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宜彥 王玉玲
調查發(fā)現(xiàn),女干部和男干部人生各階段對發(fā)展的精力投入曲線,有明顯差別。從20歲到60歲,男性曲線的起點較低,但逐漸上升;女性曲線則起點較高,但相對曲折。
隨著公務員招聘制度的改革,女性進入機關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比例越來越大,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干部隊伍的結構。同時,女干部走上較高級和較重要領導崗位的人數(shù)也越來越多。
為了解女干部“成長成才成功”的經(jīng)驗,以及影響女干部成長的主要問題,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統(tǒng)戰(zhàn)(群工)部開展了“女干部成長規(guī)律研究”,向60多個部門3000余名女干部進行了問卷調查,并且分別召開了由高級女干部、青年女干部、人事部門負責人、婦女組織負責人參加的多個座談會。
同樣在政府機關,同樣的職務級別,女性影響力弱于男性。
當前,國家機關的女干部由“兩個80后”知識群體構成:一是上世紀80年代后高考入學、經(jīng)國家分配進入機關的女干部;二是上世紀80年代后出生、大學畢業(yè)、經(jīng)公開招考進入機關的女干部。兩個“80后”改變了國家機關干部的成分,也改變了國家機關的干部結構。
調查發(fā)現(xiàn),新進機關的女干部對從政抱有熱切的期望,也具有堅實的信心。2006年調查中,對“女性和男性一樣可以成為領導”的題目,表示十分同意的女干部占56.5%,而2010年調查時這一比例上升到了61.7%,表示“不同意”的從5.9%下降到了3.2%。僅4年間,女干部的從政愿望和信心出現(xiàn)了明顯的增強。
對于“女性同樣可以成為杰出的政治家”表示“很同意”的人數(shù)比例,50歲以上年齡段為52.3%,40-49歲年齡段為58.6%,30-39歲年齡段為59.3%,29歲以下年齡段為65.4%。對于“政治太復雜,女性不適合搞政治”表示“同意”的人數(shù)比例,40歲以上女性中有 33.9%,30-39歲年齡段中有29.6%,30歲以下年齡段中僅為23.7%。
前者隨年齡降低而增強,后者隨年齡降低而弱化。兩個方面都反映出,新進機關女干部的政治發(fā)展愿望更為強烈。
在各類發(fā)展目標中,女干部選擇比例較大的 3 項是“能力增進”(56.9%),“人格正直”(45.6%),“博學廣識”(41.3%)。女干部把提升自己的知識、能力、人格等人力資源相關要素,放在了很高的位置。
女干部要求發(fā)揮作用,做出成績的愿望更為強烈。33.4%的人希望“才智得到充分發(fā)揮”,22.6%的人希望“切實地為社會做一些實事”,18.5%的人希望“事業(yè)有成,取得好的成績”。
調查表明,關于干部工作積極性,認為得到“充分發(fā)揮”的女性為9.2%,男性為10.9%;得到“比較充分發(fā)揮”的,女性為47.2%,男性為48.3%。關于創(chuàng)造積極性,認為得到“充分發(fā)揮”的,女性為6.3%,男性為7.9%;認為得到“比較充分發(fā)揮”的,女性為38.8%,男性為42.3%??偟膩砜?,女性創(chuàng)造積極性的發(fā)揮盡管與男性略有差距,但已相當接近。
與成長強烈愿望相比較,當前女干部的職務和崗位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其中主要存在“四多四少”現(xiàn)象。
一是低層領導多,高層領導少。職務等級越高,女性所占比例越少。這次調查的干部中,在司局級層次,女性占9.4%,男性占14.9%;在處級層次,女性占37.8%,男性占43.3%;在科級層次,女性占22.7%,男性占18.8%;在科員層次,女性占10.5%,男性占6.9%。女性中副處以下干部的比例高于男性,男性中正處以上的比例高于女性。
二是輔助性崗位多,重要崗位少。在行政辦事類崗位,女性占31.2%,男性占23.2%;在服務勤務類崗位,女性占12.5%,男性占8.2%。在領導管理類崗位,女性占22.0%,男性占30.4%;在專業(yè)技術崗位,女性占29.4%,男性占35.0%。
三是虛職多、實職少。女性中擔任虛職的占21.5%,男性則為19.3%;女性中擔任實職的占57.3%,男性則為62.9%。
