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霧
1915年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喪權(quán)辱國,臭名昭著,曹、章、陸三個“親日派”當然難逃干系。頂著“賣國賊”這一沉重的帽子,他們做過的一些好事自然就被遺忘了
曹汝霖:民國“頭號”律師
曹汝霖出生于上海,日本留學時,曹汝霖曾就讀于東京法學院,畢業(yè)后在日本各級裁判所實習,回國后在商部任職,同時還進士館講授刑事訴訟法。辛亥革命后,政府成立了司法部,新定了律師條例,規(guī)定法庭訴訟可以請律師,已辭去公職的曹汝霖遂申請律師證書,居然是“第一號”,成了民國的“頭號”律師。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tǒng)后,于1913年委任曹汝霖為外交次長,他生平最受詬病的兩件事均出自此任期內(nèi):簽訂“二十一條”、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拔逅倪\動”爆發(fā)當日,“火燒趙家樓”燒的就是曹汝霖的宅子。“五四運動”后,在全國人民的聲討下,北京政府被迫于6月10日下令罷免了曹、章、陸三人的職務。曹汝霖被免職后避居天津,他受刺激頗深,發(fā)誓不再與政治沾邊。時年42歲的曹汝霖開始深居簡出,不時做做慈善。每年冬天,曹家都向拉洋車的車夫施舍100套棉衣。施舍的方式也比較特別,每次由家里當差的抱著幾套棉衣出門,看見街上有衣不蔽體的車夫,便雇他的車,拉到僻靜的小胡同,叫車停下來,施舍給車夫一套,然后再去物色下一個對象。
上世紀20年代,由曹汝霖發(fā)起、20多人出資,在阜城門內(nèi)白塔寺溝沿建了一所醫(yī)院,取名中央醫(yī)院。醫(yī)院買進所需醫(yī)療器材后,尚余20萬元,存在由曹汝霖代管的新亨銀行作為一項固定開支,窮人來看病,一概不收醫(yī)療費。醫(yī)院經(jīng)費方面都由曹汝霖籌措,冬季用煤也由他兼任董事長的井陘正豐煤礦公司供給。
他不拿薪水,所得的全部報酬就是,他到醫(yī)院時,由醫(yī)院給他的汽車灌滿汽油。曹汝霖主持中央醫(yī)院工作達十余年,日軍侵占華北后,曾想強占這家醫(yī)院,曹去找日軍交涉說:“這家醫(yī)院原來是私人經(jīng)營的,而且是慈善性質(zhì)?!比哲姺搅T手。日軍接管了協(xié)和等醫(yī)院后,一些名醫(yī)如鐘惠瀾、周華康等不愿為侵略者賣命,紛紛被中央醫(yī)院網(wǎng)羅過來。醫(yī)院的婦產(chǎn)科,也在此時創(chuàng)建,由林巧稚大夫主持。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曹汝霖遷居上海,先被短暫囚禁,后釋放。1949年去了臺灣,后去日本、美國。他晚年在自己的回憶錄《曹汝霖一生之回憶》一書中仍不免為自己辯白,憶及“五四運動”時,他倒也大度感慨:“此事距今四十余年,回想起來,于己于人,亦有好處。雖然于不明不白之中,犧牲了我們?nèi)?,卻喚起了多數(shù)人的愛國心,總算得到代價。”1966沒罵8月他病死于美國底特律。
章宗祥:起草中國最早的刑法草案
章宗祥早年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對日本情有獨鐘,主張中國只要向日本學習就足夠了,沒必要遠渡重洋去美國、歐洲取經(jīng)。他當年去日本時考取的是公費留學生,成為1898年南洋公學(上海交大的前身)的第一批留學生。
章宗祥回國后為清政府編過商法,清廷曾賜他進士出身。他還參與了清末新政時期的中國法律改革,對于新刑法和商法的改革,頗有貢獻。新近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章宗祥和董康聯(lián)合纂擬的《刑律草案》(稿本),在時間上早于由岡田朝太郎主持完成的新刑律草案,應屬于中國近代法史上第一部由國人自己主持起草的刑法草案。
此草案開始采用了現(xiàn)代刑法的體例,模仿日本,折衷中西,并率先引入了罪刑法定主義,以及懲治教育的立法宗旨,堪稱中國近代刑法典的開篇之作。而它不被人所知的原因有可能是,該草案沒來得及正式上呈,就被岡田氏刑律草案所代替,從而沒有機會登上歷史舞臺。
章宗祥寫過《新刑律頒布之經(jīng)過》一文,回憶了當初編纂草案時的難忘經(jīng)歷:“房屋已陳腐失修,雨日地面出水,潮氣逼人”,但除了開會日,他和董康每天足不出戶地編譯整理草案,到了盛夏仍不休息,“兩人對坐,余口譯,董筆述,至今猶能憶及當時情狀?!?/p>
