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明
(四川省平昌縣中醫(yī)院外一科,四川 巴中 636400)
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在膽道疾患中占較高的比例,部分起病較急驟,病情多較嚴重,有的甚至能危及生命,早期、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對其預后十分重要。近年來,隨著設備和技術不斷更新進步,腹腔鏡(Laparoscopy)微創(chuàng)治療發(fā)展迅速,已經有較廣泛應用。本研究中,筆者對微創(chuàng)術式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情況進行分析,并與對照組相比,以選擇最佳術式。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間于平昌縣中醫(yī)院普外科及肝膽外科住院治療的膽囊結石并膽總管結石病例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齡26~71歲,平均(43.8±6.2)歲。所有患者術前均行影像學檢查明確病變部位及數(shù)量,術后均經手術證實。
1.2 方法
根據(jù)隨機原則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及年齡構成、膽囊及膽總管結石數(shù)量、最大膽總管結石直徑、膽總管最大直徑及總膽紅素水平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觀察組患者行腹腔鏡膽總管切開,纖維膽管鏡取石加T形管引流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對照組患者采用開腹行膽總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術。
1.3 觀察指標
主要觀察兩組患者手術的成功率、膽管結石殘留情況、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fā)癥、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總天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包,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形式表示,統(tǒng)計學方法選擇t檢驗,兩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均以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手術成功19例(95%),僅1例患者因結石巨大無法取出而行開腹手術,膽道結石殘余1例(5%),術后并發(fā)癥1例(5%),表現(xiàn)為十二指腸小穿孔。對照組手術成功18例(90%),術后膽道結石殘余3例(15%),1例(5%)患者出現(xiàn)術中出血。兩組相比,手術成功率、術中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膽道結石殘留率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總天數(shù)的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縮短,術中出血量降低,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提前,住院總天數(shù)減少,其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術中及術后情況的比較
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1]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臨床上多表現(xiàn)為右側中上腹疼痛,伴有或不伴有發(fā)熱,根據(jù)膽管梗阻的情況會有不同程度黃疸,部分患者會繼發(fā)膽源性胰腺炎,嚴重的患者可以有神經精神功能障礙,甚至發(fā)生休克。目前,臨床上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有超聲、X線平片、計算機體層成像(CT)、磁共振(MRI)及膽道造影等。其中超聲學檢查對人體無創(chuàng)傷、價格便宜、操作方便、可重復性強,不但可以顯示病變內部及周邊回聲特點,而且還可以探測到病變的血液供應及血流動力學特點,是其首選的檢查方法。另外,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及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能清晰顯示膽道系統(tǒng),顯示膽道梗阻的部位和程度[2]。
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常見的手術方式:①開腹手術切除膽囊,膽管切開取石,術中置T形管引流。該術式是一傳統(tǒng)手術方式,手術成功率高,適用范圍廣,但它對患者創(chuàng)傷大,對心臟、肝臟、腎臟功能要求高,手術并發(fā)癥多,常見的有膽道漏及十二指腸漏、腹膜炎、手術切口感染、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等。②內鏡下乳頭括約肌切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該術式創(chuàng)傷小,不需切開膽總管,患者術后恢復較快,術后極少造成膽道狹窄,但是它手術適應范圍小,需分次進行,對操作者要求高,手術影響Oddi擴約肌功能,導致十二指腸返流,部分患者會有結石殘留,還可能造成術后膽管及胰腺炎癥[3]。③腹腔鏡膽總管切開、纖維膽管鏡取石、T形管引流+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它手術時間縮短,可以一次性解決膽囊及膽管結石的問題,不影響Oddi擴約肌功能,術中出血量少,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快,住院時間縮短。但它對操作者要求更高,也會發(fā)生一定比例的結石殘留和手術并發(fā)癥[4]。本研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相比,手術成功率、術中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膽道結石殘留率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縮短,術中出血量降低,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提前,住院總天數(shù)減少,其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總管切開、纖維膽管鏡取石、T形管引流+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不但療效顯著,而且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是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最佳手術方式。
[1]何德輝.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開腹膽囊切除術住院情況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8,7(1):21.
[2]李兵,龔昭,肖新波,等.內鏡聯(lián)合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52例體會[J].腹部外科,2006,19(5):295.
[3]陳學敏,孫冬林,薛衛(wèi).纖維膽道鏡輔助下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56例臨床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7,16(7):710.
[4]沈燁,高軍業(yè),黃彬,等.LCBDE與ERCP+EST結合LC治療膽總管結石[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09,12(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