四是做本職多、兼職少。調查對象中,擔任人大代表的,女性占0.8%,男性占1.1%;擔任政協(xié)委員的,女性占1.0%,男性占3.3%;在“兩院”院士中,女性為0%,男性為0.3%。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工會主席、職代會代表委員等兼職,女性比例都明顯低于男性。
具體分析來看,同樣在政府機關,同樣的職務級別,女性影響力弱于男性。例如,對本單位干部選任和晉升表示能“提交方案”的,正局級干部中,男性占13.6%,女性占9.7%;正處級干部中,男性占8.6%,女性占3.6%。對本單位干部選任和晉升表示能“提供建議”的,副局級干部中,男性占51.0%,女性占38.8%;正處級干部中,男性占36.6%,女性占32.0%,均為女性低于男性。
相反,表示“說不上話”的,在正司局級干部中,男性占4.5%,女性高達12.9%;在副司局級干部中,男性占7.8%,女性占18.6%;在正處級干部中,男性占41.9%,女性占42.2%,均為女性高于男性。
同時,在工作中“力求創(chuàng)新,向新問題挑戰(zhàn)”的,男干部為30.9%,女干部僅有19.0%。女干部較多的是“能按時出勤,完成本職工作”(39.9%)和“認真踏實,力爭把工作做好”(77.7%)。
調查發(fā)現(xiàn),女干部選拔任用先快后慢。女性和男性進入辦事員和科員級的年齡基本一致,女性提升副科的年齡略早于男性,集中在24-26歲,而男性集中在26-28歲。此后女性就與男性逐漸拉開差距,而且年齡差距越來越大。提升正科,男性集中在28-30歲,女性集中在27-33歲;提升副處,男性集中在32-34歲,女性集中在35-40歲;提升正處,男性集中在35-42歲,女性集中在38-47歲;提升副局,男性集中在39-44歲,女性集中在43-53歲;提升正局,男性集中在46-48歲,女性集中在51-55歲。
另外,女性在職務晉升歷程中有較高的滯留率。在50-59歲停留于正科級的,女性占10.7%,男性占7.6%;停留于副處級的,女性占18.2%,男性占14.7%;停留于正處級的,女性占33.9%,男性占37.6%;停留于副局級的,女性占21.3%,男性占19.9%;晉升到正局級的,女性占11.0%,男性則為14.7%。女性較多地停留在中層和副職,成為高級干部的比率較低。
相比男性,女性成長成才的內(nèi)在動力相對弱,對事業(yè)和工作的目標要求相對低。調查顯示,關于個人成才目標中,選擇“成為領導者,指揮協(xié)調”的,女性占23.6%,低于男性(36.55%);選擇做好本職工作,女性占51.1%,高于男性(37.7%)。在“什么是人生成功”選項中,女性選擇最多的是“家庭溫馨、舒適、快樂”,占 47.4%(男性為31.8%);男性選擇最多的是“為百姓做了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占42.5%(女性只占26%)。
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女干部和男干部人生各階段對發(fā)展的精力投入曲線有明顯差別。從20歲到60歲,男性曲線的起點較低,但逐漸上升;女性曲線則起點較高,但相對曲折。女性曲線表現(xiàn)為:25歲以前上升;26-32歲左右下降;33-40歲左右上升;41-45歲左右下降;46-51歲左右上升;52-55歲左右下降,直到退休。
具體分析,25歲以前是女干部的黃金期,26-32歲左右是“百事纏身”期?!鞍偈吕p身”包括求偶、結婚,從零開始置辦家庭,調整全新的夫妻、婆媳關系,生養(yǎng)孩子,早期教育。
女性30歲以后提升同一級別職務的年齡大約比男性晚3-4年,并且有較大比例在科級、處級職務上滯留下來不再升遷。到了33-40歲階段,孩子上了學,女干部的精力較多投向工作和發(fā)展,進入第二個黃金期。
在41-45歲左右,孩子沖刺高考,父母、公婆變老需要照顧,進入第二個精力分散期。46-51歲左右,孩子上了大學,家庭空巢,進入第三個黃金期。然而不久就面臨退休,對發(fā)展的信心和努力逐漸減弱。這三個精力分散期,較大地影響了女干部的成長。
調查顯示,女干部每天花在“采買做家務”、“撫育教育子女、”“照顧老人或家人”上的時間都比男性多。女干部加班加點投入工作的時間普遍少于男干部。一周內(nèi)工作40小時的,女干部占61%,高于男干部的55.5%,但工作50小時的,女干部占8.2%,低于男干部的8.8%。因為家庭負擔和分心,單位往往減少對女干部的招收、培訓和任用。
