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劍飛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合并腦卒中臨床常見有兩類類,一類是因甲亢自身病理生理所引起者;另一為患者原有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基礎,如腦動脈硬化、糖尿病、心臟病、心房纖顫、高血脂、高凝血癥等,由于甲亢的神經興奮和代謝亢進加重病情,促發(fā)而起。發(fā)病率不明,但近年報道有增多的趨勢。本研究選擇1993年—2010年30例住院及部分隨訪的甲亢合并腦卒中患者,就其臨床特點和相關發(fā)病因素進行探討,以提高對本病的認識。
1.1 臨床資料 納入標準:經顱腦CT或MRI檢查確診的甲亢腦卒中患者。均為首次中風,不包括混合性中風及其他并發(fā)腦血管病者。診斷標準:腦卒中診斷標準以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相關標準為準。甲亢癥以第7版內科學標準確定。符合以上條件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32歲~76歲(62.1歲±12.9歲);中風病程(36.5±12.9)h;影像檢查均為腦梗死,其中基底節(jié)、腦葉、內囊為多,其他為放射冠、丘腦等;梗死灶直徑<1.5cm者5例,>1.5cm 25例。有明確甲亢病者24例,因腦卒中急診住院后發(fā)現(xiàn)甲亢者6例。正常對照組30名,男18名,女12名,年齡52歲~79歲(65.8歲±6.5歲),來源于本院體檢者。
1.2 方法 分析臨床發(fā)病特點。比較甲狀腺功能激素:FT3、FT4、超敏促甲狀腺素(sTSH)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纖維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PTT)和凝血酶原時間(PT)水平變化。分析心電圖變化。進行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
2.1 甲亢合并腦梗死誘因和病因 主要有情緒失常(11例)、失眠焦慮(15例)、抽煙飲酒(18例)、高血脂(22例)、高血糖(26例)、高凝血癥(21例)、心房纖顫(11例);原有高血壓或腦動脈硬化(19例)、糖尿?。?例)、風濕性心臟?。?例)、冠心?。?例)。病變?yōu)閱伟l(fā)或多發(fā)性腦梗死或腦栓塞。
2.2 甲亢合并腦梗死發(fā)病特點 起病突然,以偏癱為主入院21例,多有明顯腦梗死或腦栓塞病灶;起病緩慢,以口角歪斜、肢體偏身無力或麻木就診7例;以頭暈頭痛,意識不清入院2例,為急性大面積腦梗死。
2.3 甲亢合并腦梗死心電圖改變 竇性心動過速30例,心房纖顫9例,紊亂性房性節(jié)律、頻發(fā)性房性和室性早搏7例,左室肥厚6例,ST-T段改變19例。
2.4 甲亢合并腦梗死甲狀腺激素變化 甲亢卒中組含量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高凝狀態(tài)是并發(fā)腦梗死主要成因之一。詳見表1。
表1 甲亢腦卒中組甲狀腺激素水平(±s)
表1 甲亢腦卒中組甲狀腺激素水平(±s)
組別 n FT3(pmol/L) FT4(pmol/L)sTSH(μIU/mL甲亢卒中組 28 11.82±5.741) 25.79±6.461) 0.12±0.081))正常對照組 30 5.48±2.48 14.86±5.25 2.18±0.57與正常對照組比較,1)P<0.05
2.5 甲亢合并腦梗死凝血功能變化 甲亢卒中組FT3、FT4含量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sTSH者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顯示甲狀腺激素異常的病理生理可能是直接或間接促發(fā)腦梗死的另一因素。詳見表1。
2.6 生化指標變化 排除糖尿病者,入院即時血糖13.69 mmol/L±2.1 5mmol/L和次日空腹血糖8.54mmol/L±2.07mmol/L,均顯著高于對照組6.17mmol/L±1.18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1.17mmol/L±0.26 mmol/L低于對照組1.42mmol/L±0.43mmol/L(P<0.05)。
2.7 甲亢腦卒中組高凝狀態(tài)指標變化(見表2)
表2 甲亢腦卒中組高凝狀態(tài)指標比較(±s)
表2 甲亢腦卒中組高凝狀態(tài)指標比較(±s)
