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迅
春暖柳綠日,清明櫻花時。每逢此際,香港人熱衷于投入漫天花海的懷抱,展開觀賞櫻花雨之旅。
春天賞櫻,是日本人的重要傳統(tǒng)習俗。每年初春,日本氣象部門就會在媒體上發(fā)布櫻花開花的日期預測,稱之為“櫻前線”。春櫻一年一度燦爛綻放,數(shù)日之后便紛紛凋零。這短暫而熱烈的美,成了日本人的精神象征。我常去日本公干,有兩次巧遇櫻期。在東京,幾個傳統(tǒng)的賞櫻名所,一遇周末,摩肩接踵。聽日本友人說,一些愛好者會熬整整一個白天,守著櫻花,尋覓它細微的變化,拍下一株櫻枝的幾百張照片。在名所,幾乎每一棵櫻花樹下,都有人鋪席圍坐,一眾男女老少,怡然飲酒賞花。這是感懷自然之妙,體驗生命之美的風雅之舉。
每當櫻期,香港人便熱衷選擇去一衣帶水的日本踏青。遺憾的是,今年的日本櫻花,地震海嘯后帶點灰燼,帶點輻射,帶點幽怨,帶點傷感,香港人不敢去了。日本櫻花,因為孤寂,將更凄美。當感嘆人生無常之余,要活在當下的理念趨濃了,對“花花世界”便格外向往了。于是,去不了災難中的日本追櫻,香港人便求其次,選擇去韓國釜山慶尚南道鎮(zhèn)海市賞櫻。3月下旬至4月初,我受邀出訪韓國。據(jù)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一位官員說,今年4月,從香港、臺北飛抵韓國的航班爆滿,來自中國大陸的游客也倍增,賞櫻是一大熱點。
韓國櫻花季,自3月下旬起,由濟州、釜山,從南至北次第展開。釜山市海云臺區(qū)的迎月嶺是著名景點,數(shù)公里的路上,沿途滿目櫻花,一路姹紫嫣紅。鎮(zhèn)海是韓國著名軍港,也是“櫻花城”。全城22萬株櫻花樹,組成美麗花海,鎮(zhèn)海每年藉此舉辦軍港節(jié),這是韓國聞名遐邇的櫻花饗宴;長約2公里的余佐川沿岸,堪稱韓國櫻花季人口密度最高的場所;海軍士官學校步道兩旁的櫻花,垂櫻瀑布,春雨微風,花吹似雪,漫天飛舞。
我回到香港,打開每天報紙,整版整版的旅游廣告,東瀛游不再見了,全是韓國賞櫻游。這世界,就是這般無情,又這般有理,此地沉沒,彼地浮出。
在首爾投宿酒店The PLAZA Hotel,一天午夜與韓國友人在酒店后面橫街的攤檔夜宵。對座是日本女孩山崎,30多歲,旁座是她韓國同事,她早兩年曾在北京百度公司任職,會說流利中文,后返回東京,大地震后,她的日本公司暫時撤離新澙,搬遷至首爾繼續(xù)運營。她說,很多日本公司面對核輻射疑云,選擇暫時遠離,有的到首爾、大邱,有的到香港、澳門,有的到上海、青島。難怪,首爾酒店和出租房市場熱爆。
在夜宵攤檔,大伙品著清酒,吃著烤肉烤魚,隨意聊天,話題扯到韓日領土爭端。這一天,日本教科書事件成為韓國大新聞,激起民憤:日本大地震后,竟然與韓國再度掀起竹島(韓稱獨島)領土之爭。說話滔滔不絕的山崎,卻沒有加入這一話題的討論,只是靜靜地剝著手中的烤蝦,好一陣,她突然迸出一句:能換個話題嗎?日本地震后,韓國不是已經(jīng)獲益不少了嗎?
眾人一愣。是啊,日本東北部不幸發(fā)生大地震,優(yōu)先受惠的正是韓國。就說經(jīng)濟層面,日元強勁升值,增加了韓國商品相對日本的競爭力。在亞洲市場,韓國向海外市場供應汽車及電子產(chǎn)品的主要出口競爭對手就是日本,早前擔心韓元升值,會削弱韓國商品競爭力,但時移世易,日元近期升至歷史新高,相反韓元最近跌到過往三年低位,與日本相比,韓企出口商能保持優(yōu)勢,繼續(xù)受惠改善中的西方消費市道。韓國知識經(jīng)濟部4月1日表示,3月韓國進出口額分別為454.98萬美元和48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27.9%和30.3%,實現(xiàn)了31.1億美元順差。韓國知識經(jīng)濟部一位負責人稱,3月出口額呈現(xiàn)強勁增長態(tài)勢,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韓國在全球造船業(yè)的地位舉足輕重,遇上2008年金融海嘯時,該重工行業(yè)才現(xiàn)式微,但日本大地震后,包括造船、機械及設備在內的韓國工業(yè)企業(yè),出乎意料正取得大量新訂單……
這世界,有危機,也有轉機。日本櫻花孤寂了,釜山櫻花喧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