后來章宗祥給袁世凱當過總統(tǒng)府秘書、法制局局長、大理院院長、司法總長等,當時跟日本簽的賣國條約,大都經(jīng)過他的手,也因此被批為“賣國賊”。“五四運動”當天,他是三人中最慘的一位。學生們涌進曹家時,章宗祥本來藏在地窖中,當聽見外面喊叫起火了,他便從地窖里跑了出來,被學生們逮個正著,報以亂拳。曹宅管家燕筱亭扶著被打得渾身是血的章宗祥,從東門逃到城隍廟街附近賣煙酒的東祥成雜貨鋪。
學生們還是尋了過來,曹家仆人李福在后來的審訊證詞中描述當時的情境:“只瞧見學生們拖著章公使的腿出來”,“用磚頭在門外打”,“章公使被打得躺在地上了?!弊詈缶炜偙O(jiān)吳炳湘率大隊巡警趕到,救出了章宗祥。
1931年3月,章宗祥應漢奸王揖唐之邀到北平出任“華北政務委員會”咨詢委員。1942年又任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咨詢委員、偽電力公司董事長。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遷居上海,以漢奸罪被捕。1962年10月1日在上海病逝。
陸宗輿:“經(jīng)商奇才”
陸宗輿,浙江海寧人,少年時鄉(xiāng)人稱他為神童。1896年,二十歲的他結(jié)了婚,新娘子徐金風和著名的女革命家秋瑾是同學,還曾結(jié)拜為姐妹?;楹笕?,陸宗輿就告別妻子前往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湖北自強學堂學習,一年多不回家。再過一年,他向妻子的娘家借貸了一筆錢,獨個兒去了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一去又是三年。
1902年秋,陸宗輿學成歸國,在殿試中考得法學第一名,獲舉人出身。1906年冬,陸宗輿以三等參贊的職務陪同五大臣出訪歐美,一路走了英、法、美、德、俄、意等國。他們在德國待的時間最長,不僅考察了憲法、國法等現(xiàn)代法律制度,還研究了市政、警政等新政建設。第二年秋天歸國,陸宗輿將考察成果寫成一本《歐美政治要義》論著,朝廷據(jù)此制定新官制,廢除了延續(xù)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
1907年,陸宗輿調(diào)任奉天洋務局總辦兼管東三省鹽務,前往沈陽。當時吉林、黑龍江兩省用騾和馬運鹽,大車一次只能拉幾百斤,從長春到哈爾濱一個來回要走一兩個月,一年中又有七八個月積雪不能走,幾萬噸的鹽積壓著運不出去,而哈爾濱等地的老百姓卻買不到鹽吃。為什么不用火車運鹽?問題出在當權(quán)的慈禧太后身上,她歷來對鐵路恐慌,害怕修鐵路會沖壞了風水;再則,東北的鐵路是俄國人和日本人修筑的,手下人不敢用火車運鹽。陸宗輿假裝不知此情,找了中長鐵路俄方路長談判,很快第一批鹽從鐵路起運了。用鐵路運輸后,每斤鹽的運費由一元錢降到幾分錢,且一年四季可隨時出運。當陸宗輿卸任離開沈陽時,營口百姓敲鑼打鼓送來N鄉(xiāng)民們你一針我一針輪流繡成的“萬民傘”,表達對他的感激和擁戴之情。從此,陸宗輿也被譽為“經(jīng)商奇才”。
袁世凱上臺后任命陸宗輿為總統(tǒng)府財政顧問,1913年12月他作為駐日公使赴日,時年三十八歲。不久后,陸宗輿接到袁世凱的來電,說國內(nèi)正抓捕革命黨人,許多參加二次革命的人紛紛逃到國外避難,孫中山等人就躲在東京,要求駐日公使迅速辦理引渡他們回國。再三考慮后,陸宗輿找到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獻出“調(diào)停法”——“我們籌措學費供給上學,給予生活補貼,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錢由我們大使館出,你們?nèi)毡局灰∠梢豁椌涂梢粤?,首相以為如?”日本人對袁世凱一向沒有好感,因為他的發(fā)跡,恰是在朝鮮與日本人斗智斗勇之時,當時就結(jié)了怨。眼下,大隈首相更不愿意幫助袁世凱對付其政敵,所以一口答應了陸宗輿的方案。
一個多月后,孫中山特意來會見陸宗輿。一見面,孫說:“由于你的調(diào)停,許多國民黨人不被殺害,我在這兒也安全,這是你的功勞,我得好好謝謝你。”他拿出張自己的照片,在背面題寫“潤生兄留念——孫文”送給陸。因為有這個“調(diào)停法”,國內(nèi)戰(zhàn)爭時期,許多共產(chǎn)黨人如周恩來、郭沫若等逃亡日本,繼續(xù)進行革命活動。
1940年,汪精衛(wèi)成立偽國民政府,陸宗輿被聘為行政院顧問,再次附逆為漢奸。1941年6月1日病死于日本,他沒有葬回家鄉(xiāng)浙江海寧,而是葬在了石景山福壽嶺的東山坡。(原載《文史參考》,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