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領明 冷祝強 方建龍
(湖南省岳陽市中醫(yī)醫(yī)院,湖南 岳陽 414000)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胃癌多無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當臨床癥狀明顯時,病變已屬晚期。多數(shù)患者即使能夠手術治療,術后復發(fā)率也很高;因此胃癌尤其是晚期胃癌患者的化療有重要意義[1]。胃癌是對化療相對敏感的消化道腫瘤,臨床上化療方案種類較多,但多數(shù)以氟尿嘧啶為基礎,加鉑類或紫杉類藥物的方案治療[2],目前尚無統(tǒng)一的標準化療方案,哪幾類藥物聯(lián)用更有效還都在臨床觀察階段,岳陽市中醫(yī)醫(yī)院自2006年以來使用奧沙利鉑聯(lián)合卡培他濱方案治療晚期胃癌,收效甚好,報道如下。
本組患者176例。男性91例,女性85例,年齡42~66歲,平均54歲,其中普通類型的乳頭狀腺癌26例、管狀腺癌23例、低分化腺癌48例、黏液腺癌27例、印戒細胞癌11例,特殊類型未分化癌17例、胃潰瘍癌變24例。卵巢轉移14例,淋巴結轉移38例,肝轉移44例,骨轉移14例,肺轉移13例,其他5例。全組病例均是無手術指征的Ⅲ~Ⅳ期病例,其中臨床分期Ⅲ期81例,Ⅳ期95例。曾使用紫杉醇、氟尿嘧啶(5-Fu)、順鉑(PDD)、阿霉素(ADM),效果不佳?;熐安檠R?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均正常。KPS評分60分及以上者106例(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爾需要別人幫助),50分70例(常需人照料)。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88例采用奧沙利鉑聯(lián)合卡培他濱方案治療,并與對照組88例采用順鉑+多西他賽+5氟尿嘧啶方案治療。兩組年齡,病理類型,臨床分期,KP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均有不同程度的胃區(qū)疼痛,上腹部飽脹感、厭食、腹痛、惡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fā)熱及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出現(xiàn)相應癥狀。
全組病例均經(jīng)纖維內窺鏡檢查及病理組織活檢證實為胃癌,且行三大常規(guī)、OB試驗、肝腎功能、ECG等檢查。CT及上消化道鋇餐等檢查示胃周、淋巴結、臟器有浸潤或遠處有轉移,無手術指征,但無化療禁忌證有化療指征。
觀察組:奧沙利鉑130mg/m2,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靜脈輸注,通過外周或中央靜脈持續(xù)輸注2~6h。每3周重復1次,如果漏于血管外,必須立即終止給藥??ㄅ嗨麨I每日2500mg/m2,連用2周,休息1周。每日總劑量分早晚兩次于飯后半小時用水吞服。兩種藥3周為1個療程,共做2個療程,評價療效。對照組:DTX 75mg/m2iv d1,DDP 75mg/m2iv d1,5-Fu 750mg/(m2·d) civ24h d1~5,3周為1個療程,共做2個療程,評價療效。
按WHO療效評價標準分為CR痊愈:輔助檢查正常,胃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完全消失;PR顯效:輔助檢查較前明顯改善,消化道癥狀有明顯改善;SD、有效:輔助檢查有所改善,疼痛,腹脹等癥狀有所改善,但仍對患者生活學習有影響;PD,無效:輔助檢查無改善,消化系統(tǒng)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對患者生活、學習造成嚴重影響。臨床控制率為(CR+PR+SD)。
采用卡方進行檢驗,且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化療2個周期6周后觀察組KPS平均為80分(勉強可進行正?;顒樱幸恍┌Y狀或體征),對照組KPS平均為70分,兩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化療2個周期6周后對比 [n(%)]
觀察組不良反應較輕,主要為血液學毒性,消化道反應及外周神經(jīng)毒性(Ⅰ°~Ⅱ°);對癥處理后均好轉,未發(fā)生嚴重過敏反應。對照組不良反應較重,為Ⅲ°~Ⅳ°,尤其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應嚴重。
我國胃癌病死率占惡性腫瘤死亡的第一位。因此找到合理的化療用藥途徑,延緩死亡的進程,提升生命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化療不同于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在于它對人體的治療中的整體性,通過口服及靜脈給藥在全身起作用?;瘜W治療對于消滅某種癌癥的遠處轉移或防止復發(fā),有其獨到之處,是癌癥治療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現(xiàn)已證明,至少有10 種腫瘤單用化療有獲得治愈的可能。
晚期胃癌治療目標為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以姑息性化療為主要手段[3]?;熯M展包括4類新藥6種藥物,主要有5-Fu衍生物(卡培他濱,S-1)、紫杉類(紫杉醇,多烯紫杉醇)、三代鉑類奧沙利鉑以及拓撲異構酶Ⅰ抑制劑伊立替康。使聯(lián)合化療的有效率進一步提高[4]。
奧沙利鉑為第三代鉑類化合物,在多種腫瘤模型系統(tǒng),包括在人結直腸癌模型中,都表現(xiàn)出廣譜的體外細胞毒性及體內抗腫瘤活性作用。體內、體外試驗也證實在順鉑耐藥的腫瘤模型中,它仍然有效。已有研究表明,奧沙利鉑通過產(chǎn)生水化衍生物作用于DNA,形成鏈內和鏈間交聯(lián),從而抑制DNA 的合成,產(chǎn)生細胞毒作用和抗腫瘤活性。
卡培他濱是新一代腫瘤內激活的口服5-氟尿嘧啶前體藥物,由酶作用產(chǎn)生兩種中間產(chǎn)物5'-DFCR和5'-FURP,最后在瘤內由胸苷磷酸化酶(TP)激活產(chǎn)生有活性的5-Fu,其主要用于S期,但對其他期的腫瘤細胞亦有抑制作用[5]。其特點是“選擇性腫瘤活化”,所以腫瘤組織中5-Fu濃度高,而且全身 5-Fu濃度低,它在腫瘤內TP濃度約等于正常組織3倍。
觀察組88例,臨床控制率為93.2%,KPS評分化療后比化療前提高20分,本組毒副反應明顯低于順鉑+多西他賽+5氟尿嘧啶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血液學毒性、消化道不良反應及神經(jīng)毒性、過敏反應均為Ⅰ/Ⅱ度,無Ⅲ/Ⅳ度不良反應發(fā)生,無因化療反應而停藥,無治療相關死亡。結果表明,奧沙利鉑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胃癌有效率高,毒副反應輕,可改善晚期患者的生存狀況,對于晚期體質差或其他耐藥的患者,是安全可靠的化療方案。
[1] 白秀麗,馬振剛,李際君.紫杉醇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進展期胃癌的臨床觀察[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9,14(1):-68-69.
[2] 秦叔逵,龔新雷.晚期胃癌化療的現(xiàn)狀和新進展[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6,11(9):641-652.
[3] 何聲秀,霍偉,李志民,等.紫杉醇聯(lián)合卡培他濱一線治療晚期胃癌[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3):-15-16.
[4] 錢俐,茅國新,沈浮,等.多西紫杉醇聯(lián)合氟尿嘧啶及順鉑治療晚期胃癌[J].腫瘤防治研究,2007,34(7):526-527.
[5] 胡國勇,胡娟,楊建國,等.卡培他濱聯(lián)合草酸鉑和紫杉醇一線治療晚期或轉移性胃癌[J].咸寧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6,20(6):48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