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滬,張翔宇,劉煜昊,高成金,王啟星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yī)院,上海 200072)
研究表明,醫(yī)院內(nèi) ICU病房的配置、呼吸機管道消毒方式及管道更換期限、醫(yī)護人員的衛(wèi)生等與呼吸機相關肺炎(VAP)的發(fā)生率和病死率密切相關。2007年 1月 ~2010年 6月,我們觀察了普通ICU病房與層流 ICU病房 VAP的感染情況?,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 2007年 1月 ~2010年 6月(不含 2008年 8月 1~31日,此期間是從舊病房到新病房的過渡期)我院 ICU收治的患者 2 142例,收集患者時排除:①因呼吸系統(tǒng)感染而插管的患者;②氣管插管時間不足 48 h者;③入住 ICU前插管時間大于 24 h;④患有不可逆性疾病者,如晚期腫瘤、氣管食管瘺、支氣管胸膜瘺。其中,2007年 1月 ~2008年 7月普通 ICU病房收錄患者 641例,觀察期間當月入住 ICU時間為 4 260 d,當月建立人工氣道天數(shù)為 2 720 d;2008年 9月 ~2010年 6月層流 ICU病房收錄患者 1 501例,觀察期間當月入住 ICU天數(shù)為 10 387 d,當月建立人工氣道時間為 5 144 d。在搬遷前后醫(yī)護比、床護比、床間距、手衛(wèi)生、床頭抬高、胃腸營養(yǎng)等情況均未發(fā)生變化。層流為垂直層流,清潔度級別為 10萬級。
1.2 方法 觀察兩種 ICU病房 VAP的感染例數(shù)、感染率及人工氣道建立千導管日呼吸道感染率。VAP的診斷標準:①體溫≥38.5℃;②白細胞 >10×109/ml;③有氣道分泌物,甚至是膿性分泌物;④胸部 X線顯示有滲出陰影或浸潤范圍增大。滿足①②,并包含③和(或)④者,可明確診斷。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6.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種 ICU病房 VAP的感染率比較 兩種 ICU病房 VAP感染共 225例,VAP感染率為 10.50%,千導管日呼吸道感染率 28.61‰。其中,普通 ICU期間 VAP感染例數(shù)為 125例,VAP感染率 19.50%,千導管日呼吸道感染率 45.96‰;層流 ICU病房 VAP感染 100例,VAP感染率為 6.66%,千導管日呼吸道感染率 19.44‰。層流 ICU病房 VAP感染率、千導管日 VAP感染率明顯低于普通 ICU病房(χ2=662.19、7.88,P均 <0.05)。
2.2 各年 VAP的感染情況 見表1。
表1 不同年份VAP感染情況
流行病學調(diào)查表明,VAP是一種常見的醫(yī)院內(nèi)獲得性肺炎,氣管插管的患者 VAP肺炎的患病率是其他患者的 6~21倍,而且隨著插管時間和機械通氣時間的延長不斷增加。盡管 VAP的診斷、治療及預防水平不斷提高,但它的病死率仍較高[1],且顯著延長患者住院天數(shù)及增加患者醫(yī)療費用[2]。
目前國內(nèi)外采取培訓醫(yī)護人員對 VAP的認識[2]、設定房間設置、床距間隔、床護比、醫(yī)護比、抬高床頭高度、更新呼吸機管道消毒方式、管道定期更換以及增強醫(yī)護人員衛(wèi)生意識等來控制 VAP感染。這些措施確實在降低 VAP的感染率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院內(nèi)感染除了接觸傳播外,還有空氣傳播及飛沫傳播,故而環(huán)境空氣的處理也可降低院內(nèi)感染的發(fā)生,這是移植器官病房和微生物培養(yǎng)室均采用層流措施進行環(huán)境空氣處理的根本依據(jù)。目前國內(nèi)有關預防 VAP的措施尚未提到病房空氣凈化,本文為此探討了層流病房對 VAP感染率的影響。層流是指室內(nèi)的所有空氣按一定的速度朝同一方向流動,通常分為垂直層流式和水平層流式兩種。垂直層流式是指高效過濾器裝在患者腳部一側(cè)的墻面,氣流水平吹送,回風口設在相對一側(cè)近墻面的天花板上,國內(nèi)實驗室及病房多采用垂直層流設施。無菌病房是指通過層流凈化空調(diào)系統(tǒng)提供的無菌環(huán)境。無菌病房工作原理:使通過高效過濾器過濾后的無塵、無菌的空氣,水平或者垂直地在室內(nèi)通過,創(chuàng)造出沒有塵埃、微生物的潔凈空間,以達到防止感染的目的。
該 ICU病房的搬遷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線:封閉病區(qū)、床護比、醫(yī)護比、床間距等參數(shù)均未發(fā)生變化,患者床頭抬高均為 30°,所有建立人工氣道者留置胃管,而層流 ICU病房與原有的普通ICU病房不同的是前者增加了空氣凈化的層流措施。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層流 ICU病房的 VAP感染率在呈逐年下降趨勢,提示層流病房能顯著降低 VAP感染情況。
綜上所述,阻斷院內(nèi)病原菌的傳播不能單純依靠阻斷接觸傳播這一途徑,更要注意阻斷空氣傳播及飛沫傳播,使用層流措施是阻斷這一途徑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廣。
[1]Kollef MH,Morrow LE,Niederman MS,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patterns among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Chest,2006,129(5):1210-1218.
[2]Babcovk HM,Zack JE,Garrison T,et al.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to reduce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an integrated health system[J].Chest,2004,125(6):2224-2231.