yè)研究的需要。舊書業(yè)史是中國燦爛圖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不可或缺的中間鏈條。缺少了這個鏈條,中國圖書文化的研究是不完整的,也是缺乏活力的。其次,我長期被這個行業(yè)及從事這個行業(yè)的人所吸引。細考中國悠久的古舊書業(yè),對中國文化貢獻甚巨,且從事這個行業(yè)的群體獨具風采,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在長期搜淘舊書及閱讀史料的基礎上,很自然的就被這個行業(yè)的人所感動、所吸引。最后,談談兩點感想。第一,要辯證看待“新”與“舊”,重視民國出版物及當代出版物;第二,集合力量,加大古舊書業(yè)史及理論的研究。

      曹之(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根據(jù)目前大學所開的課程,我覺得圖書文化史的研究,局限性還很大。圖書史的概念,主要包括圖書編撰、圖書出版、圖書傳播、圖書收藏、圖書閱讀、圖書利用、圖書整理、新一輪的圖書編撰等這些方面。一部圖書史應是流動的、不斷循環(huán)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我現(xiàn)在正在主持編一套《中國圖書文化史》叢書,目前有16本,包括《中國古代圖書史》、《中國圖書編撰史》、《中國古籍版本學》、《中國古代官修史》、《中國圖書廣告史》、《中國古代著作權(quán)思想史》、《中國古代圖書發(fā)行史》等。希望大家將來批評指正!

      榮方超(蘇州圖書館):我談談在撰寫《從〈靜晤室日記〉看北京古舊書業(yè)》這篇論文期時,發(fā)現(xiàn)的靜晤室主人金毓黻先生的三次心理變化。

      第一次是金先生1947年遷居北平時發(fā)生的。之前他在南京國民政府監(jiān)察院任監(jiān)察委員,這年秋至北平任國史館駐北平辦事處主任。他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興奮之情,即“余本書生,嗜古成癖,不幸而投身政界,而與政治關系甚淺,而外人不之知也”。我特別注意到“不幸”二字。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觀念里,擔任公務員是大幸,為什么他會說不幸呢?迫于養(yǎng)家糊口的壓力,他長期在國民政府擔任秘書,經(jīng)常寫自己不感興趣的公文。

      1949年北平解放前后,有人勸金先生去香港。他在日記中寫道:“近居舊都年余,喜其文物豐富,時以誦讀自遣。不幸戰(zhàn)云彌漫,四郊多壘,欲舍而他去,則有魚處涸澤之感,矧欲去而不得乎!”可見,北京讓他深深眷念而不忍離去。這年初,在臺灣的兒子勸他離開,他以保護文物為由而拒絕。他說:“個人所研究工具亦悉在平存放,一旦舍而他適,則如魚之失水,因此決不他往。”他在這里更是將學人與文獻的關系比喻成魚和水的關系,可見他對文獻的珍視和重視。

      1955年12月9日的日記中他寫道,“古人喻藏書之樂如坐擁百城,此為封建地主私于一己一家,世世傳之子孫之思想,與今日集體所有制之社會不相容。”但是,他又自我開釋道,“然吾輩畢生研史,于《二十四史》、《十通》一類基本書籍必須自備一種,乃便于隨時翻閱,順手取攜,決非以富于收藏自豪,此所謂古今異宜者也。”

      從金毓黻先生與舊書業(yè)三次心理活動的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學人訪書稽古、讀書治史,離不開古舊書,也離不開古舊書業(yè)。從這一個案,我們可以看到學人與古舊書、古舊書業(yè)的依存關系,也給圖書館界的人士一些啟示。

      鄭闖輝(嘉興圖書館):我主要介紹1999年以來藏書領域和古舊書業(yè)領域的研究專著。據(jù)統(tǒng)計,我國正式出版關于中國藏書史研究的著作總計有67種。其中《中國藏書通史》與《中國藏書樓》為集大成之作。另外,藏書史研究開始向深化、細化的方向發(fā)展,斷代藏書史及區(qū)域藏書史越來越多,最多的是關于藏書史的專題研究著作。

      在古舊書業(yè)方面,問世的主要有兩種。一部是南京大學徐雁教授所著《中國舊書業(yè)百年》(科學出版社2005年),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敘述和探討中國古舊書業(yè)史的原創(chuàng)型學術(shù)著作。另一部是鄭州大學圖書館趙長海先生所著《新中國古舊書業(yè)》,鉤稽出了1949年以來的60年新中國古舊書業(yè)的發(fā)展史。另外,徐雁教授的《中國古舊書文化史》一書即將在今年8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陸鏡清(西泠印社拍賣公司總經(jīng)理,西泠印社社員):我由衷地希望,以這次研討會為起點,能通過學界和業(yè)界的互動,來推進整個社會對古籍以及藝術(shù)藏品認知和鑒賞水平的提升,能為我們的社會營造起更專業(yè)的讀書、藏書氛圍,令國民的文化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提高,令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世代相延。

      田宇原(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浙江自古物華天寶、人文薈萃,崇尚文化的氛圍相當濃厚。自近代至清末,浙江私人藏家就有三四百位,藏書樓達一百八十余處,在過去沒有公立圖書館的年代,這些藏書家,對我們這個民族和燦爛的文化,悠久的中華文化的貢獻,是異常獨特的。此次由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中國閱讀學研究會、中國圖書館學會經(jīng)典閱讀推廣專業(yè)委員會聯(lián)合主辦的盛會,是一項文化基礎工作,功德不僅在當今,而且在久遠。(根據(jù)部分專家的錄音整理,未經(jīng)本人審核)

      猜你喜歡
      黃丕烈古書題跋
      說春秋時人言及的古書“九丘”
      我和古書
      款、印、題跋對古書畫的鑒定作用
      姜宸英《選詩類鈔》題跋續(xù)考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2:14
      傅以禮《華延年室題跋》校補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26
      《野隱好讀上古書》(美術(shù)作品)
      一套古書 一段痛史
      藏書界推崇的“五百年來第一人”
      葉德輝《述學》題跋五種探賾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20
      對黃丕烈及其題跋的認識和評價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11
      屯昌县| 朝阳市| 柳江县| 临高县| 阿荣旗| 根河市| 苍南县| 蓝田县| 龙泉市| 仙游县| 青田县| 讷河市| 马龙县| 积石山| 宜黄县| 繁峙县| 岫岩| 康乐县| 旌德县| 图木舒克市| 札达县| 青阳县| 七台河市| 曲靖市| 山西省| 古蔺县| 苗栗县| 澎湖县| 耿马| 新和县| 连山| 昌都县| 新巴尔虎左旗| 教育| 凤凰县| 钟山县| 富顺县| 黄大仙区| 晴隆县| 抚远县| 张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