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俊領 楊世鋒 姚桂棉 沈風梅
1河北省衡水市中醫(yī)院(河北衡水053000)2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河北衡水053000)
腦梗死后肢體麻木是臨床常見病,單純西藥治療收效甚微。筆者采用石學敏院士的醒腦開竅針刺法配合自擬雙藤湯治療腦梗死后肢體麻木,取得滿意療效?,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筆者所有醫(yī)院門診、住院腦梗死患者128例,均符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會議的診斷標準[1],并經頭顱CT或MRI確診。中醫(yī)診斷[2]為中風(恢復期),辨證屬風痰瘀血、痹阻脈絡證。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64例,男性46例,女性18例;年齡40~78歲,中位年齡59歲;原發(fā)病程10d至6個月,平均86.00d。對照組64例,男性48例,女性16例;年齡44~76歲,中位年齡60歲;原發(fā)病程8d至5個月,平均82.00d。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在治療原發(fā)病基礎上采用醒腦開竅針刺法,取穴為內關、印堂、上星、百會、極泉、尺澤、手五里、手三里、外關、三陰交、太溪、絕骨、陽陵泉、陰陵泉、血海、風池(雙)、完骨(雙)、天柱(雙)。常規(guī)消毒穴位處皮膚,進針得氣后留針30min,每日1次,15d為1療程。配合自擬雙藤湯:雞血藤15g,絡石藤 15g,丹參 15g,地龍 10g,三七粉 3g(沖服),防風 10g,石菖蒲 10g,遠志 10g,郁金 10g,川芎 10g,清半夏 9g,茯苓 15g,炒白術10g,甘草6g。上肢麻木加桑枝10g,羌活10g;下肢麻木加桑寄生10g,川牛膝10g。15d為1療程,間隔2d再行第2療程。對照組在治療原發(fā)病基礎上加用維生素B120mg,每日3次;腺苷鈷胺片 500μg,每日3次;血塞通片 2片,每日3次。兩組均治療3個月后評效。
1.3 療效標準[1]痊愈:患者肢體麻木感消失。顯效:患者麻木感明顯減輕,自覺不影響生活。有效:患者肢體麻木感有所減輕,生活仍受到較大影響。無效:患者肢體麻木感無減輕。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χ2檢驗及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肢體麻木為腦梗死的臨床表現之一。西醫(yī)學認為肢體麻木是因腦梗死引起神經系統對患側肢體供血供氧能力下降而致。腦梗死屬中醫(yī)學“中風病”范疇。主要是因風、痰、瘀血痹阻脈絡,氣血運行失暢,筋脈失于濡養(yǎng),故見肢體麻木。研究表明,醒腦開竅針刺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其能通過對機體的整體調節(jié),加快血液流動速度,改善微循環(huán)。由于改善了神經系統供血供氧,提高了病變周圍血氧濃度,因而促進了病變神經功能的恢復,消除或緩解了肢體麻木癥狀。自擬雙藤湯功能祛風化痰,活血通絡。方中雞血藤、絡石藤、地龍舒筋活絡;三七粉活血逐瘀;防風祛風勝濕;石菖蒲、遠志、清半夏化痰開竅;丹參、郁金、川芎理氣活血通絡;茯苓、炒白術健脾化痰;甘草調和藥性;桑枝、羌活祛風通絡,且羌活引藥上行;桑寄生、川牛膝祛風除濕,且川牛膝引藥下行。諸藥合用,共奏祛風化痰、活血通絡之效。本觀察表明,醒腦開竅針刺配合自擬中藥湯劑雙藤湯治療腦梗死后肢體麻木療效確切,值得深入研究。
[1]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2]王永炎.中醫(yī)內科學[M].6 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