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凝
(山西省晉城市人民醫(yī)院,山西 晉城 04802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組以不可逆呼吸道阻塞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炎癥性疾病,而Ⅱ型呼吸功能衰竭是COPD 的常見并發(fā)癥。NIPPV能在早期糾正患者呼吸衰竭,防止病情加重[1]。晉城市人民醫(yī)院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現(xiàn)總結如下。
選擇晉城市人民醫(yī)院呼吸科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住院部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并伴有呼吸衰竭患者共計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2002年頒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診斷標準,符合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診斷標準且具有無創(chuàng)通氣的指征。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54~76歲,平均年齡(56.54±6.54)歲;病程3~14年,平均(6.32±2.34)年。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51~73歲,平均年齡(58.14±5.87)歲;病程3~13年,平均(6.12±2.74)年。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
兩組均采用抗炎、平喘、持續(xù)低流量吸氧、糾酸、維持電解質平衡等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BiPAP呼吸機面罩正壓通氣治療。呼吸模式為S/T模式,吸氣壓8~20mmHg,呼氣壓4~12mmHg,氧流量5L/min,持續(xù)應用至病情好轉,并根據(jù)病情適當調整吸氣壓、氧流量等,維持氧飽和度在90%以上,氧濃度<35%,每日治療時間在3h以上,壓力調整從小開始,逐漸增加,最終使PEEP盡量達8~12mmHg,氣道峰壓不超過30mmHg。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心率、呼吸、住院時間變化。
使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呼吸、心率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呼吸、心率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P<0.01,組間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血氣pH PaCO2(mm/Hg) PaO2(mm/Hg) RR(次/分) RR (min)觀察組 10 治療前 7.21±0.03 75.23±9.84 49.37±8.55 27.54±1.76 108.54±6.44 10 治療后 7.44±0.05* 46.74±9.41#△ 82.74±8.30#△ 19.54±1.45* 87.11±5.10*對照組 10 治療前 7.19±0.07 76.61±9.13 48.43±6.05 28.34±1.54 106.58±7.76 9 治療后 7.37±0.05* 57.55±8.76* 69.06±8.32* 23.54±1.45* 97.75±5.70*
見表1。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12.23±2.48)d,對照明為(15.41±5.13)d,兩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呼吸衰竭是AE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50%左右的患者需要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治療[3],但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治療患者痛苦大、并發(fā)癥多、治療費用高,長期帶管易引發(fā)下呼吸道感染,增加呼吸功耗及脫機困難等問題[4]。BiPAP呼吸機采用雙水平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方式,設定IPAP及EPAP即可,具有同步性能好和自動漏氣補償功能,人性化程度高,療效肯定,通過減少呼吸負荷及呼吸功耗,有利于呼吸肌的休息,減輕呼吸肌疲勞,改善呼吸中樞的自主調節(jié)功能。在呼氣時又能給患者一個較低的呼氣末氣道正壓,增加功能殘氣量,防止肺泡萎陷,達到提高動脈氧分壓,降低動脈二氧化碳分壓的目的[5]。
從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BIPAP呼吸機,其改善PaCO2、PaO2、RR、與RR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減少。因此,對于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條件適宜,應使用BiPAP呼吸機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
[1]解立新,劉又寧.呼吸衰竭的機械通氣策略[J].中國醫(yī)刊,2006,16(2):172.
[2]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453-460.
[3]Hoo Cw S,He Kimiansantiag SM.Hgpercapnic respirat failure in COPD patients[J].Chest,200,117(1):169-177.
[4]Nseir S,Di Pompoo C,SouSricr s,et a1.Impact of ventilator as sociated pneumonia on outcome in patientswith COPD[J].Chest,2005,128(3):1650-1655.
[5]李繼平,馬國強,張明生.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09,41(11):1362-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