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如
(江蘇省如東縣岔南初中)
從有效教學到高效課堂提法雖有不同,實質(zhì)就是一個,就是使課堂教學學生信息量、思維量、訓練量最大化。就是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
高效課堂一定使每個學生在每個時間段都有事可做,強調(diào)關注每個學生;高效課堂應讓學生學得心情舒暢,有良好的學習心理環(huán)境。高效課堂即學生學習高效。
目前對高效課堂模式的研究可謂是百花齊放,但往往忽略了一個基本點,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愿望,我們所有的計劃,所有的探索和理論統(tǒng)統(tǒng)都會落空?!比绻荒苡行У丶ぐl(fā)學生學習興趣,我們再好的愿望、再好的設計都將是一紙空文。
所以說擺在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讓他們從愿意學習,發(fā)展到自覺主動學習,這不僅是一個教學藝術(shù)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教者是否真正承認學生的主體意識問題。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輕松氣氛中處于思維最佳狀態(tài),學生也只有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嘗試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人、因時、因?qū)W科、因教材靈活運用,這也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根源。良好的學習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能否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已成為高效課堂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筆者在實施高效課堂過程中除了認真研究高效課堂模式、實施方案外,十分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說到激發(fā)興趣,可謂方法多多,筆者根據(jù)學生和教材實際,從細微處入手,從傳統(tǒng)的教法中吸取精華,為我所用,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善于發(fā)現(xiàn)興趣點,從入趣點著手?!叭肴c”是指人在做事情過程中興趣所在。學習也一樣,或許你對英語不感興趣,但你必定對其中一篇Reading特別喜歡,或?qū)δ硞€教學過程感興趣。你可從這里入手,也可通過某些教學手段激發(fā)其興趣。比如說導入,導入在整個教學中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直接影響到學習的情緒與效果。在學習現(xiàn)在進行時這一語法時筆者采用了以下的導入方式:(show the students a picture of a park)T:Look at this picture.Where is it?Ss:It’s a park.T: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ark?Ss:Trees、flowers、a lake、some boats、a boy、some children and two birds.T:What is the boy doing?Ss:He is flying a kite.T: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Ss:They are playing games under the trees.T:What are the birds doing?Ss:They are flying happily.通過啟發(fā)學生思考,把學生帶進新的學習內(nèi)容里。
設計導入要做到引人入勝,使教材的內(nèi)容以新穎活潑的面貌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將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防止產(chǎn)生厭倦心理。
再如直觀教學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常用方法。實物是最常用的直觀教具,當然應當以那些容易找到和方便攜帶的小物品,像食物(水果、蛋糕等)、衣服鞋帽、文具書刊、球類、玩具等。不僅大量的名詞可通過實物表示,許多形容詞也可以通過實物來呈現(xiàn)意思,尤其是表示顏色的形容詞,因為實物本身都有顏色,一看一目了然。如講形容詞orange時,筆者拿起一個橙子問:What’s this?Ss:It’s an orange.T:Yes.What colour is it?Ss:It’s orange.T:Yes.The orange is orange.并告訴學生前面的orange是名詞“橙子”;后面的orange是形容詞“橙色的”。也可發(fā)動學生自制圖片或收集材料。實踐證明學生一般都樂意幫助教師,并出色完成任務,而且興趣盎然。在家訪中發(fā)現(xiàn)一名女生房間的墻壁上帖滿了寫有單詞的圖片,就連電視機、影碟機和掛衣櫥上都寫上相應的單詞。家長說孩子已對英語癡迷了。正因為在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興趣,為以后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該生的英語成績一直名列前茅。08年高考該生英語單科成績進入全縣前十名,并被南京大學錄取。
圖畫可以代替找不到或不易攜帶的實物,圖畫有時也可表達更多的意義和情景。在講解in front of...與in the front of的用法和區(qū)別是盡管老師強調(diào)多次in front of...表示在……前面(指在……范圍之外)而in the front of…表示在……前部(指在……范圍之內(nèi))在課上學生們似乎都理解了,可一檢測這個知識點時,部分學生還是混淆使用。如何使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筆者通過反復嘗試在講解兩者區(qū)別時,在黑板上畫了下面簡筆畫:
然后對圖一提問:Where is the driver?孩子們立刻答出:The driver is in the front of the bus.然后我又指著圖二問:Where is the driver?他們又輕而易舉地答出:The driver is in front of the bus.
再如在講解along和across時筆者在黑板上畫了下面兩副圖,孩子們在圖的幫助下豁然開朗,立刻說出 (圖一)The person is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圖二)The person is walking across the street.
當然簡筆畫不僅在知識點的區(qū)別上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在講一些面部表情單詞如:happy、 sad、 surprised、cry 以及動物的單詞如:bird 、cat、dog、monkey 等等都能激起孩子們的強烈興趣。有學者指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扎實,主要是因為他們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感到厭倦,在充滿活力、具有啟發(fā)性和挑戰(zhàn)性的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高,學習氣氛更濃烈,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媒體教學作為現(xiàn)代教學手段之一深得學生的歡迎,也是擴大教學容量,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效率的手段。
如視角媒體,即所傳遞的信息主要作用于學生的聽覺,如錄音、唱片、無線廣播等,有利于學生了解對事物的分析、綜合、概括的過程。再如視聽媒體。即通過視聽兩方面作用于學生的器官,為他們提供較為全面的信息。如學習Shopping這一話題時,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文峰超市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真實的場景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模擬對話惟妙惟肖,不但熟練了What can I do for you?/Can I help you?I’d like....How much...?Here is the change.等購物用語,而且大大提高了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運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可能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古老的教法,與高效課堂毫無關聯(lián),但實踐證明只要合理科學地運用這些方法,讓學生清楚易懂,省時省力,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單調(diào)乏味的反復,變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