組別 n PAgT(%) ETL(mm) FG(g/L) APTT(s) PT(s)甲亢卒中組 28 59.85±22.751) 42.39±20.271) 6.18±1.581)35.18±2.32 10.21±1.29正常對照組 30 34.72±9.61 15.15±4.65 3.45±0.64 38.84±1.57 11.42±1.21與正常對照組比較,1)P<0.05
甲亢癥合并缺血性腦卒中的病因復雜,甲亢合并腦梗死研究結果顯示,血糖升高、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血液黏度增加、心臟和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可導致或加速腦梗死的發(fā)生[1]。
甲亢合并腦卒中的發(fā)病機制雖然尚未明朗,但其病理生理顯示,甲亢自身免疫異常,易合并血管炎,如顳動脈炎,誘發(fā)腦梗死;高代謝的糖原異生和糖原分解所導致的血糖升高,可加重腦損害或引起腦梗死;甲狀腺素過多可使肝脂酶活性增高,HDL-C、LDL-C代謝異常,血漿纖維蛋白原升高,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顱內靜脈血液瘀滯,或發(fā)生腦動脈硬化可促卒中發(fā)生;甲亢時因其腎上腺素能神經興奮性增強,兒茶酚胺反應增加,可致顱內動脈痙攣,嚴重時誘發(fā)心房纖顫或心力衰竭,產生腦卒中,例如年老患者,更可使其原有能導致腦血管病因素加重,突發(fā)腦卒中[2]。本研究結果顯示,甲亢腦梗死組中甲狀腺激素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可能是其誘發(fā)原有腦血管病基礎患者發(fā)生腦卒中的原因[3,4]。其空腹血糖明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顯示甲亢患者存在動脈硬化及能促使腦卒中的病理基礎。凝血功能檢測結果表明本病高凝血狀態(tài)顯著高于對照組,更系導致腦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組病人11例有心房纖顫,循證醫(yī)學表明,心房纖顫是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非瓣膜病性房顫的患者每年發(fā)生腦卒中的危險行為3%~5%,大約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另有研究認為,高達40%的隱源性卒中與潛在的心臟栓子有關。因此用華法林和阿司匹林預防與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是極其必要的,在嚴密凝血指標監(jiān)測下,華法林治療血栓栓塞性卒中發(fā)生的相對危險可減少68%[5]。
甲亢腦卒中需與甲亢危象、僵人癥、甲亢性肌病進行鑒別診斷,以免誤診為甲亢癥腦卒中;嗜鉻細胞瘤發(fā)作時神經興奮和高血壓癥狀非常顯著,此時不僅要及時檢測甲狀腺激素,而且還須借助血中兒茶酚胺等水平和影像等檢查進行鑒別。
甲亢腦卒中治療重點仍以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為準則;盡快降低血中甲狀腺素水平是關鍵,首選甲硫咪唑或丙基硫氧嘧啶;控制快速新房纖顫,減少或避免新的附壁栓子造成新的腦栓塞;普萘洛爾對減慢心率、控制焦慮、改善和穩(wěn)定病情有重要意義,在無禁忌證時應足量使用。
[1] 張峰,靖永珍,趙竹琴.甲亢與腦梗死相關性研究[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07,115(6):456-460.
[2] Ra CS,Lui CC,Liahg CL,etal.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hronbosis induced by thyrotoxicosis:Case report[J].J Neurosurg,2001,94:130-132.
[3] 諶劍飛,張忠平.動態(tài)監(jiān)測甲狀腺素對中風急診患者病勢演變判斷的臨床意義[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1998,5(6):260-262.
[4] 諶劍飛,嚴頌琴.放射免疫分析在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激素與抗體應用中的評價[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1,14(6):452-453.
[5] 胡大一,馬長生.心房顫動治療的問題與前景[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2):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