女干部與男干部相比存在較強的多元價值沖突,其有限精力出現(xiàn)多元性投放,以致對發(fā)展的投入份額偏小。新一代女干部的家庭偏好,不僅強于男性,而且強于中老年一代?!耙ぷ?,也要家庭”。并且,她們往往以家庭整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進行理性的夫妻分工。例如,丈夫到跨國公司任職或自主創(chuàng)業(yè),妻子進入國家機關,“一家兩制”,可獲得穩(wěn)定的工作與收入。
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有人認為“女人就是不行”,以致同等條件下用男不用女。女性中有17.2%的人認為,單位內(nèi)存在“因為沒有把握、擔心靠不住而較少選拔女性”的現(xiàn)象,有13.8%的男性認為,“女性的特點不適合從政”。
一些單位擔心女性擔任領導后不能服眾,調查中,男性明確表示“男性不愿意為女上級工作”的為17.2%,而女性觀察到這樣的現(xiàn)象的人數(shù)比例為31.2%。有的顧慮選拔女性后出現(xiàn)風險,擔心所提拔的女干部情緒不穩(wěn)定、在關鍵時刻靠不住而造成工作失誤,被追究“選人失察”的責任,為保險寧肯選擇男性。
女干部與男干部相比存在較強的多元價值沖突,其有限精力出現(xiàn)多元性投放,以致對發(fā)展的投入份額偏小。
男女干部成長的基本規(guī)律大體相同,但女性干部的成長也呈現(xiàn)出了一些個性特征。機關女干部的成長、成才、成功有其內(nèi)在規(guī)律。
首先,女性和男性都面臨家庭和事業(yè)的沖突,但女性更為突出。即使已經(jīng)晉升到了高級職務,一些女干部在遭遇工作和家庭“蠟燭兩頭燒”的疲勞考驗時,也常常選擇家庭,甚至放棄事業(yè)追求。一些女干部認為,只有處理好身份和角色的轉換,才能爭取家庭成員支持。
調查顯示,女性司局長做家務的時間,比女性科級干部多,幸福感也強。這說明,家庭事業(yè)兼顧雖然難,但并非絕對沖突。女干部需要更多艱苦努力和科學安排。比如,增長才干,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減少加班,給家人更多時間;把家務外包給家政公司,拿出更多時間學習工作等。
其次,在干部成長過程中,面臨著必須突破的許多關口。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在女干部的職業(yè)生涯中,存在兩個特有關口。
第一個關口是30歲左右,結婚生育階段。一些女性則受到事業(yè)中斷的影響,“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這個時期的女干部大多精力多方分散,知識鏈條中斷,培訓學習稀少,晉升處于空擋。在調查數(shù)據(jù)中,40%的該階段女干部報告自己因為懷孕、生育和哺乳,工作的連貫性和持續(xù)性不如男性。
第二個關口是50歲左右的更年期。問卷統(tǒng)計顯示,50%以上的女性干部在更年期情緒波動,價值目標模糊,追求動力下降,人際關系也可能出現(xiàn)問題。如果自我調整好、順利渡過這個階段,此后成長動力會增強。
調查中,許多機關女干部呼吁,一方面,女干部要正視這兩個關口,做好自我應對;另一方面,社會和組織上要給予理解和幫助,讓她們順利渡過難關。
另外,在本次調查中,女性的主流意見是“女干部的選拔任用與男性一視同仁,公平競爭”(70.2%)。對于其他特殊安排認同度也不高,如認同“規(guī)定女干部在某些職位上必須占一定比例”的為20.2%;“拿出一定職位在女干部中定向選拔或競聘”為16.6%;“對于長期未被提拔的女性給予安慰和補償”為12.0%;“考慮女干部的生理特點和家庭責任而制定不同標準”為11.7%;“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選擇女性”為9.6%。這表明,多數(shù)女性不要求也不愿接受特殊政策。
關于對女干部使用適度傾斜,調查發(fā)現(xiàn),女性需求的主要是:針對女性特點提供展示才能和特長的機會,占37.1%;把女性選拔到更適合女性擔任的崗位上,占35.9%;把女干部放到主要領導崗位和關鍵性崗位上,占35.9%。對女干部應把握規(guī)律適時用、揚長避短配合用、打破界限平等用、重德重才破格用,為優(yōu)秀女干部提供成長的快車道。
更正:本刊第255期《北京公務員工作生活質量調查》一文作者為張成福、楊興坤,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